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衔接连贯的“七选五”解题思维培养探究

2022-12-24 03:37江苏俞越聪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2年4期
关键词:七选五

江苏 俞越聪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行,江苏省高考英语科目在2021 年开始使用新高考Ⅰ卷。其中,“七选五”作为江苏省高考英语的新题型,要求学生在一篇留有5 个设空处、约300 词的短文中,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在题目所给的7 个选项中选出5 个最佳的选项。“七选五”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七选五”题型,不少一线教师分析了“七选五”的题型特征和命题规律,并依此探索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题技巧;然而这些教师对“七选五”考查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关注尚有不足。“七选五”的高效解答需要学生厘清语篇的层次结构和句际关系,掌握语篇完整性、一致性与衔接性的特征,从整体上对语篇的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其本质指向对学生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由此,笔者基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以期渐进有序地提升学生对语篇衔接和连贯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预测、联想、构建的解题思维习惯,从本质上提高学生解答“七选五”的能力,也希望能为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衔接是语篇的表层结构网络,连贯是语篇的底层语义连接。Halliday 和Hasan 两位教授认为,当话语中的某一成分的解释取决于话语中另一成分的解释时,便会出现衔接。衔接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其中非结构衔接涉及语篇的基础,是影响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之一,包括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这几个层面。其中照应、连接和词汇衔接是“七选五”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省略、替代的使用频次相对较低,因此,本文中笔者暂不讨论。

照应包括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人称照应通过人称代词和所属代词来实现,如he,she,they,her,him,his,mine,it;指示照应通过名词性指示词、定冠词及相应的限定词、指示性副词来实现,如the,this,that,these,those,here,back;比较照应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及其他带有比较意义的词汇来实现,如more,another,better,same,such,similar。

连接指的是通过表示过渡意义的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的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手段既可以是显性的,又可以是隐性的。

词汇衔接手段包括复现和同现。词汇的复现是指一个词以它的原词(也称重复)、同/近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形式出现在语篇中。同现即广义上的搭配,指词汇共同出现在特定语境中的倾向性。

通常来说,照应是学生最容易观察、理解和运用的衔接手段,而词汇衔接及基于语义逻辑关系的连接相对而言是较复杂、较难掌握的衔接手段。

二、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对衔接和连贯手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立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笔者以近年高考真题为语料,围绕照应、词汇衔接、逻辑连接三种衔接手段,从理解和表达两个维度,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出发,按照词、句、段、篇的顺序递进式地探讨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基于词与句的活动设计

1.关注照应,预测前文内容

照应和代词、指示词相伴而生,代词与指示词不会无端出现,它们通常指向前文与它们位置邻近的某一名词或语块。有意识地找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是理解和掌握照应手段的核心,对此教师可以安排不同难度的训练活动。

在理解维度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识别并说明其中的照应关系,并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代词和指示词,解释其指代的内容。例如:

The food is so delicious that you don’t need much of it to make you happy.French strawberries do not taste like cardboard.Instead,they explode in your mouth like little flavour bombs.That’s not the only reason the French eat less than we do.(2021 年新高考Ⅰ卷)

学生找出代词“That”并解释其指代的具体内容。该活动较为基础,可在任何一次阅读活动中开展,大部分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教师只需挑选相对复杂的照应关系进行讲解即可。

在表达维度上,教师首先分析语篇,找出语篇中的照应,并去掉照应内容所在的句子,保留包含指示词和代词的句子,以“一空一句”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设空处进行信息预测。例如:

31 Atthattime the Beatles entered the world of music from Liverpool.(2019 年6 月浙江卷)

根据“that”学生可断定上句必定包含一个“时间点”或某段“时期”。通过预测前文内容,学生可以提高其在做“七选五”时对选项进行信息检索的靶向性。教师可以设计一组这类的预测活动,并将目标语句以纸条的形式提前发放给小组或学生个人,在学生完成信息预测后,请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语句进行抢答,实现与“七选五”题型的对接。

2.观察词汇,联想潜在信息

“七选五”中的词汇衔接手段要求学生对词汇关系有全新、准确的理解和界定。

重复是指同一个单词或短语在选项和其前、后的句子中再次出现,就单词而言重复往往还包含该单词的各种形式和派生词。同义是指选项中的某个单词或短语与其前、后句中的某个单词或短语在意思上相近,这种意思上的接近是突破形式和词性的,如“genius”“talented”“have a gift for”都是同义关系。反义是指选项中的某个词与其前或其后句子中的某些词或短语意思相反或相对,包括互补反义关系,即意义的完全对立、非此即彼,如“alive”和“dead”;相对反义关系,即语义上没有绝对的对立或者很明显的界限,时常暗含着主观对比,例如“excellent”和“terrible”;逆反反义关系,即意义上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如“guest”和“host”、“sell”和“buy”。对反义关系的理解同样要突破词性和形式,如“asleep”和“wake”之间也存在反义关系。上下义是指在选项和其前、后的句子中包含一个对事物有概括性、抽象性说明的单词(上义词)和说明事物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单词(下义词),例如:“flower”和“rose”。搭配是指在特定场景下经常共同出现的词汇,如“winter”“cold”和“snow”,也称同语义场词汇。在帮助学生明确了这些词汇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词汇衔接设计相应的训练活动。

在理解维度上,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语篇并事先标识出重点词汇,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词汇之间的关系。例如:

Languageis certainly a barrier for many people.For postcrossing to work worldwide,a common communicationlanguageis needed so that everyone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As cool as it may be to receive a postcard written inChinese,the concept doesn’t work if one doesn’t understand it.Similarly,if you speak onlyChinese,receiving a card inSwedishtakes part of the fun away.So a commonlanguageis required and in postcrossing that’sEnglishsince it’s widely spoken.(2021 年6 月浙江卷)

其中“language”多次重复,又和“Chinese”“Swedish”“English”构成了上下义关系。

在表达维度上,第一步,教师可以以“接龙”或是“开火车”的方式在全班范围内开展“词汇联想”活动。例如,教师给出“vacation”一词,让学生依次说出自己联想到的词汇并解释原因。第二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本语境中进行头脑风暴。教师从文本中提取含有词汇关系的语句,掩去其中一个句子,并标识出剩余句子中的关键词,让学生进行词汇联想,并尝试补充缺失的信息。例如:

36 According to recent studies,theansweris a big YES,if the air quality in your camping area is good.(2019 年全国卷Ⅰ)

学生根据“答案(answer)”联系到“问题”或是“问号”等。再如:

The place wasn’t entirely authentic,though.Unlike a normal Parisianapartment,theplumbing(水管)worked.37 Our building even had a tinylift...(2021年新高考Ⅰ卷)

学生根据“apartment”“plumbing”和“lift”联想到公寓里的各种布局陈设,包括“kitchen”“bed”等。通过联想,学生初步把握潜在的信息,从而提高其在做“七选五”时对选项进行信息匹配的效率。教师也可以增加句子抢答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识别连接,构建句子关系

逻辑连接是组织文章最主要的方式,语义逻辑构成了语篇的框架。对常用的逻辑关系了然于心,并在阅读时能有效地找出其连接的对应点,是学生解答“七选五”的关键。

“七选五”中常见的逻辑连接可以归类为六种:(1)并列选择,指选项与前句或后句在结构或内容上一致;(2)补充递进,指后句对前句进行补充说明或语义上的延伸;(3)转折对比,指选项与前句或后句语义相反或相对,后句往往是对前句的修正,表达作者的真正意图;(4)例证关系,指后句是前句的具体实例;(5)因果目的,指选项与前后句构成因果关系;(6)概括阐释,指前句对后句或后句对前句进行归纳概括,若前句归纳,后句即是对前句的具体阐释,使得概念更加清晰易懂;若后句概括,即后句是对前句所阐释的内容进行意义整合。基于学生对这些逻辑关系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从显性连接到隐性连接、难度递增的教学活动。

在理解维度上,教师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对常见的连接词进行解释和分类,做好最为基本的知识储备;第二步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找出文中使用的连接词,解释连接关系,分析连接词的作用和效果。例如:

Paulo Magalhaes,a 34-year-old Portuguese computer engineer,loves to open his mailbox and find a brightly colored picture of Rome’s Colosseum.Or Africa’s Victoria Falls.Or China’s Great Wall.In short,he loves postcards,and the excitement of getting a hand-written note from someone far away.(2021 年6 月浙江卷)

句中“In short”表示后句he loves...far away 对前文所列举的情形进行归纳,前后两句构成概括关系。

在表达维度上,教师首先分析语篇,找出语篇中的逻辑连接。第一步,适当去掉显性的连接手段,让学生利用恰当的连接词填空。例如:

We use water indirectly too._____,farmers,who produce the food we eat,use water to make the plants grow.(2020 年1 月浙江卷改编)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后句是前句的具体实例,因此填入“For example”“For instance”等。

第二步,教师从语篇中提取两至三个句子,选择其中一个句子,并借用或者自编一个干扰句,让学生进行“二选一”的选句填空,并解释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例如:

32 Focus on spending time that for you is fun and productive.

①Make choices about what is meaningful in your life.

②The things you do well usually give you greater joy.(2022 年1 月浙江卷)

活动难度可以从显性连接到隐性连接,从单个逻辑连接到多个逻辑连接进行递增。例如:

Most people believe the best way to build a great team is to gather a group of the most talented individuals. 46 Companies spend millions hiring top business people.

①Building up a dream team is more complex than simply hiring the best talent.

②Sports team owners spend millions of dollars attracting top talent.(2019 年北京卷)

(二)基于段与篇的活动设计

在通过词汇和语句的活动训练学生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的能力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安排段落和语篇的训练。

教师可以分析语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一个合适的段落,将段落拆分成独立的句子,打乱语句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序。例如,笔者从2021 年新高考Ⅰ卷的“七选五”中节选一段,并处理如下:

①French cafés are always crowded.

②When do these people work?

③In France,quality of lif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efficiency(效率).

④You can tell this by cafés life.

⑤In fact,the French take their 35-hour workweek seriously.

⑥Not all the customers are tourists.

学生根据“this”和“quality of lif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efficiency”之间的照应,“cafés life”和“cafés”的重复,“crowded”“Not all”“customers”和“tourists”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出隐含的“locals”,实现与“these people”的照应。再根据“When”和“35-hour”的词汇关系及“In fact”的阐释说明作用,将无序的句子恢复成段落。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段落篇幅,进一步实现段落训练的难度提升。

针对语篇,教师可以开展两种活动。第一,选取两个或多个段落,进行“梳齿式”乱句排序,即以间隔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一半句子的顺序,然后让学生将其他句子进行排序并填空。例如,笔者节选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七选五”中的四个段落,将其拆分成19 个句子,并设计如下活动:

(1) Your goal is not to be a perfect public speaker.

(2) People’s attention wanders constantly.

(3) Remember,even world champion athletes practice their skills on a consistent basis.

(4) Talk directly to your audience,be yourself and make a connection.

(5) Too often,when you stand up to give a speech,you focus on the “public”at the expense of the“speaking.”

(6) Some individuals are born with a gift for public speaking.

(7) Focus on the speaking.

(8) In fact,most people only absorb about 20 percent of a speaker’s message.

(9) Here are some principles you must master.

(10) You want to be an effective public speaker.

(11) However,the majority of people are effective speakers because they train to be.

(12) You don’t need to apologize for a minor slip.

(13) Do you want to be a good public speaker?

(14) And like everything else in life,that takes practice.

(15) Yet,the only one who cares about any mistake is the one who is speaking.

(16) Do the opposite.

(17) People want to listen to someone who is interesting,relaxed and comfortable.

(18) Even the most successful public speaker will make mistakes.

(19) So,don’t stop speaking when you make a mistake unless it’s a truly serious one.

(6)____ (13)____ (17)____ (16)____ (4)____ (15)____(8)____ (12)____ (10)____ (3)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近年的“七选五”语篇或者其他合适的文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基于语篇中的照应、词汇关系和逻辑关系,讨论出题的可能性,对文本句子进行挖空设题并展示说明。为了让学生更加关注语篇衔接连贯,使其做题时能排除其他考虑因素,教师规定学生只需要对五个句子进行挖空,不需要设置两个干扰项。

三、“七选五”解题思维培养与启示

通过识别衔接、预测照应、词汇分类、词汇联想、选词填空、选句填空、乱句排序、语篇挖空等教学活动,可以实打实地强化学生对语篇衔接连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向学生传达面对“七选五”时应采取的解题策略:借助原文本及选项中的指示词和代词,建立照应关系,主动进行信息预测,提高信息匹配的靶向性;借助段落中的实词,识别词汇关系,对其派生、同义、近义、反义、上下义、搭配进行词汇发散,联想潜在的信息,提高信息匹配的效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尝试构建或复原句子间的连接。通过主动的预测、联想和构建,学生能够摆脱被动的信息输入,掌握解答“七选五”的主动权。要实现这一点,教师也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敏感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地开展词汇教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指示词、代词、词汇关系、连接词等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从而使其在解答“七选五”时能够自动化地检索关键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单词和短语的拓展延伸,从“深”和“广”两个维度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做好词汇的归类、梳理和汇总,帮助学生建立起强大的词汇网络。

第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主动地思考是学生高效做题和准确解题的必要条件;主动地去预设推测、求索信息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七选五”时事半功倍。同时,学生的参与也是“七选五”讲评课的生命线,只有学生积极融入、主动探索,他们才能真正领会文本框架的构建机制和语义逻辑的关联方式,真正提高语篇分析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坚持“以问题为驱动”的课堂宗旨,通过各类具有适切性、梯度性和指向性的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衔接手段的使用实现了语篇连贯;同样,学生应该具备反向思维,认真审视缺少衔接手段的语句是否连贯。例如,原词复现可能只是表层结构的障眼法,实则可能是照应的缺失,并没有实现语义上的连贯。因此学生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审视语篇,联系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

“七选五”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也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平台。教师要积极探索,将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联系在一起,通过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游刃有余地应对“七选五”,还要提高学生的本质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使其在考场上处变不惊。

猜你喜欢
七选五
阅读教学渗透语篇模式理论促进提高学生“七选五”能力
“七选五” 阅读解题方法谈
衔接理论“在高考英语七选五”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例谈“七选五”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衔接理论在高考英语“七选五”中的实践研究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题策略
高考英语中“七选五”解题窍门
探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
浅析高中英语“七选五”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