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侠 国巍 金莹
消化道出血为发生率较高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胃癌、糜烂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均会增高门静脉压,从而导致胃黏膜弥漫性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等[1,2]。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呕血、便血等,若不能及时地进行止血处理,就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4]。该疾病具有病情凶险、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这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尽早对其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识别,从而积极地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流程,从而保障预后[5,6]。常规干预程序缺乏对患者病情、潜在风险的评估,所以导致再次出血的概率较高,无法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提出对常规干预程序进行改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以11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重点分析改良干预程序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消化科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2.58±6.21)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9例,胃溃疡合并出血15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12例,其他9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3.11±6.37)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16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11例,其他8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均确诊为消化道出血者;②均为第一次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者;③存在呕血、黑便等症状者;④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与精神状态者;⑤临床资料完整者;⑥对本次研究的相关事宜均已知晓并签署同意书者。
1.2.2 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异常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④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⑤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干预程序,即在患者入院后给予其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并准备好镇静药、升压药、止痛药等急救药品;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一边,若患者神志清醒,护理人员可指导其将口中血凝块或血液吐出,若患者意识不清,为防止其将口腔异物吸入气道,应及时地帮助其对口腔异物进行清理。
1.3.2 观察组:该组采用改良干预程序,具体内容如下。①制定急救干预程序:由我院消化科主管护师和护士长带头,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详细地统计每位患者的资料,以对患者的病情、护理中常见问题、多发状况等有所了解,并针对常见问题与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②对患者的出血量及整体状况进行密切监测:若患者存在黑便、呕血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对其粪便及呕吐物的分量、性状和颜色等进行留意,以评估其消化道出血量。护理人员需对不同粪便、呕吐物的颜色所代表的消化道出血量有良好掌握,若大便隐血试验结果呈阳性则说明出血量为5~10 ml;若所测试大便样本呈柏油样排出则说明出血量>60 ml;若患者存在呕血现象,则说明胃内出血量在200~300 ml。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掌握患者的常见症状及其相应的出血量,如面部苍白、头晕、少尿、口渴、尿闭、脉细速等,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③及时补充血容量并止血:对于消化道出血者,除了及时为其补充血容量外,还需尽快止血,以防止出血过多而出现休克现象。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口服冷盐水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患者的小动脉出血情况进行控制,并在医嘱下给予患者相应的止血药物。在对患者补充血容量时,以新鲜血液为主,注意按照先快后慢的速度进行滴注补充,待患者的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即可。④全程监护:护理人员需对消化道出血住院期间的病情、生命体征、胃液等进行密切监护,每20~30分钟测量1次患者的血压及脉搏,同时检查患者的皮肤、瞳孔、甚至、尿液及尿量等,若有异常则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其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 (1)止血情况:对2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止血成功率及2个月内的再出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其中,患者的血常规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且大便隐血试验呈阴性即为止血成功[7]。(2)凝血因子: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经抗凝处理后取其血浆,并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检测。(3)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向其发放我院消化科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请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干预的全面性、亲切度、及时性和规范性,各项满分均为1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2.1 2组止血效果比较 对照组的止血时间短于观察组(t=3.138,P<0.05),输血量多于观察组(t=3.068,P<0.05),止血成功率低于观察组(χ2=7.066,P<0.05),2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χ2=6.253,P<0.05)。见表1。
表1 2组止血效果比较 n=55
2.2 2组干预前后的凝血因子水平比较 2组干预前的PT、APTT、D-D、FIB水平均无明显差异(t=0.990、t=0.018、t=0.350、t=0.350,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上述各项凝血因子水平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5、t=0.666、t=3.032、t=2.991,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凝血因子水平比较
2.3 2组的干预满意度评分比较 对照组在干预全面性、亲切度、及时性和规范性的满意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t=3.177、t=3.035、t=2.092、t=3.101,P<0.05)。见表3。
表3 2组满意度评分比较 n=55,分,
消化道出血起病较急,若不能及时止血,患者就会发生失血性休克或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8]。干预程序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诊断与评估后为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期能够达到预期干预目标[9]。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医护人员认识到不同病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存在一定程度的病情差异,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其身体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临床应积极主动地对常规干预程序进行改良,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开展干预工作,促进干预程序的程序化、规范化、系统化[10]。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止血时间短于观察组,输血量多于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低于观察组,2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因为常规干预程序中医护人员仅根据自身经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轻、中、重度判断,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干预措施,缺乏对病情判断的准确性,从而导致止血效果不佳[11]。而改良干预程序中,消化科医护人员共同探讨、分析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病情、常见问题、存在的情况等进行整理,并就此制定出相应的急救干预程序,在日后工作中不断地对干预程序进行完善、改进,不断提升干预程序的全面性,以免由于干预过程中出现遗漏或干预不到位而导致无法达到止血目的[12]。高效的干预程序使患者获得了针对性的处理,不仅止血效果良好,而且还能减少其再次出血的风险。本次研究中,干预后,对照组的PT、APTT、D-D、FIB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实验指标,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实验指标,两项指标同时还可反映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肠道缺乏足够的大肠杆菌,导致维生素K合成不足,尤其是凝血酶原,从而就会延长PT、APTT[13]。D-D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该指标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若其存在水平异常增高的情况,则说明机体对凝血因子产生了过度消耗,其可对凝血酶和纤溶酶的生成情况直接反映出来[14]。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D-D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对照组的纤溶活动较强,干预后2个月内再次出血的风险较高。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其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该指标水平高低与肝脏受损程度呈负相关,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细胞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FIB水平随之降低[15]。而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改良干预程序后,病情恢复良好,肝细胞受损程度有所缓解,FIB水平便比对照组高。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改良干预程序可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干预服务。改良干预程序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及其相应出血量具有良好掌握,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减少再出血风险,因此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获得了患者的认可与肯定[16]。
综上所述,改良干预程序可提升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并改善凝血因子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