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意识与策略探究

2022-12-27 23:24:00章静蒙城县职业教育中心安徽省亳州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院校

■ 章静(蒙城县职业教育中心/安徽省亳州市)

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具备天然的优势,能够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思想教育指导,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大量的人文思想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充分挖掘课本知识中所具备的思政元素,来给予学生更好的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语文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借鉴优秀古文,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在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应当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体来说,语文中具备大量的思政元素,相应的文化元素时至今日仍然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因而有了“文以载道”一说。教师可以渗透经典教学典故、教学篇章,借助古代先贤修身养性且追求人生崇高境界的思想观念,向学生渗透德育元素,以此来实现语文课程思政教育。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陆游的“师友书中古圣贤”将读书的尚友之理进行有效展示,以此来展现出其中所具备的思政元素。由此可以看出,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借用古代诗文,剖析其中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阅读教学对相应的诗文进行文化讲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2.在核心素养提高中渗透思政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核心素养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化、思维、言语、审美,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能够进一步细化教书育人的目标,同时还能够明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方向,使得现有的教学工作具备针对性、侧重性以及可操作性。而在以上的四个目标中,除了“言语”是基础的知识技能,其他三者均涉及更深层次的概念,例如其中的审美、文化以及思维包含人文科学、社会价值、文化理念,爱国精神、文艺美学、正确的“三观”价值,其中均涉及思政元素,同时也是当前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渗透核心素养元素,以此来映射出思政教育内容,将其中所存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向学生进行有效展示。但是在该过程中,语文教师也需要参考当前中职院校的办学特征、办学理念以及中职院校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特征,尽可能将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二、加强意识引导

1.思政课+语文课程思政

在现阶段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现有的教学改革方向以及目标,同时思政教师与语文教师还需要进行有效协作,具体来说,在落实对中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思政教师提供关键的知识理论,而语文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来实现对相关知识理论的验证教学。因此,学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应当广泛交流协作,确立课程意识,对现有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优化。具体来说,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语文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能够完美融合,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之间应当确立德育意识,明确各学科之间的教学重心和方向。

2.教师合作,完善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层面,教师之间也需要协同合作,完成对现有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深化课程意识,在当今立德树人的大环境下,教师应当明确培养高素质人才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应当如何实现更加高效学习,如何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养成相应的思想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生成相应的课程意识,结合课程特质以及当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心以及当前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师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专业教师以及公共文化课程教师应当进行密切的交流沟通,结合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文化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对现有的教学任务进行优化、设计,转变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教学指导。

3.职业、文化、道德的融合

中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相应的教学重心和方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应的思政元素也需要找准相应的方向,结合当前中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特征以及当前中职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在语文教学中设置适当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具体来说,中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中应当将职业发展、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深化学生的职业发展观,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为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三观”意识。语文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应当结合以上几点对现有的思政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进行革新完善,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教学指导。总之,语文教师在当前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中应当适当引入职业发展观、文化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相关教学内容,来实现对学生精神思想的教育引导。

三、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

1.在语言中渗透思政元素

从宏观层面上讲,整个语文学习设计包含“说”与“写”,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技巧以及交流沟通技巧。而实现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以及相关语言文字的使用技巧,学生还需要领悟其中的精神思想以及表达手法,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思想、内容、文字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因此,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必须要依托语文课程的特质,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落实对学生精神思想的教学指导,融入情感、融入思想,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比如在语文《登高》的教学中,学生对其中所涉及的言语进行实践学习能够精确了解诗文所讲解的核心内容,同时也能够直观理解并掌握作者的情感表达,并且也能够在古代诗歌中领悟情感、境界、美学、情趣,在进行言语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诗文进行分解,明确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交流,让学生通过概读、精读、悟读、情读、意读等多种读书策略,从字里行间感悟诗文的意境。

2.介入文学教学,注重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学习感悟

在当今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中职教师落实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对情感的融入。首先,语文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其中需要挖掘出育人元素,通过相应的育人元素来实现“内化”,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在其中,给予学生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师生之间的关系,合理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问题、任务引导的方式,来给予学生精细化的教学引导,使得学生能够领悟相关教学内容的情感,进而从其中感悟到思政元素。

比如当前文学作品几乎在中职语文课本中占据绝大部分篇章,之所以文学文本占据如此多的篇章是由于其揭露了人性,向学生指引了人生的道路,同时也反映了民族文学作品的实际特征,展现出民族气节、精神与智慧。因此,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文字的一类表现形式是当前思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文学作品作为情感教学的载体,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概念中领悟思政元素的内在含义,以此来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也应当适当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言语文字背后的情感,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文学作品的内容展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其中涉及大量的人文知识、家国情怀、思想道德元素,即文学作品具备政治文艺观,而政治文艺观恰好是国家主流思想的核心,同时也能落实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课后拓展,渗透思政教育

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落实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指导,教师应当做到润物细无声,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来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引导。在完成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后,教师需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文化层次。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实现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层面上也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作业完成形式来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领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

比如在当前的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师不应当将对应的课后作业布置内容局限于课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特征,要求学生以“职业”作为话题,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职业的感悟来描述自身理想的职业,以及自身对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学习体会,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相关行业的了解,最终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岗位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中职院校教师应当根据当前中职院校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以及相关行业、职业对学生所提出的思想品质要求,来落实对学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

4.融入写作专题训练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检验学生实际学习质量的好与坏可以借用相应的专题写作来进行。作为一门文化类课程,当前中职院校开展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技能,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灵活使用的能力。而通过写作教学,语文教师能够及时检验学生对语言知识实际学习使用的状况,并且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也能够进一步检验当前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状况,给予其定向的教学指导。具体来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注入灵魂、注入新思想、新理念,以此让文章更加具备生命力、感染力。因此,语文作文也是展现学生内在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类重要媒介,语文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写作教学来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比如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设置写作训练专题,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设置不同的专题项目,如语文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指导则可以结合特定的爱国主题进行写作训练,使得学生在完成作文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不断思考、探索,掌握爱国主义精神的真谛。总之,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学,则应当采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策略,通过设置专题写作项目来考查学生当前的思想认知,以此来给予学生精细化的教学指导。同时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分享优秀的文章,在优秀的文章中让学生学习并领悟其中的正能量以及积极正确的“三观”。除此之外,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将写作训练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对某一主题元素中的正向思想进行提取、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

文章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真完成对文章的解读学习,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考量相关阅读课程的具体教学需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心,对现有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善,确保中职院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有效理解学习。语文作为一门文化课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尽可能通过教学引导的方式来帮助中职院校学生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领悟,而要想在阅读教学中融入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语文教师则需要对现有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思考,挖掘其中所具备的思政元素。不同的文章、不同的阅读文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或许只是读到了某一词、句便能够产生相应的思想感悟,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设置更多的悬念、悬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阅读引导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思想上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除相应的困惑,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并且学习领悟其中的精神意义。而要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指导,单独依靠现有的课本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阅读群落,在阅读群落中根据当前中职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状况设置特定的阅读教学篇章,在阅读篇章中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使得学生在完成阅读学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触。

总体来说,在当前中职院校落实语文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意识,与思政教师进行合作交流,明确语文课堂思政的重心和方向,同时在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根据当前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状况来给予学生精细化的思想教育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