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应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2022-12-27 09:33张晓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出血神经功能

张晓颖

脑卒中(stroke)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最主要的原因[1]。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全球总体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群体老龄化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趋势越发突显,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3]。临床死亡率高达30%~40%[4],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状以及生命安全,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有所降低,容易遗留后遗症,其中偏瘫比较常见,患者一侧肢体功能受限,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脑出血早期的治疗除了抢救患者生命外,同时注重患者整体功能的康复、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使脑出血术后患者恢复得更好、更快是临床治疗的首要任务[5-7]。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残疾、促进功能恢复[8]。本探究探讨了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96 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0 例;年龄43~69 岁,平均年龄(56.75±13.45)岁。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6.25±12.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CT 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均在发病后6 h内入院,出血量在10~60 ml。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定患者的意识状态。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同时包括饮食指导、疾病宣讲、监测患者各项指标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如下:①结合患者关节活动范围、方向等进行被动运动: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增减,从上肢开始,上下、左右旋转、伸展,每次训练时间10 min 左右,包括手指、腕、肘部、肩部,下肢训练包括脚趾、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②偏瘫肢体训练: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立即开始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帮助患者进行肢体伸展。③康复训练:由仰卧位到坐位,从卧位到坐位[9],引导患者抬腿训练,训练患者坐位取物,协助患者每天自主由卧位到坐位。④主动运动:依靠患者自身意念控制肌肉收缩,锻炼患者自主运动,协助患者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由健康一侧肢体带动患肢。⑤步行阶梯训练:早期训练时由患者单手扶持楼梯扶手,锻炼其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运动的协调性,下肢以健侧为主要负重腿,患侧进行跟随运动,逐渐使患者适应步行状态[10,11]。⑥站位训练:由护理人员搀扶站立到依据拐杖站立再到自行站立,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逐渐增加站立时间[12]。⑦关节训练:对患侧肢体的关节活动度进行有效锻炼,早期阶段由护理人员利用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运动,保障训练时的安全性,可在患者自行运动时从旁辅助,逐渐提高关节的灵活度,其他人可从旁进行保护,鼓励患者主动更换,避免发生坠床。⑧抗痉挛训练:采用牵拉设备和体位调节等方式抗痉挛训练,加强患者平衡等能力的训练,尽量保持脊柱处于伸展状态,其中上肢主要针对的是关节屈曲性痉挛,下肢痉挛则针对的是屈伸双向痉挛,抗痉挛训练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13,1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肢体恢复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分率≥90%,病残程度0 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分率为50%~89%,病残程度1~3 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睡眠、体力、精神、食欲情况,每项满分10 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评估患者肢体恢复水平,包括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四肢感觉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评分越高患者肢体恢复水平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2 例;对照组中显效22 例、有效11 例、无效15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46/48),高于对照组的68.8%(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0,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睡眠评分为(4.56±0.84)分、体力评分为(4.56±0.81)分、精神评分为(4.35±0.78)分、食欲评分为(4.29±0.88)分;对照组睡眠评分为(4.32±0.80)分、体力评分为(4.46±0.82)分、精神评分为(4.33±0.54)分、食欲评分为(4.25±0.81)分。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评分为(8.47±1.28)分、体力评分为(8.54±0.91)分、精神评分为(8.58±0.36)分、食欲评分为(8.20±1.08)分;对照组睡眠评分为(6.61±1.05)分、体力评分为(6.33±1.14)分、精神评分为(6.31±0.94)分、食欲评分为(6.58±1.32)分。治疗前,两组睡眠、体力、精神、食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3、0.601、0.146、0.232,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体力、精神、食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4、10.497、15.624、6.5811,P<0.05)。

2.3 两组肢体恢复水平比较 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为(40.45±9.16)分、神经功能评分为(15.67±2.46)分、运动功能评分为(76.83±0.47)分、平衡功能评分为(10.88±0.81)分、四肢感觉功能评分为(17.51±0.65)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为(65.75±0.66)分。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为(25.71±6.33)分、神经功能评分为(9.45±1.74)分、运动功能评分为(63.65±0.88)分、平衡功能评分为(8.57±0.68)分、四肢感觉功能评分为(13.42±0.58)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为(53.74±0.55)分。观察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四肢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2、14.302、91.529、15.133、32.528、96.851,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致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干预的时间越早,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越好,现在则提倡发病后即开始早期的康复训练[15,16]。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即可开始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康复能够促进病灶周围脑组织或对侧大脑组织代偿和重组;反复特定训练促进大脑反应突触形成,促进大脑侧枝循环的建立。研究发现[17,18],早期康复干预减少误用或废用综合征及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会防止患者现有功能的退化,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应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改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为康复治疗打下基础,早期肢体康复训练需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积极配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脑出血神经功能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