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编者意图 用好课后习题

2022-12-26 08:11邵嘉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鹿船长习题

文|邵嘉佳

教材中有着题型多变、题量适中的课后习题,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有着明示教学目标、显示重点难点、提示语文要素的训练点、暗示教学策略等方面的作用,更是学生言语实践的地方。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体会编者意图,对课后习题进行解读、应用。

一、紧扣重点词语,培养感悟能力

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体悟。教师可以把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训练巧妙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对各类词语进行理解与掌握,紧抓关键词,进而增强他们感悟的水平与能力。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的课后习题:“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此题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是怎样表情达意的,并获得了怎样的效果。要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传神,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对比、品读。教师可以用相应的问题“海底都有哪些声音”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之后,继续说道:“你们可以对此处阅读提出意见、建议吗?”有学生说:“由于动物会窃窃私语。此处需要细声细语读。”教师可再一次说道:“何为窃窃私语呢?谁能准确解释下?”“就是说话的时候悄悄地、背着别人。”学生解释得相当贴近。又有学生解释道:“海底的小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很小。”教师引导:“海底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较轻,大家可以上台进行表演吗?”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在笑声中进一步感受着“窃窃私语”。此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海底的动物发出较轻的声音”“海底的动物会窃窃私语”,让学生做比较,看看更喜欢哪一句话。学生异口同声:“喜欢第二句!”他们的理由很充分:“这句话用到了‘窃窃私语’,能够体现出海底小动物发出的声音较小。”有学生提出:“‘窃窃私语’类似于人的行为,让人体会到它们是在讲悄悄话,体现出亲切、可爱。”在这时,教学目标水到渠成。“听!此时的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教师的这段教学做到了润物无声,学生在反复品读、比较中,深刻地感悟“窃窃私语”的含义与情趣。

二、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复述能力

要点的提炼,文脉的厘清,训练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为习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有运用示意图、关键词等讲一讲故事这一类型。如中年级学生要达到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要求。复述不能用简单的背诵进行取代,是需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在进行表达以前,也需要筛选出相应的信息,并对其进行优化。所以,带着学生进行复述,教师可以参照课后习题来进行。如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一课,教师可以通过感知层层递进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鹿感受到自己的角很美丽。“我从‘多么……多么……’中体会出来的”“我从词语‘精美别致’看出来的”“我从比喻句‘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中看出的”……在品味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读一读小鹿自我欣赏的语句,充分体会小鹿的自鸣得意,自我陶醉,提取关键词并板书“美丽”“欣赏”。接着是小鹿抱怨自己腿的部分,借助“唉”这个语气助词指导学生朗读,体会鹿对自己腿的评价,让学生表演小鹿此时的动作和神情,提取“难看”“抱怨”并板书。然后是研读心情、体味变化的环节。究竟是什么颠覆了小鹿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学生倾听教师示范读,运用语气词进行想象说话,感知文本内容,更轻松地提取关键信息。(1)当鹿灵巧地将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狮子心灰意冷不想再追了:“( )!”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2)正在这个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挂在了数枝上!凶悍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 )!”(3)小鹿却吓得冷汗直冒:“( )。”狮口逃生,小鹿发出感叹,美丽的角差点让它成为狮子口中的美食,四条难看的腿却在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教师板书“差点儿送命”“狮口逃生”。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板书中的词语,对故事进行复述。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与课后习题间彼此融合,逐步带着学生从文本中选出各个关键信息,及时展示,搭建复述支架,使学生乐于用自己的话具体生动地讲故事。像这样,学生在一番细细品读之后,充分掌握主人公小鹿的心情变化,进行复述时就会胸有成竹。

三、加强语言实践,增强表达能力

编者十分关注增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沟通、交流。教材课后习题中的第二题、第三题大多都是阅读方面的习题。语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感,深入理解他人的文字和语言的含义,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和素养。基于这种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内化表达方法,提高语言表述能力。教材的特点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各个单元的练习也能体现宏观特征与微观目标并存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做法一以贯之,注意部分服务于整体,关注整体所表达的理念,在做完每个单元的课后习题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内化表达方法。

如,以描写人物的片段感悟人物的各种品质作为出发点,对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针对课后习题“‘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实施以下教学步骤。第一步,找出描写部分并进行批注,即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精读,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圈画中逐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二步,小组交流,感受分析方法,初悟表达方法。小组合作是交流想法即表达自己想法、接受他人观点、充实自己内容的最佳途径。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船长的话为什么简短有力?听到了船长威严的声音人们的反应如何?课文是通过什么表现出船长临危不惧具有献身精神的?不同于第一步,在进行第二步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表达和阅读感受。第三步,在分析提炼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练笔,使课文中的技巧内化于学生的表达中。“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文章的最后并没有长篇大论,而是采用了人物描写的表达方式,描写哈尔威船长的动作以及大海的环境,却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戏剧张力。学生可以在习作时学习这一点,含蓄而非直白地表现人物的品质。综上所述,在仔细阅读并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可以熟悉阅读方法,练习阅读速度,促进思维进阶,将丰富的表达方法内化于心。“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是教材的编写特点,依据此特点,每个单元的课后习题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在精读课文中学习了阅读的基本方法,略读课文时进行迁移运用,到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做总结,整个单元的课后习题是一个整体。因此,要注意单元内课后习题不是孤立的,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学习表达的方法。

教师要改变以往简单地带着学生做练习的方法,要找准教学目标,吃透课后练习设计的意图,搭建教学支架,挖掘课程资源,根据练习提示的知识点、能力点大胆取舍,并设计一些递进式的教学活动,让教无痕,让学有形,使语文教学更加扎实、有序、高效。

猜你喜欢
小鹿船长习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船长”失格
小鹿的玫瑰花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小鹿跳鞍马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春天
真的不是我
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