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_董鹏磊 郭 昆
11月初,原阳县16万亩稻谷收割已经结束,稻谷加工购销工作仍在高潮期。作为原阳大米的主要生产区,太平镇各处的加工厂一片繁忙。
脱壳、筛选、碾米、色选、抛光、灌装……原阳县水牛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两个生产线同时开工,大米日产量高达100吨,日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以上。新米入仓,是该公司员工尹正长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他每天早上7点就要到碾米车间,通过计算机操作上料、下料,每隔半个小时通过稻米检测系统查看一次碾米效果,测定出米率,保障碾出优质米。
尹正长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年,见证了稻米从粗筛到细碾的改变。“以前设备不够先进,杂质过筛得不干净,需要人工挑拣,费工费时。车间实行自动化多道筛选后,稻米质量有保障,出米率也提高了,这些都离不开充足的电能。”11月10日,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他对前来帮忙检查线路的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官渡中心供电所副所长董恒恒说道。
在原阳县,水牛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重点民生工程,2008年建厂,如今发展为集农业技术开发、农作物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的经营实体。
供电员工查看电气设备用电情况,指导企业科学用电。
“稻谷进入生产线后,千万不能停电,否则潮湿的稻谷会堵塞管道,损失就大了。”从事供电服务7年多的董恒恒到该企业检查用电设备已有近百次,也算是半个“碾米通”。
“恒恒,我们办电、用电找你们,放心!最近一周经常有雨,稻谷烘干线一刻不能停,生产任务重,用电负荷大。多亏了你们每隔几天来检查一遍,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可以开足马力生产。”说起供电服务,该企业负责人段瑞打开了话匣子。
一直以来,官渡中心供电所以保民生、服务乡村振兴为立足点,聚焦稻米种植、加工、仓储全链条服务,成立专属服务团队,定期上门帮助检查设备,指导企业科学用电。根据加工企业的生产用电特点,帮助客户制定避峰填谷用电方案,调整生产班次,在保证稳定生产的基础上,节省电费支出。此外,在水稻加工环节,推广电烘干、电加工技术。在稻米仓储方面,推行保温数字化控制技术,提供节能咨询和供电、供热等多元化综合能源服务。
“烘干机的开关接头温度正常,设备运行正常……”巡检中,董恒恒和同事对碾米车间、电烘干、稻谷输送等相关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体检”,从源头上保证稻谷加工期间供电设施“零缺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