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芽,刘向红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0)
为更好地引领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国家启动了“双高计划”,面向全国遴选了197所高职院校,实施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旨在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1-3],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其中“双高计划”面向新阶段专业群发展,提出要密切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专业群定位,提高专业群群内专业共享度。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科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领域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1-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双高计划”机械类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本文面向国家“双高计划”对专业群提出的新要求,以服务专业群发展为中心,聚焦“双高计划”新要求,广泛调研,梳理不足,细化专业定位,厘清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并实施对应优化,对于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职业教育类型化定位的新时代背景,国家“双高计划”正在稳步推进“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等育人新要求,尤其是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以及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定位,培养出契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然成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十四五”时期高水平发展的新使命。而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综合分析,现有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传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思政要素融入不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加侧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重视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但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学生抗压能力弱、工作离职率高、对党和国家事业关注度低等问题频出,难以有效解决“新时代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二是既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存在差距。随着智能制造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信息化背景下多专业跨界融合能力发展的新需求,使得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朝着“复合型”人才需求转变。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在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培养目标的设定跟不上现有机械行业朝着智能化、高端化和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变化。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发展加快了专业的跨界融合,急需能够快速适应信息技术强融通性、高复杂度和多变化性特征的人才[5]。
三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的群思维不足。“双高计划”高质量建设,强调聚焦产业发展,弄清本专业在专业群中的定位及内涵,以及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深度发挥专业群的育人合力,助力“一专多能”高水平人才的培养。然而由于专业建设中群思维意识的不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设定、群内专业协调特色发展、基础课程和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等方面,协同发展深度不够,专业建设比较孤立,难以契合专业群建设目标。
四是跨专业课程设置不足。专业群建设强调各专业协同发力,有效打破群内专业内在壁垒,突出培养学生面向机械领域发挥一专多能的复合能力。传统专业课程主要聚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领域要求进行设置,围绕本专业实施跨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较少,学生无法学习跨专业课程而获取更多跨专业知识,从而无法满足国家旨在通过专业群建设,提升多专业协同发展,培养更多更高质量育人目标的需求。
五是专业领域核心企业参与度低。机械制造领域企业作为学校实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服务对象群体,其深度掌握机械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熟悉传统产业现状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属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少数。机械领域相关企业难以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参与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三教”改革、共享实践基地建设等环节,在专业层面难以全方位获取学生在企业工作实践过程性关键数据反馈,将直接影响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六是评价模式单一。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定位经历了技术型、实用型等5个阶段[6],每个阶段评价核心侧重点不同。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定位聚焦在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等要素,对评价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的主体是学校,然而学校又是人才培养的举办者,身兼“运动员”和“裁判员”两个角色,评价效果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急需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切实落实行业、企业、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多元参与的系统性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好行业指导引领、企业共同培养、学校综合落实、家长落实监督、学生实施评价的作用,解决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真正实现通过评价引领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面对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和高端技术装备的高速发展,机械领域企业正面临着信息化背景下迅速创新突破,迈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成为改革的核心。如何基于“双高计划”项目的实施,按照高质量发展双高专业的新要求,对标第1节中的问题,有效提出具体优化路径,已然成为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
国家实施“双高计划”,旨在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领域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要求人才要面向高端产业、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企业走向国际化,即未来培养的高端人才应该具备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熟悉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掌握信息化知识、能进行国际交流、善于学习和创造、综合素质高等显著特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的群内专业,实现以上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是基本要求,急需以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和国际认可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实施目标内涵优化,实现高质量育人优化措施如下。
1) 对标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明确提出,在实现专业基本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高人才目标定位,培养面向智能制造领域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具有熟悉高端智能制造工艺及装备、能够应用信息化资源、具备解决复杂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在培养规格上,通过持续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环节,融合爱国教育、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育人元素,引导学生将职业技能与素养有机融合。协同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能工巧匠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工匠精神的核心素养要求和崇高价值追求内化为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7],实现培养规格的优化。
2) 对接国际认可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专业能力要求,达到一专多能、企业发展迈向国际化、产业层级聚焦高端化、技术和工艺进入智能化新需求,进一步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专业业务水平、创新创造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工作适应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从国际化方面进一步优化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助力企业走出国门,迈向高端,服务世界。
3) 建立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优化机制。按照既定规格与目标完成一轮人才培养后,建立专项团队,实施前期阶段认真分析培养过程数据、行业变化情况、以企业为核心的用人评价反馈数据等;在广泛调研和专业内部详细论证基础上,在中期阶段根据校内专家、资深企业专家和行业领域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优化;再到后期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改进阶段,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前期、中期、后期“三段递进,循环优化”,致力培养目标的科学优化。
针对国家“双高计划”197所建设名单,入围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的56所院校,每个学校可以进行2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入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的141所院校,每个学校只能进行1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从专业布局来看,装备制造大类属于布点最多的5个专业大类之一,从产业布局来看,服务面向先进制造业的有100个高水平专业群,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群有113个,足以说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未来专业建设的必然途径。那么作为装备制造大类和服务先进制造业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也必须尽快转换思路,按照专业群思维进行专业建设。专业群思维有如下的特色和优势。
一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专业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现代化制造企业对于“一专多能”人才的新需求不断增长,促使强化实施跨专业融合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专业高质量育人的首要任务。
二是专业群对接产业链进行建群,群内各专业按照“服务领域相通、基础资源共享、优势特色明显”的组群逻辑进行群内特色专业遴选,组建专业群。便于在群内通过设置基础通识课程、群内专业基础共享课程、专业特色发展课程。有利于优势资源的共建共享、课程授课团队的专业化、优势特色专业的个性化发展和专业群跨专业融合能力的培养。
三是有助于未来实现按照专业群进行专业招生。在完成专业群内基础通识课程和群内专业基础共享课程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了解群内专业,将群内各专业作为专业群的若干特色发展方向,让学生结合兴趣与爱好进行选择,确定未来计划从事的专业,完成专业特色发展课程的学习。
因此,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然无法满足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多专业跨界融合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充分借助专业群建设优势,进一步转变专业建设思路,基于优化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群思维指导专业建设,系统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路径如下。
1) 按照专业群组群逻辑,细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产业链中的特色定位,找出本专业在群内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独特优势,整合有限优质资源,实现专业高水平发展。
2) 打破专业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的传统做法,积极参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充分发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特色突出的优势,实现专业基础共享课程、共享实训基地、共享师资等公共资源集中开发与使用,提高资源的共享度与利用率,打破传统专业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的局面,发挥专业群优势,强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3) 以培养学生跨专业融合能力为目标,统筹群内专业师资,结合各专业特色发展需求,由专业群统一组建群内专业基础共享课程师资团队,完成本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同时按照培养跨专业能力的需求,以本专业核心师资团队为基础,协调群内本专业相关跨专业核心师资,建立专业特色发展配套师资团队,实施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结合,尤其落实企业共育,真正突出跨专业能力培养。
一方面,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为智能制造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和技术发展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尤其对于机械领域企业而言,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工艺设计与管理信息化等变化,直接导致传统产业中很多岗位被智能化装备替代。一个人从事企业多岗位设备操作与管理已然是常态。要求学生掌握专业领域新技术、熟悉智能装备和信息化、跨界融合能力强、创新水平高,是目前机械行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对新时代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国家“双高计划”在专业群层面,要求进一步优化专业群定位,提高专业群群内专业共享度,以适应未来机械领域就业市场对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学生仅仅依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一个专业掌握的相关知识,已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机械领域企业对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围绕本专业的课程建设,不仅需要按照专业群思维进行跨界融合课程建设,而且需要按照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强化相关个性化课程设置,契合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 按照专业群思维方式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培养目标,兼顾专业群对群内专业的特色发展定位,综合梳理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设置基础通识课程、群内专业基础共享课程、专业特色发展课程。其中基础通识课程,由学校教务处结合学校特色统一制定,面向全校,由专业师资提供课程服务。群内专业基础共享课程由专业群结合自身特色进行设置,面向群内专业提供优质共享课程。专业特色发展课程由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结合本专业特色,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结合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要求进行动态更新,做到课程传授与企业需求高度对接。
2) 在精简原有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单门课程授课时间,增加提升学生信息化能力培养、拓宽学生就业面的多专业融合课程,根据需要确定该类课程的授课时间,以达到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目的,真正实现“一专多能”。
3) 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主动出击,积极联合本专业龙头企业,强化合作,通过广泛调研与实践,弄清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和技术工艺设备等现状,通过项目化教学,将核心内容通过案例形式作为专业拓展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做到熟悉产业、明白企业最新技术工艺装备等环节,培养学生进入企业一线后知行、懂行和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 借助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及其影响力,定期委托行业,组织机械领域核心企业,以专业群为核心,对群内专业基础共享课程、专业特色发展课程进行广泛指导,帮助校企共建与企业岗位需求度最为契合的专业课程,并定期实施内容更新,助力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更高的人才。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载体,其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企业拥有足量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人才。2021年10月,国家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引导企业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4]。
该文件的发布进一步为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该充分利用目前校企合作形势利好的大环境,依托学校大力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机遇,密切对接机械领域核心企业,加强合作深度与广度,畅通校企合作通道,校企共育符合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1) 发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和具有培养更高水平企业所需人才能力的优势,基于“双高计划”平台,积极联合省内外相关“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建立以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为指导的机械类“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联盟。利用联盟力量,与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机械类人才需求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精准对接,建立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信息桥”,企业能够动态将对机械类人才的培养要求进行共享,学校机械类专业也能够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畅通校企双方供需对接渠道,提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真正需求间的契合度。
2) 密切对接专业领域龙头企业,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按照“以生为本、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理念,联合机械行业头部企业,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共同在学校建设产业学院,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需求对接、技术共享、信息互通、过程共管、协同育人”原则,将产业学院打造成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体。不仅可以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提供企业典型案例、活页式教材素材、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双师培养、教法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优质服务,同时产业学院可以作为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科研成果转化、新产品展示等平台,真正实现了基于专业建设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为本专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 广泛吸引专业领域优势企业,实施订单化培养。对接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定制化”需求,使企业招聘的学生在入职前就能熟悉企业、熟悉设备、掌握基本生产工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保证其能快速入职、上岗,以便缩短人才岗前培训时间。同时畅通企业和学校间稳定的优质生源渠道,吸引企业真正进驻学校,共同实施订单培养,提前将学生变“职工”。为了企业利益,一方面,企业会派遣企业员工参与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包含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制定、“三教”改革、基地建设、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按照企业标准完成实践任务等,做到企业“真参与”;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在共同育人过程中,能够按照企业最新技术和工艺,提升双师能力、完成专业建设中需要企业深度参与的各类方案、标准、制度等实践性很强环节,做到“真合作”,共育高质量“订单班”人才。
评价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更是确保人才培养定位目标高质量实现的重要保证。在信息化背景下,国家推进“双高计划”“提质培优”等重大教育项目,对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而言,是国家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前的问题是,学校既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的主体,也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体,“双主体”身份难以实施有效评价。因此,引入多方力量,开展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具有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具体措施如下。
1) 持续优化校内评价标准,结合本专业特点,按照专业要求学生达到的能力层级,建立校内多层级评价标准,开展专业自评和专业群的群内专业教学专家互评,以及实施具有同类专业院校之间的互评,相互借鉴、相互提高。
2) 在学校广泛开展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实施专业教学重点环节的阶段性评价,着重解决评价客观性差等问题,持续提高培养目标实现度。
3) 按照“专业服务面向的企业提供人才需求、学校制定培养目标和实施过程培养、企业使用人才并提供反馈意见、学校持续优化培养目标”的既定流程,进一步强化专业服务面向的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的广度与力度,及时获得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专业人才目标、人才需求及反馈等动态信息,在既定流程的这个关键环节,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面向人才培养过程,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等广泛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动态反馈机制,定期实施评价,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职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对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同样肩负着紧随机械行业产业布局调整,实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深层次改革,培养出契合机械领域产业发展,真正适应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作为机械工业重点专业,应坚持聚焦智能制造领域,以“服务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实现专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专业定位、践行群思维、开设跨专业课程、深化校企合作和改革评价等多层面探索和实践,建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联动行业产业发展,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机制,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类似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