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静
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王小静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第一小学,甘肃陇南746400)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奠基的关键时期,处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初步阶段。这个时期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生语文学习品质,增加学生的文学兴趣。所以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教育是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它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语文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让学生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增加自己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性的语文教育,对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语文知识,难免有产生彷徨、畏惧心理,但从语言学科教学的特点来看,小学语文教育仍需要坚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教学。在写作方面,学生还处于识字阶段,有些词语一知半解,此时要求学生开始语文写作,会给学生语文学习带来压力。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简单的词语和语句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但是在阅读前期建议小学语文教师辅导学生进行阅读,为学生提供简单的阅读帮助。例如为学生解释词语、帮助学生认识生僻字等,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讲述一个故事尚且困难。如果要求学生用优美的辞藻讲述一件事物,更是难上加难。但是通过语文阅读,正好增加了学生语言积累。例如部编版小学教材中课文《草原》中关于草原的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草原的样子,他在后面接触到草原或者谈及草原的时候就会想起,然后充满感情地表述出来,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开卷有益。”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帮助学生增加见闻,拓宽眼界。此时的学生充满了求知欲,渴望探索,渴望发现,所以让学生在这个阶段通过语文阅读培养读书兴趣,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在特定的时刻会转化为物质能量。正是基于这种强大的阅读兴趣,才能让一个人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的梦想。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就是让学生结交道德高尚的朋友,然后在这些朋友的熏陶下慢慢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成为一个有品质、有内涵的高尚的人。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文人骚客留下了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宝库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化典籍向他们学习,进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根据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是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全面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建设和学习能力的主要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意识。这是改善小学生心态的直接方法。但是,实际语文阅读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要求。
当前我国教师对阅读教学缺乏重视,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设定不明确、教育模式落后、教材选择不足、教师自身阅读能力低等方面。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专门为阅读理解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没有准确掌握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部分教师受传统的应试观念影响较大,不能改变传统的观念。传统的阅读课程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忽视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使学生更不喜欢学习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性格较活泼、好动,求知欲和探索欲强。一个有趣的教学课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指导文章时语气枯燥,缺乏活力,课文没有反映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没有促使学生与自己的情感形成共鸣,进而降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在学生感知到时诱发消极情绪,学生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仅依靠课本对学生进行教学,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这反过来也意味着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是有限的。结果是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文章的意图,大大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没有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师生沟通仍然是教师教学的短板,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就是单一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师生这种交流方式无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学生的阅读帮助不大。同时,在应试教育氛围的影响下,教师更注重向学生提出固定文本的问题,引导学生作答,导致思维僵化、文章不够开放。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忽视学生的个人思想和观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导致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对课文理解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学生的能力和阅读水平。
以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过分注重阅读能力的讲解,更注重通过阅读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完全听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使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性,且没有在教学中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导致他们阅读的积极性降低,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大大降低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阅读是一种积累型的教学方式,没有阅读的动机就很难增加阅读量,更加难以实现阅读的质变。
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不同,在开始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坚持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原则,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的阅读基础,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目标进行设定。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即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设定统一的教学目标,致使不能达到提高质量、弥补教学差异的教育效果。
教师主要通过以下两点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第一,责任。教师的责任感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展,而更好的责任感对于调动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增加专业知识的积累,才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二是文化传承。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充分理解阅读教学的内容,有效地讲解教学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文章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对阅读技巧和文化知识的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态度是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合作的程度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进展,会降低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影响教育质量。
教育过程主要包括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规划、教育效率等诸多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教育计划,充分掌握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完成语文阅读课程。
阅读教学的要求和重点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阶段目标中,呈现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的发展目标,体现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力培养。因此,教师要强化目标意识,了解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针对性设置教学目标。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应根据既定的目标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学生最了解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物。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基于现实生活的短篇文章,并讲解日常生活的详细内容,让学生观察。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体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绘画和写作阅读剧本和作文,让学生观察美,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关于个性印象的文章。通过对动作等复杂词语和其他语言的综合分析,可以提高对人物的理解,为学生写作打下更好的基础。教师还必须在阅读和写作的各个阶段有序学习,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段落等等,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率。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拓展和升华。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的修辞和表达方法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写作能力,丰富学生们对文学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水平。因此,在小学阅读教育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分析段落的修辞和表达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模仿文章的重要内容,并在实践中结合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扩展和利用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情境化教学法是设置适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具体教学场景,将阅读内容更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达到促进阅读教学的目的。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课本《窃读记》的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从古至今的书房、书店、图书馆的图片,然后询问学生:“是否经常光顾书店?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去书店?你觉得怎么样?”唤醒学生生活的记忆。然后教师介绍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主人公的心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比如,在学习《鲸》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导入小鲸鱼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鲸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质量,实现课堂与课外的完美结合,对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例如,当教师讲解文章《太阳是大家的》时,学生可以预览和扩展阅读内容。在技术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搜索阅读材料,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阅读教学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类似的教育文章,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讨论课堂描述的内容,进一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生讨论《地震中的父子》文章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把握文章的感受,对文章内容的表达缺乏理解,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被暂停。这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良好的沟通,鼓励学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也允许使用一些关键词。教师通过学生描述的关键词解释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要批评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多媒体等教具在教育中的运用改善了教学方法和内容。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知识的拓展,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在学习一些有更深层意义的文章或需要了解文章的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或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这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展知识面,分析文章,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生阅读《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从三个维度向学生介绍泸定桥周边环境,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泸定桥的地理位置,进而更能理解泸定桥位置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课文的效果。
冰心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回归语文教育本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建议教育者要做好阅读教育的准备工作,精心选材,科学施教。
[1] 王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9(3):87-88.
[2] 王瑞霞.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97.
[3] 路珊.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的培养.[J]学周刊,2018(31):42.
[4] 漆富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才智,2020(13):40.
G622
A
1002-7661(2022)30-00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