邓晓明,李恩兆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学术语篇的写作一直被认为是用于陈述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然而,随着人们对学术语篇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表明:学术语篇不仅是用于陈述事实,而且还用于推销观点、提出立场。Hyland & Guinda于2012年提出,学术语篇的作者是否具有合理表述立场的能力是其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过去,人们对学术语篇的立场表达展开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包括对副词、动词、形容词的研究。然而,学者们对于名词性立场结构的表达关注相对较少。该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们对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研究,包括对立场名词的研究和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名词性立场结构是由立场名词(stance noun)和其语法构式(grammatical pattern)组成的短语结构。立场名词这一说法是Biber&Finegan 在1988年提出立场的定义后出现的。立场名词具有不同的学术术语名称。对立场名词的命名,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方法。
Vendler 在1968年提出了 “容器名词(container nouns)”这一概念。他从句法学和语义学角度做研究,表示系动词与事实或概念等名词结合起来,在句法上可以作为“容器”。例如,在“That he died is a fact”这句话中,从句表示“他死了”就是事实,而fact就是一个容器名词。Halliday & Hasan 于1976年提出了“概括名词(general nouns) ”这一术语,也有国内学者将其翻译为 “泛指名词”,如胡壮麟等。根据Halliday & Hasan 的表述,概括名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衔接名词,如人类名词、方位名词、事实名词等,其具体含义会在后面的衔接语句中给出。概括名词具有很强的语篇衔接功能,对于提高读者对语篇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Francis 于1986年介绍了“回指名词(anaphoric nouns)”,用于指代前文某一语句的内容。回指名词的功能是作为语篇中的一个标志,用于使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不同的文章语句如何紧扣文章主题。Ivanic于1991年提出“承载名词(carrier nouns)”这一表述。承载名词的特点是他们具有特殊的含义,这些含义往往在字典上很难查到,但可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推断出其含义。承载名词大多数都是抽象的,但不同于抽象名词的是,承载名词通常是可数的。这类名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词的性质,他们有着一个词语本身的含义和一个可根据语境变化的含义,而具体的含义则需要读者根据语境来判断。Schmid 于2000年定义了“外壳名词(shell nouns)”,它是一种开放性、功能性抽象名词[1]。外壳名词本身不具备具体含义,但它具有囊括复杂命题信息的潜能,提供引导信息语的“外壳”。而包含在外壳中的信息语则为句子的“内含”。有了具体信息语内含的外壳名词不再抽象、模糊,而是变得具体而形象。外壳名词具有衔接(cohesion)、表征(characterization) 和临时概念形成(contemporary conceptforming)功能。Flowerdow & Forest 于2003年提出了“信号名词(signalling nouns)”这一词语,它是指与语言语境分离后,没有特定意义的抽象名词。信号名词用于强调话语组织功能和语用信号功能,具有回指和后指(cataphorical) 功能。
不同学者对于立场名词有着不同的学术定义和研究。综合来看,在对名词性立场结构表达的研究中,特别是对其语法结构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用中心名词(head nouns)这一术语去指代立场名词。而在众多对立场名词的表达术语中,外壳名词是应用和传播较为广泛的一种说法。
随着人们对立场研究的逐渐深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国外的学者们开始了对名词性立场结构系统的理论研究。具体包括对名词性立场结构中的语法构式的研究,以及名词性立场结构中的中心名词的功能分类的研究。
Francis 首先发现了英文学术语篇中的This +Noun 语法构式表达模型。他发现学术语篇作者的许多立场表达语句都具有相同的表达结构,即中心名词跟随在the,this,that 或者such 后面,这是最初关于This-N 模式的研究[2]。随后,Charles 于2003年系统地研究了这一表达模式。她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建立了政治/国际关系学论文语料库和材料科学论文语料库做对比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名词性立场表达中的This-N 结构。研究表示,政治/国际关系学论文中元语言名词(如argument)和立场标记名词(如confusion)的频数要高于材料科学论文,该差异是由于学科知识结构差异和研究实践差异造成的。
在完成对This-N 模型的名词性立场结构研究后,Charles 于2007年又展开了对另外一种语法构式——Noun + That 表达结构的研究。Charles 同样以政治/国际关系学论文和材料科学论文为研究语料,研究了不同学科间名词加that 补语结构的名词性立场结构表达差异。她在研究中从中心名词的选取、与读者建立联系、陈述客观立场等角度,详细分析了Noun-that 构式的表达特点。她的研究表明政治/国际关系学论文语料库中Noun-that 模型的使用是材料科学论文的3 倍以上[3];政治/国际关系学论文多使用论据名词(argument nouns),如argument 和assertion,而材料科学论文多使用证据名词(evidence nouns),如evidence 和observation。
Biber et al 和Hyland & Tse 分别于1999年 和2005年提出名词+补足语结构 (Noun + complement construction)是名词性立场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Jiang & Hyland 于2015年对该结构做出了比较系统地研究。他们选取了8 门不同学科,共计160 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语料,比较了不同学科的名词补语结构在频数、形式和功能的差异。他们提出名词补足语结构包括Noun+that clause,to-infinitive 或 ofprepositional clause 形式。
Flowerdew & Forest 于2015年,在研究中补充了关于名词性立场结构的分类。研究表明,除了This-N 和名词补足语结构,名词化结构(N+nominalization)也是名词性立场结构的语法构式之一。名词化结构包括Noun+be+that-clause,N+be+to-clause,N+be+wh-clause,N+be+deverbal noun,N+be+gerund 5 种结构。
2000年Schmid 在对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研究中,侧重于对中心名词功能进行分类。中心名词可以包括叙实类(factual)、语言类(linguistic)、认知类(mental)、情态类(modal)、事件类(eventive)和情境类(circumstantial)。叙实名词是用来描述客观事实,语言名词描述人们的话语,认知名词是用来描述思想,情态名词是认知或某一具体领域的可能性,事件名词是指3 种不同类型的事件(活动、过程和状态),情境名词是指表示时间、地点和方位的词语。
2015年,Flowerdew & Forest 将中心名词分为8类:事务类、过程类、观点类、评价类、方式类、关系类、情境类、判断类。事物类用于说明文本事件内容,如essay,report。过程类描述事件发生过程,如change,process。观点类用于说明观点或态度,如decision,belief。评价类指赞赏和批评,如advantage/difficulty。方式类描绘事件发生方式,如method,way。关系类指因果、相关或相异,如reason,result,difference。情境类名词是指事件发生的情景,如situation,context。判断类指事件发展可能性或趋势,如possibility,chance。
2015年,Jiang & Hyland 把立场名词分为了本质类(entity)、属性类(attribute)和关系类(relation)3 种。在名词性立场结构中,中心名词的功能包括标记本质类名词、描述本质类名词的属性、讨论本质类名词间的关系。而细分的话,本质类名词又可分为事物(object)、事件(event)、话语(discourse)、认知(cognition)4个小分类;属性名词又可分为品质(quality)、方式(manner)、状态(status)3 个小分类;关系类词语只有一个类别,用于描述因果关系或差异等方面的词语(cause-effect,difference)。此外,他们在还研究了名词性立场结构的前置修饰语(premodification)。Jiang& Hyland 的研究方法和分类对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研究有着巨大的贡献,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支持。
国内对于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较薄弱。姜峰于2015年曾提到,由于对名词语义分类模糊、人际功能理解不足,以往学者们集中研究名词的语篇衔接作用,对其人机功能——如立场表达的研究较少。他提出了“本质、特征和关系”的立场名词语义分类新方法,探究了立场名词的建构人际功能和劝谏功能。2011年黑玉琴、黑玉芬探究了学术语篇中具有立场表达功能的抽象名词及其评价功能。评价功能包含3 个方面:构建不同的评价态势,构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视角,构建作者的客观态度。他们的研究得出由于同一学科内不同的研究取向,名词的选择以及评价态势构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说明了语言模式在语篇中的重要性[4]。他们在研究中的实例分析对学者了解英语学术语篇中立场表达的体现方式有很大帮助。
综合来看,国外学者对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理论研究要比国内学者更为全面和丰富。这些研究从名词性立场结构的基本语法构式、中心名词的分类和功能角度出发,系统的阐释了名词性立场结构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而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比较薄弱。
随着名词性立场结构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各国学者对名词性立场结构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研究特定学科论文或文本中名词性立场结构的使用特点,如使用频数、频率等。二是比较英语母语学者(native-speaker scholar)和二语学习者(L2 learners)之间关于名词性立场结构的表达差异。
Jiang 在2015年对比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英语论说文中名词性立场结构的使用差异。在中国大学生的366 篇论说文和美国大学生的82 篇论说文中,中国学生使用“事件”“言语”“认知”类立场名词显著少于美国大学生,使用N-that 和N-preposition-wh-clause 两种语法构式较少,却过多添加评价性和自我提及修饰语。这种使用偏好与论说文体裁相悖,会削弱文章的说服力度和劝谏力度。
Jiang & Hyland 在2017年研究分析了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性立场结构的写作特点。学术语篇的摘要对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阅读全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摘要中如何巧妙地提出立场和见解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他们在研究中选取了6 门学科共240 篇学术论文摘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立场名词在修辞手法中起到的交互动能,并提出学生在运用表达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Elvan 在2018年研究了“二语学习者”在雅思考试写作中名词性立场词语建构的写作特点。根据雅思写作的文章水平,二语学习者被分为了3 个不同层级:level 4,level 6,level 8。通过分析得出了较高水平写作者名词性立场词语的使用频率更高,而且词语使用具有多样性,在名词补足语结构、认知名词和前置修饰语的使用上更频繁。
2013年,娄宝翠分析了研究生学术英语语篇中立场名词的写作特点。她在研究中发现,中国研究生缺乏运用名词性立场结构的意识,认知立场名词使用居多,使用类型缺乏多样性,其使用标准化程度也不及本族语者[5]。中国研究生可以低频使用部分所属学科本族语者频繁使用的名词,不同学习者倾向于不重复使用不同的立场名词,对立场名词的使用存在误用和缺省两种现象。
2016年,白艳华对比了中国学者和英语本族语学者在应用语言学方向论文中的名词性立场结构使用情况,以及英语本族语学者在材料科学方向和应用语言学方向论文中名词性立场结构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软科学学科(应用语言学)名词性立场结构使用要多于硬科学学科(材料科学)。在不同学科论文中的名词性立场结构使用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表明不同学科在认知模式和知识构建方面是不同的。另外,受汉语和英语语言掌握熟练度的影响,中国学者在应用语言学论文中使用名词性立场结构要少于英语本族语学者。
2017年,季超通过与英语本族语学者的学术论文做对比,分析我国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其学术论文中的名词性立场结构使用情况,通过建立语料库做对比研究[6]。他发现,虽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术论文中的名词性立场结构使用显著少于英语本族语者,但不同学历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频率差异却不大。中国英语学习者本质类中心名词使用少于英语本族语者,本科生与硕士生无明显差异,但博士生使用该类词频次较高。特征类中心名词使用高于英语本族语者,其使用频率随学历层次的上升而下降。中外学者对关系类中心名词使用的差异不大。
学术语篇的作用不仅是陈述客观事实与科学理论,它更是一个表达作者立场和态度的平台。目前,随着对学术语篇中立场表达研究的深入,有关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研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名词性立场结构的探究最初是从对立场名词的研究开始的,后来逐渐发展到对完整的名词性立场结构研究。国外学者对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理论研究时间较早,研究比较丰富,国内学者对名词性立场结构有着丰富的实证研究,但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关于名词性立场结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还值得专家和学者们继续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