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通识课程的思政之维

2022-12-21 15:22金万锋邹云敏曹清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通识思政文学

金万锋,邹云敏,曹清华

(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5)

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转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课程体系重要支撑的英语文学类课程,在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语言能力提高与国际理解力强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诸种能力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也发生迁移,高校普遍开设了英语文学通识选修课程,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大门,既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也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英语文学通识选修课程因其蕴含的意识形态特性,需要正确理念的引导,“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适时而出,意义重大。

一、英语文学的双面性

英语文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在提升语言能力、拓展知识和提升修养的同时,也有需要英语文学研究者与课程讲授者警惕与关注的地方。英语文学的发生,离不开它所产生的土壤,刻有其时代的烙印。作为日不落帝国文化殖民印度的手段,英国文学充当了教化的工具,首先以“东方教育计划”的形式,在印度得以实施,培养了一批丧失了自己民族感知、“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印度“精英”,一群“麦考利的孩子们”。鸦片战争之后,英语及英国文学通过英文报刊及传教士开办的学校而广为传布,成为培养认同英国“趣味、见解、道德和智识”的中国人的手段,民国时期一些教授以伦敦腔为傲的逸事,便是此种策略有效性的明证[1]。虽然时代易变,英语文学早已不再是文化殖民的显在手段,但它自身所包孕的意识形态性,仍像幽灵一样,徘徊在文字间,试图在潜意识状态下施加其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出现,为破解这个困境指明了方向,为英语文学通识课程的讲授增加了一个崭新的向度。

二、“课程思政”的适时提出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高校传统上以思政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渐渐出现了“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问题[2],未能有机结合产生合力,进而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理想效果。

基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这要求高校教师不能仅仅专注于完成专业课教学,还应把“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作为自己教学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努力把思政元素纳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真正把二者融合,形成合力,实现“大思政”育人格局下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让每门课程都成为“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4],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5]。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当“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6]。

英语文学通识课程处于中西文化思想碰撞的前沿,如果不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对英语文学通识课程进行省思与把握,极易出现思想价值观念模糊、文化信仰缺失等问题。这就要求英语文学通识课程必须重视挖掘思政元素,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出发,为传统英语文学通识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我国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由此,英语文学通识课程亟需融入思政之维,以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及精神向度。

英语文学通识课程的思政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如何实现专业成才和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统一,是英语文学通识课程授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笔者认为,需要在授课主体(教师)、课程受众(学生)与讲授内容三个维度下功夫。

三、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与文化自信

在传统思政教育框架下,思想政治课程由专业的思政课教师负责,专业课任课老师只承担讲授专业知识的任务。这样,很长一段时间,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形成了清晰的分野,专业课教师往往把精力放到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引领和立德树人这些教育中的应有之义,未能在“全人”教育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英语文学通识课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方面,英语文学授课教师囿于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之分,主观上不愿把由思政教师承担的教学元素纳入到自己的授课内容;另一方面,英语文学授课教师往往把注意力放之于文本本身所承载的文学元素或文学作品背后的英语文化表征,无意间拉开了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导致两者相对剥离的状态,未能发挥课程自身应有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文学教师指明了反思教学的方向。

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应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正如恩格斯所言,“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7]对于文学教师而言,“愿望的动机”便是自己思想意识上的坚定与提升。只有不断学习新时代党的教育理念,不断熟悉了解各项教育方针政策,才能形成主观上的认同,才能意识到各种理念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才能使自己真正“行动起来”,自觉地把这些理念政策纳入到自己英语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英语文学通识课程在“学科德育”框架下应有的作用。

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应不断增加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自信”,这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发展和完善,更突出强调了“文化自信”对当下中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由于中国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也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兼之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渗透,一段时间内,一些国人思想上出现了文化自卑情绪,认为中国诸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从而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外向的认同感,这种情绪在教育领域也有所体现。对于与英语文学和文化打交道的教师而言,提倡与坚定文化自信尤为重要。英语文学通识课程教师要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财富的挖掘,努力建立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体系,只有了解了,才能真正去发现其价值,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在讲授英语文学课程时,采用比较的视角,更加有底气从中国视角进行阐释与言说。

四、培养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

作为课程的受众,英语文学通识课堂上的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辨地阅读与思考的课程主体。学习英语文学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不应把注意力仅仅放到语言知识的掌握与习得,而更应意识到这门课程在他们“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上的重要性[8]。作为“认知能力”与“情感特质”的有机融合物,思辨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评价等技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性格特征有着重要意义[9]。英语文学通识课程以英语文学作品为依托,借助于分析、推理和评价阐释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10]。大学生处于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的人生阶段,对世界充满了憧憬与认知欲望,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域外文化的窗户。当代“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环节的引领而非主导作用,这样教师就更加需要“注重立场、观点、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养,通过中外文化比较,有机融入中国元素,立足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形塑中国立场和价值观”[11]。这样,学生将更加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对文学作品阅读阐释中,从中国立场的比较视野来深入挖掘作品的意义,并基于此做出富有新意的解读。

英语文学通识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体现在文化认知和意识形态层面。这意味着,英语文学课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扩展到文化批评领域,引领学生去看清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潜文本,认清这些潜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特征,在文化自信的心理驱动下,从一个比较的视野,来理解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与其历史时代文化之间的张力关系,并以此反观我国的文学与文化传统,逐步形成基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情怀,“具备扎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品格与价值观”[12],并以此作为认识世界和融入世界的出发点与归宿,形成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立场的国际理解能力。

五、作品选择凸显思政内涵

作为一门课程,学习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往往会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英语文学通识课程尤其如此。作为西方文化观念的载体,英语文学作品自然也承载了产生这些作品的文化社会因子,成为特定时代精神在异时空的呈现。以何种标准来从卷帙浩繁的英语文学经典中,选择适合学生阅读且能产生正向效果的经典文本,这是每一位英语文学授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英语文学通识课程在选择作品时应遵循的原则。文学的化育功能,是基于文本的阅读与欣赏,由作品本身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史料价值与文化价值来发挥润物无声的隐性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文学课程教师在选取作品时,应注意所选作品的格调,关注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达到滋养学生的心灵、陶冶其道德情操的目标,同时不能忽视作品的思想性、文化价值与伦理价值,要使学生能够从一个更为宏大的视野,来把握英语文学与其时代、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适量增选批判性反思作品。英语文学经典,多是由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创作的作品,相当一部分成为英语国家维护其以白人为主体的社会制度的宣传工具,自然也是这些国家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但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政治景观的变化和作家个人经历与思想旨趣的关系,也涌现出一批与英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断裂的经典作品,或对某种制度提出批评,或对族群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发出不平的声音,或揭示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揭示英语国家自身矛盾性、进行批判性解读或反思的经典作品,不能因为其族裔特性、性别特征、政治介入等特征,而被贴上非主流文学的标签,被排除在英语文学教师授课内容选择之外,错失其在学生思辨地认知英语世界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总之,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英语文学通识课程因课程内容所承载的思想性与意识形态特征,应该自觉主动地把“学科德育”纳入到课程中,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引领下,从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三个维度,来继续深挖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潜力与作用。

猜你喜欢
通识思政文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