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满意度调查与质量提升探究

2022-12-27 03:46徐爱萍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优秀率优良率学历

○徐爱萍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既意味着党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表明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迎来了全面转换的新时代[1]。但目前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不匹配,还存在不能适应社会学习者需求、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过程不完善以及质量监控不健全等问题[2]。近几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组织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试点总结性评估,以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满意度是顾客对产品使用后心理感受的评价,给出一个与产品相关的消费者内心满足感的水平,包括高于或者低于满意的水平,是顾客的心理体验感。“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成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的管理原则,把顾客的满意度评价作为检验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充分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对高校而言,用人单位就是顾客,毕业生相当于高校生产的产品,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指用人单位对高校生产的产品——毕业生的感受与预期期望值之间的比较,心理上形成的满足或失望的情绪状态[3]。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体现的是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看法,因此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衡量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满意度调查

据统计,2020年成人本专科招生363.76万人,网络本专科招生277.91万人[4]。可见,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为高等教育普及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研究的便利,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选取网络教育和函授教育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展开研究。

(一)研究设计

采用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下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评价。根据毕业生胜任力中知识、能力和素质矩阵,选取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专业基础知识、实际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七个要素及综合评价共八个方面,分成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选项展开评价。共调查用人单位289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89份。参与此次调研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分布见表1。

表1 调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分布情况

从表1看,调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分布较广,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中私企占43.0%,国企占28.4%。

(二)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

思想政治表现等八个方面分成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选项展开评价。经统计,不满意选项为0,各要素均为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具体见表2。

表2 各要素评价等级及占比

从表2可以看出,在调查的289家单位中,八个方面的评价满意等次均在80%以上,其次较满意等次在20%以内,基本满意等次在10%以下。总体上,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是比较满意的。

二、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尽管289家单位对毕业生总体上是满意的,但各个指标的评价还是存在差异性,通过这些差异分析可以反映出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不足。

(一)满意占比分析

把满意占比作为优秀率,将8个方面的优秀率进行对比发现:职业道德的优秀率最高,为94.5%;其次是团队协作精神,优秀率为89.6%;第三是思想政治表现,优秀率为88.9%;第四是专业基础知识,优秀率占87.2%;第五是语言沟通能力,优秀率占86.51%;第六是实际动手能力,优秀率占85.1%;排最后的是创新能力,优秀率占82.7%。综合评价的优秀率占86.50%。可见,低于综合评价的优秀率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两项指标。

(二)较满意及满意之和占比分析

把较满意及满意之和占比作为优良率,从表2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表现选项中,优良率占98.6%;职业道德各选项中,优良率占98.6%;团队协作精神各选项中,优良率占99.3%;专业基础知识各选项中,优良率占97.6%;实际动手能力各选项中,优良率占97.2%;语言沟通能力各选项中,优良率占97.2%;创新能力各选项中,优良率占94.8%;综合评价各选项中,优良率占99.6%。各项指标中,只有创新能力的优良率在95%以下,其余的均在97%以上。

可见,相对而言,创新能力是短板。

(三)基本满意占比分析

不满意等级不存在的情况下,相较于满意和较满意,基本满意一定程度上反映用人单位不满意的意愿,占比越高,不满意的意愿越强。从表2可以看出,基本满意占比最高的是创新能力5.2%;其次是实际动手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基本满意占比均为2.8%;排在第三的是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满意占比为2.4%;思想政治表现和职业道德并列第四,基本满意占比为1.4%;团队协作精神最低,基本满意占比为0.7%。综合评价中有1家为基本满意,基本满意占比为0.4%。

可见,尽管289家用人单位对网络教育和函授教育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较满意及满意之和的评价超过了99%,但在7个要素的基本满意评价中,除团队协作精神低于1%,其余均在1.4%以上,专业基础知识、实际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均在2%以上,创新能力在5%以上。因此,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等只是基本满意的意愿相对而言要强一些。

三、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也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部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定位不正确,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培养目标不是很清晰,有些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与论证,只是简单地复制全日制同层次、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不明确,对培养目标的内涵缺乏具体的分析与描述[2]。

继续教育应密切契合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学习型社会建设。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5]。新时代在终身学习体系框架下重新审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服务功能,进而确立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新使命——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完成这一使命任务,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要主动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强化社会服务职能,面向职业、面向服务业、面向乡村振兴,为社会成员知识更新、学历能力提升及幸福生活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做到“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因此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重点,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高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和技术人才。可见,人才培养更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

(二)优化专业设置

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会计学、护理学、行政管理、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面向专业对口的行业招生少,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与工作脱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应以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综合考虑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及特色,集中各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来设置。在设置专业时,应开展广泛的人才培养需求调研,了解社会、用人单位、校外教学点、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一般要以各高校普通全日制特色优势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为依托,集中力量办好体现学校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兼顾社会急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等相关专业。

(三)适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培养方案是指导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性文件。培养方案的修订要坚持思政领航,在分析成人教育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参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等标准。具体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教学质量,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推进劳动教育,丰富课外资源,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实效。二是坚持遵循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规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修订培养方案要广泛开展社会需求调研,同时要适应成人在职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科学设置包含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理论教学应包括自学、面授、点播课件、答疑、作业辅导等,实践性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和毕业设计(论文)等。职业能力拓展课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养方案中要对实践教学环节统筹规划,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比例,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中既要注意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又要加强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范、突出特色。修订培养方案应充分考虑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处理好工学矛盾。基于“OBE”教育理念,契合社会需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学基本文件,促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密切联动和有效衔接,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对应关系矩阵,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课程设置应削枝强干,根据规定合理确定课程门数和各门课程的内容、学时,保证课程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课程教学大纲系统规定了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学时安排、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材选用等内容。培养方案作了修改后同时要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要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设置课程教学目标,以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介入,教育信息化及其主导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的学习呈现出多样化,必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因此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将被“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取代。新的“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相结合、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主要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校内专家与行业精英指导有机结合的方式,通过“知识传授”最终实现“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让学生学会“做人”与“做事”[6]。高校继续教育为做到工学结合,可以综合运用“在线课程群”“立体化教学资源”和“虚实结合的实验资源”,采取线上教学为主、线下集中面授为辅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采取线上学习、线上答疑互动、线上线下辅导、线上作业、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学习方式。这种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展了课堂时空,促进了师生民主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化学习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严格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

1.把好人才培养过程关。首先要严把招生“入口关”。严格规范校外教学点设置,认真履行招生管理职能,加强招生宣传和招生行为监管,规范报名、入学考试、录取等工作流程,加强入学资格审查和新生入学教育,做好思想品德鉴定。其次要严把教学“过程关”。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严控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管理以及线上教学、直播面授、师生实时互动等各个教学环节。继续教育部门实时关注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学平台实时记录学生在线学习时长、网上互动内容、作业等情况。切实加强在线考试、过程性考核、实践考核等多种评价考核方式的管理。重视学生诚信教育。改进教学档案管理,做到教学全过程可记录、可监控、可评价、可追溯。最后要严把出口关。做好毕业管理工作,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把好选导选题、开题、论文指导、中期检查、查重、答辩等环节,全过程线上线下监控,全程视频记录答辩过程。

2.严格质量控制。学校在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及质量保障方面承担主体责任,建立校、院、校外教学点等不同层级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形成由教师、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员、督学导学辅导员、学生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对校外教学点的自我评估制度,把开展自我评价作为学校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建立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7]。通过采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和撰写年度质量报告进行常态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在学学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动态把握社会对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严格师资选聘,健全教师聘用、管理、培训和奖惩制度。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合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与教学模式和规模相匹配。着力开展学习平台迭代升级和学习资源更新建设,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全过程一站式数字化服务。

猜你喜欢
优秀率优良率学历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军事体能现状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人生优秀率
关于高校学生成绩评分体制的思考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