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龙,胡 莉,周丽欢
(湖南省儿童医院 湖南长沙410007)
先天性心脏病(CHD)简称先心病,指由于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先天心血管畸形,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小儿畸形之一[1]。先天性心脏病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未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儿生存时间,随着年龄增长、心脏负荷逐渐增大,患儿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育迟缓、消瘦,严重者将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2-3]。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在患儿出生早期发现并做出相应治疗,有效提高生存率。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较复杂,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术后感染、再入院治疗等均会影响患儿康复,不利于预后,尤其出院后的家庭护理需要持续关注[4]。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患儿康复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微信等平台可指导患儿家长院外护理并及时反馈护理情况[5]。本研究探讨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干预对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照护质量及再入院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合并复杂心脏畸形和(或)低龄低体重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如室/房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②需行外科手术治疗;③无家族遗传病史;④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过程中无用药过敏反应。排除标准:①家长拒绝参与本研究;②早产儿;③微信随访过程中缺失诊疗记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0.2~5.8(1.28±0.79)岁;手术时间(2.38±0.36)h;住院时间(10.71±2.19)d;体质量指数(BMI)(21.38±1.38)。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0.2~6.3(1.19±0.83)岁;手术时间(2.29±0.38)h;住院时间(11.02±2.12)d;BMI(21.41±1.45)。两组患儿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内容均告知患儿家长并取得家长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开展前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手术方案参考《先天性心脏病实践指南》,根据患儿个体差异,择期手术。
1.2.1 对照组 采用综合护理模式[6]。①术前综合护理:向患儿家长及年龄较大患儿介绍先天性性脏病手术具体实施方案、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以获得患儿及家长的支持,提高依从性。为家长科普围术期患儿营养支持对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对部分年龄较小、消化欠缺患儿可采取辅食或胃肠外营养支持。此外,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干预,安抚患儿及家长情绪,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②术中综合护理:常规术前护理,包括术前4~6 h禁饮食等,术中严密监控患儿麻醉深度、生命体征及体温,做好术中特殊情况应对措施,在发现患儿异常情况及时与主刀医生沟通。③术后综合护理:术后患儿由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情况下,带气管插管返回CICU,予重症监护,待患儿病情平稳后转普通病房予一般护理。在患儿满足出院条件情况下,与家长积极沟通,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及院外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嘱家长定期带患儿复查并提供相关健康教育及复查资料。
1.2.2 观察组 采取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干预[7]。①通过微信构建互联网医患交流平台:由1名护士长、1名主任医师、3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及微信平台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微信工作平台。构建平台前,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平台运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知识、医患沟通技巧、远程护理辅导及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紧急情况应对处理。其中,护士长主要负责统筹平台运营,合理安排平台日常工作;主管护师主要负责和患儿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开展院外护理工作;护师主要负责及时传递家长反映的问题,当医生和资深护士未能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时,安抚患儿家长情绪;医生主要负责对患儿家长反应病情做出判断并给予相关指导;微信平台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平台的日常维护。②健康教育及延续性护理知识传播:每天在群内发布健康教育及延续性护理知识,主要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将先心病院外护理相关知识传递给患儿家长。包括患儿术后饮食、用药方面注意事项及患儿术后康复运动技巧,指导家长做好日常护理记录,包括患儿基础生命体征、日常饮食的摄入及排出量、定期对患儿康复情况做出有效的评估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主治医生根据患儿家长提供的评估数据,及时调整院外用药及饮食等问题,并与护士长共同商议调整患儿院外护理方案。③通过微信构建平台接收患儿病情反馈并给予针对性答疑指导:每周对患儿家长进行视频远程随访,与患儿家长沟通病情恢复情况,每次沟通时间不少于10 min。每天安排1名主管护师值班,了解患儿院外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意见,对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的患儿及时指导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患儿于出院后1、3、6个月返院复查,在6个月复查时统计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入院治疗情况、生活质量、患儿家长对护理措施满意度等。其中,患儿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社会4个领域。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及再入院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及再入院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儿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我国每年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人数达15万~20万,部分严重者由于早产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极易夭折[8]。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患儿手术成功率逐年增长,但由于手术患儿年龄较小、部分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大部分患儿家长缺乏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教育及护理培训,因此患儿术后康复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患儿虽然手术成功,但由于出院后未能得到有效护理而再次入院,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更有部分患儿家长未能及时发现术后潜在问题,导致死亡[9]。因此,术后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随着长期临床实践,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院内护理已得到规范,但由于术后恢复期较长,在出院后仍需规范化的护理,才能提高患儿康复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再入院风险。然而院外护理主要依赖于患儿家长,因此仍然存在诸多缺失[10]。受“互联网+”模式的启发,同时在智能通讯设备普及的背景下,我科将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干预应用于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干预在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有积极效果。一方面,开展微信延续性护理可以通过微信及时传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相关知识,使院外家长对患儿进行的护理操作更加规范,降低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微信平台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随访条件,患儿可得到高频、有效的随访,医护人员可不断针对患儿恢复情况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更有利于患儿康复。此外,当患儿家长发现患儿潜在风险时可更及时与医生沟通,有效预防并发症。与微信延续性干预在其他临床管理中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观察组患儿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干预可较好改善患儿心理健康。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干预有效减少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降低再入院治疗率,改善生活质量,家长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