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脾肾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2022-12-27 02:01周国庆刘诗富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液浮肿瘀血

周国庆,刘诗富

(1.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芜湖市中医医院专硕培养基地,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肾小球性疾病,中医学对该病没有明确的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纳入“水肿”“腰痛”“肾风”等范畴[1]。《景岳全书》载:“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说明其病因病机与肺、脾、肾关系密切。西医对于该类疾病多采用对症治疗,而中医辨证论治,病证结合,常能获得很好的疗效。故笔者从肺、脾、肾的生理功能和特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思路。

1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肺、脾、肾的联系

1.1 肾——先天之本的亏虚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肾乃先天之本,贮藏真阴真阳,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位所在[2]。《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指出肾具有封藏和贮存精的作用。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活动的基本物质,因此肾气充足,精微必能内守,肾气虚则封藏失职,固摄精气功能失调,使肾不藏精,精气下泄,精微物质随尿液排出而形成蛋白尿[3]。《景岳全书》载:“有淋久不止,及痛涩皆去,而膏液不已,淋如白浊者,此唯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肾主水,水液代谢也依赖肾的蒸腾气化作用,若肾阳亏虚则蒸腾气化作用减弱,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留,泛溢肌肤,按之凹陷,发为水肿,而肾气亏虚,精微物质流失,气的固摄能力下降,更是加重了这一症状,蛋白尿的大量流失引起血管内渗透压的改变,使血管内的水分渗透至皮肤肌肉组织引起水肿[4]。先天之本亏虚,固摄无力,水液潴留,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根本病因。

1.2 脾——后天之本的亏虚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素问·玉机真脏论》载:“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说明脾作为后天之本的重要作用。脾主运化,可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转输至各脏腑以滋养脏腑,维持人体活动的根本。脾作为人体脏腑的中枢,可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输布全身,也可将胃、小肠、大肠中的部分水液下输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脾亦统血,令血行脉内,不逸出脉外。若脾气不足则化生无源,后天亏损,表现为少气懒言,四肢乏力;水液不化,聚于体内,则出现肢体水肿;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随小便而出,即血尿。《素问·经脉别论》载:“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脾气虚弱,水谷精微运化不及,转变为“食浊”,游溢血脉,最终成为湿、瘀血等实邪,导致肾血管受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蛋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管无法完全重吸收,引起血管渗透压下降,形成组织间隙内水肿,同时蛋白通过尿液排出,形成蛋白尿[5]。

1.3 肺——水之上源,脏之长也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且又能行水,故称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可将脾气上输的水谷精气,宣发外散,激发卫气,从而保护五脏六腑免受外邪的侵袭,因此有“脏之长”之称,其又可通过肺气的肃降特性,将脾气转输至肺部以濡养脏腑,代谢水液,使浊液下输膀胱,成为尿源。肺气可调节全身的气、血、水,《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即是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肺气亏虚,则不能布散卫气,六淫邪气客肺发为感冒,邪气壅阻肺部,则气机不畅,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受损,气机运行,水液代谢障碍,表现为呼吸壅塞,水停胸中。肺部感染炎症可使呼吸道及气管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激活免疫系统,形成大量的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而被肾小球当作抗原捕获,引起炎性反应,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的通透性,形成蛋白尿、血尿[6]。

由上可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肺脾肾虚为本,以外邪、湿邪、瘀血等实邪为标。肺脾肾气虚为发病的根本所在,三者相互作用,在生理功能和疾病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脾主运化水液的功能依靠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同时又可将后天之精资助肾精;脾通过升阳举清将水谷精微中的清气上输至肺,肺宣发肃降功能在肾阴肾阳的促进下,将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向外宣发以滋养身体,将肾气蒸化的水液代谢向下输送而成尿源,共同调节水液代谢。其中任何一脏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并产生病理产物,如湿邪、瘀血等,这些实邪又可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基于此,临证时可通过健脾益肾补肺,兼祛邪、利湿、化瘀,以改善患者症状。

2 以健脾益肾补肺法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治病必求于本。”肾虚是引起“水肿”“肾风”最根本的病因,而肺、脾、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着眼于肺、脾、肾三脏的联系[7-8],以及邪气侵袭的程度。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气与精、血、津液密切相连。“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不畅,久之生成瘀血,故补气以推动血液运行;气亦能行水,气虚则水液停聚化湿,补气可推动水湿运行;气亦能摄精,固摄精微物质,可见补气尤为重要。气的化生有赖于后天脾的水谷精气,肾的先天之气,以及肺呼吸的清气,脏腑之气充足则气血津液代谢正常,因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应遵循健脾益肾补肺的基本原则,兼以祛邪、利湿、化瘀。

笔者总结发现,临证时以参芪地黄汤为基本方加减,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症状。该方由党参、黄芪、生地黄、白术、山萸肉、山药、枸杞子、炙甘草组成。方中黄芪、党参补益肺气、利水消肿,其中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血压、调节机体水液代谢等药理作用[9]。治肾与治脾同行,脾肾同治,故给予山药、白术和生地黄补益脾肾固本,白术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具有修复胃黏膜、调整水液代谢、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10],与黄芪配伍可增强补益脾肺之气。临床中患者多兼外感邪气、湿热、瘀血等“标实”,兼有风邪表证者,症见眼睑、头面浮肿,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佐以桂枝、荆芥、防风、苦杏仁等调和营卫、祛邪外出[11],调理肺宣肃功能;兼有湿邪者,症见腰腿浮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不欲饮食,腹胀,小便浑浊,多用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除湿;瘀血重者,症见面色黧黑,腹胀拒按,浮肿较硬,小便不利或有血块,舌质紫暗或夹瘀斑瘀点、脉细涩等,加用地龙、当归、红花、益母草、桃仁等活血化瘀、通络利水消肿[12]。

3 病案举隅

患者,男,53岁,2020年11月9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伴乏力6个月余。患者2020年5月发现双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市医院,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过西医临床治疗,口服缬沙坦、黄葵胶囊,效果不佳,遂于近日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腰膝酸软伴有倦困乏力,少气懒言,面暗淡少华,肢体浮肿,小便有泡沫,大便溏,舌淡紫苔白,脉弱。查体:体温36.9℃,血压146/88 mm Hg(1 mm Hg≈0.133 k Pa),咽部未见红肿,心肺(-),腹部查体正常,双下肢中度浮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定性(+++),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1 300 mg;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1 g/L,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断:水肿;肺脾肾虚兼瘀血阻络证。治法:补肺健脾益肾,利尿化瘀通络。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处方:党参片20 g,黄芪30 g,生地黄15 g,白术15 g,茯苓15 g,山萸肉15 g,山药20 g,地龙15 g,桃仁10 g,干益母草15 g,车前子15 g(包煎),泽泻12 g,炙甘草6 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同时口服缬沙坦治疗,嘱患者低盐饮食,避风寒。半个月后复诊:患者下肢浮肿症状减轻,乏力症状改善,小便泡沫减少。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定性(+),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530 mg;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3 g/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前方不变,继续服药2个月。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定性(-),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180 mg;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10 g/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双下肢浮肿消失,小便正常,偶感乏力。后定期随访,未诉不适。

按语:本案患者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且有下肢浮肿、腰膝酸软等症状。肾精亏虚,不能濡养筋骨,故见腰膝酸软;肾主水,肾气虚则气不行水,水液停聚,出现浮肿;肾气不足,精微物质随小便流出,见泡沫尿;患者倦困乏力,少气懒言,面暗淡少华,是因脾气亏虚,运化水谷能力下降,后天之气缺乏,机体失于濡养,兼见全身疲劳乏力;肺气虚,中气不足,则言语无力;患者患病数月,机体运化功能下降,水湿瘀血停滞,故舌淡紫。治疗以补肺健脾益肾、利尿化瘀通络为原则。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肺脾肾气,固摄精微;生地黄、山药、山萸肉滋阴固肾补气;结合患者舌苔、脉象,予以地龙、桃仁活血化瘀;患者乏力、便溏、下肢浮肿,予以茯苓、益母草、车前子、泽泻利水消肿化湿。诸药共用,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4 小结

临床诊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应坚持“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原则,从肺、脾、肾相互影响的角度入手,仔细分析病因病机,明确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辨证论治,谨慎用药。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肺、脾、肾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机制进行论治,能发挥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优势,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猜你喜欢
水液浮肿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中医教你识瘀症
背后七颠百病消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小穴位 大健康
消除面部浮肿的足底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