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政策演变及思考

2022-12-28 04:35张海英
武陵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员理论课

张海英

(1.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北京 102202;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是军队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整理改革开放至党的十九大召开这40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下发的有关于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方案、政治理论教学检查评估、军队政治理论研究,以及整改政治理论课程等相关文件要求,从文件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分期等维度,阐明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变历程及主要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历程

特定的政治理论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自然结晶,是形成特定社会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基础,是长期实践的产物。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气质、文化认同和社会选择,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都需要政治理论的武装。军队是一个国家的安全保障,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极其重要;没有过硬的思想政治建设,军队就无法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关键时刻就无法履行使命,有可能使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从我国建军史上看,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这是我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严峻局面和凶险处境都能战而胜之的重要保证。一个强者需要有灵魂,一个伟大的国家需要有灵魂,一支军队要想强大也必须有灵魂,这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军队院校在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文件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军队基本工作情况和文化建设开设专门课程,保证了军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文革”结束后,全国开始拨乱反正,军队系统也迅速进行整顿,遵照邓小平同志建军思想和军事教育思想,中央军委积极敦促成立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军队院校教育教学的恢复工作进行督促引导,在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的指导下,军校的状态和规模,到七十年代末已初具雏形。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而言,1977年是绝不容忽视的一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束“文革”后立即着手全面恢复高考,军队院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78年的3月13日,总政治部印发《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方案》(以下称“1978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学风建设,政治院校和军事院校政治队、军事院校军事队和专业技术院校政治课程设置、教育时间、学习方法,政治理论教育考核制度、政治理论教员队伍建设和加强领导等十个方面内容,基本沿袭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文件对院校的拨乱反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制定的,受“两个凡是”影响较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自1964年第十次院校会议后到1980年,院校会议就再也没有举办过。然而,这16年也正是各高校、军队院校发展最艰难最曲折、遭受干扰破坏最为严重、遗留问题最为突出的一段时期。1980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第十一次院校会议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三部门积极筹备,并在同年10月在北京京西宾馆胜利召开。这是我军教育训练史上一次载入史册的重要会议。为尽快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需求,军队院校就马列主义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院校训练任务进行了全面的提升和整改。三总部审议通过了《军队院校教学内容改革意见》《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方案》等七个相关文件,文件中明确了第十一次全军院校会议在全军教育训练领域的重要地位。几乎是同一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方案》根据政治院校和军事院校、军事院校军事队和专业技术院校、政治院校和军事院校政治队3个类型班次设置“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共党史”“军队政治工作”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政治课程,并附有“马克思主义基础”阅读书目。1980年《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方案》根据初级指挥学校、中级指挥院校、高级指挥学院、政治学校的指导员队和专业技术院校5大类型的不同班次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包括“马克思主义基础”“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军队政治工作”“传达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及形势任务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出基础性和科学性的课程设置倾向。

第十一次全军院校会议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重大变革的标志。1983年,总政治部《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加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的意见》按照培训班次类型分设“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革命史”“军队政治工作”“世界近代史”等政治理论课程。1986年《关于改革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见》根据5个培训类型共安排了11种班次设置政治理论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学历教育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暂设“哲学基本原理”和“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内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暂设“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和“法学概论”;任职培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概论”“军队基层(师团)政治工作”“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基础知识”及“军人伦理学”等课程。意见明确提出编写和修订有军队特点的各学科,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在军队建设领域,特别是军队政治工作领域内的应用而产生的新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此期间,军队院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完整的结构框架。

1994年军队院校开始从培训对象的实际状况、培训目标的要求出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地位,开设邓小平有关军队建设思想的课程、全面学习邓小平思想理论的课程。1998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意见》出台,该文件对初、中两级指挥院校,以及专业技术类军事院校的政治理论课程的结构设置和课时安排做出全新规划设置。文件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要增设新课,同时还不能忽视军队工作中涉及到的文化、军人心理等方面的学习。2004《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规定》指出:“要始终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按照主题鲜明、层次合理、功能明确、逐级提高的原则,对军校理论课教学体系进行宏观谋划。”[1]提出以培训教育对象为依据,设立合理的课程目标任务;军队各个级别、类别的课程设置要结合本校的特点而有所侧重,互相间要有区别也有衔接,内容有层次;在讲授好专业课、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选修课,必要时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

为推动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8年10月下发《关于调整政治理论课程名称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军队院校开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名称,统一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适应变化,总政治部宣传部组织编写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这就是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08方案”。2011年《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规定》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教学主要内容,以此为依据切实将教育对象和教学目标深度融合,促进军队院校思政课结构逐步优化、内容逐步合理化、方式逐步科学化。”[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军委和总政治部部署要求,及时调整充实政治理论课内容,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队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更好地适应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2015年6月总政宣传部下发《调整军队院校硕士研究生班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将军队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必修课更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研究”,并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主要内容侧重于对我国在道路选择、理论体系构成、制度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的阐述,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放在突出位置,并融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中进行学习。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训练管理部2018年印发《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方案》调整规划为现职军(警)官基本培训、现职军(警)官辅助培训、生长军(警)官高等教育、生长军(警)官任职培训、研究生培训、士官培训及文职人员培训共7种类型班次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9年《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试行)》指出,坚决贯彻习主席关于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校治校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三进入”的顶层设计。

为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入”工作,围绕组织领导、课程教学、教员队伍、质量效果及特色项目等指标细化评价标准,并指导承担2019年综合评价试点任务的8所院校据此开展政治理论教学评价试点,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三进入”形成鲜明的经验成果。2021年,高校政治理论课21版教材正式修订。

二、改革开放以来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

随着当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日趋严峻,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和明显。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把握自身特点规律,科学有序地调整完善。

(一)强调政治理论课是军队院校思想建设的重要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而复杂。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80年印发《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军队院校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进行系统学习。其后多次发文强调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在院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199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问题》鲜明地指出:“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军队院校思想建设的重要课程,对于军队院校的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是军队院校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本色的保障。”[3]增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军队基层文化工作”“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等课程。此后又多次强调,军队院校思政建设以“保方向、出人才”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2011年《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规定》明确将设置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提升到院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的高度,并规定了各院校在思想政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学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坚定性,始终明确军队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重要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院校建设发展进入新时代,根据军委和总政治部相关要求,全军及时调整充实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按照2015年《调整军队院校硕士研究生班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文件要求:“调整军队院校硕士研究生班次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研究’,两门课程课内学时不变,其他班次同类课程内容也作相应调整。”[4]要求各院校的教学要依照新的课程进行调整,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员头脑。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训练管理部对军队院校主体培训班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进行全面调整规划,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入”工作。

(二)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军事理论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做好军事理论研究才能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基础,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对军队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院校理论研究应为教学服务,研究的重点是部队院校教学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要求在军队院校驻地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政治理论教育协作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工作规划,举办学术讨论会或报告会。200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规定》提出,全军院校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并明确该奖为军队级哲学社会科学奖,与军队级教学成果奖同等看待,可参照国家和军队有关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2006年总政治部专文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政治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军队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军队政治工作内容要始终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地位,要将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放在突出位置。”[5]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经常研究,坚持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相结合,以及参加中央和地方重大理论研究等途径,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一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军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完备的、反映最新理论成果,凸显军队特色的政治理论教学之路。2011年《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规定》提出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以及政治院校、院校协作中心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政治工作教学协作联席会在政治理论研究过程中应当发挥好“主心骨”作用,开展前期准备充分的讨论交流,对于理论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优秀成果举行评选,依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三)加大政治理论课教员队伍的选培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军校教员队伍建设突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全军院校约80%的教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需要大力加强理论教员队伍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建设初期要求政治理论教员熟悉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讲授一门课程,并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通过有计划的培训,1983年底,新教员有60%—70%能独立担任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老教员进一步深造提高。同时注重平时考察与年终或学期定期考核相结合,着重考察教员的业务能力、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逐步改变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1990年达到地方文科大学专科和本科毕业水平,并逐步达到文科研究生和副教授、教授水平等等。在此期间突出强调,政治理论教员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培育新一代建军人才中负有特殊重要的责任,提出政治理论教师不但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还要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针对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政治性、政策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根据政治教员担负的教学科研、入学入伍教育、做学员思想工作,以及院校思想政治建设其他任务的实际工作量,确定配额。院校应当按照数量适当、专业对口、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要求选配政治教员;政治教员配备数额不足的院校应当从教员总员额中调剂解决,政治教员在编率不少于95%。明确不承担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人员不得占用政治教员编制,并且提出政治教员应当由现役军人担任。

(四)严格落实政治理论教育党委领导责任制

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要努力形成“全军办院校、合力育人才”的良好局面,发挥各院校的优势,活跃学术气氛,交流教学经验,协作培养教员,提高训练场地和教学设施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1981年开始,全军院校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组建了教学协作中心,为开创院校全面建设的新局面奠定基础,并明确提出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要摆上党委议事日程,分管政治理论教育的领导同志,要以主要精力和时间抓教学,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参加教育准备会、试讲、听课、教学总结等重要教学活动,有条件的要亲自备课讲课。

2011年提出各军队院校党委要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军事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和重要地位,各院校要将党的教育方针和军委的办学要求始终不渝贯彻下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同时,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总部定期组织全军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检查和评估等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和督促各院校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训练管理部下发《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党委要专门分析教学形势、研究解决矛盾问题,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有相关决议和实际措施,并督导落实。要求校(院)领导每月到政治理论教研一线研究工作、现场办公,与政治教员谈心交心,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熟悉政治理论教学和政治教员队伍基本情况。

三、改革开放以来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院校在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许多成功做法,而且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充分认清军队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作为军队院校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予以贯彻。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军队院校的创建和初步发展做出了首创性贡献。在极为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军校建设迫在眉睫,毛泽东积极探索军队院校的建校方法,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军校建设方法论,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推进军校持续建设提供了真实、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带领军校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步入正确发展轨道。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军校建设的新路子,开辟了全新的路径,特别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建设在军队院校中的突出作用,为推动军队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完善指明了前进方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的时代课题,针对军队院校的发展问题,围绕军队院校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和实践创新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将军队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推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努力将新时代军队院校学员培育成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听党指挥的军事人才。”[6]军队院校只有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在军队院校的生命线作用,才能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时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力加强军队院校各级各类干部队伍建设

在各级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体现了党和军队在政治工作方面的优势。军队院校干部队伍的组成通常由三部分构成,主要是院校领导、教学科研人员、机关后勤服务保障人员。这三部分人员密切协作,缺一不可。院校领导起着举旗定向的作用,教学科研人员是军队院校的主体,对军队院校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机关后勤服务保障人员也是一支重要力量,为院校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军队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都下了大功夫、苦功夫。教师、教员是地方院校和军队院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尤其是在军队院校,教员更是科研教学的主导力量。对于政治理论课而言,教员是马列主义的传播者,在促进军队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军队院校的教员自身就具备了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

(三)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走在社会前列

军人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成为执政党坚定的武装力量。而军队院校对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负有主要责任,这直接关系着党对军队的领导,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关系军校发展的正确方向。军队院校多次针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方案,明确政治理论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确保其在军队院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培养具有极高政治性和现代化军事技能的合格军人,也是中国军队院校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队院校的首要区别。作为一名军人,必须具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军队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思政理论课除了对学员起到铸魂育人的功能外,还要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发展、同向同行,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贯通。这样才能为党和人民打造出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的现代化革命军队。

(四)科学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政治理论课作为军队院校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领航地位,并以此为主题,调整自身步伐,紧跟时代、紧贴现实。与此同时,军校的教育既要有“军”的特色和“兵”的本色,又不能脱离社会教育和国家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在完成军校建设发展目标时要聆听学员的呼声,掌握其特点以便对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方式作出及时的符合学员实际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全军的各军兵种、各级各类任职教育院校,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按照“凸显主课、功能互补、层次分明、逐级提升”的原则,将政治理论课的设置规范化、合理化,适当增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紧跟党的创新理论,积极推进“三进入”,以此武装学员头脑。此外,还要积极提升基本知识、理论和专业能力的训练层次;突出主课、功能互补。根据不同培训层次、班次开设“军队政治工作”“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民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等课程,既体现了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的特色,又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的要求,使学员初步掌握我军基层政治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具有一定的任职能力。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发展沿革,对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历程进行梳理,有利于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结合新特点新要求,促进新时代党对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针的落实落地。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教员理论课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部队评价机制探析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长问题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晚安,教员先生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