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与实施研究

2022-12-18 11:24蔡治生
中文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蔡治生

(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于教育教学造成了较大冲击,为教育改革升级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技术支持,助推教育教学的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主要影响分析

第一,实现信息化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助推大数据产生,且其传播速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结合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信息深挖与分析,能够助推教学活动展开的规范性程度逐步加深,助推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第二,内容活动可视化的实现。大数据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使更为抽象的事物、概念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提升信息与知识的可视化程度,深化学生对于抽象信息的理解程度。

二、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与优势分析

当前,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如果说,以前的互联网还只是作为一个外在工具,那么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核心引擎,推动社会创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教师的创新教学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往往向学生传授脱离情境化的知识,教学过程较为古板、缺乏变通,而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并通过有生活意义的学习体验获取知识,提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在教育教学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有着极高的现实价值,且是当前推行教育改革升级的必然举措。信息技术在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的同时,也让师生领略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魅力,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应用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加速教育改革进程,助推学生更好发展。

三、大数据视域下教育教学创新中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路径探究

1.依托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推行个性化与合作教学

1.1 个性化教学

可以依托项目化学习的展开推行个性化教学,项目化学习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1.明确问题;2.设计方案;3.协作探究;4.创作作品;5.展示作品;6.评价与修改。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项目式学习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任务中根据自我需求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这就给了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丰富,更为适合的学习策略。

同时,可以构建并应用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放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等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放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教学应用,实现“人机共教、人机共育”,提高教学质量[1]。

1.2 小组合作教学

学生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作品创作、小组协作,学习者逐步成长为“问题解决者”。学生通过综合新旧知识,进行加工,输出作品,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提高自身创新思维和分析、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以作品创作、小组协作、项目合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实践或是学习任务,并将分工创作的作业上传网站进行展示。同时,依托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等进行反思,并对本组同学参与活动情况行科学评价。

2.完成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与利用

学生通过使用21世纪无处不在的网络和移动工具,可以学习课本以外的更丰富的知识。这些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和移动工具,查找并收集与教学内容、主题或是活动项目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问题,组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往往向学生传授脱离情境化的知识,教学过程较为古板、缺乏变通,而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并通过有生活意义的学习体验获取知识,提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当结合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着力搭建起线上教学平台,并将其引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延长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并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搭建起更为优质的平台。在搭建线上教学平台期间,应当着力引入可视化工具,以此支持学生对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与应用。知识的可视化便于知识的重构、记忆和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短信、绘画、拍照等方式记录、梳理教学内容,这些可视化工具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托线上教学平台,设计出基于教学平板为主要方法的课前预读、课中互动、课后展示等环节,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出电子书包的强大功能性,让学生分组录制作品,上传互看互评,堂上推送练习,完成提交即时显示对错,促使整节课生动活泼,学生参与度高,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优势;在传统优质课的基础上进行针对“信息技术2.0”的再创(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数字化实验让学生从数据上对知识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利用希沃白板将多个微能力点应用到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中,并应用在教学上,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另外,教师还应当将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融入课堂教学,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实施智慧化、现代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为培养阳光健康、勇敢进取、有责任担当的学生而努力。

3.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创新制作与丰富

3.1 制作融合创新应用的个人精品课程

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打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充分体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具有一定创新性、可推广和可复制性的精品课堂案例,团队成员和中青年教师重点打造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环境下的融合创新精品案例,年龄偏大教师侧重于打造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深度融合应用的精品课程,通过多次研课、磨课论证教师产出的课程案例,利用录播教室有计划的安排录制精品课程视频,建立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库。

3.2 产出具有引领性、前瞻性的个人认证材料

注重以培促用,用研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及学生学习效率为目标,结合教师个人精品课程产出,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4个维度,多媒体、混合、智慧3种教学环境中的30个微能力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帮助,采取线上研修微能力点应用,微能力点运用到课堂实践、依据课堂实践结果多次打磨、总结提炼、提交论证等多个环节引领教师产出个人认证材料,将认证材料整理成文本类、电子文档类和视频类分别建立个人认证材料档案,把电子文档和视频类认证材料采取百度网盘保存,生成个人档案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教师可以相互借鉴、观摩和学习。

4.打造“微课嵌入式有效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做好“微课程设计制作与应用”主题研修,结合教育信息化2.0项目驱动,学校可以要求每个教师必选“B2微课程设计制作与应用”开展线上线下研修,让每个教师都能够根据自己教学独立完成微课的设计制作、发布应用等,学校成立“微课设计制作应用”课题研究小组,组织教师录制导学、讲授、启发、演示、练习、实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八大类微课,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学科齐全、涉及教和学的全过程、突出课前课中课后个性化需求的微课资源库提供教师和学生应用,依托学校微课资源库打造了“微课嵌入式有效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减少了学生负担,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建立,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微课嵌入的高效课堂教学已经常态化开展。

微课创设了真实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很好地落实了“B2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这个关键能力点的训练。为最大程度发挥出“微课嵌入”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的优势性,教师需要着力思考“怎样利用好现有的技术、资源(如生活中的常用APP或软件)服务于课堂”这一问题,要求控制微课视频短小精悍,在其中纳入精选的教学资源,并把它当作智慧教学的重要工具引入课堂教学。

5.更新学生评价体系与方法

依托信息技术改革课堂和学生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创新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实践中,以全面实施示范校和标杆性项目为契机,改进教学管理,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分层作业布置,建立班级学生数据库,探索基于数据的分层次学业指导,颠覆靠“题海战术”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方式,实施学生在线自我探究、自我评价、自我定位“三自我”行动,同时依托信息技术全面实施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使课堂教学改革有了突破性发展。借助“互联网+教育”,采取阶段目标培养:注重启发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主探索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主,促进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探究兴趣[2];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求知欲,建立自我创新、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三自我”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

同时,要着眼未来人才建设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创客教室、创新实验室、智慧校园朗读厅、3D打印机等信息化设备,成立创新兴趣小组开展活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打好基础。

6.重视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升

为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在学校内开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及时展开相应的工作启动大会。在此过程中,主要就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政策及重要意义进行解读,要求全体教师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鼓励教师们积极学习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从项目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培训考核和培训安排等方面做出系统的介绍和工作部署,对如何选择能力点和相应课程、制定“两案”详情、如何制定研修计划、如何进行网络研修和园本实践研修进行详细的指导和工作安排。依托上述活动的展开,能够促使学校全体教师了解校本研修方案、研修内容、研修形式及考核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和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推广,学校教师能够把信息化教学带进课堂,探索出高质量教育教学的途径方法,全面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信息技术比赛活动。重视信息化教学赛事,坚持以赛促培、以赛促教、以赛促用,在学校内逐步形成信息化应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良好氛围,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3]。

7.其他

为加速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助推教育升级,除上述举措之外,学校教师还应当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围绕“促进学校科学、精细化管理”制定并践行“增值评价”教学理念,并通过学习诊断助推高质量课堂建设;通过建立基于数据反思教学、精进教学的机制,能够依据数据实施差异化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指导;在课堂教学的前、中、后提供数据支持,可实现精准教学和高效学习;泛在化教与学,可以让教与学随时随地发生;提倡个性化课后学习,通过微课、分层作业、错题集合、智能导练、自主学习等多方面教育教学举措的落实,促使信息技术在课后学习中得到广泛性应用;积极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融入信息化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基于智能教学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有着极高的现实价值,且是当前推行教育改革升级的必然举措。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依托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推行个性化与合作教学、完成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与利用、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创新制作与丰富、打造“微课嵌入式有效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新学生评价体系与方法、重视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升等策略的落实,实现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应用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加速教育改革进程,助推学生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