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核电厂不符合项管理优化

2022-12-18 18:31姜青锋朱玉隆王思纯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工单核电厂流程

姜青锋 朱玉隆 王思纯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1991)[1]中明确不符合项是指性能、文件或程序方面的缺陷,因而使某一物项的质量变得不可接受或不能确定,并明确了不符合项的控制要求。核工业是国家安全基石,运行核电厂严格遵循“安全第一、保守决策”总原则,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而核电厂具有设备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特点,通常约有48000多套件设备,仅仪器仪表设备25000余套件,在核电厂生产运行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系统、设备、构筑物的缺陷,即HAF003的不符合项。运行核电厂根据缺陷的紧急、重要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对于监督检查活动发现的缺陷通过开启缺陷工单进行处理;在工单执行过程中发现非预期的缺陷则填报质量缺陷报告(QDR)进行跟踪和处理[2];当缺陷通过工单或质量缺陷报告处理后,部分参数仍不满足原设计或维修、运行确定的验收准则,则开启不符合项报告(NCR)流程进行跟踪处理。工单、QDR和NCR的缺陷管控方式都符合HAF003关于不符合项的相关要求,文章主要对NCR管理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NCR管理现状

(一)原NCR管理流程

当符合NCR填报准则时,由发现部门一般为维修部门发起NCR填报,填报中明确设备信息、缺陷描述、初步原因分析及建议处理措施等。经过发起部门的审核与批准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和最终处理措施的制定,并确定NCR的分级。根据不符合物项对核安全、机组可利用率的影响程度,将NCR分为I类和II类,I类NCR为发生在一般系统/设备/构筑物上的缺陷;II类NCR为发生在关键、重要系统/设备/构筑物上的缺陷。最终处理措施按照分类进行批准,I类NCR经质保审查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II类NCR经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审定后,若为核安全相关设备的缺陷则增加核安全审查,接着经质保审查后由公司主管技术的领导批准。NCR最终处理措施经批准后,由维修部门组织实施,并由设备管理部门实施的跟踪验证,符合NCR关闭条件后由质保部门负责关闭。

(二)NCR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核安全局对NCR有明确的上报准则和要求[3],在检查中曾发现NCR的提出和上报不及时的问题。NCR处理流程中最多跨5个部门,接口多使得NCR流转时间长。经统计最近三年开启的NCR发现:维修部门填报平均用时约15天,技术部门编制最终措施平均用时约18天,最终措施的审查和批准平均用时约9天。在NCR的填报、最终措施制定和审批等三个环节所用时都明显超出管理期望。

对NCR处理流程各环节用时长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NCR发起部门的填报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是否启动NCR有争议,发起部门需要与技术、质保部门反复确认;二是NCR填报的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进行了回退返工现象等。设备管理部门编制最终措施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最终措施制定前需要组织会议讨论、与设计院沟通、与实施部门确认等,定期固定会议需要等待;二是处理措施描述不清楚需要回退重编等。最终措施审批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主管领导不熟悉该NCR来龙去脉,需要面对面或电话汇报;二是批准人对最终措施有补充意见等。

二、NCR流程优化思路

NCR流程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缩短不必要的流程时间,提高NCR流程实施效率;严格管控缺陷有效处理,提高各方对NCR的信任度[4]。同时,对NCR流程的优化,契合了习总书记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细化管理要求,符合核电厂追求卓越的理念。NCR流程的优化不是单纯的删减流程,而是要根据流程的价值分析,删除冗余流程,增设关键环节。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对NCR流程各环节进行增值和非增值分析。NCR管理的增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核电厂聚焦这些可能影响核安全、机组可利用率的缺陷,高度重视缺陷的处理,最大限度减小对机组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二是通过对缺陷的处理来检验该NCR流程的效率和效果,发现不足并对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管理不断完善,流程效率持续提升。反之,NCR管理的非增值表现为:流程中容易出现返工、重复工作、等待、无效动作等情况,从而导致流程效率低下,未能达到质量保证目的等。

三、NCR流程优化研究

(一)NCR入口条件的优化

1.缩小管理范围

运行核电厂的缺陷工单、QDR和NCR共同组成不符合项管理体系。工单管理方式是运行核电厂最基本和成熟完善的缺陷处理方式,当缺陷通过工单任务暂时不能处理时,原工单任务可等待或另开工单或转NCR。QDR一般建立在工单的基础上,发现非预期缺陷时不用额外准备工作包和隔离操作,作为绿色通道及时处理,当暂时不能处理时,则要求转工单或转NCR。可见,缺陷暂时不能处理,可以停留在工单任务或NCR。从NCR的流程看出,NCR耗费各类资源最多,为合理配置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需要把控NCR的管理范围。

NCR管理的初衷是将影响核安全、机组可利用率的缺陷受控,而原NCR的定义范围为生产运行过程中所有暂时不能处理的系统、设备及构筑物的质量缺陷。这样导致了NCR的管理范围与工单管理范围存在重复,而不能聚焦到影响核安全和机组可利用率上来。

综上,可优化缩小NCR的管理范围为:核安全相关物项或关键设备。此范围外,通过工单来管理。

2.填报准则具体化

运行核电厂的NCR填报准则通常有:维修处理后,部分参数仍不满足原设计或维修、运行确定的验收准则;无原备件需用其他备件进行临时替代的;用临时技术改进来暂时消除设计缺陷;现场系统设备带有原因明确的缺陷,暂时无法通过维修予以修复的;役检大纲范围内的核级焊缝缺陷等。这些NCR填报准则虽然有些很具体,但总的来看可操作性不强。实际上,不是符合以上任何一条条款的就会开启NCR,因此容易在NCR填报时造成需要大量时间去沟通、协商和回退等非增值环节。另外,核级焊缝缺陷发现后立即进行了处理可以通过QDR进行跟踪处理,而不需要同时再开启NCR,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NCR填报准则优化为:核安全相关物项或关键设备缺陷经工单或QDR处理后,部分参数仍不满足原设计或维修、运行确定的验收准则,且短期无法修复的,需要启动NCR流程。这里,明确了NCR管理范围仅为核安全相关物项或关键设备缺陷,明确经工单或QDR处理后缺陷未能消除,同时强调短期无法修复。非短期限定为:机组运行期间填报的缺陷,下次大修无法处理;机组大修期间填报的缺陷,本次大修无法处理。如果短期能处理,则通过工单或QDR处理,或者工单任务等待处理。

NCR填报中,NCR电子系统通过缺陷设备的设备分级和核安全分级字段来自动识别,填报人只要判定缺陷能否短期处理即可,从而大大简化了NCR的入口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二)填报环节的优化

运行核电厂的QDR管理中明确要求,发现缺陷的部门填写QDR并描述缺陷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和建议处理措施,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和制定处理措施。绝大部分的NCR由QDR转入,而NCR的填报中填报部门又要再次重复缺陷描述、初步原因分析和建议处理措施等工作。另外,QDR是否要转NCR,主要是由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工程师来决定的。因此,设备工程师在处理QDR的时候,能够直接判定和启动NCR,无须维修部门的重复工作,避免了维修部门发起NCR而设备管理处不同意情况。

NCR填报优化为: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工程师在处理QDR时判定并启动NCR,缺陷不能短期处理,因此在NCR环节需要重新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处理措施。最好通过QDR电子系统一键转入并生成NCR,不用重复录入相同的信息,同时省去了维修部门编审批的非增值环节。

(三)NCR临时措施的优化

未关闭的NCR表明机组带缺陷运行,必须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其不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临时措施的处理方式有四种:临时变更、临时物项替代、临时修理、临时照用。临时变更是指因原部件存在设计缺陷、或由于特殊原因现场无法恢复到原设计状态,通过可恢复性的设计改造来使系统设备能实现正常运行功能。临时物项替代是指由于缺原备件,在保证不降低系统或设备原设计功能和安全水平的前提下,用其他备件暂时替代缺陷设备。临时修理是指对缺陷设备暂时实施修理,虽未完全恢复到原技术要求,但不影响设计、运行、安全等功能的实现。临时照用是指缺陷的存在不影响设计、运行、安全等功能的实现,暂时可以继续使用。

NCR流程中增加临时措施审批环节: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最终措施前,需要先制定和实施临时措施。按照运行核电厂的临时变更、临时物项替代、维修工单的审批流程执行,设备工程师将临时措施情况及实施结果记录在NCR中,即临时措施方案的审批走各自成熟流程不在NCR中完成。

(四)最终措施制定环节的优化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原因分析制定最终措施,一般通过技术委员会讨论确定最终措施,有些直接由设备工程师决定。对于NCR的最终措施的制定流程不规范和不够严谨,往往会造成缺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最终措施制定流程优化为:设备管理部门及时在公司日例会如管理晚会或大修协调会上通报NCR及临时措施实施验证情况,由公司领导判断是否进入运行决策。当不需要运行决策时,由设备管理部门制定NCR最终措施方案;当需要采取运行决策时,则启动运行决策流程并在运行决策会议上进行讨论和决策。当运行决策评价缺陷不影响机组安全而不需要纳入十大缺陷管理时,由设备管理部门制定NCR最终措施方案;当运行决策确定需要纳入十大缺陷管理时,则启动十大缺陷会议继续讨论和分析。当十大缺陷会议评价不需要纳入十大技术问题管理时,由设备管理部门制定NCR最终措施方案;当需要纳入十大技术问题管理时,则启动十大技术问题会议进一步并讨论和分析。纳入十大技术问题管理后,研究输出十大技术问题专题报告来明确最终措施。根据NCR的实际特性,经过不同流程的分析和决策,最终确定了最终措施方式,而设备管理部门则制定相应的最终措施具体方案。实际上,运行核电厂通常采用的最终措施方式有:永久变更、物项替代、修复和照用等四类。最终措施的具体方案也在相应的管理流程中进行编、审、批。以最终采取永久变更的处理方式为例,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初步设计方案或详细设计方案时,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查或会签以及公司领导的批准,若涉及核安全则由核安全部门审查,若涉及质保大纲影响时则由质保部门审查,同时若涉及辐射防护、消防、环境应急等专业则进行相应会签。因此,在NCR的最终措施审批流程中,核安全审查、质保审查以及公司领导批准等环节成了重复工作。NCR的最终措施制定环节,只需要设备工程师一人将日例会通报情况、运行决策情况、十大缺陷处理情况、十大技术问题结果以及最终措施方案如永久变更、物项替代、修复和照用的流程处理信息加入NCR作为记录即可,无须进行NCR流程内部的审查和批准。优化后的NCR最终措施流程不进行审批,最终措施的审批工作扎实地落实到具体的技术会议和技术审查工作中。

(五)NCR根本原因分析的优化

2021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国家生态环境部令(第18号)《核动力厂管理体系安全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核动力厂营运单位对重要不符合项、事件或者事故以及其他对安全由重要影响的缺陷,应当分析根本原因,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并建立跟踪系统,确保每项纠正措施得到落实。”对于运行核电厂来说,第18号令中明确了重要NCR的根本原因分析要求。

NCR流程中增加根本原因分析环节:设备管理部门在启动NCR时,同时必须对重要NCR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重要NCR可理解为关键设备且核安全相关的NCR。核电厂通常采用状态报告系统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工作。因此,在NCR电子系统对满足条件的NCR强制要求发起B级或以上状态报告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六)NCR关闭的优化

质保部门负责审查NCR已按批准的处理方案实施处理,并已形成表明其处理符合要求的各种证据材料后方可关闭。NCR关闭条件有两个:一是通过永久变更、物项替代或修复处理后,缺陷已消除,已满足原设计或运行、维修验收准则。二是经厂家或设计院技术澄清给出可接受的意见或给出新的设计标准;或经持续观察缺陷发展状态,评估缺陷的存在不影响设备功能的实现,并制定新的运行、维修验收标准。

NCR关闭流程优化为:设备管理部门提交证明NCR关闭材料,由质保部门进行审查并关闭。

四、结语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以及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和视角对NCR流程进行优化,删减冗余无价值审批环节,增加或加严重要质量控制环节,从而提升运行核电厂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优化后的NCR流程,流转人数从15人减少到7人,大大缩减了审批流程时间,而在临时措施和最终措施的审批方面增加了流程和要求,但不影响NCR流程的流转效率。线下更加严格的临时措施和最终措施的制定和审批过程更能突出NCR的重要性。在不符合项管理方面,运行核电厂与建安核电厂有明显的区别,运行核电厂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已建立了工单、QDR和NCR一体化的不符合项管理体系,并有一套完善的缺陷评估流程和专项方案编审批流程,NCR可作为重要缺陷处理的记录而不是唯一的工具。

猜你喜欢
工单核电厂流程
核电厂新材料使用批准制度研究
重水堆核电厂压力管泄漏的识别与处理
核电厂工程建设机组防异物管理与实践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工单制”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基于RPA技术的机器人在配网调度工单发布工作中的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工智能新探索 打造银行智能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