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2-12-27 00:50:15卢同然
新课程 2022年3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道德德育

卢同然

(山东省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东明)

中职语文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能渗透德育的学科,因为语文知识的学习往往会涉及文章的学习,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还是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思想感情,都能给学习语文知识的学生一定的启迪,进而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和素养。因此,在中职语文中渗透德育能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困境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弱

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问题有很多,首要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弱,部分学生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对教学内容产生较为抗拒的心理,这对渗透德育观念会产生消极的影响[1]。因为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初中升高中选拔性考试中表现不是十分良好的学生,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同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能满足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观念和内容的要求。

(二)学生忽视学科知识学习和德育素养学习

学生不仅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还忽视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德育素养的学习。现阶段在职业院校教育活动过程中,往往是以学生的职业教育为导向,也就是说学生在平时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这也是导致学生忽视学科知识以及德育素养学习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家长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部分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就是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就业确定方向,因此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学科知识以及德育内容的学习。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一)开展良好的课前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具体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落实良好的课前引导,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2]。中职语文教师既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落实新课引入,帮助学生创设渗透德育内容的教学情境,又能制定一定的制度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素质。比如,中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之前可使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良好的情境,无论是教学传统美德相关课文还是青春色彩相关课文内容时,都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引入。在实际引入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音频或者是与视频内容相关的素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中职语文教师也能制定一定的课前展示制度来进行课前引导。比如,在每次语文上课前五分钟,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时间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心,进而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落实让学生展示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演讲、朗诵,或者教师可以使用这部分时间对学生预习任务或者复习任务进行一定的检核,这样在学生进行演讲或者通过教师的检测之后,都能为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课前引导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上台的勇气,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最终起到重塑学生自信心的效果。

(二)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发展学生的德育素养

中职语文教师将德育相关内容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质量和效率,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3]。中职语文教材是由我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和语文知识研究专家编著的,选择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无论是作者还是课文本身都具有深度发掘的价值。

比如,在教学老舍的《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联系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母爱和父爱两种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亲情的理解。在教学《我的母亲》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老舍。老舍是我国近现代极为重要的文学家,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其性格的形成可以说与其母亲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教师可以先对课文中母爱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母爱是伟大的,在这篇文章中,母亲是带领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人,因此作者从小就受到母亲一言一行的影响。在这篇课文中,能明显看出老舍的母亲独特的性格就是软中带硬,老舍本人的生死都和这种软中带硬的性格密不可分。也许正如老舍所说,是母亲给了老舍“生命的教育”。那么,通过这篇课文能够学习到哪些东西?这种提问方法能有效帮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在苦难中保持传统美德的伟大母亲形象,更能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品格的传承和延续。接下来,教师可以发掘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母爱并与朱自清《背影》中的父爱进行对比,这样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母爱的温柔、细腻、包容以及父爱的沉默、坚实等。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能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对母爱和父爱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充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

现阶段学生之所以对德育内容的理解程度较低,正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良好的道德体验。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等方式来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帮助学生增强道德体验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比如,中职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校申请一定的资金来购置虚拟现实设备或者是增强现实设备,通过这种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相关情境以及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如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我国大好河山的三维数据输入虚拟现实设备中,这样在实际教学开始之后,语文教师就可以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以及长征过程中红军经历的艰难险阻。相较于传统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无疑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一定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能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除了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构建道德体验环境外,中职语文教师还能帮助学生构建物理道德环境和精神道德环境。中职语文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落实良好的教学评价措施,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素质进行积极评价,如可以评价学生的进步程度和学习态度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体验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进步。

(四)结合学生特点,落实隐性分层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现阶段中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同时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也越来越显著[5]。

中职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组,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同时学习较为积极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学习不积极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但学习较积极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同时学习不积极的学生。在这种分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落实不同的教育措施。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学习不积极的学生采取布置开放性学习任务,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开展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内容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养。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在这种分组标准上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一步分层,如可以将学生分成暴躁的和较为平和的,道德素养较差的和道德素养较好的。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落实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平时不良行为较多的学生,中职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向就是帮助其理解思想道德内容,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提问有关课文内容带给学生的思想感悟等。这样能帮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和观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素质,帮助学生建立优秀的品德素养。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等方式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核心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道德德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