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利会
在教学中,“长文”“难文”如何教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很多教师。而如何迎难而上,聚焦语文要素,巧教“长文”“难文”呢?下面我结合教材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篇幅较长的课文往往从视觉上带给师生极大的冲击,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些长文或是名家名篇,或是文学精品,其作者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高手,篇篇都文质兼美,无论是内容、文字,还是写法、思想方面都有着很丰富的“营养”。因此,有的教师往往习惯于对这些长文讲深讲透,才认为自己教会了学生,才觉得放心。这样费时费力,累了自己,更累了学生,还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打折扣。
部分教师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掉这些“大部头”,在没有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情况下,凭感觉对长文的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等做出不当的取舍,导致学生课堂上吃了“夹生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得不到提升。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选取一些略超出学生阅读能力的文章,让他们偶尔“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读一读未尝不可,想来编者的初衷应该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可是有的教师觉得只要是教材上有的,就一定要给学生讲懂,拼命地剖析、拆解、研磨,不讲细致不罢休,让学生囫囵吞枣地被动识记、积累,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水平,一味地“拔苗助长”。
有教师认为对于难文,部分学生跳一跳都未必够得着,反正现在“双减”了,干脆“就低不就高”,把教学目标设置得低一点,师生皆大欢喜,却不知道自己白白浪费了一些极好的文本和发展学生多种能力的机会。
以上种种问题,大体有几个原因:固守“师本位”的旧观念,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深度研读,导致错误剖析文本和处理教学。受制于现有的评价方式,过于关注当下结果。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教师应该智慧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机械死板、“深全偏难”地“教教材”。教师需要做做“加减法”,准确解读教材,精准定位目标,聚焦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备课时做“减法”——
其一,减少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
一位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鹭》的备课时,没有注意到五年级学生在年初有近半个学期宅家线上学习的经历,他们的知识积累、习惯养成、能力形成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设置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如“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辨析,还有相当多的片段仿写,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二,减少过于烦琐、面面俱到的文本分析。
众所周知,《牛郎织女》虽然是一篇“长文”,但是并非“难文”。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大多数学生都已了解了其梗概,同时编者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兴趣之所系、能力之所在,让课文长而不难,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固然需要深入文本,却不需要把精力过多地耗费在烦琐和面面俱到的文本分析与讲解上,诸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故事大意等,大多数学生快速阅读即可提取出来,实在无须过多讲解。
其三,减少无关紧要、为拓展而拓展的知识链接。
获取知识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相比在备课时堆砌一些华而不实的知识来“授人以鱼”,不如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达到“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更为关键的,所以无关紧要、为拓展而拓展的知识链接就不必出现在教学中。
课堂上做“减法”——
其一,减少毫无目标、毫无意义的讲解灌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总结那些通过前置学习就可以获取的知识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自主阅读就可以明白的内容,这些都是无须在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教”的。仍以《牛郎织女》为例,我们完全可以用“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前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锁定重点难点,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等形式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篇长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对“学习任务单”“思维导图”进行展示、评价,训练学生习得自主学习之法,形成“共享学习”的理念。
其二,减少信马由缰、“目中无人”的引导。
课堂“高耗低效”的原因林林总总,不过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少教师的引导是“目中无人”的,有时候形成了思维定势,教师一个人说了算,那“脚踩西瓜皮”“信马由缰”的情况也就屡见不鲜了,教师的课堂语言和课堂行为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目的,教师讲了,学生也听了,大家都很用心,效果却不怎么样。
课后做“减法”——
课后应减少“偏难深怪”的“刷题”和机械重复的抄抄写写,减少过多的没有针对性的测试和频繁的横向比较,多用增值性评价,让减负真正落到实处。
做好了“减法”,为学生和教师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就可以好好利用,做一些更聚焦于学习本质和学科本质的“加法”。
备课时做“加法”——
其一,增加对学情的分析,特别是对学生的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目标的考量。
学情之于教学预设和生成的意义自不待言,教师既要看到学生的当下,更要看到学生的未来。还是用《白鹭》来举例,本课教学目标可以根据课后练习和《教师教学用书》设定为:“认字写字学词”“想象画面并表述”“借助关键语句悟情”“背诵积累”四大块,其实综观整个单元,教师还应该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加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当然,这一目标不应只落实到本课的教学中,而应该一步步渗透在后面几课的学习中,才能以读促写,为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做好充分的准备。长远来看,我们还可以尝试加入审美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发现美、体味美进而创造美。
其二,增加必要的、经典的、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要素,增加教师自身对相关文本和素材的搜集、筛选、解读和提炼,从而探寻出高效教学的路径,并采用适切的方法,抓住合适的时机向学生传递学习新理念,教给学生学习的新方法,从而力求备课“深入”,上课“浅出”。
课堂上做“加法”——
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增加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加大学生的参与度,让课堂不再是教师侃侃而谈的演讲台,而是学生全员参与的活动场。还要积极创设智力活动,课堂上应多聚焦于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淹没于“是或否”“对或错”的问题之中。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对学生的认知进行适当的引导与训练。
课后做“加法”——
在课后,应增加更广泛更深入的相关阅读,增加与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的具有创新性的学习任务,适当增加关注过程的评价。
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地,评价改革、学科融合、单元整合等都势在必行。教师要在语文学科中设计一些“面向未来”的课后学习活动。如《牛郎织女》一课教材就提出了“绘制连环画”的建议,《白鹭》一课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进行有关白鹭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如关于区域“白鹭”生存状态的调查,关于白鹭相关美术摄影作品的欣赏等,或与其他学科、与家乡风貌有机结合,学研结合,开展学习活动。
不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源于“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等朴实又充满生命力的教育理念,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发展,其目的都是实现有效教学,切实减负增效。对于所有的方法而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长文”未必要“短教”,“难文”未必要“浅教”,关键在于“用教材教”,“为学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