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怡
大众文艺,简而言之,是指为大众而作,以大众为主要受众或者以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艺形式,其内容和形式经常随着时代发展而有变化。在过去,大众文艺主要指由处于“亚文化层”的老百姓自发创作的戏曲、歌舞、评书、相声、民间故事、话本(小说)、民歌、民乐、谚语、民谣、民俗节目等“民间文艺”。随着电讯和信息科技的兴起,像广播、电视、电影、综艺,包括当今流行的公众号、自制短视频、脱口秀等,都可列为大众文艺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普及科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认同和信仰、掌握和运用,进而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1]马克思主义理论若要持续获得强大生命力,大众化是一个根本路径。大众文艺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革命文艺要为广大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大众化文艺根本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新阶段,就大众文艺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笔者试谈以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和鲜明特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列宁曾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2]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涉及到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发展本质规律的揭示,远非一般人群轻易能通盘掌握,而其内含的革命性、对人性成长的某种意义上的苛求也往往容易被社会世俗形成的心理惯性隐隐排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简化理论形式、创新传播途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民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群众先接触后接受并激发热情主动参与其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生成实践境域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种宏阔的、以解放全人类为根本目的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都是着眼于人类、立足于人民、关乎着大众,大众化、人民性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自其诞生以来必然内含的本质规定。正是基于人类、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以浓烈的情怀真切地关心劳动大众的疾苦,引领无产阶级的成长,毫不留情揭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及内在逻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与险恶,目的在于促成广大无产阶级的觉醒,以自身的斗争去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因为这种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应当也必然要使自身为人民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使人民在它的指导下赢得改造世界的最终解放。”[3]为此,主动贴近大众、传播大众、引领大众、服务大众、依靠大众,可谓马克思主义的先天基因。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与一般的“认识世界”的学术研究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明确的现实志向,有着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使命驱动,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人类和大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唯有大众化才能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身的思想力量,将理论的头脑演绎转化为现实的斗争和发展实践,从而让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得以展开和实现,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身的解放、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般而言,理论若要大众化需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理论本身的逻辑严谨科学、经得起推敲,能获得人们的思想认可;二是理论本身的价值取向和描绘的图景足以感召人,能获得人们的价值认同;三是需要适应大众通常的理智水平和审美取向,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获得最大传播效果。前两者是科学理论自身所应具备的基本底色,后者则是对传播形式、方法方面的要求。对后者而言,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5],因大众文艺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特性,我们应该较多采用与群众百姓生活和审美息息相关的大众文艺传播方式来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众文艺是出于满足大众精神需求,为大众而作,以大众为主要传播对象,天然具有“接地气”的特征,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也曾起到过极好的效果。
一般而言,大众文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通俗性,即大众文艺注重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创作和传播。二是普适性,即大众文艺门槛不高,是普通群众消费得起、接受得了的文艺类型。上述两者是大众文艺最突出的传播优势。三是娱乐性,即普通劳动阶层可以通过大众文艺获得轻松和娱乐,以此缓解劳动之余的紧张、疲惫,调节繁忙之后的生活情趣。这应是大众文艺最具吸引力之所在。四是“载道性”,即大众文艺虽然似乎并不那么优雅精致,但通常反映并承载着劳动人民美好善良的品性。相当多的大众文艺作品会以褒善抑恶的朴素方式来表达传承道德、传递价值、教化人心的内容,而这也是大众文艺能够承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命的一个关键契合点。
1.大众文艺可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我们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了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6]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作为思想理论,还是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抑或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它要为社会大众喜爱和接受,首先面临一个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理论简约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的问题,如此才能与人民群众的理智水平、文化素质相适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对接。大众文艺以形象娱人,以内容吸引人,以“共情”感人,以群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联通理论与实践、观点与现实、愿景与诉求,进而在群众和理论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而群众则因此有可能带着观赏之后的“意犹未尽”逐步产生追索源头理论的欲望。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能够由情入理、由浅入深,于艺术性中体现思想性,于娱乐性中发挥教育性,其传播效果远胜其他手段。这就使得文艺载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2.文艺传播与政治传播可以互为补充。简而言之,政治传播就是社会阶层群体为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和诉求,通过视听媒体、报刊、会议、演讲、传单等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以此树立政治形象、扩大政治影响、组织政治力量和动员广大民众。文艺传播则是创作主体通过作品展现的文艺形象、语言、情节以及情景渲染等把自身的思想感受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受众,以此实现对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二者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政治传播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宣讲方式,更多表现为一种单向“灌输”的功能,一般需要受众有相应匹配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大众文艺往往采取平等叙述的方式,以触动角色代入、情感共鸣、理念共通的梯次递进为手段,由此实现一种由内而外、自觉不自觉的认可认同。二者相互配合,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因为政治理念必须是系统的、逻辑的,是指导实践的底层支撑,因此政治传播的单向灌输对培育先锋和骨干而言必不可少;文艺传播是易触易感的,对普通大众可以较易达到赢得认同、铺展影响的更佳效果;甚至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如在过去国民党统治时期,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往往不得不依靠文艺的形式来加以传播。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大众文艺在封建士大夫、士人阶层眼中属于鄙俚粗俗、上不得台面的底层文艺,仅供老百姓自娱自乐而已,为此一直不受重视。这一局面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开始有了改变。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大众文艺这个“利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此感召人心、凝集力量、鼓舞斗志,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后,一些进步学者开始研究大众性文艺,并逐步参与到大众文艺的创作中,并加入一些新文化、新道德或针砭时弊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众文艺的层次。同时,中国共产党也通过创办《向导》《先驱》《妇女声》《劳动者》等刊物,以通俗化的语言向知识分子、劳苦大众、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在革命化和大众化的引领下,有进步知识分子参与的大众文艺研究与创作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大众文艺从以“娱乐性”为主、“载道性”为辅开始转向以“载道性”为主、娱乐性为辅,涌现了诸如陕北民歌《东方红》、秧歌《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小说《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新英雄儿女》《王贵与李香香》以及木刻画《减租》《群英会》《小八路》等生动活泼、教育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其传播效果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新中国成立后,勾栏戏曲、评话鼓书、歌舞杂耍等旧社会民间自发文艺或逐渐隐退,或纳入“正规化”,同时一大批激情澎湃的宣传经典理论、阐释方针政策、歌颂建设成就、颂扬先进典型的革命和建设题材小说、电影、歌曲、戏曲等成为大众文艺的主体。这些经典作品既突出马克思主义“载道性”,又注重精益求精的审美性,极大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对社会大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发建设热情可谓功效卓著。
改革开放后,大众文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时代,以消费性、娱乐性为主的通俗小说、流行歌曲、电视剧、影视大片、综艺节目、文艺演出、K歌、行为艺术等新的内容和形式浩荡而来;而随着受众文化层次的普遍提高,一些原本属于“高档”的“附庸风雅”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大众文艺与高雅文艺、精英文艺的界限也日趋模糊。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爆棚”的大众文艺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负面问题。“现今的大众文艺,更多更主要的是指商业社会中作为一种消费品的文艺类型”,[7]市场机制的驱动使文艺产品迅速变得商品化,盈利至上、资本操作、规模化生产、手段营销等成为贯穿“流行文化”“畅销文化”的本能逻辑;“顾客是上帝”的指挥棒使文艺作品日趋精致的同时,以迎合与媚俗为目的,以调侃政治、嘲讽理想、回避崇高、猎奇隐私为“卖点”的庸俗文艺大行其道,泥沙俱下和龙蛇混杂自是不可避免。当然,由于我国有较为完备的审核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的相对内敛保守,大众文艺商品一般不会有极致走偏的现象,即使出现超越尺度的问题也很快能得到纠正。而且,由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文宣主管部门也一直在引导推出各类弘扬主旋律、倡导正能量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红色题材、正史题材、沧桑巨变题材、先进典型题材、家庭社会题材、现实奋斗题材、反腐肃贪题材的电视、影视、纪录片、文艺演出、歌曲、文学作品等,一直认真坚持大众文艺“载道性”这一品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世道人心正态化、公序良俗普及化方面功不可没。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层面的接受、认可状况事关执政根基、绝不可轻忽。也因此,如何继续用大众文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8]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文艺生态复杂化、审美取向个性化的背景下,利用文艺载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以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根据这样一种状况,大众文艺应采取以下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人民群众接受、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进而拥护热爱和正确、灵活的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要达到这一目的,大众文艺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9]“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10]这就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是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情感上与人民共鸣,尊重并发掘群众首创精神,了解并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重视并展现大众的个体性存在,并注重及时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原料和养分。二是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坚持立足现实社会实践,时刻倾听人民的心声,关注群众的迫切需要,以人民的视角来看待和认识社会问题,着力聚焦民权民生和民众现实利益诉求,消除群众和理论、群众和政治之间的心理疏离,创作能引起大众反响、社会共鸣的好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确保大众文艺的持续保持旺盛生命力,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时代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艺的体裁、流派、样式开始变得精彩纷呈,人民群众的审美取向也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广大青年一代而言,他们思维非常活跃,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审视甚至挑剔乃是一种常态。因此大众文艺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文学样式和艺术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要善于根据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选择合适的文艺载体形式。如各类“神剧”虽广受诟病,但其实是比较适合处于“亚文化层”的中老年群体的;又如现今心态成熟的中青年,可能更愿意从新闻或纪录片中获取相对稳靠的知识和信息;而青少年很多则热衷于各类“up主”[11]提供的兴味视频,等等。这些都需要大众文艺创作者采用针对性的内容和方式。此外,当代马克思主义从内容和属性而言是有层次之分的,其大众化的方式不能简单一概而论。如对那些内容理论性深的,最好借助文艺载体将之形象化、通俗化,以易于理解;对那些内容政治性强的,最好借助文艺载体淡化其说教性,以易于亲近;对那些内容政策性强的,最好借助文艺载体展现时效性和观赏性,以易于传播。各类文艺样式,如通俗的和高雅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流行的和高冷的,本土的和外来的,都可以根据实效和审美需要找到样式与内容的最佳结合点,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适宣传载体。
用大众文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文艺创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群策群力、协同发力,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传。其中文艺创作者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出产大众文艺精品力作的主力军,不仅需要较高的艺术创作技能,而且还应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具备捕捉时代气息和社会特点的敏锐思维,以此才能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作品。借助这些作品,可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实践,共鸣大众情感心声,传达人民愿景诉求,引导受众思考提升;不仅要帮助受众提升思想理论水平,提升现实判断能力,还提升文艺审美能力,并由此形成正反馈,形成不断促进大众文艺质量提升的正循环。对理论工作者而言,不能陷入书斋式“纯理论”,要能对大众文艺及时关注和跟进,进而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观察和指导文艺创作;既要能帮助文宣作品尽力实现理论的通俗化,又要监督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使其不歪曲、不走样,不陷入庸俗、低俗、媚俗。新闻工作者既要保证如实反映社会事实,同时要创新报道模式,科学组织新闻素材,增强新闻叙事的条理性、逻辑性、吸引力,积极引导人们关心社会时事,关注自身利益攸关之事,从而激发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兴趣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求知欲。宣传工作者既要合理运用体制优势,做好行业产业的引导和规划,又要善于发现、发动、发展社会创作力量,努力将科学理论的宣传融人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中去。
当今已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运用,诸如微信、知乎、抖音、B站等各种新媒体蓬勃兴起,这类新媒体因很好顺应了现当代人们空暇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而成为“流量王者”。在人民群众汹涌澎湃创造力的推动下,大众文艺也对应衍生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其令人目不暇接。这对用大众文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应是一个良好机遇。例如微信公众号和知乎平台,就涌现了很多由体制学者或民间人士撰写的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论作。这些论作摆脱了正统刊物文章的各种限制和束缚,用时兴的语言、流行的桥段、大众耳闻目睹乃至亲身感触的事实深入浅出讲解基本理论与其现实事实的对应,诸多受众很容易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理智的契合与心理的认同。又如抖音和B站平台,亦不乏各类视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大众化的阐释,将学术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百姓熟悉的生活话语,获得很高的关注和点赞。文宣主管部门应高度关注此种新业态的变化,及时占领站稳新兴阵地。一是要利用人们对新媒体的新奇感和高认同度以及新媒介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构建自身网络平台供人们随时随地各取所需(《学习强国》平台即是运营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二是要综合利用理论骨干和“群众名嘴”,通过各类热点平台进一步下沉理论传播重心,赢得传播流量。三是要融合理论专家与技术专家,在专业化制作的基础上,实施可视性呈现和互动式传播,推出有吸引力、说服力的理论传播精品力作,让人民群众想看、能看、爱看。一旦运用好了各种新媒体,以大众文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可以如虎添翼、平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