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茜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 102488)
呼吸科主要是对呼吸系统各项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主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科患者多数存在基础性疾病,并且免疫功能较差,易反复感染,抗生素应用时间较长,一般存在联合应用抗生素情况,在住院过程中极容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不仅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病情,还会给患者心理造成一定影响,给家庭、医疗、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对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分析其病原菌及易感因素,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此次研究旨在分析我院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及易感因素。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开始检测,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09例,占54.50%,女性91例,占45.50%。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7.09±5.77)岁。200例患者中基础疾病:合并脑血管病占总数14.50%;合并肿瘤占5.50%;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占33.50%;合并尿道感染占6%;慢性支气管炎伴随肺气肿占16.00%;支气管扩张占14.00%。对200例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状况进行分析。
1.2 方法 质控样品金黄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M-H平板、血平板、培养基、药敏纸片、API鉴定以及配套产品试剂等。①病原菌分离培养: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利用专门仪器进行系统培养分离。②药敏试验:根据分离培养得出的细菌按照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进行分类。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R为耐药,S为敏感。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对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年龄、性别、合并其他疾病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在呼吸科住院患者中的易感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措施。
1.3 疗效标准 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②分析多重耐药分类。③对比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合并其他疾病等基础情况,分析易感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 结果分析发现,200例患者中有102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1.00%。一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12株,其中血液占18.75%,痰液占24.11%,尿液占24.11%,支气管灌洗液占22.32%,分泌物占10.71%。见表1。
表1 112株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
2.2 分析多重耐药分类 结果分析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占比为6.2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比为2.68%,产超广谱性β-内酰胺酶病菌占比为31.25%,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病菌占比为22.32%,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占比为16.07%,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比为21.43%。见表2。
表2 分析112株病原菌多重耐药分类
2.3 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易感单因素分析 结果分析发现,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合并其他疾病以及侵入性操作方面均存在差异性(P<0.05)。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合并其他疾病以及应用呼吸机、侵入性治疗等均为呼吸科住院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易感因素。见表3。
表3 分析200例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易感因素(n)
2.4 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合并其他疾病、侵入性操作均为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易感因素(P<0.05)。见表4。
表4 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呼吸科患者多数为高龄并长期住院,极容易引发感染。加上患者肺功能降低,分泌物清除能力较弱,给细菌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大量应用,耐药菌不断增加,给对抗感染治疗带来了较多困难。耐药菌为具有耐药性的病原菌,多在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后,产生与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能力,耐药性是耐药菌最显著的特征,指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断降低甚至消失,导致药物对耐药菌无法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最严重的情况为无效,从而阻碍治疗的进程,增加感染性疾病的治愈难度。在临床中,大部分耐药菌的产生与不合理使用药物有着密切关系,细菌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基因在不断进化过程中随机发生突变,尽管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消灭,但是基因突变后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依然有可能存活,如结核杆菌经过改变体内蛋白质结构,可以避免抗生素与其结合,绿脓杆菌经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对青霉素类药物进入造成阻碍,使其无法发挥疗效。因此,有必要对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及易感因素展开分析,以便真正解决用药难等现实问题。
此次研究分析我院呼吸科患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检测结果,发现200例患者中有102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1.00%。一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12株。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合并其他疾病以及侵入性操作方面均存在差异性。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合并其他疾病以及应用呼吸机、侵入性治疗等均为呼吸科住院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合并其他疾病以及侵入性操作方面均为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易感因素。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5-6]。多重耐药菌是医院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增加了极大的难度。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主要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氢酶烯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金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7-8]。此次研究中,通过对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为6.2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比为2.68%,产超广谱性β-内酰胺酶病菌占比为31.25%,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病菌占比为22.32%,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占比为16.07%,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比为21.43%,产超广谱性β-内酰胺酶病菌的占比最高,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占比最低。超光谱β内酰胺酶是一种由质粒介导的可以水解青霉素类、单环酰胺类和头孢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β-内酰胺酶,其中对头霉素类与碳青霉烯类的水解能力低,是呼吸科患者耐药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因为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泊肟等抗菌药物没有效果,一旦明确为产超广谱性β-内酰胺酶,必须马上停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抗产超广谱性β-内酰胺酶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碳青霉烯类,部分头霉素类抗生素也对其有效。甲氧西林为耐青霉素酶青霉素,抗菌作用与青霉素类似,但不被青霉素酶水解破坏,对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效果,可用于治疗耐青霉素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脑膜炎、呼吸道感染等,对化脓性链球菌或是肺炎球菌和耐青霉素葡萄球菌造成的混合感染效果良好,但无法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是对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与一般病原菌感染相比毒性强,现今已经成为院内以及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具有不均一的耐药性、广谱耐药性等特点,不仅对甲氧西林耐药,对其他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的β-内酰胺类以及头孢类抗生素都耐药,同时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位,经过产生修饰酶,可让膜通透性下降,对多种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耐药机制为青霉素结合蛋白质性质改变,但是唯独对万古霉素敏感,因此可借此治疗,或是用夫西地酸钠治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是肠球菌属下的细菌之一,对万古霉素表现出抗药性,而针对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抗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引发的感染疾病,万古霉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如果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将把抗万古霉素的基因转移到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上,导致部分疾病发展到无药可用的地步,如心内膜炎、菌血症等。加上呼吸科患者具有病情危急、复杂等特点,且大多数为中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免疫能力低下,直接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所以,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易感因素主要有:①呼吸内科患者年龄较大,免疫功能逐渐降低,抗感染能力较差,存在较高感染风险。②合并其他疾病,如肿瘤、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等,会增加感染发生率。③应用呼吸机,呼吸机反复应用,反复吸痰,长时间吸氧将损坏患者呼吸道黏膜,直接影响纤毛运动功能和分泌物排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加上呼吸机消毒如果未合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机体。由于呼吸机一般配套有呼吸活瓣、湿化瓶等辅助配件,所以在消毒方面较困难,极容易出现消毒不到位[9-10]。在留置时间上也需要注意,留置时间较长,也会直接压迫管道和刺激黏膜,导致水肿渗出。④侵入性操作,呼吸内科患者常会进行介入性治疗,如静脉输液管、留置导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等。病原菌能够直接黏附在导管表面,当导管直接进入到机体时,病原菌也会进入到机体,引起相关性感染。⑤呼吸内科患者一般为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直接促进了耐药菌产生。⑥未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呼吸内科患者常会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如果不及时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则会导致多重耐药菌在病房内不断扩散,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11-12]。
对于呼吸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具体如下:①加强培训力度,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主要为呼吸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等相关知识。以此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视和认知,做好医院消毒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制定并完善相关用药制度,保证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禁止出现临床滥用情况,选择抗生素时谨慎、仔细,避免产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病菌等,如果手术后必须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深部葡萄球菌感染,尽量使用第一代以及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肟、头孢唑林等,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葡萄球菌效果没有第一代好,长期应用可能提高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率。②做好医院紫外线消毒以及空气净化消毒,病房人员数量进行控制,室内物品定时清洗,患者用品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按照标准规范化处理[13-14]。做好各种操作管理,定时更换鼻导管,定时进行湿化瓶消毒。对患者接触的各种器材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刚入院和存在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尽早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将感染率降到最低,必要时需采取隔离措施,如对于抗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患者,将其单独安排在一间病房,若有大小便失禁情况,在进入房间前最好穿隔离服。③加强基础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可以定时进行翻背、叩背,促进痰液排出,避免发生坠积性肺炎。对患者口腔也需要加强重视,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口腔干净。呼吸科患者大多存在咳嗽症状,要重视排痰机和无创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嗽和咳痰技巧,帮助气道分泌物顺利排出。有切口的患者要定时更换切口敷料,保证敷料干燥卫生。④侵入性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需保证规范、标准、合理。⑤加强手卫生,特别应关注护工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医护人员也要注意手部卫生,在检查患者前后均严格洗手消毒,有条件时还要戴一次性手套和帽子等,固定使用医疗用品,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⑥加强医院感染各个环节和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加强医院感然管理部门以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等部门沟通和合作,这样能够有效抑制病房内病原菌感染,有效降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李文进等[17]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管理情况。通过构建患者感染发生风险模型,采取现况调查和数据回顾分析。结果发现,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疾病诊断类型以及是否应用蛋白类药物、抗菌药物种类、是否应用静脉插管、呼吸机天数等均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分析其病原菌及易感因素,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