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培琰张双丽康 乐苗明三
(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46)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VP)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通常是指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引发肺部炎症,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的疾病[1]。该疾病传染性强,病程发展急骤。 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在非细菌性肺炎中占25%~50%,是肺炎致死的主要原因[2-3]。 病毒性肺炎多发于5 岁以下儿童,近年来成人重症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 本文通过对VP 中西医病因病机及诊断标准进行归纳总结,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VP 疾病,为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及实验基础。
VP 的发生通常为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病变或病变后机体未痊愈状态病毒入侵呼吸道,进而侵袭肺部引起病变,严重时也可影响心、肝、肾等其它器官。 引起VP 的主要病原有流感性病毒、冠状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鼻病毒等[5-6]。 目前较为常见多发的为流行性病毒肺炎,如甲型H1N1 流感病毒、H7N9、H5N1 禽流感病毒等。 致病严重且影响巨大的多为冠状病毒,如SARS-CoV、COVID-19 等,传染性极强且初期表现较不明显。 常发于儿童的病毒性肺炎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博卡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等[7]。 不同病毒引起的肺炎病变程度差别较大,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
病毒性肺炎在中医中并无确切的名称,通常将其归为“疫病、温毒、疫疠、时疫、温变、咳嗽、喘症”等范畴[8-9]。 中医认为VP 的病因为正气不足、复感外邪;病位在肺,可累及其他器官[8];病机为热毒痰瘀,肺壅气郁,痰湿瘀阻,气阴亏虚等交互作用[10]。
VP 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 年发行的《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11]、2008 年发行的《内科常见病诊断及治疗》[12]及相关文献[13],主要分为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X 线检查、物理检查/体征、血白细胞计数、组织病理学特征等六方面,具体诊断标准见表1。 根据文献[14]及疾病诊断主次关系对每项标准进行赋值,因临床症状较为直观明显,将其赋值30%,实验室诊断可信度高,赋值30%,其余四项各赋值10%。
表1 VP的西医诊断标准Table1 WesternmedicinediagnosticcriteriaofVP
VP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 年发行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5]、2019 年发行的《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16]及相关文献[17-18]。 中医临床证型分为风寒郁肺证、风热郁肺证、痰热郁肺证、毒热闭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心阳虚衰证和邪陷厥阴证等。 症状主要分为临床主证、次证、舌脉等。 评价VP 动物模型与中医临床诊疗标准的吻合情况,见表2,主证可归纳为:(1)发热、发汗异常;(2)咳嗽、咽痛、痰稀白/黏黄;(3)气急喘粗、头痛乏力。 次证:(1)鼻塞流涕;(2)小便黄少,大便溏塞;(3)口干口渴;(4)心悸神乱、烦躁不安。 根据文献[14],将主证每项赋值20%,次证每项赋值10%,合计100%。
表2 VP 的中医诊断标准Table 2 TCM diagnostic criteria of VP
常用于VP 造模的动物主要为鼠类,其中小鼠使用频率最高,如:BALB/c 小鼠、KM 小鼠、ICR 小鼠等。 豚鼠、金黄地鼠、叙利亚仓鼠、Wistar 大鼠以及恒河猴也较为多用;其余可用的模型动物为:雪貂、树鼩、小型猪以及伊犁母马。 不同类别的病毒性肺炎造模方式有所差异,其具体方法及模型吻合度见表3。
表3 VP 的模型分析Table 3 VP model analysis
续表3
VP 发病原因相对于其它疾病而言较为单一,多为自身正气不足即抵抗力下降复而外感风邪导致病毒入侵引起肺部病变,但分型种类较多。 目前对于病毒性肺炎诊断重要的标准为临床表现是预兆,X 线影像学检查判断病变与否,病原学(咽拭子检测)与细胞病理学特征结合确定具体病变情况,辅助以血清抗体检测。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病毒引起的肺炎疾病情况,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十分有必要,结合上文中西医诊断标准对现有的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分析,计算与临床症状的吻合度,深入思考各种模型的优势、不足,有望得到吻合度较高的VP动物模型。 VP 造模方法主要有3 大类:单纯引入病毒法(经鼻滴入病毒模型、鼻腔接种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病毒法)、复合接种法(气管内、鼻内、眼和口服联合接种;滴鼻、静脉和纤维支气管镜复合接种方式)以及中医证候模型(高脂饲料+病毒滴鼻+游泳30 min)。
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赋值,我们评价了模型的吻合度,可以看到,与西医诊断标准吻合度较高的为气管内、鼻内、眼和口服联合接种COVID-19 病毒肺炎动物模型(80%)、经鼻滴入H5N1 病毒液肺炎动物模型(70%)、高脂饲料+病毒滴鼻+游泳30 min 引起的湿热证型病毒性肺炎(65%)、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接种HCMV 病毒悬液(65%)、鼻内喷雾(超声雾化器)感染病毒肺炎动物模型(65%);与中医诊断标准吻合度较高的为:高脂饲料+病毒滴鼻+游泳30 min 引起的湿热证型病毒性肺炎(80%)、滴鼻、静脉和纤维支气管镜复合接种ADV 肺炎模型(70%)、H3N2 流感病毒滴鼻肺炎模型(70%)。 综合来看,高脂饲料+病毒滴鼻+游泳30 min 引起的湿热证型病毒性肺炎模型中西医临床吻合度较高,且有文献[26,39]证明该模型动物能够表现发热、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呼吸困难等人类病毒性肺炎临床特征,且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气道上皮细胞脱落、支气管黏膜下及气管壁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病毒性肺炎湿热证型;同样产生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等现象与VP 疾病特征极其相似。 复合接种法模型也具有较好的临床吻合度,但该模型操作较为复杂,目前存在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导致感染细胞丢失以及外源基因表达短暂等问题,且感染受体的差异性对于模型研究制约较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40-41]。 其余几种模型的中西医临床吻合度不能有较强的正向关系,因此复制出更符合中医特征的病证结合VP 动物模型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VP 现代医学动物模型较为简单且完备,目前已有模型更偏向于西医模型,只有较少涉及中医证候模型,无法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特点。 近些年来临床上中医证候逐渐扩大,复制出更符合中西医病证结合特点的模型将有助于深入了解VP 疾病的复杂病因病机,为进一步完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思路,为研发药物提供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