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文物保护所 宋肖肖
文物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来的,是人类社会活动留下来的产物,它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它不仅仅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还是我们每一位需要用心去保护的东西。近几年来,文旅融合的话题讨论度不断,人们在旅游的时候,想要对文物有着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需要有着较高的水准。工作人员应该把握住文旅融合的特点,创新文物保护与利用,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文物的育人作用,培养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发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文章立足于文旅融合大背景的基础之上,探究如何进一步创新文物保护与利用。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文旅融合和文物保护与利用都具有一致的看法:其一,文旅融合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能够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文物作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被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滋养着。文旅融合的提倡,改变了旅游地的传统做法,进一步改革,重视游客的互动体验设计,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注入旅游线路的文化元素。同时,因为文物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文物展示着不同地区的历史记忆,是历史文脉的物质表现,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容。文物的“四大价值”,即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带给游客别样的震撼感觉,从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面对现今在文物保护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文旅融合可以推动相关部门不断发现文物的商业价值。现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与文化进行交流,进一步发挥文物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塑造良好的IP形象形成优秀的文化符号,从而拉近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交流与沟通,不仅仅传播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体现了文物的价值。不仅如此,文创产品作为文旅融合的载体,展示了其亮点,也促进了文物与旅游的交融进步。例如,黄河博物馆联盟虽然推出了一些文创产品进行试验,但是毕竟黄河流域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且被大众认可的文化符号,不利于文创产品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发展文旅事业可以为文物保护带来一定的物质补给,改善博物馆经营困难的局面。例如,现今博物馆成了重要的旅游场所,去博物馆旅游成了游客的全新去处,在提高了博物馆经营收益的同时,又推进了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休闲的公共平台,可以在精神层面上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发家致富之路逐渐开拓起来,先解决民生问题,再有文化需求和消费的提升。
公众更愿意参观博物馆,购买文化创意产品作为纪念品。文化创意产品可以塑造博物馆的形象,体现其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例如,博物馆制作的文物模型,可用于家庭装饰或作为办公室配件。文化创意产品可以帮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对博物馆文物的了解,进一步深化博物馆的品牌形象。
文化创意产品可以吸引人们对博物馆特色的关注,并提供有关藏品的信息,对博物馆的对外宣传也有一定的影响。文化创意产品具有一定的视觉表现力,它能够提高人们对博物馆的认知。较多一部分博物馆是一个公益性部门,可以免费参观,但要依赖其他的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增加了其他方面的经济收入,并为博物馆内的文物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现今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并不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一些地方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比较差,在日常管理中,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比较薄弱,破坏了文物保护的完整性,所以对加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文物保护资金的匮乏也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整体进度。由于文化资产数量比较多,仅仅依靠人力资源很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文物保护时还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并通过增加投资,包括发展基础设施和引进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满足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
现今在文物保护上,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素质较差,内部专业人才缺乏,现有队伍的能力和素质难以满足文物保护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因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未能对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灵活运用而受到阻碍,更加严重的是有些工作人员受到金钱的吸引、禁不起诱惑,导致了珍贵的文化资产被盗或被破坏。此外,有些部门的制度也存在严重的问题,目前的制度往往存在缺陷,流于形式主义,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通过将文物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积极推动文物的跨界合作,响应“互联网+中华文明”的号召,围绕大数据融合、信息共享、跨界创意和媒体传播,全面推动文物保护与互联网、科学和文化遗产的融合,推动编制一系列文物保护和科技发展创新的专业规划。第一步是提高博物馆“群众场景直播”(如群众参观、群众观看、群众课堂等)的质量,提高博物馆在线展览的质量,以增加游客的智能参与和个性化的游客体验。注重 “群众场景直播”的整体发展和高层规划,提高资金支持,增加科学技术投入,带动各个媒体平台、IT企业和博物馆的跨界合作,建立由网友、专家和媒体三方参与的反馈和评估机制。第二步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文物保护体系。以GIS地理信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融合产学研用的研发模式,形成以智能监测、智能决策、主动服务为主的新型文物保护体系。第三步是将重点放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上。我们应将博物馆数字化提升工程纳入国家的“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设中,把数字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博物馆的展览、保护、教育等发展要素之上。同时也要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发展智能博物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高科技技术,实现文物运输跟踪、自动盘点文物藏品。第四步是在我国各地区文化的基础上,在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由当地部门进行管理,促进生态博物馆成为各个地区文明的一大亮点。第五步是成功将遗产与创意、表演和美术跨界融合,实现遗产资源的“知识产权化、民生化、国际化”。例如,河南电视台在2021年春晚和元宵晚会上创新推出的“戏剧+电影”的舞蹈节目,即《唐宫夜宴》和《元宵奇妙夜》就很值得一说。该方案利用“5G+AR互联网技术”,将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相结合,并结合博物馆布景,实现了虚拟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文化遗产与科技的有机结合,让年轻人体验和感受了艺术和文化的力量。它在体现魅力、人文和艺术的同时,还点燃了博物馆展示和文化创意,博物馆的展品和文化作品得到了推广,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表达。第六步是对考古、博物馆和红色文化创意的创新设计,通过文化创意来振兴文化遗产。针对目前文化创意产品缺乏一定深度、文化元素和符号僵化、部分产品庸俗化、娱乐化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遵循创新的原则,将审美、功能、内涵三者有机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支持文化创意研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据了解,正是通过实施全国首个红色文创联盟,成立黄河流域文创联盟,将IP挖掘、文创开发与跨界企业合作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文物与旅游的互通。最近的趋势表明,博物馆正在开发各种展览形式,以突出不同观众的参与性体验。博物馆的主题展览,应该以通俗的方式展示藏品中的知识,同时保证专业性和学术性。博物馆的展示应该是知识丰富的、易与观众沟通,并认识到展示的教育价值,使观众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展览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即把藏品的文化元素传达给观众,实现主题思想和展览形式的完全统一。在这个特定的实施过程中,学术研究人员应与展览概念设计者合作,将学术成果与展览相结合,展览的实施应考虑如何实现文字说明、照片和视觉材料的结合,提供有针对性的解释和说明,以促进复杂而深刻的学术内容能够被更好地理解,使观众能够获得专业的知识。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方面,珠海博物馆的“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览”这一主题展在设计时考虑到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展览的实施旨在探索参观者的兴趣,通过让参观者参与体验,激发对展出藏品的兴趣。展览激发了参观者对广彩瓷器的兴趣和学习欲望,突出了瓷器的教育价值。“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广彩瓷器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文化价值,反映了藏品的特殊性,让参观者了解其重要性并确保展览的价值。
文物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性,还在于其意义的深度。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远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最能吸引游客的正是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意蕴。因此,有必要加强地方文物的知名度宣传,提高人们对其历史故事的认识。不仅如此,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领域的宣传渠道进一步增加,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为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制定适合的宣传方案。举例来说,可以通过当前最为流行的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了解文物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文物的了解,培养参观者的文物保护意识。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主要储存地和人们较为喜欢的文化交流场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博物馆应继续改进服务,注重宣传文物、讲述文化和历史。工作人员应该清楚地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它是一个展示文物、讲解文物历史知识和保存文物的地方。博物馆可以与媒体合作,以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为内容,制作一系列关于文物的叙事影片,制作的视频短片可以及时推送给公众,让他们充分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最近,中央电视台和其他主要媒体拍摄的《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广作用。此外,博物馆还可以定期邀请知名文物保护学者来馆讲学,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交流,有助于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政府部门应推动文化遗产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第一,完善文化遗产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收入水平与相关人员的绩效评估紧密挂钩。第二,建立文化遗产部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为了充分调动文化文物单位相关人员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积极性,开发和销售文化创意产品所得的部分收入,可以作为文化文物单位的自有资金,用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激励和其他费用。第三,文物单位需要重视开发文创产品、打造高文化含金量和高流量的文旅IP。现今文化旅游部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旅游的主要形式是集中在风景区,而现在注重创意和创造人工文化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对于博物馆来说,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策略。以厦门旅游为例,目前厦门的文化旅游产业仍以旅游为主,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很少,这是整个文化旅游部门的通病,更不用说文物单位在开发文创产品时缺乏文化意识。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厦门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四,打造人力资源开发平台,特别是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端创意设计人才。我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者林荣泰指出,除了文化创意设计之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将新知识应用于组织的运作和管理,以创新商业模式。目前,厦门在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缺乏人力资源的积累。另外,厦门文化创意产业集团的总经理在调查中表示,目前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人才。所以,鉴于厦门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文化创意单位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情况,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端创意设计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第五,要挖掘馆藏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内涵,设计开发与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产品。
首先是通过一些举措,促进考古学、展览、研究和文物保护之间的有机联系,联合申报国际世界遗产、中外遗产保护项目和中外联合考古实践,加强对文物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配合各国的宣传和合作,进一步做好我国文物的国际宣传和传承文化。其次,建立一个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的社区。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要由专家进行科学解读,也要由对文化遗产价值有看法的社区人群进行解读,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发掘、讲故事、解读和传播。再次,文物遗产地应创造文化符号,履行遗产保护的独特旅游功能,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景点,衍生旅游产品,构建文化遗产资源链,吸引更多的游客将目光集中在文化遗产上,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独特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物的IP化,成功打造文物新文化。我们可以加强技术与内容的融合,除实体展览、讲座、电影等方式之外,还应利用网络视频、VR和AR技术创新传播平台和方式。最后,必须充分利用媒体,立足于优秀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品牌,创新运用,与优秀的视频制作团队进行合作,克服博物馆之间的障碍,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推动文化旅游的整合。我们可以组织和制作一系列关于古遗址、古墓葬、革命遗址等的宣传片,提高人们对文物的认知,培养人们对文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