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华|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当前,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素养培育的现象:学生参与肤浅化,多流于形式;活动设计程式化,多流于表面;教学内容碎片化,多止于记忆;评价形式简单化,多注重结果;教师作用薄弱化,多失于指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深度学习应运而生。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学习主题”“触及心灵”,这些关键词都一致指向深度学习。以下,笔者从活动创设、知识学习、学习评价三个方面谈谈深度学习在语文课堂的生长途径。
活动指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教学中的活动创设指教学中(包括课堂、课外)由共同目的多方(主要指师生)联合起来,解决一定具体问题并获得能力的学习行为的总和。要帮助学生获得一定能力,教师就需要将学习活动置于真实情境中(场),师生、生生围绕驱动性问题进行平等对话。如此,才能触及心灵,唤醒沉睡的灵魂。
活动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也因此成为影响活动能否顺利、高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但情境不能随意创设,只有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才能勾起学生对现有知识的联想回顾、深入理解,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钻研。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必须先进行学情调查,并精准分析。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礼记》二则”(其一《虽有嘉肴》)时,笔者创设如下情境。
某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理应尽个人力量,同时也要劝说身边的人伸出援手。请根据所学,采用类比的方式,劝说家长捐物捐款。
这一情境立足现实,指向真实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情境中指出的“类比”,则给学生指出了表达的策略,使其联想学过的古诗文,如《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在体会诗文语言的精美、意境的优美后,激发说理的欲望。
传统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以零碎问答为主,学生要么按照教师想要的答案回答,要么置身课堂之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零碎的问题不具有冲击力,难以唤醒学生沉睡的灵魂,驱动性问题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驱动性问题指能够连接学习目标和项目过程的问题。它基于现实或半现实的环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需求以及寻找解决方案的需求,使学生在讨论、询问和调查之后生成完整的解决方案。驱动性问题贯穿于深度学习课堂的始终,将师生、生生以及人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
“激发学生”是驱动性问题的精髓,也是设置驱动性问题必须关注的因素。驱动性问题要统筹考虑学生、教材、课标,它基于学生现有水平、年龄特点及学科核心知识,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更有力地唤醒学生,设置驱动性问题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元认知,也要给学生搭建支架。
如笔者在教学“《礼记》二则”时,设置驱动性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儒家哪些智慧”,并搭建三个支架。其一是妙用类比:借助学习资源《虽有嘉肴》《陋室铭》,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在比较不同文体中类比的作用后,进一步体会说理中用生活现象类比的妙处。其二是活用对偶:借助学习资源《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引导学生在形式变化中体会单句对、偶句对、多句对、句中对等,进一步体会说理中采用整饬句式的精妙。其三是智用句式:借助学习资源《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孟子三章》,引导学生比较三文中对偶句的长短、散句的布局,进一步体会根据不同目的采用相应句式的智慧。
整个学习活动推进中,由于兴趣被触动、心灵被唤醒,学生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对儒家的说理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感知,并能借此指导自己的劝说行为。
平等对话,指学习共同体在人格上互相尊重,在情感上互相爱护,在行动上互相帮助,并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沟通思想、讨论问题、达成目标。它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是促进深度学习的催化剂。
首先,平等对话的形成需要厘清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商讨以确定目标,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并参与、引导、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
其次,平等对话需要注重课堂文化建设。课堂文化支撑着学生的发言权、主动权、创作权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语文课堂更应该营造温馨、执着、热烈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勇往直前,以激发灵感、开拓思路。
最后,平等对话要注重集体意识的培养。课堂学习是一种集体性活动,基于深度学习的活动更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活动中有分工协作,有顺境逆境,需要参与者心怀共同目标、胸有大局意识、脚迈坚定步伐。这是平等对话的重要内涵,也是活动创设的重要因素。
在真实情境的生发场中,在平等对话的催化剂推动下,驱动性问题能唤醒学生的心灵,使其深入钻研,不断提升能力、培养品质。
深度学习,同样注重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但更强调直指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且是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下面结合“《礼记》二则”教学谈谈个人的理解及做法。
对文本的学习,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感知文章的语言特色,再深入局部,最后结合局部回归整体。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内容感知语言,体会内容与语言的辩证统一,并在大量的语言积累中提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虽有嘉肴》首先用类比的方式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指出学和教的重要性,进而得出观点“教学相长”,最后引用《兑命》作辅证,文章善用对偶,句式工整,思路严谨,语言富有逻辑性。《大道之行也》首先列出“大道”的具体表现,接着指出“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归纳总结,文章短句、排比句居多,语势更强烈,读起来酣畅淋漓。两篇短文都属于议论文,都出自《礼记》,都是儒家宣扬思想之作,都采用了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但一文多长句,一文多短句,为什么?一文对偶明显,一文排偶明显,为什么?两文尾句“其此之谓乎”“是谓大同”都再次强调论点的作用,却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为什么?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这样多层次的比较,必能让学生体会到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相应方式的重要性,这对提升学生言语能力、思维品质大有帮助。
“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2]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多角度品析语言,通过比较、质疑体会语言形式的精妙,通过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进而习得建构语言的能力,同时训练并提升思维的品质。
1.在比较中品味,建构类比能力,训练思维的严密性
比较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的研究方法。在对语言的品味,尤其是对同类语言现象的辨析中,比较是一种深度思考方法。如教学《虽有嘉肴》时,笔者引导学生这样比较。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问题:同为文章开头,两段有何相同?不同的是什么?为什么?
通过比较类比手法,学生体会到:由吃饭到学习,是从生存需要到精神享受,化抽象为形象,说理形象,意味深长;由仙、龙类比到“我”,表明心志高洁傲岸。两文,一为说理,一为言志。然后,笔者补充《鱼我所欲也》中的类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孟子、孔子说理方法的一脉相承,明确儒家说理注重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让人容易理解,这是儒家之智,更是儒家之仁。学生在比较中可以获得关于类比的知识建构,同时体会到需要根据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类比,这就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在质疑中品味,建构行文能力,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中适时地质疑,学生的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会更活跃,对于文本、事物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求真意识也会觉醒。如教学《虽有嘉肴》时,笔者引导学生这样品味。
课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改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问题:改动后的文字逻辑性很强,能突出学、教的重要性,作者为什么不采用这种表达?
学生在探讨中体会到了两种表达的不同效果:原文表明学、教二者关系紧密,即教学相长,学、教循环往复,在递进中表明学和教能让一个人不断成长,在论述的同时,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改文将学和教割裂开了,与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有出入;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教学的主体不是同一个人,而原文的教学主体是同一个人。同时,学生明白同样的语句,因为表达意义上的不同,呈现方式也会不同,即言语形式是为言语内容服务的。如此,学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及观点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质疑不是无疑而疑,而是据文理、事理在可疑处疑,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思维推向深处,将事理辨向真处,在求知和做人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以滋养学生的灵魂。审美鉴赏与创造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美好品质为导向,以文本内容、机理为基础,采用符合学生生理、心理规律的方法,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虽有嘉肴》是《学记》的开头部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美点探寻”:类比之美、对偶之美、学习之美、逻辑之美、表达之美、成长之美、成人之美等。如此,在理解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在领悟成长的经历中,学生也进行了一场寻美之旅。《大道之行也》是《礼运》中阐述儒家社会理想的“宣言”,也处处有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美点播报”:对偶之美、排比之美、和乐之美、劳作之美、清明之美(政治清明)、仁爱之美、人性之美、理想之美等。在“美点播报”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跨学科活动来引导学生创造美:“联系春秋时代的历史,结合社会文明及大美中国现实,用文字绘制美好中国的未来。”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中华历史的悠久,为古人的理想而欣喜,为当代中国高度的文明而赞叹,为青山绿水的大美中华而自豪,获得了审美享受,同时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满怀自信。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促进的,它们在课堂上水乳交融般地进行,就能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悄然生长。这也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
深度学习要秉承“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以分数为主要指标的评价制度,要深化学习评价改革。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个人表现及与他人合作的态度、能力,并多听取其他教师、家长、学生(本人或他人)的意见,然后将学生的表现记录为“成长册”。这样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学生在听取他人的建议时,也要不断反思并提高自我修养,这样的反思有利于学生终身成长。
在教学“《礼记》二则”时,笔者设计:“请你借鉴儒家的说理智慧向父母或朋友宣扬争当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好公民。”这项活动,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思维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笔者设计评价量表,侧重从学生的主体性、协同性及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来衡量,从学生的主动意识、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内容学习、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表现,对课堂学习的深度、效度进行量化评估。该评价量表采用多主体方式评价,要求学生先自评、互评,然后教师总评。
其实,课堂学习评价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反思、提升的过程,长期坚持,必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