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2022-12-28 10:47崔一尧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医学生思政思想

崔一尧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局势处于激烈的碰撞和矛盾之中。在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长期存在和无休无止的渗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理念中不乏颓废、消极甚至反动的观念正在渗透并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一部分学生崇拜权势和金钱,鄙夷理想和志气,也不乏名牌高校学生及教师肆意污蔑国家及歪曲历史,否定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国际反华势力张目。这种环境下,医学生也不可避免地面对复杂多变的舆情和网络环境。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改善措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的使命。如何在教育过程中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医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将是高校师生教学相长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高校普通外科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四为”方针,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从医学生教学实际出发,紧扣课上、课后、见习和实习三个主要环节,渗透高校思政教育。

一、思政内容融入外科临床教学

习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感召力和说服力”[2]。因此,必须结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追求,用学生愿意听、听进去的方式传播教育内容。在普通外科学教学设计中,想要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必须将思政内容落实到外科临床教学目标中。一方面,结合案例教学,讲好我国蜚声海外的普外科专家的成长故事;另一方面,根据情景教学法布置课后学习内容,围绕专业课重点,强调医学领域的中国贡献。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外科学中复旦大学的肝癌肝移植标准,三阴性乳腺癌的复旦分型和治疗经验总结等。既能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也能培养中国医学生的自豪感,有助于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充分开展社会服务

每年的10月18日为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宣传日,10月为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宣传月。粉红丝带作为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的公认标识,用于宣传“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专业教师带队,携“乳房自我检查方法”的宣传海报,周末深入社区进行宣传,呼吁更多的女性参与“两癌”筛查,关注乳房、关注女性健康。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形成联动,让学生了解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处于全球较低水平,让学生知道“两癌”筛查中,我国医保政策的支持。通过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回报社会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学生为“让天下女性远离乳腺疾病”这一女性健康事业努力奋斗。同时,让学生了解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制定医保政策充满不易,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课后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创新,可以是集体研讨,也可以是实际行动。例如,从外科包扎相关知识入手,针对不同疾病,各研讨小组探讨不同手法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加入研讨并做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履行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义务,为社会培育德业融合、德技并进的新型医务工作者,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用好专业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我们以见习和实习为契机,采用任务驱动法、课堂或网络讨论法等教学方式,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外科专业见习实践。见习和实习期间,让学生结合工作实际,阅读国家在外科疾病方面的一系列诊疗指南和规范,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在专业指南和规范制定的背后,国家、医院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增强学生为医药卫生事业贡献个人力量的动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见习和实习期间,教师可以按照职业标准进行现场评价,通过模拟真实临床环境下的对话、行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医疗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对患者亲切体贴的安抚、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诚信和友善的教学,并且告知学生要注意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总之,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密切结合高校医学生的行为和日常需求,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大学生既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又是未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建设者,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摆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医学是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医学生大多数更关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学习,满足自身对知识的渴求,而轻视职业素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的学习。如果教师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丢掉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爱国主义思想的阵地,其后果是不难想象的。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掘临床各科教学中的思政资源,培养医学生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让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渗入所有的教学活动中[3],使外科学成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课堂之一。

课程思政是事关国家人才培养及社会安定团结的大事,专业教师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掘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调动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临床教师有责任更要有信心,发掘临床课程与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结合点,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4]。努力培养具有高尚医德、高超技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医学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生思政思想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