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战略下国企改革深化与竞争定位

2022-12-18 18:31张婷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双循环消费战略

张婷 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双循环战略是我国目前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双循环战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在双循环战略下进行改革深化和竞争定位的方法,对确保我国在发展中进入健康发展状态而言,尤为关键,一旦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成功,我国会实现更好地发展,对提高我国的世界竞争力及影响力意义重大。

一、双循环战略概述

(一)双循环战略的概念

双循环战略就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两者相互促进发展产生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双循环的本质其实就是提升内部需求,在国际中我国被称作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值占据世界工业产值的第一位,但仅凭借国内的市场是没有办法消耗掉所有工业产能的,所以在提高我国整体消费能力的同时也要把我国供给需求达到供需匹配的状态。

(二)双循环战略的深意

1.保障经济安全谋划增长空间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通过减少资金消耗,使用大量劳动力加工制造业的方法,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产业的逐步升级使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逐年上升,最终被称为世界工厂。在总体上逐步形成把欧美地区国家作为消费、研发中心,把东亚地区作为制造中心,其他的一些资源大国作为资源输出中心的一种全球经济循环模式。这一模式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造成多方共同盈利、欧美国家较多盈利的局面。但是在2008年由于美国的过度消费问题成为美国内部产生阶级矛盾的导火索,全球经济模式出现很大改变,不再是全球扩张阶段,而是进入全球收缩阶段。同时期,欧美国家企图对全球分工做出重新分化——高端的制造业向美国进行回流,中低端的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1]。

疫情的出现给全球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加速传统循环模式的结束。首先,疫情的出现导致快速地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在国际秩序没有趋于稳定平衡之前,所有的不确定性都会非常多;第二,美国进一步加大对于中国的打压;第三,在疫情防控期间全球经济都处于不正常的运转阶段,全球供应链也处于不稳定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推进双循环战略可以有效地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不会出现问题,更快地将我国从旧的循环模式中快速地转变到新的循环模式中。

2.内需供给两端发力内循环

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外部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利用我国产业雄厚的基础实力、市场的规模大等特点,疏通各个经济运行中的必要环节来实现我国内部需求的自我循环。

不论是从任何方面的经济问题来考虑,构成内循环主体的体系都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扩大内需。近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而疫情的到来无疑是把这个问题再次放大。中国应该积极地扩大内部需求,增加有效投资,通过这些方法来恢复市场信心,同时促进供需内循环,但是需要变化不同的投资方式和投资领域,有效避免产生新一轮的过剩。

可以对城市的基础建设进行升级,即便是北京或者是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更不要说在二、三线或者是边缘城市。

在刺激消费方面,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比如,通过各种消费补贴政策进行家电以旧换新带动大件家电的消费需求;考虑公共消费,设置公共消费区域,低收入人群可以在公共消费区域免费消费或者减少花销,不仅可以保障国民生活,也可以发掘更多潜在的消费力。

3.牢牢把握第四次产业革命机遇

创新是双循环战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布局就是创新中心的重点。目前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所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四个新[2]:

新基建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构成基础建设,其中包括建造5G通信时代,还有超级电脑等智能设施。所有智能化的发展都在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打造牢靠的基础建设。

新投资是指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存在许多的投资机缘,它是一种将产业中所涉及的各个部门逐渐智能化的一个过程。伴随着各种智能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许多投资机会也在不断出现。

新就业是指把组织与市场进行有效融合,把传统的就业模式转化成多元就业模式,让原本的雇佣关系通过转化变成合作关系,让就业和创业同时进行。

新消费是指第四次工业革命会产生新的消费方式。随着智能网络的普及已经进入了电商时代,不再是传统的纸币消费,更多的是数字消费,甚至不用出门在网上下单就可以收到所需要的商品。国家也支持这种消费方式,更快地促进电商和农村电商的发展。

4.构建内外联通的战略大走廊

一带一路会成为我国国际大循环中发展的重要平台[3]。通过对一带一路的建设,继续保持之前的战略方针,仍然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摆脱中国作为生产中心的这种不健康的传统国际循环模式,从而向更加平衡而且可以多方面进行发展的模式进行转化。

想要构建一带一路内外交通战略走廊,必须要加大沿边地区的开放程度,形成中国海、陆等多渠道的开放局面,促进内外循环的发展。从现实的角度看,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下,交通运输仍然在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也仍旧拥有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职责和使命,并且“适度超前”发展的特征也仍然是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这三个主体作用并没有变,这就同时意味着交通运输事业的根本基础依然是坚实可靠的。

二、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2020年是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从时间上来看,国有企业改革横跨了十三五和十四五,2020年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非常大的变化。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起点。2022年,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计划的重点,一是可以让更多国有持股企业进行上市,积极引进股东持股制度,二是扩大激励机制的覆盖面可以更加完善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

十四五的规划重点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第一个角度是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形势,第二个是国际新循环的经济形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背景下,应当快速拉动内需,从而形成消耗与科技的内循环,同时,也要注意与国际经济形势相互促进。在十四五规划中,拉动消费内循环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要考虑如何增加家庭或者是个人的收入。

一次分配制度,就是指谁的能力强或者谁的资源更加丰富,就让谁先富起来这就是初次分配制度,也叫作一次分配制度[4]。国有企业在对国民收入进行一次分配的过程中,推进了两个改革。其中一项改革是通过管理转型来提高居民劳动过程中的报酬。因此,国有企业应该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来实现公平分配。另一个改革就是如何提高企业的资产折旧率。国有企业要尝试加速资产折旧,或者是一次性折旧。资产折旧率的提高是进行科技内循环的必要条件,国有企业支持科技内循环的表现方式就是快速进行资产折旧,通过资产折旧率的提高,可以加快科技创新的速度。

三、重点促进国企回归实体经济及创新能力提升

在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要想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就必须快速地回归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去,通过对产品以及产业领域的不断优化,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解决产品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创新以提高中国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所以,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主要围绕在两个方面进行:

(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回归实体经济,加快产品研发

国有企业把自己变成实体经济以及产品创新的主力部队,应当同时将实体经济的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真正使国有企业变成实体经济企业,才会在生产的过程中重视起产品的创新。国有企业将创新能力作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与此同时在十四五期间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从多个方面对传统的生产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

1.加快研发产品生产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对不可替代的产品

不可替代性的产品研发才能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力,也可以快速地将中国的产业企业与全球供应链粘连,对于研发突破以及科技创新应用要更加倾向于产品端,快速地研发多种在国际销售中相对于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产品,这样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会增添许多新的消费需求。

2.全力打造在国际市场具有完全不可替代的材料或部件

可以直接研发打造在国际市场中没有出现或者是不可替代性的材料或者是商品,与在原商品上进行创新相比较,研发的难度相对较小,而且用时较短。把每一项科技资源都进行合理的分配,并把所有相对于优秀的科技优势,全部用来研发在国际市场中不可替代的产品,对于研发还有科技创新的应用都具有更大的意义。一旦中国的不可替代性产品研发成功,那么,将会对提高中国出口不可替代性起到支撑作用。

3.以第四次工业革命突破几个可自主的核心点与关键环节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在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悄然来临。但是在当前时代发展中,以美国为主导的众多发达国家已经在重大技术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因此中国的一些企业在此次变革中无法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当前企业应该重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争取努力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机遇,并在研究中突破核心重点与关键环节以科学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手段,并通过这次变革,造就相对具有优势的产业链条,从而提升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环境下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4.规划及研发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某些颠覆性工业制造技术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自主知识产权要与产品专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关企业应该通过国家制定的相关知识产权政策对企业自身的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并同时将自身的科学技术申请专利,在高端的竞争市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运用企业所研发的专利组合,进而实现工业制造技术的全面升级,从而实现最终产业的融合。

(二)加大资企分离改革力度,专注于产品创新与科技创新

在十四五期间,资企分离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入的重点改革方向,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不愿意从资本运营中脱离,也不同意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把资本运营职能剥离出来,所以资企分离的改革进度十分的缓慢。目前为止许多国企还处于资本运营和产品经营混杂的状态中,而且大多数都喜欢研究资本运营,导致是产品经营、产品创新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大幅度的下降。实现把国有企业转化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两个部分,从而可以让许多国有企业都能够回归到实体经济发展中去,这样可以提升中国实体经济在世界中的国际竞争力。

四、遵守竞争中性原则,更好地参与国际新循环

近些年来,中国逐渐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同时也要求所有国有企业可以自觉地遵守竞争中性的原则[5]。所谓竞争中性原则就是指政府部门必须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类市场主体,消除对不同企业设置的不同权限。在“十四五”期间国际循环的竞争主要存在于三大市场中。

(一)多个双边贸易协议紧密抱团的发达体市场

美、韩、日、澳、英、欧之间签订有关关税、补贴、壁垒的双边贸易协议,取得抱团取暖目的,而这些双边贸易协议所涉及的不只是签订协议的国家,还有许多处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大概为14.46亿,人均消费大约是中国人均消费的7.8倍,所以对中国产品需求的潜力十分庞大。

(二)印太新市场

印太区出现六个过亿的出口高增长国家,分别是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的总人口数量超过20亿,40岁以下的人口数量占据总人口数量的55%,消费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三)中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市场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约有14亿人口,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开放,已经可以形成体量非常巨大的市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市场,虽然人均消费要高于印度等这些国家,但还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处于十四五期间的国际新循环,就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家市场,不断地与印太市场和发达体市场进行强有力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想要参与到国际新循环,不仅依靠的是强有力的竞争产品,也必须要遵守竞争中性的原则。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双循环战略可以有效地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行帮助,双循环战略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竞争定位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双循环战略,才能够让国有企业更加深化地进行改革,也是因为有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双循环战略的推进。

猜你喜欢
双循环消费战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0年消费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