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状态“诊断与改进”机制构建与应用

2022-12-27 20:44孙毅颖杨振军赵新亮纪效珲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状态报告

□ 文/孙毅颖 杨振军 赵新亮 纪效珲

“十二五”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发展新阶段,围绕“质量建设”高职教育实施了一系列评价制度改革,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由关注外部评价转向更加重视内部质量监测和保障制度建设。在五年一轮的高职院校评估制度基础上,先后实施年度性“质量报告”制度、两年一轮的“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专项评估”制度。2015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2016 年,启动旨在探索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而北京市不在18 个试点省市之列。如何有效推进北京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具有北京特色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模式和做法,成为北京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保障面临的课题。

质量观内涵演变催生高职教育评估范式变革

1.基于“新质量观”和“评估新范式”的全国高职教学 “诊断与改进”试点。传统质量观强调教育质量的价值定向,即教育质量应该怎样。在传统质量观影响下,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更重视资源投入性指标,如场地、设备、生源数量等。随着“相对质量”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质量多维价值属性和动态变化特征。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开展的‘职业院校教学诊改’是基于‘新质量观’的产物,诊改的目标是改进(Improve)而非证明(Prove),旨在提高学校内部的自我诊断和改进能力,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1]因此,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某种意义上力求摆脱传统评估对“科学性”的追求,秉持“系统化和持续改进的质量观”。从传统“评估”到“诊改”范式的转变,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也转向更加重视院校自我保障机制建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强调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因此,全国高职院校“诊断与改进”试点,着力于对学校教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一是更聚焦教学诊改;二是更重视院校的自我诊断。

2.基于两种质量保障范式融合发展理念的北京高职“诊断与改进”模式探索。“外部评估”与“内部诊改”是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两种典型范式,如何实现传统外部评估与内部诊改有效结合,将外部评估指导机制融入内部诊改制度,实现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有效结合,尤其将“数据”置于整体中去分析,挖掘教育行动背后的意义。基于此种融合发展理念,“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诊断与改进”项目研究重视大数据在高职人才培养“诊断与改进”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家、省市、院校三级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系列监测与评价报告(包括质量报告、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及其相关配套数据库资源为基础,有效发挥已有资源优势,加强数据整合应用,开展“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诊断与改进机制”研究和实践探索,重视外部诊断与自我诊断相结合、市级整体和院校个体相结合,着眼人才培养状态整体趋势判断下分析院校个体情况,形成“指标引领、数据整合、分级诊断、反馈改进”的“四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状态闭环诊断与改进机制,实现对北京高职人才培养“动态、持续”的“监测、诊断、反馈、改进”。

“四位一体”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诊断与改进”机制构建

历经多年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形成了“指标引领、数据整合、分级诊断、反馈改进”的“四位一体”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闭环诊断与改进机制。创建了以“德技双高”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诊改指标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数据、社会需求数据、就业中心数据”“三库”数据共享应用;建立了以“专家为引领”的“院校自我诊断、专家深度会诊和持续跟踪诊断”分级诊断机制;形成了以“院校为主体”的“质量报告”“社会需求报告”“数据可视化报告”以及“专家诊改报告”等系列报告多元反馈机制。

1. 以“德技双高”为目标导向构建诊改监测指标体系。目前,高职领域开展的各类评估多为结果性评价,过程评价不足,评价指标难以满足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的内部质量建设需求。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评所有院校和地区,难以满足高职特色发展的需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缺乏能体现区域特色和职教特点的监测指标体系。例如:“高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作为专项评价,更侧重于对人才培养工作某一方面或环节的评价,不能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的全貌;五年一轮的高职院校评估虽然是全方位的办学水平评估,但更侧重的是阶段结果性评价,过程监测不足,难以满足持续推进和引导高职区域性和特色性发展需要。研究以质量评价理论最新进展为指导,紧密结合当前国际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总趋势以及北京高职教育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以“学生发展”理论和“学校影响力”理论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评价导向,构建以“德技双高”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诊改指标体系。

2.以“应用为导向”搭建权威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研究针对高职人才培养数据库建设分散、各自使用、数据填报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普遍存在的重数据采集、轻实践应用,把数据采集和上报当作一项习惯性任务来完成,未能自觉对有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应用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的实践,形成“数据空转”“数据睡大觉”等现象,积极探索建立以现有多个数据库资源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的政府权威数据整合共享应用平台。

3.以“专家为引领”构建人才培养状态分级诊断模式。针对以往传统评估对有关数据深度、精准挖掘和利用不够,对人才培养状态的过程性实时诊断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以“专家为引领”的高职人才培养状态实时精准诊改模式,积极发挥各类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作用,成立了多专业构成的专兼职专家队伍,包括科研院所专业研究人员、高校专家学者、教学实践一线专家等。从数据采集的入口端、数据挖掘的过程性预警到数据结果的反馈与改进,建立了全流程的数据实时诊改应用模式。专家引领的人才培养状态实时诊改,凸显了政府部门主导的政策优势、科研机构的专业化组织实施以及高职院校的广泛参与,确保数据诊断反馈信息的有效利用。

通过专家深度诊断报告的引领,有助于各高职院校丰富诊断与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引领各院校在横向上分析学校办学目标与定位、 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现状,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找出症结,给出诊断结论与建议;同时,带动院校从纵向上分析每个诊断指标近年来的数据走向,以动态眼光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具有较高针对性的“自我诊断意见”,根据学院特点设计对应“自我诊断意见”的改进方案。

4.实施以“院校为主体”人才培养状态诊断结果多元反馈机制。为有效解决部分院校数据填报不积极、数据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研究充分利用已有各项评估报告资源优势,通过系列报告制度的设计,建立以“院校为主体”的高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多元反馈应用机制,充分调动院校参与的积极性和挖掘数据应用价值。通过市校两级的“质量报告”和“社会需求报告”“数据可视化报告”“专家深度诊断报告”的有效应用,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总结相结合,在数据驱动基础上挖掘典型院校案例,推进校际开放共享,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全方位、全过程的诊断反馈与实践应用。借助专兼职的专家队伍资源,基本形成了多渠道、个性化的诊断与改进机制,通过大规模的集体培训、小范围的专题研讨和个性化的进校指导等,实现了诊改信息在院校层面的有效反馈,提高了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效果。

“四位一体”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诊断与改进”机制应用

1.监测指标体系凸显“职业特点”和“首都特色”。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遴选,构建了包括“立德树人”“产学合作”“国际交流”“学生发展”等7个一级指标、“思政教育”“志愿服务”“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学习质量”等24 个二级指标以及“学生党员数”“课堂育人满意度”“课外育人满意度”“教学管理满意度”“双师素质比例”等64 个观测点在内的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诊改指标体系;此外,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以实现人才培养状态的量化监测。指标体系强化了“立德树人”首都教育特色,凸显首都大学和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强化了“产学合作”的职教要素,将技能培养贯穿于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挥棒引导高职院校探索构建具有北京职业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契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 “产教融合”品牌,实现北京高职“德技双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指标体系遵循开放原则,根据实践进展不断修订和完善。

2.实现北京高职人才培养“三库”权威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研究借助项目组长期承担和参与的《北京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项目研制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相关配套数据库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简称“状态库”)近500 项数据指标(2012 年-2020 年,连续9 年的数据)、 “北京市高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数据平台”(简称“社会需求库”) 20 项核心评估指标(2013 年-2019 年,连续7 年的数据)和“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及资源管理系统”(简称“派遣库”)高职毕业生相关指标和就业数据(连续10 年的数据)打通使用。“状态库”由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主导采集;“社会需求库”由教育部督导局组织采集;“派遣库”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均为政府主导的权威数据库,三个平台数据优势互补、开放共享,为监测诊断与改进工作提供了最权威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支持,达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

3.实现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市校两级”实时精准诊断。项目坚持以指标体系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标准为目标,依据北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数据诊断与分析。在数据采集环节,加强指导、培训,针对问题及时预警,避免个别学校的数据造假。根据往年数据填报质量情况,全面梳理主要存在的数据问题、填写要点,在数据采集中设计相应的逻辑校正环节,及时对各院校数据填报情况进行预警提醒;增加对数据平台及相关数据资源的常态性挖掘分析,实现对人才培养状态的过程性诊断,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关实践活动进行实时指导与改进;建立院校层面周期性、常规化的数据诊断与改进制度,调动院校数据采集与挖掘应用的积极性。通过定期、定时的周期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及时将结果反馈到院校,促进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创新有效进行。项目组积极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作用,成立了由北京教科院专业研究人员及高职院校长、教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稳定专家团队,对北京市、校两级高职人才培养状态进行全面而又有针对性的分析、诊断。专家团队对北京市级层面和总体发展状态趋势进行监测诊断,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对各高职院校监测诊断,则侧重于指导推进院校层面人才培养工作改进。以权威数据为依据、以专家专业智力支持为后盾,有力保证了诊断结论的客观性、权威性,实现对市校两级人才培养状态实时精准监测诊断。

4.实现人才培养状态诊断结果“系列报告”多元反馈应用。研究通过研制《北京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汇总表》《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可视化分析图册》年度性诊改报告;《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监测诊改报告(2014-2018)》《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监测诊改报告(2018-2020)》阶段性诊改报告以及《北京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北京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等系列报告实现诊断结果多元反馈应用。

一是年度性人才培养状态可视化报告从总体指标、基础办学条件、专业与课程、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七个方面汇总分析,共绘制百余组图表。基于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的诊断与改进数据,将在微观层面为各高职院校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支持,改善学校服务,促进学校管理评价的科学化;同时,该数据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各高职院校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为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二是阶段性专家诊断报告从横向上开展了北京市与兄弟省市的比较,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诊断提供了横向坐标;同时,报告也从纵向上深入挖掘了市级层面和高职院校层面的近十年数据,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诊断提供了纵向历史参考。三是市校两级质量报告对北京高职院校的质量状况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析,从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政策保障、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诊断与案例分享。同时,市校两级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也深入总结了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存在的问题,聚焦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20 个核心指标,提供了充实的数据诊断反馈。

简言之,不同于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模式,北京高职人才培养状态诊改过程更加重视上下互动、多主体协同,体现了市校两级报告的互动和协调,更加注重发挥专家引领、院校参与、数据支撑的协同诊断作用,并且在高职院校实践中扎实推进诊断结果的反馈利用,从而有效提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的改进效果。专家引领改变了传统的专家进校指导模式,旨在充分发挥专家学科优势、聚焦教学状态关键环节,以专家引领的行动研究为路径,指向最终的教学质量真实改进。高职院校参与也是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诊改机制的闭环工作设计有效调动了高职院校参与诊断改进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了院校自我诊断、数据精准诊断和专家引领改进的运行模式。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委托 “北京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诊断与改进”项目

注释:

①2020 年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可视化分析图册(年度)(内部资料).

②北京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诊断与改进研究报告(2014 年-2018 年)(内部资料).

③北京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诊断与改进研究报告(2018 年-2020 年)(内部资料).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状态报告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报告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