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强
(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甘肃 庆阳 745002)
企业集团这一大型商业组织的出现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企业集团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有效地扩展了其组织边界,甚至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出现了较高水平的跨行业经营。企业集团的出现对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风险承担能力以及投资能力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集团的组织层级也更加复杂,特别是随着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分公司数量不断增多、跨行业经营的趋势不断增强,集团总部的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加上企业集团内部天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代理问题,很容易导致集团内部某些资源的不合理流失,甚至诱发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因此,寻求科学的治理渠道成为企业集团总部管理层考虑的重点。其中,集团管控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因为集团管控模式内在地突出了集团总部对整个企业集团发展的领导力量,同时借助畅通层级之间的信息流动渠道、增强集团内部一体化标准建设等途径,增加了企业集团管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有利于提升企业集团的管理能力。
将集团管控模式的思想运用到财务管理领域就产生了集团财务管控模式,这对于强化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活动之所以需要运用到集团管控模式,主要是基于财务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企业集团财务资源流动的复杂性。一方面,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程度较高的外部融资约束,这对企业集团扩大投资规模具有一定的制约,因此,企业集团需要强化对财务的管理;另一方面,相较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企业集团通常都会形成内部资本市场以增强其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同时可能还伴随着集团的内部交易情况,加之跨行业经营活动的存在,使企业集团内部的现金流量活动十分复杂,这就为某些利益输送提供了空间,因此,企业集团有必要注重对于财务管理能力的强化。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集团管控模式下优化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财务信息化能力如果能够加强,将有利于增强集团财务管理部门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相关业务活动的了解程度也会加深,这样可以为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提供有效的信息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集团管控模式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
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其余部分将重点阐述如下内容:第一,阐述了构建财务信息化体系的作用;第二,加强财务信息化的路径;第三,对于全文内容的归纳与梳理。
企业集团虽然规模较大,涉及的行业众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集团是存在整体性财务战略目标的,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分公司之间有其各自的利益目标,很有可能出现各组成部分的目标侵害了企业集团整体目标的情况。但是,在集团管控环境下,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打通集团总部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财务信息流动障碍,使企业集团管理层可以及时掌握各组成部分的财务战略变动情况,并及时指导和协。这样,有利于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协调性,进而形成集团与组成部分、组成部分之间有序配置财务资源的良好环境,也有利于提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的可实现性。
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提高财务资源利用效率也是预算管理的目标之一。但在传统的预算管理环境下,企业集团的各个组成部分出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通常倾向于提交偏高的财务预算,由此造成的财务资源冗余也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表现。这是因为集团预算管理部门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随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集团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财务信息流动更加畅通、有序,可以为预算管理部门设计预算方案提供更加丰富、可靠的基本信息,进而提升预算管理的针对性,使预算管理部门可以充分了解组成部分对财务资源的真实需求,提高企业集团预算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防范财务风险,但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内部控制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障碍,因为企业集团组成部分众多,如果不能充分协调企业集团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内部控制体系,可能会造成内部控制活动的脱节,而解决这个问题在于增强集团内部控制的整体性。财务信息化建设为集团内部控制的推进提供了合理工具,随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加速,财务信息透明度在企业集团与组成部分之间会逐步提高,这有利于增强集团总部进行内部控制的及时性,同时可以借助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的获取及时指导组成部分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这在无形中能够增强集团整体内部控制的协调性,增强集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事实上,在集团管控模式的管理实践被广泛应用于企业集团管理之前,我国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基于其相对雄厚的财务资源以及人才储备,已经出现了财务信息化平台、经营信息化系统等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并借助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由于缺乏成熟的企业集团集中化管理思想以及实践经验,此前的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分离的状态。具体而言,过去经营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范围仅仅局限于企业集团的经营部门,集团总部与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经营信息化平台未实现全面对接,由此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制约了信息化对于企业集团管理能力的提升幅度。
随着集团管控模式的管理思想日益成熟,基于提高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力的目标,企业集团管理层有必要进一步推动财务信息化平台与其他相关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对接。具体而言,一方面,有效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信息的搜集,一项财务管理决策可能涉及预算信息、经营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因为只有相对充分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才能做出有效的财务资源配置决策;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决策对经营活动会产生直接影响,因为经营活动的开展需要财务资源的支撑。基于财务管理活动决策的信息需求及其影响的广泛性,有必要推动财务信息系统与相关信息系统的对接。在具体措施中,应将财务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端口有序对接,从而构建起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但是,在数据端口对接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信息流动的有序性问题,即财务管理部门可以调取到对于其财务管理决策的有用信息,但决策无关信息仍然需要设置接触权限,同时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财务管理人员所接触到的相关信息权限必须存在差异,这样有利于增强信息层面的内部控制,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此外,在推进信息化平台相互对接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信息化平台对应的人员交流,因为在交流中可能会获取到某些在财务信息化环境中无法了解到的隐性信息,从而作为财务信息化平台的重要补充,这对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同样具有重要的辅助性作用。为了加强平台之间的人员沟通,需要集团以及组成部分管理层积极地推动,可以定期组织联席会议,并促使相关人员积极交流,这样有利于增强隐性信息的溢出,增强信息化财务管理的针对性。
实施财务管理效率的评价是增强企业集团各个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评价,可以有效识别企业集团各个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部门对增强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边际贡献,从而有利于将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活动目标集中到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上来,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效能,共同致力于企业集团战略的实现,这是集团管控模式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内在要求。但是,对企业集团各个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质量进行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如果最终评价结果缺乏公平性与科学性,反而会使集团各个组成部分质疑企业集团的评价过程以及其战略目标的可执行性,甚至还会挫伤各个组成部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因此,要构建起科学、统一的标准化评价机制,这就需要借助信息化建设这一辅助性工具。因为一套科学性较高的财务管理效率评价体系,必然是在反映企业集团各个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的评价体系,这一要求就使得该评价体系具有内在的复杂性。一方面,企业集团的组成部分可能会涉及多个相关性较弱的行业,这使得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金融领域部门和制造业行业部门的财务管理指标就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地突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战略,使财务管理活动凝聚到企业集团的财务目标上来也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信息化评价机制的建设,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系统内在的自动搜集信息、自动构建模型、自动打分等诸多优势,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质量评价提供有效助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集团管理层的重视,即信息化财务评价体系需要依赖财务管理人员在系统中输入评价标准。因此,在财务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财务管理质量评价需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此,笔者建议:第一,集团应当推动各个组成部分的业财融合进程,因为做好业财融合可以使财务人员充分了解到业务部门对于财务资源的真实需求,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第二,企业集团应当注重对于各个组成部分所涉及的行业进行细分,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财务管理评价标准。例如,对制造业领域的组成部分而言,应当围绕成本与收益的匹配关系构造财务管理评价标准;对金融领域的组成部分而言,应当注重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搭建财务管理评价标准;对研发领域的组成部分而言,应当淡化成本在评价中的权重,而扩大创新成果绩效的评价比重。在此基础上,将集团的财务管理战略目标嵌入其中,就可以实现财务管理评价的有效性,并有效发挥信息化财务评价系统的优势。
集团管控模式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成熟发展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集团管控模式下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战略、有利于预算管理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实施内部控制活动。同时,本文进一步地分析了集团管控模式下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包括推动信息化平台的有序对接、建立健全信息化评价机制等。本文期望,通过理清集团管控模式与财务信息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出的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能够为提高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