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与文化自信的确立

2022-12-18 21:57
学习月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观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林 昭

1949 年9 月22 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庄严宣布:“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既是对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展望,也是对此前文化发展情况的总结。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理念,既是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回应和文化发展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文化虚无主义的彻底否定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凝练升华。

一、文化虚无主义的产生

近代国门的被迫打开不仅冲击了社会经济与政治,使得国人对于政治制度的认识有了根本性转变,也使中国文化遭受了严重质疑。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如何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围绕着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衷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三种倾向,而随着战争的一再失败与改革的一再失利,以及相当一批有影响力的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抨击,文化虚无主义逐渐形成喧腾之势。

从中西文化关系的角度来说,文化虚无主义就是全盘西化论,是一种彻底否定本民族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并将西方文化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予以模仿。

1926 年,胡适发表了《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初步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1929 年,他又先后发表了《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两篇文章,表示应该“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并提出了Wholesale westernization 和Wholehearted modernization 两个概念,系统阐述了全盘西化的理论。1932 年,陈序经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文中消极地表示欧洲近代文化远优于我们,我们除了去适应现有趋势,别无他法。面对这样的情况,1935 年,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位知名教授联合署名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文,以“中国文化本位”观念批驳全盘西化论,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大论战。全盘西化论作为论战的一方,其主张也得到了系统阐发,进一步产生影响。

全盘西化论带来的影响是文化标准的西化。文化开始有了一系列统一的评判标准,这一标准就是西方近代文化。其中,有很多具体的观念一直影响至当下。比如,学科门类标准的西化。我们现在所常见的文史哲的学科体系是近代西方的学科门类取代中国传统经史子集的结果,用文学、史学、哲学来划分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史学、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杂文学”与“纯文学”、“旧史学”与“新史学”以及“中国无哲学”等一系列概念。按照全盘西化的观念,只有主情、主美的美艺之学才是“纯文学”,而中国传统文学的概念则是“杂文学”之属。“新史学”则专门与传统史学相对,梁启超批评传统史学有“四弊”:“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以此来确认近代西方史学标准的权威。除了学科门类标准的西化以外,全盘西化论的影响还体现在具体的文体划分之中,于是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西方文体四分法的标准之下,对照中国文学体例,产生了一系列诸如“中国无小说”“中国无叙事诗”“中国无悲剧”等观念,直至百年之后的今天,在小说、诗歌、戏剧方面的有关学术论述仍然绕不开这样的论点。

文化虚无主义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明的全面冲击。西方文化的话语体系一度在学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直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入才打破这一局面。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入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消解

马克思主义及其唯物史观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并对中国学界的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时,他提出,“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国内开始大量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如《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引发了国内一批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讨论,如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和《辩证法的唯物论问答》等,在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学术方面,也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行学术研究的著作,如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同时在文艺理论方面学界就文艺基本内涵、文学阶级性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论争,1928 年,文坛上出现了以鲁迅为主要代表的“语丝派”和太阳社、创造社之间关于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艺的阶级性、战斗性的论争,无产阶级文艺开始从文艺理论问题向意识形态问题转变。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于文化虚无主义的反击首先在于从文化本质的角度肯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而在此之前,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影响最大的是情感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情感起源说是中国古来有之的观念,有很多学人都继承这一观点,比如林之棠认为:“文学原于人类天性之自然,非偶然也。人心之中足以引起文学之思想作用者殆为情感。”曾毅也说:“文学生于人之情感,亦决非自唐虞始也。”刘经庵则更坚定地表明:“中国文学的发生,自人类有语言始,远在文字之前;因为人生不能无情感,有感于中,即发泄于外。……这就是文学的起源。”虽然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念在20 世纪50 年代以后才成为一种固定的认识,然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学者秉持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人的相关理论是“劳动说”的理论根基,在此基础上,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进一步阐释了艺术与劳动的关系。他批评了此前的“游戏说”,认为劳动古于游戏,再就劳动和艺术产生之先后进行分析,得出艺术产生于劳动的结论:“劳动古于艺术,及人类一般地从功利的观点去观察对象及现象,然后才在自己对于它们的关系上立于美的观点。”“劳动说”和“情感说”的区别在于,在近代西方的审美标准之下,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之情感常被边缘化或不被承认,而艺术起源于劳动则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论基础之上,基于这一艺术起源的理论,中国人从“杭育杭育”开始的几千年文化传承就具有了学术理论层面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于文化虚无主义的反击还在于用辩证法看待各民族文化。文化虚无主义在哲学层面上实际上是从孤立的、静止的角度分析事物,它认为各民族文化是各自孤立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首先是一种联系的观点,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存在共性的,也就是普遍性,文化交流的方式是建立在探索共性的基础上,而不是以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的姿态;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是存在个性的,也就是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个性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特色,是国家民族的宝贵财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是一种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以辩证的眼光来看,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同样,西方文化也是如此。因此,不论是全面复古的文化传统主义还是全盘西化的文化虚无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缺乏学理支撑的。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对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 年2 月24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提出的,他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 年3 月7 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各种场合不断丰富文化自信理念的内涵,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具有时代必要性和必然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确立了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指明了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虽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初步成果消解了文化虚无主义的理论架构,但文化虚无主义所导致的文化不自信却始终存在。

伴随着新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自信理念应运而生,它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的主流和方向,与中国发展目标相适应,与社会生活相协调,与人民利益相对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新的历史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追根溯源,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文化、网络意识形态等多个维度阐述文化自信理念的基本内容,结构完整且相互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尤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体现出党在新时代解决社会文化现实问题的新思路。

文化乃至社会的任何发展与进步都与文化观念紧密相连。文化自信理念的确立是党对于近代以来文化探索和实践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和文化理念方面的集体智慧,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的有机组成部分,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有机整体更加丰富的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蕴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文化观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