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经济形势下档案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2-12-27 22:27:56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闫晓喧
区域治理 2022年35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标签档案管理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闫晓喧

一、新经济环境中档案工作现存问题

(一)档案管理认识不到位

结合各单位档案资料的管理情况,部分单位并未设立档案管理工作项目,仅由各部门成员自行存储档案,尚未创建档案资料的各项管理工作,各类档案的流转比例较低。部分单位开展档案工作时,存在管理方法不当、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保证档案管理质量。数字经济环境下,纸质版文档管理方式表现出滞后性,需加强档案数字化处理,增加文档资料的数据交互性。

(二)档案管理流程无序

部分单位进行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未融合企业战略需求,存在管理无目标、档案存放无序等问题,增加了档案管理的混乱性。各部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各自设定管理方法,表现出档案管理方法的差异性,难以保障各部门档案资料的调用质量。在各部门档案分类、整编均有差异的情况下,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会出现错漏问题,增加信息核对时间。比如,一部门的时间记录为“2020-10-01”,二部门的时间记录为“201001”,三部门时间记录为“1001-20”。三个部门均在表达“2020年10月1日”,表述格式存在一定差异性,会增加档案交流困难性。比如,二部门结合自身的档案时间记录方式,会将三部门的时间解读成“2010年1月20日”,演变成信息交流失误问题。新经济环境下,需加强各部门档案整编形式的一致性,有效规避档案交流混乱问题。知识经济视域下,错乱的编码方式不具有档案流转的高效性,应加强文档整编秩序,加强知识经济利用,构建全新的档案管理体系,提升文档整编质量。

(三)档案整编不规范

新经济环境下,各单位的档案整编缺失一定规范性,会增加素材整理、档案存放的混乱性。以某校人事档案为例,档案整编时包括:“基础资料”“工作经历”“学习经历”“研究成果”“教学特长”等。如果档案整编缺失标准,会降低档案素材的完整,形成档案缺漏问题。比如,研究成果项目的档案资料不完整、教学特长目录下未设档案资料等。人事工作年度考评时,表现出评语无新意、评价不具体等问题,难以完善人事档案,相应削弱了人事档案资料的参考性。智能经济环境中,需提升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减少信息不全、档案排序错乱等信息问题,积极提升档案信息服务价值。

(四)档案系统建设不全面

各部门进行的档案工作,表现出线上平台建设使用率不高、管理方法先进性不强等问题。多数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并未引进先进的管理平台,依然使用手工处理方式。部分单位采取档案文件打孔形式,相应改变了档案文本的存储形式,甚至会降低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形成档案资料新增的困难性,削弱了档案资料的可用性,难以保证重要档案信息的保密性。

(五)管理队伍尚需完善

新经济环境下,各单位需改善原有的档案工作体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多数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人员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用工结构的失衡性,无法保证各项档案工作的操作规范性,降低了档案队伍的平稳性。档案人员薪酬待遇较少,岗位工作主动性不强,间接削弱了档案工作的运转能力,亟需借助先进平台优化档案工作,建立全面的档案工作体系[1]。

二、新经济环境中档案工作的完善路径

(一)强化档案管理认识

新经济环境中,各单位需结合自身的信息资料情况,有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明确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将档案设定成连接各项工作的关键素材,借助档案信息作用,提升各部门工作的运转能力。创建档案工作小组,选择档案能力优异的人才。采取专岗专用形式,合理划分档案类型,比如物资类、课程类、绩效类等。每1000份档案资料设定一名人员,综合开展档案工作,保证档案工作质量。

(二)有序梳理档案管理体系

依据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梳理档案工作体系。以“采分编典流”为视角,逐一给出档案工作要求,增加档案管理体系的可行性。首先,创建档案信息库,关联各部门业务资料,保证档案采集的全面性。其次,采取系统推荐、人工确认的形式,增加档案分类与编码的准确性。再次,建立档案专用的存储室,保证档案存储质量,防止出现档案虫蛀、数据丢失等问题,维护存储室各项条件的平稳性。最后,建立信息索引模块,对各类档案添加关键词标签,便于档案资料调取。

(三)加强档案整编的规范性

从档案采集、资料分类、档案编号、信息典藏、资料流转各个环节,设定各部门一致的管理方法,减少信息解读失误问题。比如,各部门的时间记录工作,采取“xxxx年xx月xx日”的形式,防止出现日期格式偏差。档案采集主要利用各部门的工作系统,将重要的数据资料传输给档案平台,进行有效的档案采集。信息采集期间,结合新经济环境对档案的使用需求,创建各档案数据库的关联信息,增加各档案数据表的关联性。比如,人员id为主键,基础人事资料包括技术能力、工作经历等。在物资申领表中,添加员工id可显示员工姓名,点击id字段可获取员工的基础资料。

档案分类与编码时,依据企业拥有的档案信息类型,给予有效的分类方式,防止出现类别重复、类别不全等问题。比如,某建筑单位与高校联合,共同创建了档案系统,从水利、水电、亮化等方面,完善档案信息,提升校内案例信息接收的有效性,增强校企互动。可依据工程档案的具体类型,给出档案分类结果。各部门文档资料的分类编号应保持一致。比如,人事档案分类编码“姓名+员工部门号+员工编号”;工程档案的分类编码“工程名称+合同编号”。使用规范性分类编码形式,增加档案调取的便利性。档案存储时,可按照档案编号的顺序,逐一存储档案。将档案存储的货架编号、存储柜层数添加在档案系统的存储位置,便于锁定档案的具体位置,增加档案取用的便捷性。档案流转是各项档案工作的关键环节,加强档案信息利用,可有效展现档案信息的服务作用。使用档案平台对各部门人员设计档案调取、档案查看的权限,形成档案保护体系。设定规范的档案调取操作要求,比如,线上查看档案时间设定为3d,纸质版档案需登记调取人员的id信息、调取时间等资料,形成档案借阅记录。

(四)全面进行档案系统建设

1.系统建立

有效利用线上平台,开展线上档案工作,以此简化档案工作流程,增加档案工作便利性,顺应新经济环境的档案高效处理需求。例如,某科技单位创建了智能档案管理平台,利用RSS、AJAX等科技,从数据处理、信息传输、档案查询、信息统计等方面,逐一创建档案管理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可对档案资料进行前期处理,应对各类数据处理需求,创建新型数据结构,形成格式一致的档案数据。档案传输程序可进行档案管理与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保证档案交流的有序性。信息统计、数据分析等工作,是结合各类业务的信息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处理算法,保证档案处理的有效性。

2.系统功能

(1)数据管理平台是保障档案工作质量、挖掘档案信息的基础条件。采集较多的档案资料,使用数据仓库进行资料整合,对数据进行关联性处理,提升档案信息的读取便利性,增强档案资料读取便捷性,以此保证档案信息处于高效共享状态。(2)数据分析。主要使用Python技术包,利 用Pandas、Sciipy等 科 技,对各类异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查询、完整存储。多维分析程序能够有效降低大量数据维数,高效整合数据资料,形成数据聚拢体系,进行数据切块、数据切片等处理,分析各类档案资料的内在关联,创建档案的相关阅读功能。经过数据分析后,对相似词汇的各类文档进行关联推荐。当专业教师查询“教学研究”相关档案资料时,展示检索的档案资料外,还向员工推荐相关文档。比如“教学案例”“先进教学思想”等,便于教师选择相关文档[2]。(3)数据挖掘。应对数据量较大的档案信息,有序开展智能分析,给出相应的数据挖掘处理,分析数据具有的内在价值,对原有数据进行清洗、去冗等处理,可视化展现数据处理结果。

(五)有效强化管理队伍

新经济环境下,应全面增强档案工作质量,有效提升档案队伍的建设效果。档案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专业的工作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理念,持续丰富自身知识技能,加强自身工作能力,以此保证档案工作质量。加强档案人员党性建设,引导档案人员完成保密法、档案法的各项学习任务,使其形成岗位责任意识。积极制定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加强档案人员的法律思想建设,切实保障档案存储的安全性。以各部门工作联动为视角,制定档案交流方案,引导档案人员有序强化自身能力,保证档案技能的学习效果。档案人员可整理各部门的高频搜索词汇,合理分析各部门的档案需求,侧重开展重点档案工作的存储、调取工作。比如,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发现:各专业学生每日搜索“思政”文件不少于10次。档案功能完善时,在学生端口处创建档案系统“思政”的专项链接,增加思政文档查阅的便利性。

三、使用RFID技术构建智能档案平台的具体方法

(一)RFID技术概述

RFID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读取功能,整合了信息编码、信息识别、信息通信等功能。RFID技术的有效利用,可对目标媒介进行有效读取,顺应数字经济的档案工作需求。RFID技术使用期间,可将RFID张贴于目标物表层,以特定格式进行标签读写,以此保障信息识别质量。读写设备可在特定范围内高效读取标签信息,对文档进行远程管理。

(二)RFID技术融合档案工作的用法

RFID技术表现出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可有效采集各种类型的档案信息,保证档案存储位置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如果有人借调纸质档案未进行借出登记,将档案带出存储室,RFID对档案状态进行识别后,会发出警报,辅助档案人员进行管理。此种档案管理方法,会简化档案工作流程,增强档案存储的安全性[3]。

(三)智能档案工作平台的创建思路

1.实体档案管理

RFID技术融合于档案工作中,顺应数字经济下档案工作各项需求。在存储室内添加RFID标签,建设成智能检测系统,对出入档案室的文档状态进行识别,档案出库应获得授权,档案入库识别后给出可存放的位置列表。

2.实体档案设计

使用RFID读写程序,完整存储各类档案内容,比如档案目录、档案名称、档案个数、档案存储位置等。使用无线网络有效传输档案存储的位置信息,将档案标签内容完整存储于服务器。档案人员可使用智能系统的自动盘点功能,有效获取档案数量,提升档案统计的全面性,无须逐一核对案卷。

3.高效档案存取

档案管理程序与主体数据进行有效连接,存储档案信息前,优先检索档案各项内容,比如档案名称、档案类别、档案存储位置等。将各类档案信息回传至管理平台,档案人员可读取各类档案的具体存储位置,提升调档有效性。使用智能档案平台,可准确获取各类档案资料的存放信息,增加档案定位的精准性。

4.智能管理

使用RFID技术用作信息交互媒介,有效存储档案各项信息,将其存放在档案袋表层,管理人员可利用无线设备,准确读取档案信息,高效读取标签内容,便于前台人员进行档案调取、档案数量统计各项工作。智能档案平台含有四个功能模块:档案安全防护分支单元、档案信息调取分支程序、档案存储位置信息管理分支模块、档案销毁处理分支程序。安全防护模块添加了档案监控、异常警报两个功能项目。档案存储位置管理程序可自动识别档案存储位置,识别存储位置的准确性。中心数据单元可从多个方面综合管理档案资料。终端管理设备含有读写程序、档案架各项管理程序。各类端口与数据单元处于有效连接状态。档案人员可运行终端程序,有序添加RFID标签信息[4]。

5.档案安全管理

(1)标签安全。RFID标签型号的合理选择,直接关联于档案运作的有序性。标签选型需综合考量档案信息存储的安全性、标签信息的存储数量。RFID标签是利用信息封装工艺,无需电池供电,从读卡设备传输电磁能量,可顺应信息读取对能量的具体要求。读写设备的辐射磁场应符合各项规范要求,利用薄膜进行标签保护。芯片内部添加了限幅保护线路,如果出现线路异常、磁场负荷超限等问题,均会保护芯片功能。如果芯片存在线圈异常问题,无法准确获取各项能量,RFID功能将会丧失,无法继续读取标签信息。(2)数据安全。为保证RFID技术的信息交互安全性,减少档案系统的资金投入量,需选择技术相对成熟的标签设备。比如,13.56MHz标签表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进行5m内的数据读取与信息识别,使用RFID标签自主吸收磁场能量,补充标签能量,增加信息读取有效性。为此,RFID设备间距设计方面给予了充足的位置选择机会。只要间距控制在5m内,均可完成数据传输。比如,ICODE SLI-SY类型的射频标签,使用时间高达40年,可保障数据存储的完整性,用于图书浏览室、法律文书存储室等位置,保证各类档案标签信息读取的准确性。(3)消防安全。档案管理平台连接的电源,多数选择低压15V。为保证用电安全性,整个档案平台设计未添加高压电源。档案存储中心的局域网设备,将其与标签设备进行连接,可将读取信息回传至数据单元。档案室内部添加了射频天线,在信息传输期间表现为“低压高频”特点。此种线路设计不会形成电火花问题,可顺应消防要求。选用天线材料以阻燃性为主,借助磁场耦合形式,保证射频标签的能量传输质量,可有效回避导电事故,切实减少火灾事故。

6.智能档案系统运行

智能档案系统会依据前期设定的档案工作流程,逐一进行入库、盘点等处理。档案入库时,结合档案种类、存储要求、出版年份等各类信息,合理进行档案编目处理,将编目结果添加在RFID标签内,合理划分标签信息类别,补充条目信息,将存储数据回传给数据单元。智能入库处理流程为:添加标签、生成标签信息、上传档案资料。档案信息上传完成,使用档案查询功能,可查看完成入库的各类档案资料,可视化管理入库档案。档案盘点时,从智能档案系统给出盘点指令,RFID读写设备会逐一扫查对应的档案资料,保证数据扫查全面性,生成档案盘点报表。如果盘点报表与实际存储资料存在冲突,可给予信息校对处理[5]。

综上所述,新经济环境中,各行业均引入先进技术开展线上办公活动,形成较多类型、较大数据量的档案资料,需开展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从档案整编、主题分类、文档编号、关键词索引等视角,逐一完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档案管理的全面性,顺应新经济体系的各项工作要求。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标签档案管理
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中国公路(2021年7期)2021-04-02 08:51:35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32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1:02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简述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策略
山西建筑(2017年6期)2017-04-06 15:08:04
标签化伤害了谁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计算机工程(2015年8期)2015-07-03 12:20:27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