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冰 陈 洁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00;2.威海市环翠区鲸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0)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是指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和技术,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诊疗疾病、增进健康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是医养结合的重要内容[1]。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保健理念和实践经验,加上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更好满足老年健康需求,释放养老消费潜力,构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山东省委统筹“全面开创、走在前列”的要求,高层次谋划、高规格部署、高标准推进中医药和养老服务工作,一系列改革举措成效显著,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创建,更是确立了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治理模式全国领先地位。因此,本文从政策、需求、资源、服务四大方面对山东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希望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开展和评价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医养结合的正式起步。2015年随着《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首次纳入国家级规划。自此,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政策发布持续化,进入历史政策最为宽松,支持力度最大的时期,政策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呈现多部门联合发文特点,内容涉及体系规划、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服务试点、服务规范等。
山东省紧跟国家政策,陆续提出一系列大力支持中医药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提升了山东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山东省2014年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健、康复方面的优势,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发展中医药老年保健康复服务。2016年出台《关于推进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护理院,支持提供中医特色的老年病医疗服务。2017—2019年《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方案》《山东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等各类省级层面规划和方案中开始涉及要积极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养老服务的深入推动和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的创建,山东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起,山东省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引领,相关政策密集发布,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山东省中医药条例》《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省人民政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推进山东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发布,从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服务能力、医疗资金保障、法治保障、教育科研改革等方面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了具体任务。
山东省老龄人口居全国首位,老龄人口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2020年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122.1万人,占比20.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36.4万人,占比15.13%,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和1.63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将进入老年阶段,到2025年年底,预计山东省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2400万,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过24%,65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1700万,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达到17%。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带来的必然是旺盛的医疗、护理、照料等养老服务刚性需求。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中医药历史积淀深厚,名家辈出,是扁鹊故里,儒医文化、针砭、汤液发源地,由齐鲁文化孕育而成的齐鲁中医学,成为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中医药基础好,群众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广大人民群众重新认识中医、了解中药提供了重大机遇。
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要积极发展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等服务,促进医疗健康消费和防护用品消费提质升级。当前山东省常住和户籍人口“双过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第二,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医药相关产品正在逐步融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强大的国内市场加速形成,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布历年数据显示,山东省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2016年的1610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7.4%)提高至2021年的2016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8.8%)[3]。
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5605个,县(市)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覆盖率94%,其中,中医类医院374个,中医类门诊部11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112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个。全省设置治未病科、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的二级及以上中医类医院比例分别达到77%、74%和54%,预计2025年将到达95%、85%和80%,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到达91%,预计2025年达到100%。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3736张,其中,中医类医院73730张,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0.62(国家层面0.68),2025年预计达到0.85。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建成养老机构2373家、养老床位39.2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7万张,建有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523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069处、农村幸福院10026家,全省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58%,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现愿进全进[4-5]。
山东省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历代名医,如“神医”扁鹊、“医案之宗”淳于意、“脉学之祖”王叔和、儿科学家钱乙、伤寒学派代表成无己、尊经派代表黄元御、齐鲁现代中医药事业奠基者刘惠民等,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拥有中药材资源1537种,占全国中药材资源种类的10%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85万亩,总产值约200亿元,金银花、丹参、西洋参、山楂等单品种的产值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海洋中药资源优势明显,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储量丰富、药用前景广阔,拥有全国唯一的海洋中药重点实验室。拥有宏济堂、广育堂、万春堂、生生堂等一批“中华老字号”“山东老字号”,存续百年以上的中医药“山东老商号”有141家,平均年龄156岁。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88家,主营业务收入达318亿元,5家企业入围全国中药工业企业百强。“品质鲁药”影响力持续扩大,拥有中药批准文号2132个,中药保护品种41个,中药大品种35个,形成了阿胶系列、稳心颗粒、心可舒片、丹红注射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一批全国知名中药品种。
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达10.49万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26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2(国家层面0.48)。拥有中医药专业泰山学者22人、山东名中医660名,建设传承基地10个、传承工作室216个,培养传承人才5000余名、西学中骨干1.5万余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8个、重点实验室(研究室)19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建成基层中医馆、国医堂2027个。海洋中药研究机构数量和科研产出量位居全国前列。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山东省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设立养老服务专业,对完成专业设立并成功招生实施教学的院校,省政府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为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对养老服务专业学生进行学费优惠减免与奖学金倾斜政策;鼓励本、专科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于服务期满3年后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个人奖励;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考核奖励力度,每两年组织一次“齐鲁和谐(敬老)使者”考评活动[6-7]。
山东省现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可分为四种模式:中医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或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设立或内设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中医药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或家庭。
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内开设老年病科、设置老年病房,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养护服务以达到健康养老的目的。以青岛新万增养老院为例,该养老院是在新万增中医医院的基础上开办的,集团化管理,院内设置了中医科、治未病科、康复医学科、中医骨伤科、老年病科、内科、外科、血液透析等特色化科室和诊疗项目,给患者和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护、养生服务等中医特色服务,中医特色疗法使用率可达到60%以上。该模式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较为专业的医疗服务,但是由于医疗机构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整体业务繁忙,因此面向的老年群体存在结构性失衡,且医疗机构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短板,在丰富老年人养老生活方面还有待发展。
养老机构根据自身需要与实力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如烟台市高新区御花园老年养护中心,内设老年病医院且享受医保和长期护理保险,老年病医院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保健科、口腔科、放射科、检验科、康复理疗科等,为老年人提供医养康护一体化的亲情服务体系。与中医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模式不同的是,该模式下养老机构医疗水平有限,开展的中医医疗服务对大病、急病的治疗心有余而力不足。
合作的医疗机构定期至养老机构提供健康诊疗服务,当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出现健康问题时可通过医院绿色就诊通道实现快速就医,并在病情得到缓解后转回养老机构进行后期护理与养护,双向转诊,方便快捷。该模式能够实现医疗与养老资源的充分利用,双方各司其职,功能互补,但该模式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三级医院与大型养老机构“强强联合”,低级别医疗机构与基层养老机构合作导致两极分化,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工作量加大,在绩效未得到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服务动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以社区为中心,整合周边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适用于居家养老或社区集中养老。如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两院一体、村镇联动”医康养综合体,是由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合署管理的“两院一体”公办民营的健康养老机构。实行医疗、康养一体化管理机制,并突出中医特色,将艾灸、推拿等中医诊疗技术融入医康养全过程,有效解决了养老医疗短板。这种模式能够覆盖到大部分养老群体,使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舒适的医疗、养老服务与家庭照料,在不降低老年人医疗卫生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至医院”的分层治疗,有效节约养老成本。但该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居家、社区和机构独立提供服务会导致部分功能重叠,资源相互覆盖从而造成浪费,上门诊疗、康复、转诊治疗等环节无细化的报销规范,医保报销问题错综复杂。
整体来看,山东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密切合作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乡社区。但与此同时,应该看到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面对中国越来越庞大的养老服务群体和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大家对美好养老生活的向往,仍是未来发展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