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2022-12-17 03:00罗要飞张明飞顾展飞赵利苹魏晓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工程专业

罗要飞,张明飞,顾展飞,赵利苹,魏晓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0 引言

道路与桥梁类专业(统称为道桥类专业)大学生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人才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中国路”“中国桥”和港珠澳大桥等工程。通过大学4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实现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等方面的提升,其中毕业设计(论文)(统称为毕业设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的综合检验,同时也是衡量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2017年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明确要求,毕业设计作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中占学分最多的环节,对毕业生工程意识、工程专业素养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教育部在2020年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其抽检结果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以及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教育形势、教育对象及交通基础建设等的不断变化,毕业设计工作将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如何与时俱进地提升道桥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是值得每一位专业课教师思考,这直接关系学生能否在毕业后短时间内适应社会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地解决工程建设与养护中遇到的有关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交通基础建设的纵深推进,新技术、新方法、新结构、新材料等会不断应用于工程实体中,且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加快,这相应对道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毕业设计训练不断适应该变化是主动应对交通行业发展的战略行动,但目前很多高校道桥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上述关系。笔者结合所在学校道桥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开展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及访谈等指出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交通行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需求,探索提出可行的毕业设计质量改善措施,从而使毕业设计环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行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途径。

1 道桥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1.1 选题类型单一、题目变化不大

多年来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以道路设计和桥梁设计为主,科研论文、施工组织、铺面养护等方面的涉及较少,道路设计和桥梁设计包含内容具体如图1所示;而桥梁设计以连续箱梁进行相关要素设计,其他桥型基本没有开展,显然不符合当今桥梁结构的发展形势。同时设计题目多年来变化较小,仅是在工程名称或桥梁长度等方面做了改动,虽然依托的工程资料如地形图、基本概况、交通量数据等是真实存在,但设计阶段涉及的实际工程问题较少,系统化思维、综合性思维锻炼不够;且设计工作量不足,往往是只进行了部分要素内容的设计,甚至还达不到初步设计文件的要求。

图1 设计内容

1.2 指导模式与因材施教相背离

毕业设计分配主要采取随机分配或学生单向选择指导教师的方法,同时允许少量学生更换指导老师,随机分配原则以学生的成绩排名和指导教师排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两种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也没有兼顾学生的就业意向问题,不利于指导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毕业设计分配时间不合理,通常安排在第7学期中段,因考研或找工作等原因,在该学期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很少,相互了解程度较低,指导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特点给出恰当的毕业设计方向;而在第8学期,学生需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内容,学生基本没有更换毕业设计方向的机会。毕业学生数量较多,每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多达10人以上,即“一对N”指导模式,指导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捕获学生的具体情况,导致学生的设计成果差异性较小。

1.3 创新性不强、积极性弱

毕业设计选题的陈旧、分配方法及时间的不合理等,致使学生积极性不高、失去探索的兴趣,在较短的时间疲于应对设计内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通常套用已毕业学生的设计成果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虽然也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但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锻炼和提高得不到保障,进而导致毕业设计质量滑坡现象严重。专业学生中参与学科竞赛的比重较低,且参与的部分竞赛项目与毕业设计考核目标相关度较差,缺乏有效的创新活动锻炼;指导教师也未能将学生参与竞赛的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相贯通,创新项目或创新锻炼在毕业设计环节戛然而止,优秀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得到利用,从而造成专业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不足。

2 毕业设计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毕业设计质量的下滑已逐渐成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薄弱环节,影响“一流专业”申报、工程教育认证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基于新工科建设和交通“新基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道桥类专业实际,探索提出不同的毕业设计质量改善措施,以期解决毕业设计面临的困境。

2.1 毕业设计“三年一贯制”

学校提倡推广的毕业设计“四年一贯制”开始于材料类本科生,但对于道桥类本科生而言并不合适,主要是因为该专业毕业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而专业课的学习一般是从第三学期开始。基于此,结合所在系教师研究方向和授课情况,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研究方向或毕业设计选题方向一致的教师成立课程组和科研团队,从第三学期开始在遵从学生意愿和兴趣的条件下筛选有潜力的学生进入课程组和科研团队,分论文组和设计组由团队成员共同进行指导,因材施教、重点培育,即毕业设计“三年一贯制”,并鼓励学生根据研究方向申请各类竞赛项目,通过长时间的科研训练和实践从而提升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

2.2 实施双导师制

毕业设计指导实施双导师制,具体为“教师+研究生”“校内教师+实习基地老师”共同指导。对于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教师+研究生”方式可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的作用、缓解指导教师的不足,遴选优秀硕士研究生协助导师指导毕业设计,鼓励一部分学生参与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论文试验,提升实践和数据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开展毕业设计。邀请校外实习基地人员参与毕业设计环节,即“校内教师+实习基地老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选派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专业实习,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毕业设计,并让实习基地老师参与到学生毕业设计的日常指导环节中。

2.3 发挥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能够激发其他学生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毕业设计开展前有学科竞赛的经历的同学,在遵从学生意愿的情况下仍有原有指导老师负责毕业设计环节,并鼓励其不改变原有科研方向、继续开展深入研究;毕业设计完成后鼓励这些同学参加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活动,接受不同方面的意见和批评,不断完善设计成果并形成标杆,通过一系列宣传辐射带动下一届毕业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在每个老师指导的学生中,筛选学习成绩较好、时间相对充裕的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增添一些道桥行业的新元素或采用更为前沿的软件完成毕业设计,以此增加毕业设计的创新性,根植传统求创新;并鼓励参加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活动,引领带动下一届学生创新毕业设计。

3 结语

基于毕业设计训练与交通行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调研指出了道桥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具体为选题类型单一、指导模式与因材施教相背离、创新性不强等,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相应从毕业设计“三年一贯制”、实施双导师制、发挥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方面尝试提出了毕业设计质量改善措施,以期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工程专业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