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第十九中学 崔胜峰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考、竞赛及其他各类考试命题的热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经常会因忽视“安全隐患”而导致解题的失误.本文中列举这些“安全隐患”,以期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例1已知数列{an}是递增数列,且对于任意的n∈N*,an=n2-λn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错解1:因为数列{an}是递增数列,所以an+1>an恒成立,即λ<2n+1恒成立.
所以,λ的范围为(-∞,2n+1).
正确1:因为数列{an}是递增数列,所以an+1>an恒成立,即λ<2n+1恒成立.
于是有<(2n+1)min.
因为n∈N*时,2n+1的最小值是3,所以λ的取值范围为(-∞,3).
点评:求参数λ的范围(或值),应该是一个具体的范围(或数),而不应是一个含变量的代数式.
所以,λ的取值范围为(-∞,3).
点评:用函数的观点研究数列的性质时,一定要注意其定义域是N*或其子集这一特性,因而数列的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
错解:设Sn=(2n+3)k,Tn=(5n+6)k,k≠0.
于是a7=S7-S6=2k,b7=T7-T6=5k.
正确1:设Sn=kn(2n+3),Tn=kn·(5n+6),k≠0.
于是a7=S7-S6=29k,b7=T7-T6=71k.
例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错解:因为Sn=3n+1,所以Sn-1=3n-1+1.
故an=Sn-Sn-1=2×3n-1.
正确:当n=1时,a1=S1=4.
当n≥2时,an=Sn-Sn-1=2×3n-1.
点评:由Sn求an时,一定要分n=1和n≥2进行讨论,因为a0,S0是没有意义的.解出两段后进行验证,若不能统一则要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例4已知等比数列{an}中,a3=2,S3=6,求通项公式an.
于是2q3-3q2+1=0,即(q-1)2(2q+1)=0.
所以an=(-1)n-124-n.
正解:当q=1时,a1=a2=a3=2,S3=6,符合题意.所以q=1时,an=2.
综上所述,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或an=(-1)n-124-n.
点评: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对公比q=1和q≠1 进行判断[1],以免漏掉公比q=1的情形.
例5首项为18的等差数列{an},从第10项起开始为负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错解:因为a10=a1+9d=18+9d,所以18+9d<0,解得d<-2.
正解:由an=18+(n-1)d,a9≥0,a10<0,得18+8d≥0,18+9d<0.
点评:上述错解忽略了“开始”一词的含义,即第10项是等差数列的第一个负项,前9项都是非负的,所以审题务必仔细.
例6已知数列-1,a1,a2,-9成等差数列,-1,b1,b2,b3,-9成等比数列,求(a2-a1)b2的值.
当b2=3时,(a2-a1)b2=-8;当b2=-3时,(a2-a1)b2=8.
综上所述,可得(a2-a1)b2=±8.
正解:因为-1,a1,a2,-9成等差数列,所以
故(a2-a1)b2=8.
点评:b2=(-1)q2<0是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这类条件.
点评:上述错解误以为只添加一项,其内在规律是分子均为1,分母是连续的正整数,所以应增加4项.
例8求1+3+32+33+……+3n的和.
点评:数列求和时,一定要弄清楚项数,本题是n+1项而不是n项,所以要认真审题,观察出内在规律.
基于以上常出现的这些失误,提出一些建议,期望在学习数列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所帮助.
(1)掌握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表示,特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公式.
(2)掌握基本方法.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因而可以用函数的思想解决求通项公式an和前n项和Sn的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2],设出基本量首项、公差、公比等,列方程求解,特别注意要会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如对项数n是奇数还是偶数的讨论,公比q是否等于1的讨论,等等;运用等价转化思想,如an与Sn的转化,非特殊数列通过加减项转化为特殊数列,等等;另外,如观察法,类比法,公式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倒序相加法的使用等.
(3)加强综合应用.把数列知识与函数、方程、不等式、平面向量、二项式定理、解析几何、概率、实际问题等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