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博识|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教育戏剧发源于18世纪的法国,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非常普及和发达,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1]。教育戏剧是一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鉴戏剧艺术原理、根据戏剧元素、运用剧场技巧、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学生身体体验过程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教师可把戏剧元素和方法作为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即兴表演、主题深化、意义探讨等环节中,通过共同创造的戏剧活动达到学习目标和教育目的[2]。
教育戏剧的这些特点与新课标的理念相吻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语文课堂要努力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文学习任务群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此,探索教育戏剧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下面,笔者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中的课文《荷花淀》为例,具体阐释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戏剧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角色扮演是教育戏剧的一种常用习式,它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实际扮演课本(剧本)中的某些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角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符合具身认知理论。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在认知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人的认知是凭借身体的动作、感知及体验等具身结构与认知图式的内在关联而形成的[3]。那么,高中语文课堂应该如何运用角色扮演呢?
其一,可分片段表演。学生毕竟不是专业演员,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因此,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角色扮演内容不宜过多,时长不宜过长,应该以片段表演为主。事实上,专业的表演也是以一个个片段表演来推进的,表演得不好需要重新演。分片段表演,时长相对较短,能降低表演的难度,且可留出时间开展其他语文学习活动。以《荷花淀》为例,全文可以分为五个片段:夫妻话别、商量探夫、探夫未遇、不料遇敌、助夫杀敌。分片段表演,便于学生分角色表演,做好台词记忆等准备工作,同时能提供更多角色表演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其二,可分为正演和反演。正演就是按照课本(剧本)的既有情节开展角色扮演,如表演《荷花淀》中女人们商量着去找丈夫的片段。具身认知理论的身体现象学逻辑启示我们:身体在认知中并不仅仅是一个“装置器”,正是由身体行动获得的切身体验构成了认知的真正基础。学生需要在理解中表演,然后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专业演员一样,学生也需要仔细阅读课本(剧本),这是表演的基础,也是教育戏剧育人功能的“前置驱动”。通过分析五个女人的对话,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位机敏多智,明明是想丈夫,却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第二位爽朗率真;第三位是水生嫂,表现得稳重成熟;第四位冒冒失失,探夫心切,不顾一切;第五位羞涩忸怩,羞羞答答,假话里寓真情。学生需要仔细阅读课本(剧本),反复体悟人物性格,才能更好地胜任角色扮演。
反演就是有意按照课本(剧本)相反的情节去表演,如下面这段水生夫妻告别的改编片段。
女:你走,我不拦你,咱们一块儿走。
男: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一个娘儿们去干什么?不成。
女:那咋不成?你打鬼子,我可以帮你做饭,洗衣裳……
男:不成,我不同意,队上也绝对不会同意。
女:呜——不嘛!就不嘛!不答应,就离婚。
换一种视角,为的是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改写后的水生嫂,对丈夫依恋、娇嗔、儿女情长、没有家庭责任感、不顾大局、执意拖后腿,俨然一副娇滴滴的小女人形象。学生在对比中,就更容易理解原文中水生嫂的形象,进而得出其形象特征:勤劳善良,任劳任怨;温柔体贴,细心稳重[4]。
其三,可通过旁白改编实现创造性表演。表演不能忽视旁白,旁白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可对《荷花淀》设置这样的任务:“反复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努力让自己沉浸其中,尝试利用文中的词句组合成《白洋淀十四行诗》,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这种创造性地改编旁白的做法,可让学生拾起上述五个片段以外的大量文本,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概括能力。学生的改编要把诗情画意写出来,要把“荷花淀派”的风格特点写出来,这样才能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言语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
虚拟情境是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故意虚构故事情境的一种教育戏剧习式。虚拟情境具有戏剧的因素和特征,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假如……”。学生通过想象戏剧情景,进而在虚拟的人生境遇中以具身学习的方式理解人的特质、思想内涵及客观的外部世界[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时空转换、结局创设等方式体验人生的各种经历来获得成长,拓展认知并理解世界。
1.时空转换
时空转换是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物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或者让一个时代的人假想去另一个时代,通过具体想象中的情境将其串联在一起,构造崭新的情境,丰富创设思维。如在《荷花淀》的教学中,笔者设计活动:“游览荷花淀景区,走到了一处景点:穿越时空。上面有一行文字:战争结束当晚,假如你是水生嫂,请你给水生发一条短信。(不超过20个字)”
这个情境是根据任务群教学虚拟的。《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在这个虚拟情境中,学生需要“设身处地”地站在水生嫂的角度去思考。在这个活动中,短信的内容不能“随便发”,它一定要和水生嫂的性格特点相吻合。如果短信内容是娇滴滴的,肯定不符合当时的情景。如果写成“谁说女子不如男”“你负责打仗,我负责养家”等,就相对比较合理。写短信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这种通过时空转换虚拟情境的方式,可以增加课堂的鲜活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局创设
结局创设是重新创设故事结局,使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设计。当然,结局创设绝对不是“胡编乱造”,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文本依据。如在《荷花淀》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任务:“假如有位导演想把《荷花淀》拍成电影,请你们想象故事的结局该如何拍摄呢?”
这一任务给了学生非常大的思考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的学生创设了水生的部队胜利归来的场景作为“结局”,因为这样的结局能体现“大团圆”,照应了前面女人们的“想念”,展现了战争胜利的“必然”与“喜悦”。有的学生却认为这样的结局太俗气,太不含蓄,应该特写荷花,如“那一排排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粉色的荷花高高挺出来,她们是哨兵,她们是铜墙铁壁”。这种结尾可以与前面形成呼应,结构浑然一体,同时还可以隐喻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已经成长起来了,既表现反战主题,富有诗情画意,紧扣影片的名字“荷花淀”,又照应了“荷花淀派”的散文风格特点,即追求现实主义真情实景的深刻描写和浪漫主义诗情画意的浓淡点染这二者的和谐统一,并把时代精神和高尚优美的思想感情注入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体中。这一任务形式比较新颖,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往大处说,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使其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论坛剧场是在教室(剧场)内的片段表演中,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表演的剧情,进行课本(剧本)情节讨论或者更换角色继续表演的一种教育戏剧习式。论坛剧场契合杜威“做中学”理念。杜威曾基于自身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思想,提出了从体验中学习的“做中学”学习方式,认为身体参与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过程的重要路径[6]。
1.即时探讨
其一,讨论剧情。在表演过程中或一段表演结束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适度打断表演的进程,插入一些问题,引起表演者和其他学生的共同思考。这一点尤其能体现“表演只是一种手段”的理念,表演最终是为了促进理解,在表演中,文本解读也就于无形中渗透进学生的心灵。如在表演“夫妻话别”片段时,当表演到“水生嫂被苇眉子划破了手,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时,教师可以即时叫停并发问:“这个细节体现了什么?”可以让表演者回答,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回答。有学生回答如下。
这是水生嫂听到了丈夫报名参军之后的一处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这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她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的心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其二,讨论主题。可以在表演结束后采用“鱼缸式”讨论法展开班级讨论。方式如下:学生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在大圆圈的中间摆5~7张椅子,组成一个小圆圈(内圈);各小组派一位代表坐在内圈,内圈留出一把空椅子;内圈的学生可以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展开讨论。就《荷花淀》而言,可以设置这样的主题:“学了《荷花淀》这部作品,请你就‘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发表自己的想法。”外圈的学生观察、聆听,如果有问题或补充建议,可以坐到内圈的那把空椅子上发言,发完言之后就回到外面的大圈,其他人可以再加入。此环节紧扣“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历程的作品中,感受革命志士、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的艺术形象,弄清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获得审美体验。
2.角色互换
其一,表演者之间互换。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在表演结束后,表演者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加深体验。互换角色可以不考虑男女性别差异,以体验不同的角色。互换角色主要是为了换位思考和加深理解,体会别人的“不易”。如水生嫂和水生表演角色互换,可以使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思考问题,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同理心和共情力,从而构建起自我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7]。角色互换还可以起到“反思”的作用,即学生反思自己的角色扮演及理解是否到位。在不同的角色切换中思考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可能对一件事情采取的不同态度,可使学生在完成相关任务的同时,极大拓宽理性思考的维度。
其二,表演者和台下“观众”互换。如果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对人物和情节有更深刻、更精准的理解与把握,可以和舞台上的“演员”换一下,自己上去演。这种互换基于“观众”对角色有深刻的理解,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这种方式扩大了表演的参与面,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对人物和情节有更准确的理解。
高中语文课堂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教学需要多开展理论反思,在反思中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将教育戏剧的设计与单元人文主题和任务群教学联系起来。如《荷花淀》所属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苦难与新生”,任务群教学主要指向“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因此,在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落实“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作品内容,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立德树人的表现。上文在主题探讨环节要求学生围绕“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进行探讨,就是对这一任务群的有意回应与关涉。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教学,切忌忘了单元人文主题和任务群教学,使教育戏剧失去“魂”。
第二,在教育戏剧的设计中渗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教学,不能忘了培育核心素养,不能只为图热闹而不顾课堂教学效果。如上文“改编旁白实现创造性表演”“水生嫂给水生发短信”等任务创设,主要是为了培育“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结局创设中任务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创作结尾,能体现思辨性,锻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的能力,主要是培育“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当然,核心素养不是孤立培育的,教师要在教育戏剧的创设中努力实践核心素养的更多观照方式与实施策略[8]。
第三,在评价中优化教育戏剧的设计与实施效果。教育戏剧不能“一演了之”“一笑了之”,而要设计评价量表,从多种维度来审视其教学效果。当然,一节课运用教育戏剧的时长不宜太长,可以采用1~2个教育戏剧习式开展教学,这也为评价提供了样本与可能。而如何从更多的维度来评价,如何使评价更科学,如何用评价来指导教学,尤其是如何运用评价才能将其转化为富含教育教学价值的内容等,都理应成为一线教师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教育戏剧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是一种科学健康的教育教学方式。它以全人教育、多元智能、具身认知等理论为学理依据,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习得,也关注学生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的养成和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预演”生活中的各种可能,认识个人、世界以及个人与世界和谐共生的关系[9]。
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教学,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
此外,运用教育戏剧还能很好地提升语文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美国戏剧教学法的开拓者威妮弗蕾德·沃德认为创造性戏剧的表达,是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的天赋,只要透过一位有想象力教师的启发便能流露出来[10]。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教学必须时时考量的问题。笔者认为,实践和探索教育戏剧本土化的应用将会是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