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大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希望,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开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高校必须肩负起的责任与使命。西藏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不仅要着眼于发挥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应注重西藏地域性特色文化优势,更要厘清西藏地方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基于此,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是指包括西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文化自信中的基础不仅包含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应该是“从历史的整体意义上”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文化对于民族、国家,犹如水或空气之于人,是密切相关且不可或缺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学生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增强其基于优秀文化基础的文化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提文化自信概念,并将其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结合,形成了“四个自信”理论体系。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心态上的成熟和文化选择中的自信,是民族整体积极向上的文化发展势头,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民族复兴和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学者约瑟夫·奈曾指出,“软实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国民凝聚力,借由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同化力来影响和说服别人认同某些特定的价值观念,以实现预期效果。”[3]文化自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引擎。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凸显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离不开青年大学生这支生力军的积极参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正是其主要对象之一。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是承载伟大梦想的实现者、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伟大工程的建设者、伟大斗争的推进者,这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生使命要求,而这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及区域特色文化的滋养。加之现阶段,党和国家正在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这个角度理解,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接受五千年来沉淀和积累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熏陶,并内化为文化基因,成为其“精神命脉”与“精神标识”,增强其文化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文化由民族创造出来,民族又由文化凝聚在一起。中华大地地域广袤,造就了多元的人文发展景观,各民族源源不断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滋养,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关键在于中华文化蕴含着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讲求“万物并行而育”,其本质是差异互补、互鉴互利、共赢共荣。[4]西藏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各民族人民,在与中原及其他民族长期的交往交融过程中,在促进自身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西藏文化早已与各民族文化深深熔铸于中华文化的肌体之中,包括藏族在内的各民族早已形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西藏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只有培育西藏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判断力,最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并不断实现创新性发展。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努力开掘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富矿,观照国家时代主题,创新历史叙事方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内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从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明人伦”,注重伦理、道德、人格等多维精神层面的塑造。[5]将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体系中,积极塑造具有高尚情怀和完美人格的现代人才,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自信,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西藏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关系,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积极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关系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这是树立文化自信和开展文化观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文化繁杂的当下,正确树立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关系的认知,切实感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促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自信,不仅是增强西藏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社会和民族认同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立自强自信,不断提升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营养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当下,给包括西藏高校在内的国内高校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样,思想政治教育传授内容涉及哪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检验考核学习效果等,审视全国高校,普遍还没有建立起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宏观层面缺乏明确的规章定制,更不要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相对落后的西藏地区了。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高校还突出表现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吸收扬弃上)精华和糟粕的区分鉴别不够明显,两者融入存在着明显的校际差异。主要表现为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研究、运用相对较有优势,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做的更好。而从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性与特殊功能看,民族地区其他多数高校没有注意到民族的特性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几乎与普通高校毫无二致。特别是由于西藏宗教氛围十分浓厚,而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分裂集团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以宗教为掩护分裂西藏的活动不止,在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西藏宗教文化容易对藏族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的影响。二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本应是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高校往往看重专业课教学,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关注得不够。[6]传统文化课程开设普遍存在,学时少、无教材、缺师资等问题,往往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均不高。不可避免的导致文化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创新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入脑、入心了。
在当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着信息技术和舆论话语的垄断优势,改变了以往“西化”、“分化”的伎俩,以“文化渗透”、“文化入侵”等行式,极力抢占我国文化的发展场域和空间。他们通过把西方文化思潮进行包装隐藏,通过新闻言论、社交平台、影视歌曲等浸润到大学生的文娱生活中,持续对我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大学生群体由于富有活力且向往新事物,往往是最先接触的群体。学生们在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也难免不会受到夹在其中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对于思想正处于塑造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还不具备理性健全的判断能力,容易在意识形态上产生困惑,被西方反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和质疑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错误思潮影响和误导,从而弱化对“四个自信”的认同,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实践动力。这种消极认知,会阻碍他们主动承担文化复兴使命,降低凝心聚力筑国梦的热情。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西藏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其特殊性,即长期以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打着民族、宗教、文化、人权的幌子,在国内外从事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分裂活动。尤其近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逐渐把矛头转向意识形态领域,重点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渗透、破坏、干扰。他们不愿看到西藏的繁荣进步,面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发掘、保护和发展的良好态势,十四世达赖集团枉顾事实,不仅否定在党的领导下西藏民族文化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还造谣污蔑,颠倒黑白,在国际上到处散布和大肆鼓噪“西藏的文化遭到了灭绝”,并在一些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借此不断掀起反华舆论。[7]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严重的干扰。
必须明晰,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优秀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提升,并不意味着处处复古和拟古,而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年来,西藏高校能响应教育部相关部署要求,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仍然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一是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大多集中在专业技能层面,活动受众面较窄。即使开展了像讲座、比赛等相对正式的活动,也多是偏理论性内容的讲解,且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不高,缺少了生动趣味性,难以引起大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二是虽然众多的大学生社团,也多有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但因经费短缺、活动经验缺乏等原因,活动多流于形式,效果欠佳。三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普及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是网络自身不具备辨别文化的功能,在传播优质文化的同时也会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异质文化。大学生在其中能得到的文化营养价值微乎其微,反而因过度娱乐消磨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逐渐弱化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四是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载体运用不足。高校虽都建立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建立QQ群与微信群,但往往只发挥了沟通交流媒介的作用,而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展示作用方面偏弱。针对当前人们接受信息日益呈现碎片化、片段式的特征,西藏高校运用常用新媒体平台的效率远低于内地高校,而且在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特征的应对方法上也相对较少,在创新文化传播途径方面存在明显瓶颈。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可,在新的历史起点,树立“用户思维”讲好西藏故事,唱响中国声音,着力探索提升西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是西藏高校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
西藏高校是西藏经济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受西藏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高校的一些特殊性。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西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包含和依托地域元素,即讲西藏故事,必须有西藏味道才行。[8]情感认同是基础,新时代西藏高校为履行新使命,必须与时俱进、因时而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要呈现出更多的人文色彩和价值关怀。传统文化思想蕴含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因素都要求在育人方面要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大学教育必须遵循的核心理念。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也都极其看重本民族文化是否得到外界尊重和认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从平等的观点出发来看待西藏的传统文化。任何文化都是平等的,在本质上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藏族学生通常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民族自尊意识,这就使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就整体而言,“西藏文化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特性’‘宗教氛围的浓厚性’‘地域特色的鲜明性’‘价值追求的多元性’‘生态智慧的朴素性’‘历史发展的东向性’等特征。”[9]特别是对于西藏的宗教文化、风俗习惯我们必须本着客观、超然、理性的态度对待它,避免情感化,只有采取符合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的沟通方式,才可能被大众群体所接纳,这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前提。总之,对待西藏传统文化应在尊重和包容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
高校开展文化自信培育目的在于服务国家战略利益,因此,所涉及讲授内容旨在正本清源,打消学生的疑虑,回应学生的关切。“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处理好‘多元’文化与‘一体’文化的内在关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利用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10]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56个民族共同的文化。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团结之本,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核心力量。“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1]习近平总书记在此阐明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并存而非对立,中华文化认同和各民族文化认同并存而非相悖。因此,在西藏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绝不能本末倒置。
西藏高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必须旗帜鲜明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五个认同”①“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摒弃复古主义、汉族主义和不分良秀的泛化倾向,立足国情,从批判继承、与时俱进的立场来审视和把握中华文化认同内容的要义。不失时机地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不断强化民族地区对中华文化认同进行维护、巩固。强调中华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指导和引领地位,使边疆各民族国民的中华文化认同达到同腹地国民中华文化认同的高度或同步前进,是我国文化认同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边疆治理理论的价值追求,更是国家治理理论的理想状态。[12]
开展文化自信培育关键是落实“怎么讲”,即如何提高文化议题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一方面,发挥好教育者的主导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3]只有率先夯实教育者自身的文化功底,打好文化“基本功”,才有底气去做大学生思想文化成长的“引路者”。这就要求教育者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有意识地积极营造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情境场与舆论场,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悟传统文化的真谛和魅力。还要求教育者要有主动性,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安排等进行改革创新,善于利用通识教育多元灵活的优势,精心安排设计,聚焦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相关主题文化教育,突出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此外,教育者要有管控力,能运用多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和传递给大学生,实现在错位处正位,在缺位处补位,以大学生喜闻乐见且有亲和力、感染力的语言技巧和语言魅力来进行话语传达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接纳力和认同度。
另一方面,在西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批判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西藏文化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藏传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协调、相适应的问题,使藏传佛教文化成为推动西藏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14]首先,“提倡世俗化的宗教信仰以解决如何对待藏传佛教的问题,发挥宗教爱国人士的影响作用以抵制达赖集团并促进宗教的世俗化,发挥宗教爱国人士的影响作用以人性化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其次,随着西藏的开发建设,要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运用人工智能、VR技术、“互联网+中华文化”行动等,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西藏历史文化资源,探索适合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助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学生在互动中找到“存在感”,在交流中享受“获得感”,在参与中体验“成就感”,切实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