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之“攻”,拔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之“效”

2022-12-17 12:03沈韵秋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内涵写作能力文本

沈韵秋

(南通市城中小学 江苏 南通 226000)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成效,多决定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等,但其本质,与教师对于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则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想要在写作教学上有所成就,还需对学生语文学习各方面的关联有所了解和把握。而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经历了诸多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学生的写作学习,总与其阅读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此,教师想要提升写作之“效”,便应适时将“读”与“写”进行有机结合,将“阅读”作为“攻下”写作“堡垒”的“秘密武器”,为学生写作学习提供最佳“攻略”。

1.加强课外阅读拓展,扩充写作素材资源

在小学阶段的写作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人生阅历尚浅,其能够吐露于纸笔之下的自身经历少之又少。而在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却能通过有效的阅读学习,迅速填补自身写作素材的缺乏。因此,教师不难意识到,想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教师写作教学效果,必然要将阅读教学作为其必要基础。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在教材文本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课外阅读,从而为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拓宽途径,以保证其写作能力的发展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空间。

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拓展,也需要视情况而变,既要为学生展示语文阅读的魅力,也要借机引导学生积累相关写作素材,使其在自主课外阅读中,也能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带领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了解其发展的前因后果,并从中感受人物性格与个性,感知其中“廉颇”的秉性变化,而从中获得人生启发。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帮助学生拓展阅读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资料,来辅助学生理解两人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在学生阅读“完璧归赵”这一情节之前,教师还可向学生展示另一个关于“和氏璧来历”的故事,并要求学生了解完来历,说出自己的感受,来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在学习完“负荆请罪”的情节后,教师则可要求学生作一篇关于这个故事的阅后感想,从而使其能够自主思考,如何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和积累更多素材,实现自己写作效率的提升,增强写作思想的深度。

显而易见的是,要实现课外拓展阅读的价值,便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课内阅读的文本进行适时的“见缝插针”,使得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实现“无缝衔接”。这样的行为不仅利于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也使其写作素材的积累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2.传授语言品读方法,丰富写作词句表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话,一直为后人所传递,其强调方法的传授远远好过直接的教学,因此,其对于教师建立与学生间的“教学关系”具有很强的积极影响。教师只有意识到学习方法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其教学产生有效性和指导价值。对此,教师在平常的课文阅读教学中,更应多加注重阅读方法的教授,以此促进学生阅读技巧的积累,并将所品读到的作者美妙的遣词造句,尝试做到“有一学一”,再逐步从模仿过渡到对词句的自主运用,实现自身词句表达层次的丰富和提升。

从品味文本内涵,到对词句表达的熟练掌握,对词句的运用自如,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对此,教师更应为学生提供学习阅读技巧的时机,以此促进其写作基础的稳固。以《匆匆》的教学过程为例,这篇文章出于名家之手,其在词语的运用和语句的表达方面颇有讲究,将景和情融合得恰到好处,是学生可学的典型课内写作范例。首先,教师通过“即将结束的小学生活”的话题,引出学生对于“匆匆”一词的理解,使其感受作者文题的意义,并向学生强调,在写作时,文题的“点睛”之效十分重要。而在学习需要重点分析和理解得句子时,教师可为学生先行准备利于其理解句子的引导性问题,要求其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探究,以此促进其对关键语句的深入理解。基于此,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从而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与教师“切磋”品读技巧。比如作者在感慨“日子匆匆”时,灵活运用修辞,并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得读者仿佛真正看到了时光的“身影”。教师便在此强调,在写作中,想要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应站在生活的角度,使得别人读来被感情切,更觉形象,从而被文本深深吸引,不吝赞美。基于此,教师也可开一个“临时研讨会”,以“如何表现时光匆匆”为主题,要求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交流写作思路。

由此看来,教师对于学生品读技巧的传授,对文本出彩之处的强调,能够帮助学生将阅读好文本与写好作文有机联合起来,实现其对“读写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能够在自主阅读中,也能注重阅读技巧的运用与积累,实现写作基础的夯实。

3.深度挖掘文本内涵,善学写作创作立意

在小学阶段的写作学习中,学生从学习如何运用词句成文到注入真情实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学生在后续的写作学习和活动中,能够更加关注自身写作的立意、情感的倾注以及内涵的体现,从而在思想逐步成熟的条件下,使自己的文风逐渐站住脚跟。对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更应注重对于阅读文本内涵的深度挖掘,使得学生在其引导下,对文本中作者创作的意图,以及思想境界升华的创作思路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尝试为自己的作文增添一抹耀眼的彩色。

教师对于文本内涵的挖掘,也要注意选择其中更适于学生写作学习的内容进行放大和强调,有些内涵思想仅用于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而其难度却不适于学生进行模仿。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学生充分了解作者对于人物特点的突出,需要教师为学生埋下阅读“伏笔”。比如,教师在导入时,为学生引入鲁迅与“早”字的故事,并借机向学生介绍鲁迅,使得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时,能联系作者作品的写出背景,从而更为客观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深意。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在了解完闰土这一人物时,深刻感受到当时社会的不平等,逐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其对写作立意的有效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重要语句时,学生的学习思路也更为开阔,从而更利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强调,在写作前,明确创作立意的重要性,并通过阅读学习鲁迅的这一文章,感受如何在写作时将立意表达得恰到好处。

课文的选材设计范围较为宽泛,因而教师在对教材内涵进行深挖时,应多方考虑,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强调领悟文本内涵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最终督促其学以致用。

4.巩固文本阅读收获,探寻读写结合契机

在课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注意到,教材的编排,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关注,不止于专门的写作板块,在文本阅读之后,还适当为学生准备了小练笔,从而帮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其多以仿写、扩写、改写等为主。多样化的内容板块,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更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写作机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从而为其在阅读中所收获的写作技巧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对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探寻教材中甚至课内外结合时,能够进行“读写结合”的契机,为学生写作技巧的锻炼与获得创造良好的时机。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练笔”时,要注重强调“贵”在模仿内在,而不是外在形式。这样的引导更能帮助学生体会“模仿”的内涵,学习“模仿”的精髓。对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提醒学生注重“模仿”的度,从而令学生如何适度地“模仿”。以《荷花》的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应首先关注到课后小练笔的要求,从而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所根据和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段落。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教师以问题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所写荷花、荷叶的特点,并加以关注其用字的精妙之处,比如,在讲解“挨挨挤挤”这一词的妙用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出这个词的状态。在表演时,学生深切感受到这一篇课文的用词之妙,从而为其后续的“练笔”奠定重要基础。同时,在此段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对于作者所用的“有的……有的……”这一句式的看法,基于学生的想法表达,教师则进行总结和强调,使得学生能够探及文字的内在,以此感知荷花的千姿百态,为其在“练笔”中的自主思考和方法构思创造重要的思想条件。基于教师的全方位引导,在学生具备了“仿写”基础后,教师便直接穿插“仿写”环节,要求学生运用这一句式,写一段话,为其小练笔创造“热身”机会。在一系列的铺垫之后,学生在课后自行完成“小练笔”的过程中,显然倍感轻松,文思泉涌,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发挥淋漓。而教师对于读写结合契机的把握,为学生争取了拓展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推动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收获对文章的深入品读,迸发更具深度的想法,更能为其后续的“写”夯实基础,实现“读写结合”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价值。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一直是其作为基础学科的特殊原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关注这一特点,找到教学突破口,力求为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升作出相应的贡献。同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也应积极抓住学生的“可塑性”,为其后续的语文学习创造更为优质的条件。而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教师需要关注和充分利用的,尝试以阅读教学的“攻势”,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从创新的角度,拔擢写作教学的效果,真正体现和发挥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

猜你喜欢
内涵写作能力文本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重视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