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

2022-12-28 10:47王险峰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中华职业院校融合

王险峰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财富,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内驱动力。大学生是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之魂,强化民族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需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青年学生增强传统文化修养,积极主动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挑战,激发创新动力,实现伟大梦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植根于每位国人的血液之中,这正是我们当前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力量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也闪烁着时代的光辉。例如,革命文化滋育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成功,彰显了中华民族勇于奋斗、不畏险阻、奋发有为的高贵品质。“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等,均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和顽强,使国人的自豪感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也不断增强。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孕育生长起来的,有着独特的内核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主要任务在于加强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修养的教育,从而培养国家和民族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是职业院校的首要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文化作根源性引导,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批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是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夙愿,也是国家富强繁荣,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涵养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文化培育思想,以文化丰富精神,以文化促进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的经济、政治、科学、教育蓬勃发展,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作为国家思想源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需要更好地继承发扬。然而,有些职业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教学方法不够丰富,多以理论传授为主,缺少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教学,课内外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缺乏深度;在教学载体上,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社会资源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和空间;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社会环境还比较欠缺等等[1]。

一是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比较淡薄。近年来,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越来越受青年学生的追捧,传统节日则受到冷落,这种风气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在大数据环境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多样、方式灵活、手段丰富,移动网络App应接不暇,虽然带来很多便利,但也给部分学生带来无法辨识消极负面信息的现实困境,导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很难落地落实,取得的效果有限。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有效衔接。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院校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资源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文化氛围不浓,导致学生认知有限。

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有效实施策略,普遍都是教师单方面灌输式教育,学生被动接收。这种教育方法没有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认可与热爱,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氛围不浓。为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需要文化氛围浓郁的社会环境。然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各类文化层出不穷,良莠不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不良文化影响的冲击与威胁不断增加。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发展策略

第一,构建多重主体协同机制。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需要全员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校协调辅助,充分发挥教育中“人”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坚持执行国家的政策,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构建师生双向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参与性。同时,教师的思想文化素质决定了融合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高度,因此职业院校还需要重视教师选拔标准,对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学校提供政策环境,教师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多重主体协同发力,才能促进融合发展。

第二,创新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创新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是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文化与思想是互相交叉融合的统一体,两者不能割裂开来,要融会贯通,自然融入其他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全过程、全方位接受文化的熏陶。同时,要发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的协同教学作用。职业院校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严格考核,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学校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作用,可以利用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来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学校应与社会接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等等。

第三,营造和谐浓郁的文化环境。首先,职业院校要以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校服、校徽、校训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高质量学风、高水平教风协同发展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其次,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民族文化晚会、诗歌交流活动等,熏陶感染学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最后,学校要结合自身内在文化与所在地方的文化特色,采取全方位多元化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意义的理解。

第四,创新文化传播路径。职业院校应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增强文化认同感,成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定拥护者。首先,学校要借助网络覆盖广泛、传播迅速的特点,向学生输送大量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让学生不仅能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更能与时俱进,避免与时代脱节。例如,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子刊物;线上征集传统节日、民俗等文章、图片,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利用一些娱乐平台以小视频的形式将武术、太极、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等。其次,多举办文化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文化写作竞赛、诗歌朗诵交流等,既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更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最后,学校需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各方不良信息的冲击,从而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中华职业院校融合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