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正骨结合针刺、小针刀治疗特发性震颤验案

2022-12-27 02:01朱少可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针刀正骨督脉

马 洁,靳 婧,朱少可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以肢体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四肢、头部及躯干等部位的动作性或姿势性震颤为主要表现[1],该病隐匿起病,进展缓慢,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大多与基底核病变有关。目前临床关于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中西医对该病均无特效疗法[2]。

朱氏正骨起源于河南洛阳,历经四百余年,于20世纪80年代由11代传承人朱希烈教授传入山西省太原市,导师朱少可主任医师为朱氏正骨第12代传人,现任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在继承家传的基础上,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基,同时吸收现代解剖学和生理病理的相关知识,注重传统疗法和现代科学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对脊柱性相关疾病的独到诊疗体系,临床疗效显著。笔者跟随朱少可主任从事临床研究工作,发现朱氏正骨结合针刺、小针刀治疗该病可取得较理想疗效,现将1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的治疗过程分享如下。

患者,女,52岁,主因“间断头部不自主震颤4年余,加重伴左上肢麻木2 d”于2019年12月11日就诊。患者4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头部阵发性不自主震颤,无发作规律,每次发作8~10 s,伴有间断性颈部困痛、头晕症状,休息后可缓解,曾就诊于山西某医院,行颅脑CT、MRI、颅脑DWI、脑血管超声等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帕金森病”,考虑为“心理性疾病”,予以镇静安神等药物口服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4年来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未予诊治。2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发作频率较前增加,伴左上肢麻木,休息后症状未能缓解,于我院行颈椎 MRI示: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颈椎骨质增生。刻下症:神清,精神欠佳,头部不自主震颤,每次发作8~10 s,伴颈部困痛,头晕,左上肢麻木,饮食尚可,睡眠欠佳,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查体: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左侧肱二头肌腱反射(+++),余腱反射未见异常,四肢浅感觉、深感觉、复合觉正常,左霍夫曼征(+),余病理反射未引出。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抽烟、饮酒史,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西医诊断:特发性震颤;混合型颈椎病。中医诊断:颤证(阴虚风动证)。治以滋补肝肾、育阴息风。治疗予以朱氏治颈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针刺疗法等。①朱氏治颈正骨手法。朱氏治颈正骨手法采用“风摆铜铃法”和“回头望月法”:患者端坐方凳上,医者站于患者后方,先以常规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缓解颈肩部肌肉痉挛。以右侧为例,待患者肌肉放松后,医者以左手拇指抵于棘突,右手从患者前面卡住患者下颌左侧,嘱患者低头15°~20°,随医者双手左右自然摇摆,如风铃状,来回摆动5~6次,左手触摸C3~7椎体,当患者摆动至最大角度时,医者双手同时相对发力,右手向右上方,左手拇指用力按压棘突,此时可听到“咔”的声响,表示复位成功,左侧方法同右;最后以点、按、揉、等手法放松局部组织,完成手法治疗。每周1次。②小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术区,使用4号小针刀,予 C3~4、C4~5、C5~6关节突部位及 C3、C4、C5横突后结节部位行针刀治疗,首先松解左侧 C3~4、C4~5、C5~6关节突、关节囊韧带,从关节突韧带体表定位点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刀体向头侧倾斜45°角,与颈椎棘突成60°角,针刀直达关节突骨面,然后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颈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在骨面上稍移位,寻找落空感,即为关节囊韧带,用提插法切2刀,范围不超过2 mm,右侧治疗与左侧相同。然后松解左侧C3、C4横突后结节,从横突后结节体表定位点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经皮肤、皮下组织、肌层达横突骨面,然后沿骨面向外横向铲剥至有落空感时,即达横突后结节,反复横铲2次,右侧横突后结节治疗与左侧相同。术毕创可贴覆盖创面,每周1次。③针刺治疗。取穴:百会、大椎、四神聪,双侧风池、脑户、脑空、C3~7夹脊穴、肝俞、肾俞、后溪、太溪、悬钟、合谷、太冲、申脉、照海。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安静后施行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30 mm×40 mm环球牌不锈钢毫针,于百会、四神聪、脑户、脑空平刺15~25 mm,于风池朝鼻尖方向斜刺25~35 mm,于C3~7夹脊穴直刺10~15 mm,于肝俞、肾俞向下斜刺15~25 mm,于大椎向上斜刺15~25 mm,于后溪、三阴交、太溪、悬钟、申脉、照海直刺15~25 mm,肝俞、肾俞、C3~7夹脊穴、后溪、三阴交、太溪、悬钟进针后行捻转补法,余穴为平补平泻法。针刺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2019年12月18日二诊:患者精神尚可,头部不自主震颤频率较前减少,颈部困痛、头晕、左上肢麻木症状较前减轻,饮食尚可,睡眠欠佳,舌红苔薄白,脉细数,予以朱氏治颈正骨手法治疗1次、小针刀治疗1次,连续针刺6 d,休息1 d。2019年12月23日三诊:患者精神可,头部不自主震颤频率减少,颈部困痛、头晕症状较前减轻,无左上肢麻木症状,饮食佳,睡眠较前好转,舌红苔薄白,脉细数,继续予以朱氏治颈正骨手法1次,小针刀治疗1次,连续针刺6 d,休息1 d。2019年12月30日四诊:治疗方法同前,患者临床各种症状明显好转。2021年1月6日五诊:予以朱氏治颈正骨手法1次,小针刀治疗1次,针刺1次,治疗后患者未再就医。追踪其病情,未出现头部阵发性不自主震颤,无头晕、颈部困痛症状,精神可,饮食可,睡眠可。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语:中医认为,特发性震颤属于“颤证”范畴。颤证病位在筋脉,与肝、肾、督脉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其中又有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瘀血生风、痰热动风等不同病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以风、火、痰、瘀为标,该病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本案患者年逾五旬,《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又因患者长期劳累,肝肾不足,正气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正气,肝肾不足、督脉不通则筋骨失于濡养,引发颤证,故见头部不自主震颤、颈部发生病变。《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王肯堂《证治准绳》亦云:“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肝主一身之筋,肝风内动,筋脉随风而动,牵动头颈部及肢体颤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肾主骨生髓,髓海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督脉为“阳脉之海”,上行于脑,督脉不痛,阳气亏虚则不能上荣脑窍、筋脉。通过朱氏治颈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针刺疗法调畅督脉,滋补肝肾,使通督柔筋、气血流畅,则筋骨得通,颤证得解。

临床研究认为,通过中医正骨手法,可放松肌肉,减轻肌肉痉挛,改变神经根与突出髓核的相对位置,由此可缓解神经根压迫引起的临床症状[3]。朱氏正骨是以传统的“骨错缝、筋离槽”理论为基础,确立了“筋骨一体论”“筋伤骨错”“筋骨同治”的学术思想,形成了以解痉、调整、通络为基础的朱氏正骨三步特色手法。清·吴谦认为“手法是正骨之首务”。朱氏治颈正骨手法通过“风摆铜铃法”和“回头望月法”旋转复位手法使筋归槽、骨合缝,筋骨分肉达到平衡,从而加速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颈部功能。整复颈椎关节错缝移位,可使颈椎关节归位,以达活血消肿、柔筋解痉之效,从而解除对血管、神经的压迫,促进头颈部血流循环[4],使督脉调畅,髓海得养,进一步滋补肝肾,充养筋脉,改善颤证。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新型的针刺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的有机结合与发展,其治疗特点是从治疗部位刺至病变处,切割、剥离有害组织,以达止痛祛病的目的。通过松解、剥离病变组织使局部组织结构恢复至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生理功能;通过松解软组织粘连和纤维化瘢痕,解除病变局部血管神经的压迫和牵拉;通过剥离破坏病变部位,激发免疫系统,缓解临床症状。颈椎棘突与督脉并行,C3~7夹脊穴属于“脊柱区带”,通过小针刀对“脊柱带区”的松解剥离,可松解肌肉粘连,通经活络,改善头颈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使自主神经功能和电流量恢复正常[5],从而疏通督脉,改善督脉神经压迫,使经气顿畅、凝滞顿流,从而筋骨得养,改善震颤症状。

《素问·宝命全形论》谓:“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百会位于督脉,是人体最高点,阳气上聚于头,督脉为“阳脉之海”,故针刺百会可达升补阳气、补益脑髓、宁神定颤功效,头为“诸阳之会”,百神所聚,配伍四神聪,共治神志病证。《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分支“贯脊属肾”“循膂络肾”,督脉与足厥阴肝经会于颠顶,与肝肾关系密切,针之可调节肝、肾、脑功能。脑户为督脉穴位,有入脑门户之义,为“元神之府”“精明之府”,是神之所居,司精神、主运动,针刺脑户可通督安神定颤。大椎亦属督脉,诸阳经交会于大椎,针刺大椎可通行督脉,固卫安营,调动全身之阳,使气血调和、经脉调达。脑空、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位,脑,本作垴。《说文解字》言:“垴,头髓也;空,即孔窍也。”《针灸穴名解》言:“风池穴,穴在脑后,与风府相平,为风邪入脑之冲,池为水之会储也,此为风之所汇,故曰风池。”故针刺脑空、风池可使颈部经脉调达,亦可祛风定颤。研究表明,风池穴下布有颈后神经丛和面神经的耳后支、滑车上神经、眶下神经及面神经起于脑干的第Ⅴ(三叉神经核)、Ⅶ(面神经核)神经核团,针刺该穴可激活锥体外系的主要下行通路,可直接影响脑干和脊髓中的躯体运动神经元[6]。针刺C3~7夹脊穴可调节颈部气血,疏通督脉,通经活络,使颈部壅塞气血恢复通畅,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卡压,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肝俞、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肝、肾经之背俞穴,针刺肝俞、肾俞可起到滋补肝肾、充养脑髓、柔筋息风止痉功效。后溪为小肠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与肝肾关系密切,“输主体重节痛”,故针之可调节肝、肾、脑功能,治疗颈椎关节病变。太冲为肝经原穴、输穴,肝主筋、主藏血,全身筋骨的运动依赖于肝所藏精血的濡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针之可养血柔肝,使筋骨得以约束,活动自利。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阳明经具有多气多血的特点,针刺合谷可调气通经、舒筋活络,起到“血行风自灭”之效。合谷配太冲为四关穴,可调节阴阳、镇静安神、平肝息风,治疗肝肾亏虚疗效显著。太溪为肾经原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肾经元气皆汇聚于此,故针刺太溪可激发原气,起到益精填髓、充养元阴元阳的作用。悬钟为胆经腧穴,针刺悬钟可调肝胆、息肝风,悬钟又为八会穴之髓会,脑为髓海,故取其亦可起到通脑调神之用[7]。申脉、照海为八脉交会穴,分别通阳跷、阴跷脉,针刺可安神定志,是治疗各种颤证的经验用穴[8]。诸穴合用,共启活血舒筋、培补肝肾、通督益精、息风止颤之效。

综上所述,运用朱氏治颈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针刺疗法,不仅可通过朱氏正骨解决患者颈部的骨错缝、筋出槽,复使筋束骨而利关节,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还可通过小针刀及针刺解决局部肌肉痉挛和肌张力失衡,达到骨正筋柔的效果,从而改善震颤的症状,以达滋补肝肾、养阴柔筋、疏通督脉、益精填髓作用,对阴虚风动型颤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小针刀正骨督脉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神奇的小针刀
图说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让学生试刀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