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罕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2022-12-25 08:07都丽娜姜阁阁伍建林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右肺内皮免疫组化

都丽娜 沈 晶 姜阁阁 伍建林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辽宁 大连 116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3年前体检发现“双侧多发肺结节,较大者居右肺上叶尖段”,无任何症状,未采取治疗措施。近期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入住我院,此间患者无任何症状,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肿瘤标记物均正常,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

胸部CT检查:平扫显示右肺上叶尖段见不规则状实性结节影,界限较清,最大层面大小约1.28cm×1.01cm(较一年前CT略增大),CT值约34HU;病灶边缘见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邻近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稍变窄;增强CT示病灶动脉期CT值约36HU,静脉期CT值约48HU,呈轻度延迟性强化;纵隔内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余双肺微结节未见明显变化(见图1~图3)。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可能性大”。

图1 肺窗CT示右上肺结节,边界清晰,CT值约34HU,病灶边缘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邻近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稍变窄(红箭↓)。图2 MPR 冠状位示右上肺结节,病灶局部紧贴血管(蓝箭↓)。图3 增强CT静脉期示右上肺结节轻度强化,CT值约48HU。图4A 病理片镜下(×100)示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巢状排列,细胞圆形或多角形,基质呈粘液软骨样,伴凝固性坏死,部分瘤细胞的胞质内形成空泡;肿瘤细胞紧贴血管(红▲)分布,邻近支气管局部受侵犯(蓝▲)。图4B 免疫组化结果(×100)示:CD34阳性,肿瘤细胞紧贴血管(红▲)分布,邻近支气管局部受侵犯(蓝▲)。

手术与病理:术中可见病灶位于右肺上叶尖段,大小约1.5cm×1.0cm×1.0cm,质硬,呈球形,位于肺实质内,表面胸膜无皱缩,剖面呈灰白色“鱼肉”样,4R区见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0cm,黑色质地硬。病理镜下显示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及巢状排列,邻近支气管局部受侵犯(见图4A);4组淋巴结见碳末沉积。

免疫组化:TTF1(+)、CK5/6(-)、P63(-)、CK7(+)、CK20(-)、Napsin-A(+)、Ki-67(5%)、CK(+)、EMA(+)、S-100(部分+)、CD34(部分+)(见图4B)、CD31(灶+)、CD68(组织细胞+)、CgA(-)、Syn(-)、ALK(-)。病理诊断示:右肺上叶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2 讨 论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罕见肿瘤,发病率低于百万分之一[1],为低至中等恶性血管肿瘤,有潜在转移能力[2]。该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多器官,以软组织(四肢)、骨骼[3]、肝脏和肺脏为主[1]。但肺部单独发生EHE十分罕见。1975年,该病首次由Dail和Liebow[4]提出,由于病灶侵犯邻近小血管和小气道,故命名为血管内细支气管肺泡瘤。1982年,Weiss和Enzinger将其更名为EHE[5],2015年WHO肺肿瘤分类将EHE归为低至中等级别恶性血管肿瘤[2]。

目前肺EHE的相关研究中,女性患者约占80%[6],好发年龄40岁左右[6],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约半数无任何症状,多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偶伴胸痛、胸腔积液[7],少数患者可出现咯血、贫血等症状。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种假说是基于EHE的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有报道[8]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刺激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发展;另一种假说是慢性巴尔通体氏杆菌感染可诱发恶性血管肿瘤形成[9]。

肺EHE的CT影像学特点:(1)位置:双肺随机分布,较多为沿着支气管及血管束的走行分布;(2)大小和数量:双肺可呈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直径约1.0~2.0cm,也可呈孤立肿块型,直径达5.0cm[10];(3)形态:边界多清晰,也可见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等表现,部分可见“分叶”征;(4)密度:多均匀,可发生钙化;(5)增强CT:病灶轻度强化,部分呈延迟性强化[11];(6)其他:若侵及胸膜,可出现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本例患者呈双肺多发直径小于2.0cm结节,最大者位于右肺上叶,沿支气管及血管束走行,边界清晰,见分叶征,密度均匀,增强CT呈轻度延迟性强化。

肺EHE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多被误诊。应与以下疾病鉴别:(1)肺癌:老年吸烟者多见,CT上多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等恶性征象,增强CT呈中度强化。(2)转移瘤: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多发肺结节呈随机分布、大小不等,边缘清楚等表现,病灶进展迅速。(3)结节病:双肺多发小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的淋巴管走行分布,以双上肺多见,多可伴有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

综上所述,肺EHE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CD31、CD34、ERG和Fli-1作为血管内皮标志物[12])。当肺内出现单发或多发结节,边界清晰,病灶沿小支气管及血管走行,且病灶进展缓慢时,应考虑此病可能。

猜你喜欢
右肺内皮免疫组化
基于肺部增强CT三维重建的右肺中叶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观察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基于肺部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的人右肺上叶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观察
原发性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合并肺曲菌感染1例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