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组建的基本逻辑、现实变通与对策建议

2022-12-22 14:38张志凯崔志钰
职教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集群职业院校校企

□张志凯 崔志钰

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公布以来,产业学院建设从高等院校迅速扩展至职业院校,成为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组建产业学院需要进一步理清组建逻辑、纠正不合理变通,切实保障产业学院的日常运行和效能发挥。

一、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组建的基本逻辑

(一)产业逻辑:产业学院复姓“产业”

1.基于产业是产业学院组建的基本前提。产业学院复姓“产业”,是基于产业的学院,这一产业指向现实产业而不是未来产业,也就是只有区域具备了相关产业才可能组建产业学院,不存在提前或超前布局的产业学院。

2.服务产业是产业学院组建的基本旨归。“围绕产业集群或产业链建设产业学院”是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的具体行动,也就是产业一有“风吹草动”,职业院校都能“闻风而动”,使职业院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产业是一个企业“集合体”,“集合体”中的每个企业都是产业学院的服务对象。由于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竞争属性、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分散分布,加上产业学院专业(群)本身的局限性,使得产业学院往往难以做到产业服务全覆盖。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产业学院在组建时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企业选择。产业学院以服务产业为己任并不等于产业内的所有企业都能参与产业学院的组建或决策,这就需要对参与产业学院的企业进行遴选,明确参与产业学院组建的企业资质。这一企业资质的总体要求是“产教融合型企业”,根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要求,相关企业“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也就是参与产业学院组建的企业在产业中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份量”,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二是关于组织架构。由于不是所有的产业企业都能参与产业学院组建,为了让所有企业的“声音”都能得到合理的表达,避免产业学院只为特定的企业服务,产业学院的组织架构除了校企双方之外,应该包含行业、园区或政府机构,政校企、行校企、政校行企应成为产业学院的普遍组织架构。三是关于人员结构。产业学院的组建必须要保证有关各方人员尤其是企业人员的深度参与,这种参与不能局限于临时性兼职,而要保证全过程参与,并且保持一定的人员比例。

(二)教育逻辑:产业学院实名“学院”

1.校企协同育人是产业学院组建的基本诉求。产业学院名为“学院”,自然以育人为任务使命,作为与产业高度关联的教育实体,校企协同育人是产业学院组建的基本诉求,以此弥补长期以来校企协同育人载体和运行实体的缺失。

何为产业学院?目前并没有权威定义,但无论“产业学院是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以企业的生产链、产品链、技术链和服务链为对象,以实体或虚拟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专业教学实体”[2],还是“产业学院是学校、企业与政府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和风险共担联合创新的实体组织”[3],抑或其他的表述,产业学院作为一个实体的存在是普遍共识,这一实体也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独立存在”[4]。当前,组建的产业学院还难以做到完全“独立存在”,但可以做到相对“独立存在”,这种相对“独立存在”的办学实体表现如下:一是组织架构完整,主体深度参与。产业学院有完整的组织架构,实现校企多方共建共管,各方主体在产业学院的管理和教学团队中保持相应比例,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运行机制独立,主体职责明确。产业学院作为一个实体,在人、财、物等方面独立运行,多方主体在产业学院运行过程中各按其责、各担其责、努力尽责。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利益共同体,在明确权利、约定义务的前提下确保协同育人真正落地。三是资源保障独立,主体共建共享。产业学院作为多方利益交汇和链接的实体,其资源保障源自各主体资源的共建共享。《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明确要求“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

2.探索办学模式是产业学院组建的使命担当。产业学院作为多元主体构成的新型办学实体,肩负着将企业从传统的职业教育“客人”转变成职业教育“主人”的使命,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和利益主体。

产业学院的组建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开拓创新的“特区”和“试验田”,这需要在学校治理上具备以下基础条件:一是产业学院的组建基于高水平的专业建设。产业学院的组建是专业建设达到较高水平后再“升级”,虽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只要求相关专业“列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范围”,并没有明确专业群的要求,但现代化专业群是组建产业学院的基础性条件。二是产业学院的组建源于高水平的院校治理。产业学院的组建一定建立在高水平院校治理的基础上,是院校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载体,高水平院校治理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现代学徒制的普遍推行、1+X 证书试点的常态化推进等等,没有这些建设基础,产业学院即便组建也会在运行中面临多重困难。三是产业学院的组建源于不断深化的改革探索。产业学院的组建是建立在前期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如果前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改革成效不彰显,组建产业学院自然也会事倍功半。产业学院决不是“花瓶”“标签”,而是推进职业院校综合改革的一个窗口,比如在所有制形态上探索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在培养模式上推进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综合改革,在专业建设上注重集群发展下的多专业交叉复合,形成“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课程体系,等等。

二、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组建的现实变通

(一)产业逻辑遭遇教育思维

1.产业学院演变为二级学院。由于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政策供给还不充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主要面向的也是高等院校,并不完全适用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始终处于“参照执行”“自主探索”阶段。

沭阳模式以及耿车镇模式是“一村一品一店”模式的起源。由于上述两种模式取得了成功,宿迁市委、市政府总结成功经验,在2015年提出了“一村一品一店”的构想。该模式是以一个村为单位,试图通过互联网实现以“一村”发展“一店”,以“一品”做响“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目前,全市已有4个乡镇获评“中国淘宝镇”,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全国首个“全镇淘宝村覆盖率100%”的乡镇[2]。2017年底,宿迁市政府共评出“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15家,“一村一品一店”示范网店29家。该模式已经在江苏全省推广,并受到了全国的关注和借鉴[3]。

产业学院应如何组建?从现实情况看,很多产业学院是在二级学院的基础上组建的。一是在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增挂产业学院牌子,二级学院院长兼任产业学院院长,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二是从原来的二级学院中分离出来,组建新的产业学院,承担二级学院职能;三是在二级学院下组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隶属于某二级学院。无论哪种组建方式,都说明产业学院成为职业院校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实体,但只是教育实体而非产业实体,产业学院没有成为企业或行业的一个部门,企业或行业只是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和管理,也就是说在产业学院组建过程中,职业院校依然起着主导作用,行业企业的从属、配合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名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实则地位并不平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学校能够提供相对集中、面积充足的物理空间”,并没有要求企业提供物理空间,这就事实上要求将产业学院建在校园内。相较高等院校产业学院的科研性,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操作性、实践性更强,尤其强调企业真实的生产情境,产业学院本身应该是校企合作共同体,职业院校提供人员、场所和设备,企业同样应该提供人员、场所和设备,如果只是将产业学院作为职业院校的二级学院又如何保证企业及其人员的归属感,如果产业学院与企业和园区保持较远的物理距离,如何保证企业人员的全过程参与。产业学院是校企多方共建共管的办学实体,不应变通为职业院校的二级学院。组建产业学院不仅需要“名”“形”,更需要“实”“神”,不仅要“换汤”更要“换药”。

2.产业学院演变为企业学院。产业学院顾名思义是基于产业的学院,而产业是由企业构成的,于是很多职业院校将产业学院建成了与特定企业合作的企业学院。比如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与中南控股集团共同组建的中南建筑产业学院[5],深圳大学和腾讯公司共建的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6],等等。将产业学院演变为事实上的企业学院,将面向产业办学变成面向企业办学,将面向产业培养人才演变为面向特定企业培养人才,这种变通值得警惕。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参与组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应有多少企业参加?从目前产业学院的组建看,参与的企业基本是重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数量为一至多个不等,与重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共建产业学院几乎成为职业院校的共同选择。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不仅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需求、相对完善的制度机制和良好的实践实训条件,也有相对优越的薪资水平,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理应成为合作的首选。然而为特定的企业服务只能作为产业学院组建的一种形式,不应成为主流形式。这是因为:一是职业院校应该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中小微企业,尤其在县域及部分市域,中小微企业占据绝对多数。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2018年末,全国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807 万家,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23300.4 万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79.4%。如果职业院校不为中小微企业培养人才,那中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何以支撑。二是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应与产业结构对接,专业群应与产业集群或产业链对接,即便特定的大型企业“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也难以代替一个产业。将产业学院命运与特定企业命运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整个产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产业学院只能成为企业“冠名班”的“升级版”。三是从教育的角度看,与特定的大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有诸多优势,也符合产业学院组建的基本精神,舍大求小显然不是产业学院组建的理智选择,但如果从产业或社会的角度看,产业学院不应成为职业院校与大型企业的“俱乐部”,而应成为产业和社会人力资源的“供应站”。

(二)教育逻辑难挡企业规则

1.教育规律屈从企业利益。产业学院具有产业与教育双重属性,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价值取向,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因此产业学院在组建和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教育规律与企业规则的碰撞,在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还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组建可能会更多地屈从企业的利益诉求。

产业学院本质上是一个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体,必须遵循相应的教育规律,然而现实中教育规律却难以抵挡企业规则的侵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随意调整。校企共制人才培养方案是组建产业学院的基本要求,由于企业生产的应急性、时效性,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可以存在一定的灵活变通,也就是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作出一些教学内容和顺序的调整,这也是产业学院的优势所在。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不能肆意改变。有的企业为了满足扩大再生产的用工需求,将本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的生产实习改在一年级下学期,试想只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专业技能才刚刚起步,实习的育人价值何以充分体现。有的企业将产业学院的学生作为“预备役”“急救队”,一有需求就用,完全无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二是培养周期的变相缩短。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有着固定的学制,虽然现在强调弹性学制,但弹性学制不等于缩短学制。有的产业学院为了顺应企业需求,大幅压缩基础性课程的学习,大力扩充生产性实习实训的时间,有的产业学院甚至以生产性实习实训为名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劳动;有的产业学院将三年学制演变为前期的技能培训+后期的生产实习,并冠之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企业文化代替学校文化。产业学院由多元主体构成,多元主体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决策沟通、合作沟通与技术沟通才能弥合各方的视野落差、诉求落差和管理落差,实现多元文化的交叉融合,使教育逻辑与产业逻辑、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得以共存并保持平衡。

由于存在多重因素的干扰,企业文化在产业学院中的主导性日益突出,学校文化日渐衰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环境文化上直接将企业文化引入产业学院的环境布置。由于强调真实的企业环境,产业学院的文化建设更强调与企业保持一致,一些学校也主动放弃了对产业学院自身文化的打造,直接将企业文化引入产业学院的环境布置。二是在教学文化上强化企业员工身份。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较多地采用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突出“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将学生当成学徒或准员工培养,学生的身份遭到削弱,企业员工的身份不断强化,更有甚者,有的产业学院直接将人才培养演变成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三是在课程文化上一些课程演变成企业产品的操作手册。由于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兴起,一些课程就演变成企业产品的操作手册。四是在制度文化上强化企业的规章制度。由于将学生看成是企业的准员工,产业学院往往以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要求和考核学生,推动企业制度文化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

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组建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基础:让组建职业院校产业学院水到渠成

1.理性研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学院的组建离不开区域产业的集群化或集约化发展,根据麦可尔·波特(Michael Porter)创立的产业集群理论(Industry Cluster Theory)[7],“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学院”应成为产业学院组建的基本法则。

产业学院组建有着严格的基础性产业条件,并不是一有产业集群就要组建产业学院,而是要对区域产业集群加以全面审视、理性判断,在产业集群的动态发展中把握产业学院组建的契机。一是等待适合的产业集群出现。彼得·罗林格(Peter Knorringa)和约格·米尔·斯达姆(Jorg Meyer Stamer)将产业集群分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8],其中,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和卫星式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居多,卫星式产业集群又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廉价劳动成本获取利润,产业技术含量比较低,轮轴式产业集群则包括大规模地方企业和中小企业,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产业学院的组建应以轮轴式产业集群为主、意大利式产业集群为补充,卫星式产业集群并不适合组建产业学院。二是判断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根据产业周期理论,产业学院的组建应处于产业集群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具体可以描述为:产业规模初具、产业集群形成、一群关联企业在区域聚集、彼此之间竞合关系基本形成、公共资源配套基本到位、产业产值达一定规模并呈增长态势,也就是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已经显现,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明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规划。只有当产业集群符合要求、产业发展进入合理区间,才适合组建产业学院。

2.不断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产业学院的组建建立在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式发展需要专业集群式发展相配套,《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提出“推动专业集群式发展……支撑同一产业链的若干关联专业快速发展”。专业群的建设水平直接关乎产业学院能不能建、能不能建出成效。

有没有专业群、有怎样的专业群、专业群按照什么逻辑组建、专业群的“群效应”能不能有效发挥[9],这些都将对产业学院的组建产生重要影响。与产业集群对应的始终是专业群,产业学院作为“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及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群)合作兴办的集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生产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联合体”[10],是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对接合作的一个实体。因此产业学院的组建对专业(群)建设有着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有高水平的专业支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要求“相关专业已经列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范围”,建设高水平专业不仅是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也是产业学院建设的基础,高水平专业虽然没有权威的界定,但也有一些显性的参照,如通过省品牌专业、示范专业、现代化专业甚至是国家一流专业等的评估。二是专业群组建要有鲜明的产业逻辑。专业群的组建有多重逻辑,如产业逻辑、岗位逻辑、知识逻辑等[11],遵循不同逻辑组建的专业群,不但专业群结构存在差异,群效也会不同,但无论哪种逻辑,都必须融入产业逻辑。三是确保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高吻合度。开展常态化的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吻合度调查,敏锐把握产业集群的演变动态,动态调整专业群结构或群内专业的发展方向。

3.持续提升政校行企合作水平。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组建建立在扎实的政校行企合作尤其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如果前期企业没有参与校企合作,或者参与校企合作但是合作并不顺畅、合作效果不彰显,也就难以成为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

持续提升政校行企合作水平尤其是校企合作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适当增加合作企业数量。面向产业集群或产业链,重点寻求与产业链中居主要地位、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企业的合作,重点加强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合作,使合作视野从企业层面转向产业层面。二是重点围绕服务产业园区。服务产业园区就是将校企合作由零散的点对点合作转变为集约的面对面合作,为把产业学院建在园区奠定基础。三是大力拓展行业协会合作。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注重校企合作,忽视与行业协会的合作,首先是因为我国行业协会机构不健全,其次是因为行业协会组织松散、职责不清,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协会将成为相应产业的代言人,作用将会突显,产业学院的组建要跳出纯粹校企合作范畴,建立起政校行企全方位合作的格局。

(二)强化保障:让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落地见效

1.组织保障:多元主体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强化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从组建产业学院的产业逻辑和教育逻辑看,产业学院主体至少应该涵盖职业院校和产业代表,而能够代表产业的除1 个或若干个企业外,还有就是行业协会或产业园区。

实现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共建共管需要坚强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优化主体构成,确保多元共建。在行业协会较为成熟的产业,应尽可能强化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使行业协会成为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如果行业协会不成熟,应当增加企业的参与,使参与的企业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避免将产业学院演变为特定的企业学院。如果合作企业集中在园区,应将园区管委会纳入主体范围。二是完善治理架构,确保多元共管。产业学院的治理架构应从单一主体管理转向多元主体治理,建立由学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产业学院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策权;确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成学院日常管理运营团队,负责具体执行;成立学院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承担决策咨询功能;成立各种治理分委员会,如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等[12],切实保障产业学院组建后高效运行。

2.资源保障: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充分利用、调动政企行校各方资源培养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学院建立的根本宗旨。这就需要产业学院在组建时明确各参与主体已有资源和待建资源,商讨各主体在产业学院运行过程中需要共同开发和建设的资源,形成资源任务清单,并就如何高效利用这些资源作出合理安排,就资源的更新、升级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需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明确产业学院建设地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要求“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综合国家产业学院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应明确企业学院以建在企业为主、职业院校产业学院以建在园区为主。二是在分散利用各主体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比如构建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等,使教学资源在园区汇集,使产学真正融合在一起。三是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把企业最新的实验仪器设备、企业项目案例、课程资源等软硬件资源融入教学,合作开发项目式、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利用真实生产线、真实产品项目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

3.机制保障:多元主体共建共治。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组建不能陷入路径依赖[13],在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中打转,需要在先前较为成熟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持续改革,形成一套特色鲜明、运转高效、富有成效的机制。

运行机制是产业学院组建时的设计“重心”,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必须基于“利益相关者”[14]视角,具有广泛的覆盖面、权威性和包容性。一是完整的运作体系。各主体在广泛、深入协商的基础上制订产业学院章程,章程确定产业学院的组织机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运作模式。成立由各主体参与的产业学院理事会,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用“一站式”和“一体化”运作[5],形成类似职业经理人的治理体系。二是严格的参与机制。政企行校各方作为办学主体不只参与理事会的决策,也参与产业学院的教学与管理过程,既要保证参与人数,明确相关主体参与产业学院日常教学与管理的人员比例和结构,也要保证过程参与,如要求企业专业人员参与课程研发过程,企业指导教师参与实训、实习教学过程,企业管理人员参与产业学院学生或教学管理等,这种参与不仅有时间要求,也要有质量要求。三是清晰的责任机制。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无法“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投石问路”,试错和曲折是可以预见的,这就需要既建立容错机制又明晰责任机制,保证企业规则与教育规律在产业学院中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集群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