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策略*

2022-12-22 13:08:00高路杨唐军栋
中文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高路杨 唐军栋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引言

现如今,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式和路径,为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新路径和新方法。根据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为我国培育出符合时代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教育举措[1]。

一、时代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育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对当代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过去,企业要求人才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但在大众受教育文化程度普遍提升的情况下,我国各行各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这些都是企业在社会中招聘人才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但高校开展教育活动时,因为大学生受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高校中部分学生会存在爱慕虚荣的性格和思想,如果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中没有给予正确引导和帮助,不仅会阻碍学生本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整体道德水平,满足当代企业对人才提出的各方面要求。

2.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在教育体系中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规划的新时代青年。因此,高校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应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拥有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理智的心态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培育出更多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

3.有助于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学期间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让当代大学生坚定的立场有所动摇。为此,高校开展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思想观念,培育学生拥有较强的明辨是非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能够自觉抵制诱惑,成为一个品行兼优的优秀人才[3]。

二、新时代下高校立德树人的构建原则

新时代下,我国明确提出了高校需要为我国培育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这就需要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首先需要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导地位,正确为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学生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高校开展树人教育工作,应遵循树人的导向性原则、中心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遵循教育规律,将校内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出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和价值,为我国培育出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的优质人才[4]。

三、新时代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困境分析

1.忽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

目前,多数高校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虽然重视根据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但多数高校仍然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育,并且日常教育管理的重心都放在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对树人教育工作投入的经历较少,并且很多高校没有深入了解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意义和价值,将立德树人教育内容融入到思政教育内容当中,没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开展作为一个单项课程,学生在课堂中荣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和思想,进而无法充分发挥树人的内在含义和价值。

2.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实施理念陈旧

现如今,多数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认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性质相似,将其二者进行融合开展,导致多数高校中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开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树人教育工作实施理念落后。一方面,思政教师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时,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很少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展开针对性教学,也未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展开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不利于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的提升[5]。

3.未重视立德树人教育氛围的营造

高校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虽然注重根据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但由于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偏向理论性,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当代学生在学习树人教育内容中很难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校内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思想现状展开针对性树人教育活动,忽视立德树人教育氛围的营造,在树人教育活动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树人的中心思想,也无法更好的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

4.高校立德树人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树人的根本内涵是给后代做榜样,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近年来,树人成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虽然我国提出了将树人根本任务摆在育人的最高位置,但高校开展的树人教育工作效果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虽然开设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但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从多方面对学生展开评价与考核,导致当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极容易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这为高校树人教育工作开展增加难度。

四、新时代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索

1.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开展重视程度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实际需求,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开展力度,将立德树人教育内容贯穿到教育体系中,提高树人育人效果,为我国培育出符合时代所需的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率先加强对树人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积极分析并探索树人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提高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开展效果。首先,高校应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凸显出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树人的正确认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例如,高校可以将树人教育内容贯穿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内容的考核,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考核,加强学生对树人教学内容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懂得严于律己,自觉约束不当行为的发生。其次,高校要意识到教师是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关键,要注重教师综合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且教师教学水平与树人教学成效有着紧密联系。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组织校内教师学习学习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开展立德树人教学活动时,能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和沟通,有效提高学生对立德树人教学内容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避免出现树人教学工作“满堂灌”的现象。

2.转变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实施理念

现如今,虽然我国高校重视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但开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高校根据树人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出树人的育人价值和作用,为我国培育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开展树人教育工作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的形式,为教师开展树人教育工作引进新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师提供新型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树人教育工作枯燥乏味现象的出现,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进行树人教育内容和思想的学习。同时,教师要意识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展开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根据学生思想现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运用新媒体教学设备,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能够持续集中,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立德树人理论知识和思想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再加入当代学生熟知的案例,更好地提高树人教育工作效果[6]。

3.重视立德树人教育氛围营造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的开展,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目标相同,目的都是加强当代学生道德品质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为我国培育出能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优质人才。现如今,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各国文化和思想宣传的场地,当代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并且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被网络中西方文化和思想所影响,动摇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立场,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据此,高校应根据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教学需求,在校内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运用互联网技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思想现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一方面,高校可以将新媒体教学设备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在新媒体教学设备中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开树人教育工作,丰富树人教学内容,剖析重难点思想和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以此达到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目的。另一方面,为加深学生对树人教育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高校和教师可共同组织与树人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如红色文化遗址的参观、红色文化演讲比赛等,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形式进行树人教育内容的宣传和讲解,扩大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影响范围,使学生在充满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如此,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树人教育的重视,还能促进高校树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今后健康成长与发展[7]。

4.完善高校立德树人评价体系

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是为我国培育素质高、能力强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需要高校根据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教学改革要求,加强树人教育工作开展力度,探索和创新树人教育的实现路径。因此,高校在开展树人教育工作过程中,应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树人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我国培育优质的专业人才。但我国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根据校内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思想现状,将其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日常理论知识的评价与考核,还要注重学生过程性学习的评价与考核。因树人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激励人,为当代大学生做好榜样的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向学生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好地解决道德矛盾,如此,教师才能更高效率的完成树人育人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高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发挥树人的育人价值和作用,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良好培育,以此为国家输送更多意志坚定、道德品质高、技能突出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现代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5-30 08:48:00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8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2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0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