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辉
(鄂州职业大学,湖北鄂州 436099)
小学教育是提升全民基本素质的基础,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和人民幸福感受。从武鄂同城化发展角度来分析鄂州市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有助于认识武鄂两地小学教育发展差距及鄂州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小学在校生总数及城乡分布来看:2020 年武汉的小学学龄儿童总数为64.4167 万,而鄂州仅有7.3834 万,武汉是鄂州的约8.7 倍。
从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数量来看:鄂州与武汉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相差较明显,鄂州小学专任教师数量连续四年负增长,武汉小学专任教师5 年来年均增幅为5.4%。
从小学阶段生师比和班额情况来看:鄂州小学阶段生师比数值远低于武汉,甚至低于教育部要求,但是大班额比例却高于武汉,超大班额仍然存在。
从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来看:鄂州正在以较大力度追赶,但从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和教育财政补助支出数据显示,与武汉的差距仍然很大。
受多种因素制约,武汉与鄂州两地教育合作大多数还处于零星和自发状态。主要原因是:
1.基础教育缺乏深层次合作,制约了区域内校际合作的深化
区域内各小学的校际合作在实际参与方面仍有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学校、学科、教师、学生及家长层面合作动力机制尚未形成;缺乏区域内基础教育评价与动态监测机制,难以针对武鄂两地小学开展特色发展、教育改革、人才优化等方面的跟踪评估,因而结合两地实际差距进行动态调整就无从谈起了。
2.教育资源缺乏流动性,现行教育体制阻碍了合作与交流
武鄂两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教育领域方面就是区域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实力较强的武汉拥有更显著的教育优势,应该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但是,受行政区划、人事制度和政府部门职能界限等因素影响,两地区域教育协作的实质性具有“体制性”制约。武鄂两地教育发展各自自成体系,致使武鄂两地小学教育互动单一,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调配和流动仍有极大限制,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教育投入差距悬殊,小学教育发展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受历史因素和人口、区划面积等影响,鄂州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与武汉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在学校物质资源投入上的明显落差,拉大了两地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造成了武鄂两地教育协同发展的困难,给区域间校际协同发展的构建带来了诸多现实难题。而长期以来武汉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虹吸效应远远超过辐射效应的怪圈,更是严重阻碍两地小学教育区域协同发展。如何缩小武鄂两地小学教育资源间的差距和更好地应对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挑战,既是武鄂协同发展的关键之处,也是解决鄂州市教育问题的重要环节。
乡村小学硬件设施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生源不稳定、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并未能有效缓解,城乡间的教育资源流动性较差。主要原因是: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小学教育发展不平衡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乡村学校的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政府部门在乡村小学的教育投入上也逐年递增,乡村小学的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获得更好的待遇。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等因素制约,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仍然很弱,这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问题必然加剧家长对乡村小学的不信任。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让子女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选择在城市定居,这种生源的单向流动进一步加重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资源开发路径被固化,乡村小学教育资源内生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都是通过强化外部教育资源输入,改善乡村小学办学条件,缩小乡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差距。这种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资源开发路径能够快速推动城乡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现均衡,但却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忽视了乡村小学自身内驱动力产生的教育资源。事实上,乡村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教育经费、教师队伍、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而且还包含乡村小学、乡村文化等内涵资源。当前,乡村小学的优质资源内生能力不足,乡村小学及乡村文化教育资源未能得以充分挖掘利用,乡村学生难以形成对乡土乡情的认同,进而也无法建立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乡村文化的被遗忘也就成为必然。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只能是相对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乡村小学教育资源优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办学条件优化,因此只有在外部资源配置优化的基础上,提升乡村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内生能力,增强乡村小学的办学特色,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小学教育协同、均衡发展。
3.城乡小学办学特色缺失,各校之间趋同化现象日益显著
在标准化的学校教育中,具有标准化的办学条件,学生达到标准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而且这些所谓的“标准”,又从另一个方面显现出问题,学校特色发展缺失,城乡小学办学标准化、趋同化现象日益凸显。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还是从人本身的发展来说,传统标准化、工厂式学校教育难以实现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对受教育的个性化需求。面对个性化教育需求,城镇小学家长可以通过增加家庭经济支出求助于各类特色培训机构,乡村小学家长或者忽视学生的需求或者现实环境等因素,无法实施个性化教育,这就显现出小学教育另一个层面的城乡不均衡。学校特色发展意味着教育价值取向从标准化转向多样化、个性化,从关注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向学生个性发展本身,而且“特色”和“需求”的多样化,给予学生受何种教育的选择权。因此特色发展是未来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特色化的教育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区域教育合作机制
要打破武鄂区域间的分隔,推动小学教育共同发展,必须以合作发展、共建共享、互认互通作为基本原则,搭建教育合作联动平台,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参与的协同推进、两地教育联动的激励机制,吸纳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相关法规制订和执行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保障部门等共同参与,协同发展。一是探索建立小学校长的交流挂职制度、教师的交换任教制度,促进两地教师、校长交流;二是实施小学教师培训资源共享:整合两地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海外教师培训基地等资源,实现教师培训资源的互通共享;三是探索师资合作培养、引进新机制,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到鄂州小学校任教。
2.构建教育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两地小学教育协同发展的运作需要加强政策与制度的顶层设计,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包括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制订、设计创新政策、制度等导向性举措,在学校制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寻找区域教育政策协同发展的突破口。
第二,建立统一的教育合作项目管理平台,将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保障等各类教育资源交流统一纳入平台管理,同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开放不同类型的合作项目。
第三,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加强武鄂两地财政预算在教育协同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特别是要持续增加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缩小武鄂两地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差距,促进协同发展。
第四,设立支持武鄂两地小学教育协同发展的专项资金,采用政府划拨专项资金、政策导向吸引社会力量资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形成科学管理资金方式,为武鄂两地的重要小学教育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促进武鄂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鄂州市教育问题的解决,基本前提是建立行政壁垒限制的协调机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成立武鄂两地教育部门组成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指导事宜;同时,建立两地教育部门负责人的定期会晤、协商制度;定期举办武鄂小学教育区域协同发展论坛,围绕小学教育区域协同政策与制度、模式与机制、资源与信息共享、学科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等深入研讨。
明确定位、目标对协同发展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在省市两级关于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武鄂教育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一是从教育内部入手分析武鄂两地区域内各类小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以及教育发展的人文环境和硬件条件,明确各校的不足之处和瓶颈问题;二是要从教育外部着手分析区域经济、政策、社会、人口、环境等方面对区域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确保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三是从构建区域教育特色、体制创新与改革、教育发展优先顺序等宏观层面提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促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
在政府主导下,把区域内各类小学教育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建立教育行业区域协同组织,这种新型组织基于平等、独立、开放、互助、共享的基本原则,以学术交流为载体,引导行业内各小学教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区域间小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一是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小学课改实验基地,共享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互相开放学生课外教学实验实践基地;二是在办学方向、师资配置、教育改革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以强化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发挥区域内名校协同作用和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发展;三是借助优质学校和强势群体的发展,通过“名校集团化”、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各小学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小学教育要实现武鄂区域协同发展,必须以质量提升为中心,聚集多方力量,推动小学与高校、小学与政府、小学与社区等多方位多角度合作互动,促进学校自我发展、多元发展,创造性地配置和使用系统性的资源,提升教育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为小学特色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保驾护航。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第一,以高校及基础教育研究机构为主力,厘清小学特色发展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之间的逻辑关联,明确小学特色发展的路径及方法,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实践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第二,制定并出台推动小学特色发展相关政策,将小学特色发展政策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相关联,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并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人们更多去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形成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
第三,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结合学校文化历史、发展实际和社区文化环境特点,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方向,将独特的乡村人文精神、社区发展特色融入学校教育,构建学校与社区共同参与的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