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冬娟
批注既是深入感知文本内容的重要方法,也是习得文本的成果表现,更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批注”为核心,语文要素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通过《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对于批注的认知停留在两个层面:一是了解什么是批注,二是批注有哪些策略。这是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批注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如果只是止步于“了解概念”“懂得方法”的层面,显然无法真正契合学生批注的实际需要,也会导致学生的批注始终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次上。
单元语文要素设置了“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一内容,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批注式阅读和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两个语文要素看似各司其职,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批注式阅读,如何批注?大而无当,只能裹着批注的外衣,无法落实教学目标。而体会人物的心情让批注有了抓手,通过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将学生的感知思维伸向语言文字表达的细节之中。教学单元中的《陀螺》一课时,教师应根据教材课后习题所罗列的五个与人物心情相关的语句,巧妙利用批注的方式,将语言文字“批”入人物内心,“注”入人物情感。
面对学生批注出现泛泛而谈、空话套话的现象,很多教师非但不能察觉,反而振振有词:语文教学倡导多元化、个性化感悟,甚至还搬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诚然,不同的学生阅读相同的文章,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感受,批注的内容可以是五彩缤纷的,但需要有基本的方向,绝不能任由学生随心所欲,胡乱批注。一千个读者的感悟再多元,哈姆雷特也只能是哈姆雷特,决不能变成孔乙己。因此,教师在指导、布置学生批注时,应该紧扣表示心情的语句,以提取、概括、转化等策略,帮助学生明确人物的情感方向,避免批注内容的放任自流。
有的语句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情感之词,可以组织学生顺势提取。如“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中的“恍惚”,直接以提取概括的方式明确情感批注的方向。有的语句并没有将人物的心情和盘托出,语言表达相对艺术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通过转化的方式明晰批注的情感方向。如文中第一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一方面,学生可以紧扣“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像过冬的燕子”“飞到谁也看不到的地方”等关键词语,在内心形成基本的情感基调。另一方面,学生借助下文中的“懊恼”一词,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感性解读,既让具体描写的语句有了深入的情感注解,又对“懊恼”一词有了更为独特的认知体验。有了统整的支点,并不会对学生的批注思维和表达形成束缚,而是在学生应有的航向中开辟了自由表达、尽情倾吐的范畴。正如在制度的保障下,才能有更加真正的自由一样。
人物的情感源于生活,根植于事件。作者所描述的包括动作、语言和神态的细节,很大程度上都与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真实生活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学生关注的视角,尤其是批注切入点始终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批注终究难以逃离“纠缠文字”的泥潭。由此可见,语言文字只是媒介,真正的阅读应该穿越文本语言,看到语言背后的生活,更需要结合真实的生活,对人物的内在心境形成巧妙解读。
如课文中第二处:“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教师运用直接提取的方法,帮助学生确定批注的情感方向之后,不能直接要求学生围绕着“恍惚”进行批注。“恍惚”作为本课的生词,学生很可能理解不到位,这会导致学生情感的批注严重走偏,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自然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教师可以利用后一句话“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让学生初步了解“恍惚”的状态:因为心中有所念而显得魂不守舍,继而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捕捉什么时候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把握“恍惚”的真实内涵,更为学生紧扣“恍惚”展开细致化的批注提供了丰富的底色。
由于单元前两篇课文《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更多是从了解的角度,重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批注,所习得的批注方法也基本都停留在概念性认知的层面,如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可以赏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可以总结自己的启示等。所以,很多学生在批注《陀螺》一文中人物的情感时,都是一些符号式的标签内容,而无法真正将人物丰富而细腻的感受展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将自己定位于“局外人”,始终以一个相对理性的旁观者身份来审视语言文字中的人和事,而没有与文本的内容有效融合。
鉴于此,教师可以积极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将作者语言表达的留白处补充起来。如课文中第三处:“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很显然,这是作者长时间“恍惚”之后梦想成真的真实反映,真实而精准地再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在描述出自己的认知体验后,就可以从原本的语言文字中开掘出批注切入口。如兴奋时“手舞足蹈”,究竟是怎样的状态?相机补充人物的动作;如“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如果此时遇到其他小伙伴,作者可能会怎样来挑衅别人?这些都是学生的批注,虽然看似是文本之外的拓展,但其情感之根已经扎在了语言文字之中,是学生理解语言、理解情感后结出来的果实。
文本是个有机整体,不仅体现在整体性视角下文章结构的严谨,更体现在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但由于学生言语思维意识相对淡薄,阅读课文时所涉及的范畴相对有限,往往只能读到哪里就关注在哪里,无法与前后语句形成联系。这种阅读状态,用形象的语句来形容,就是典型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也正是很多学生无法深入阅读的重要原因。
同理,学生的批注往往也只能盯在一处,缺乏对上下文具体语境的感知,这种批注所得就非常有限,认知视野难以打开,批注语言往往也受到限制。教师要充分点拨学生关联语句的前后联系,对人物的情感形成通透的联系,让学生在批注中向着文本深处和人物的内心迈进。如文中第四处、第五处:“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第四处的“士气大减”指向情感的变化,是一种失落的表现,但“失落”的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呢?对“士气大减”批注,学生的言语则相对有限。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下文,对“士气大减”进行形象化注解,如“只是”一词蕴藏着内心的无奈和不甘,于是“士气大减”的失落感就有了直观、感性的呈现载体;“不敢”所传递出来的“失落感”则有了明显的升级,甚至开始流露出些许的“怯弱”……再如第五处中,“辉煌”一词将作者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试想一次小小的斗陀螺经历,又怎能被冠以“辉煌”的名义。如何定义斗陀螺过程中的“辉煌”?这对于学生紧扣情感展开批注至关重要,后文语言就是最好的注解。教师可以做出如下的解读:斗陀螺过程中的“辉煌”,就是“胜利的滋味”,就是“幸运的甜头”。同时,教师可以适时让学生与前文进行对比,“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中的失落、卑微和胆怯,与此处的“辉煌”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反差。由此所形成的惊喜、难以置信,更为学生的批注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批注不是泛泛而谈,可以与人物的言行细节融通,将批注的视角融入到人物的情感深处、内心世界,才能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