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北校区 韩淑君
单元主题教学是在新理念教学下所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一般来说,单元主题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为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该单元的不同教学内容,将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融合,打破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将知识灵活组合为整个教学主体。具体来看,教师在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整体的教学目标,并结合课时数、学生学习情况,设计若干个教学主题,接着教师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利用、重组教学资源,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以单纯的讲授为主,很少会采取单元主题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教师只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部分教师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落后,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只是在教师预设好的教学进度中机械地上课,被动接受教师的教育目标,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也缺少对数学知识的真正思考与实践。数学教师采取讲授法为主要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虽然上课过程中的讲解比较清晰,但是学生只是单一地听从教师的讲解,不能真正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也无法形成自身的理解。学生的创新与逻辑思维得不到培养,教师也不能给学生自主理解知识的空间,学生的数学相关能力得不到充足的发展与锻炼。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加速进行,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革新,仍然停留在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中,这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将单元主题教学引入数学课堂中,能革新传统教育方式,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相关目标,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对推动课程改革、深化教育体系也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在逐渐增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在日常学习中也没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想改变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把单元主题教学方法手段引入中学数学教育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教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往往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讲解一定数量的知识点,学生需要紧跟教师思路,时刻反思教学内容,因此,单元主题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教师可以发挥导学案的作用,通过导学案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接受度,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教师想要在课堂中以导学案帮助学生进行单元主题学习,就需要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对导学案模式进行优化,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通过设计思考题、填空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课本知识,在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明确课程内容纲要,梳理课程发展线索,进而加深对单元主干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在运用导学案授课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单元主题教学目标、单元主题教学进度灵活地应用教学案。由于学案导学的即时性特点,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前及时发放导学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能及时得到解决。在实际授课时,教师要首先讲解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遇到的问题,因为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教师及时解决此类问题,能真正地发挥导学案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有效避免走入学习误区。此外,导学案的使用最终要落实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上,因此,教师在使用学案导学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案导学的实际学习反馈,只有通过观察反馈才能在学案导学中不断改进。
在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模式下,数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相较于传统课堂都有所增加,学生因此也常常会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如果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容易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在日常学习中也失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教师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落后,不能很好地在单元主题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只是在教师预设好的教学进度中机械地上课,一步步向教师期望的目标靠拢,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也缺少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的思考与实践。久而久之,学生愈发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兴趣就会不断下降。教师要重视数学单元教学的变化趋势,将信息思维运用到数学单元教学中,充分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查找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以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辅助自身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保持一定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以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开展“三角形”教学时,为引导学生理解“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笔者在PPT中将三角形的三条边设置为三条路线,放置一只小鸟在路线上飞行,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小鸟的飞行,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小鸟从起点飞到终点所利用的时间,通过飞行时间的对比,学生能明显看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知识的理解更到位,教师的教学也更有效。在教学手段上,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如PPT、数学微课等教学课件,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数学知识学习体验。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技术化的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借助思维导图等多媒体技术,将数学单元课堂的总体教学目标逐步细化,将抽象的目标真正落实到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结合课堂中的教学任务,按照记忆、理解、运用、创造等原则对目标进行分割,并将分割的目标通过多媒体技术具体化、形象化,进而降低知识难度,突破学习关键点,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时,教师要逐步细化教学目标,预先规划好“立体图形”的不同教学知识点,并分析何种技术可以用于该课堂。教师可以在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立体实物并将它抽象为立体几何模型,利用3D建模工具模拟生活中的各种立体实物,以弥补学生想象力的空缺。这既能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而且也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
相对于其他学科题目,数学题更多的是应用、计算类的题目,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无聊的,学生很难在重复的、大量的计算中保持精力。特别是单元主题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布置一定量的题目巩固知识体系,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单元主题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构建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化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小学数学的题目多是基于现实问题而来的,很多数学知识点可以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的,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性地安排课外作业,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会得到满足,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结合生活情境安排数学课外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实践思维,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安排,避免学生因为脱离教师的授课而出现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根据生活情境安排课外作业可以从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问题入手。
例如,在讲解“千克和克”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体重计、电子秤,在授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体重计计算自己的体重,并且对体重进行单位换算;教师还可以将电子秤分到不同小组中,让学生自由地对身边的物品一一称重记录。学生在这种方式下往往能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思考、互动。又如,教师可以这样给学生安排任务:“同学们,下一次交电费的时候,请大家问问家长,一度电是多少钱,一个月家里又用了多少度电,帮助家长算一算一个月的电费是多少。”或者教师可以布置买水果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水果店买水果,想一想10元钱能买几斤苹果、几斤香蕉;大家还可以想一想,如果只有十元钱,怎么才能买到最多数量的水果呢?”通过这种课外作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也更愿意投入时间、精力进行学习,单元主题教学才能落实。
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单元主题教学时,要将单元主题教学目标逐步细化,将抽象的目标真正落实到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载体,教师对教材的整合和理解方式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落实单元主题教学,教师要做到深刻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思路。教材以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方式是影响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启发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因素。教师要结合课堂中的学习任务,按照记忆、理解、运用、创造等原则对目标进行分割,并将分割的目标分别具体化,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落实。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
单元主题教学任务量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转变教学策略,如果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不积极、注意分散等问题,教师就要考虑自己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内容是否比较枯燥或者任务量较大,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吸引学生注意。由于教师进行的单元主题课堂教学的教案是预先设计的,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课堂的情况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实时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教师要主动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予以调整,教师只有通过时刻的反思调整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想要通过数学作业落实单元教学,首先需要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通过设置不同题型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思考单元主题知识,在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明确知识体系,学会应用单元主题知识,加深对单元主题知识体系的理解。教师在运用数学作业进行综合复习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课程教学目标、学期教学进度,灵活地布置数学作业进行巩固复习。教师往往在课程后发放数学作业,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能及时得到解决。在实际授课时,教师要首先讲解数学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因为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会暴露出学生学习出现的特殊的问题,教师及时解决此类问题,能真正地发挥数学作业的作用,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数学作业的锻炼最终要落实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的实际学习反馈,只有通过观察反馈才能在单元教学中不断改进。
单元主题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为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该单元的不同教学内容,将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融合,打破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将知识灵活组合为整个教学主体。在进行单元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明确学习主题、整合学习内容、设计深刻的单元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来看,在单元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内容,把握教材思路,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深刻研读教材。其次,教师要整合教学过程,设计深度学习,这决定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有针对性,也要关注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再次,教师要以导学案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对导学案模式进行优化。此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保持一定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以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后,教师要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并设计合理的作业,通过学生反馈优化单元教学目标,更好地落实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