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畅
(成都理工大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名人作为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闪耀着中国人民独特的气质风范,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杰出历史名人之所以值得传颂,不仅在于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功勋卓著、地位崇高、声名显赫,更在于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文化品格等,是中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集中表达,具有传承文化、教育民众等多重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摈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因此,形象诠释、广泛传播我国历史名人文化,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传播就是动态的文化样式,没有传播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2]随着我国于2019年6月正式跨入5G时代,信息传输的高速率意味着视频语言正在取代文字语言,成为社会交流的的主要表达方式。2021年6月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6月增长4321万。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20~29岁用户占比92.3%,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2小时。”[3]短视频作为立体化与多维化的信息载体正在重新定义传播,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只是部分受众的个体兴趣,而是一种全民性、群体性、社会性的内容取向。5G时代短视频的高清、沉浸、互动等特点和趋势,使“短视频+文化”在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拥有更大想象空间。[4]5G技术赋能下的短视频采编成本将大幅度下降,采编设备更加便携且更易于使用,4K/8K制作、虚拟现实、AI等技术的日常化应用将促使短视频内容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基于视频内容的社交、电商、社会治理等逐步步入常态化。[5]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工具与生产要素,短视频在现代工艺与传统文化糅合的过程中,能让创作者通过新型影像话语重新演绎历史名人文化,体验化的获取方式更有利于其唤醒、激活与复现,达到“1+1+1>3”的传播效果。可以预期,随着越来越多优质内容和创新形式的涌现,短视频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及“活化”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名人要有现实意义才能活在当下。四川在国内率先启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分别于2016年和2020年公布名单,包括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等二十位历史名人。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其中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而闻名天下的古蜀郡守李冰入选。课题组在前期对李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于2021年3月到9月对16岁至65岁的受众进行了样本量为6000份。有效问卷为5732份的关于历史名人李冰形象诠释与文化传播的受众调查,有效率为95.53%。同时,还对包含相关研究学者、传播学专家、短视频平台运营人员、景区管理工作人员等21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李冰文化的传播能够典型体现历史名人“活化”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个清晰且具有辨识度的历史名人形象,不仅能让人过目不忘,更是其文化广泛传播的基础。李冰不仅是都江堰以及四川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科学治水的典型代表。但从前期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受众一提起都江堰就会想到李冰,但单独提起李冰更多是迷惑或者印象不深。另外,部分受众还存在对李冰的片面误读及曲解,其中有31.7%的人认为李冰是神话或传说中的虚构人物,甚至有22.3%的人将李冰与大禹混为一谈,可见,李冰人物形象还未深入人心。
课题组对李冰文化资源进行了归类整理,从其整体知晓度调查情况来看,有形物质资源知名度统计后排名前三分别为:都江堰工程(知晓度93.5%)、李冰遗址遗存(知晓度72.3%)、李冰纪念性建筑(知晓度51.8%);无形精神资源知晓度统计后排名前三分别为:都江堰放水节(知晓度48.7%)、李冰思想精神(知晓度42.9%)、李冰神话传说(知晓度27.6%)。总体来看,受众对李冰的了解偏向依托于都江堰的有形文化资源,无形资源知晓度偏低,尤其是李冰思想精神的具体体现、治水经验及理念等。因此,对于李冰文化传播的研究,不能仅单纯停留在陈述性解释及赞颂式层面,还应当深挖其精神内核并进行有效的价值展现。
目前,李冰文化在以往的传播上较依赖于传统媒体的运用。一方面为图书出版,主要为学术类、历史地理类、文学故事类,但专门讲述李冰的较少,主要有1993年出版的《李冰》及2020年出版的《李冰传》。另一方面为影视作品,如1983年王亚彪指导的电影《李冰》,2012年由沈燕林执导、刘奕君主演的历史电视剧《李冰传奇》,此外还有一些动画片,如《龙脉传奇》第一部的第7、8集,《中华治水故事》第9集等,但作品数量仍较为匮乏,整体热度不高,社会影响力也不大。从调查情况来看,看过李冰相关书籍类的受众为7.84%,看过李冰相关影视作品的受众为9.6%,且整体年龄层偏大。从调查结果来看,李冰文化传播内容及形式陈旧、与生活有距离、无趣等是大众不喜爱的主要原因,认为其无法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比例达到65.13%。
传播与宣传历史名人,如何不单纯停留在斯土有斯人的空洞炫耀,而是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呈现当代表达,让历史名人形象“站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响起来”“火起来”,已成为目前历史名人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性及视觉性媒介,短视频的出现为技术与文化传播增加了全新的注脚,其已成为人与历史、世界、他人之间的介质,文化意义阐释的重心也发生了由故乡到他乡以及由本土到全球的空间转向。身份、记忆、遗产——当代意识的三个关键词,文化新大陆的三个侧面。这三个词彼此相连,极富内涵,具有多重含义,每个含义之间又互相回应,互相依存。身份意味着一种独特的自我选择、一种特殊的自我承担、一种稳定的自我辨认以及一种亲身经历的与自身的团结互助。记忆同时意味着回忆、传统、风俗、习惯、习俗和风尚,覆盖了一个从有意识到半无意识的场域。而遗产则直接从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转向了构成我们自身的财产。三个词可以互相阐释,几乎是近义词,而三者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新的内部结构。[6]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身份”往往跟民族感紧紧相连,历史名人的身份选择不仅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爱国形象的清晰辨认,更是“坚持人民为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历史名人又具有明显的本土性与在地性,其传播离不开其生活过的当地物质景观。段义孚认为,风景以及环境不仅仅是人的物质来源或者要适应的自然力量,也是安全和乐的源泉、寄予深厚情感和爱的所在,甚至也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重要渊源。[7]如果说形象是一种生命形式,而物体是他们的身体,那么媒介就是其在其中活过来的栖居地或是生态系统。“媒介”是将形象和物体结合到一起而产生出一个图像的一整套物质实践。[8]短视频作为一种移动化、碎片化的流动景观,让时间与空间两种偏向恰好得以组合与交叠,成为时空与人物的最佳媒介呈现。麦克卢汉认为“一切感官均是媒介的延伸,感官同样是我们身体能量上的固持的电荷”。[9]“5G+短视频”基于VR/AR所创造的身临其境与眼前为实,将会使感官深度卷入,高度技术化持续改变感官比率的同时,也在不断延伸着人类身体的感官触角,让“媒介及延伸”视阈下的体外符号进化得以实现。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图像的意义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并宣称“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历史名人也得以有更多机会从我们以往所尊崇的“读”的文化意象里走入“看”的视觉景观中,其人物形象及生命内涵也在不断生成及构建出的多维感官图像中被更好诠释与认同。
空间不仅是由山川、河流等自然要素构成,也是人的主观认知和历史文化经验所生成,其生成方式离不开符号性的表达和传播。[6]以李冰为例,不仅是古蜀文明、华夏文明的伟大继承者与创造者,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者。都江堰作为独具特色的地理符号,使李冰的人物形象的标识度得以明确区分,其空间视觉元素如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玉垒山、岷江等都成为其人物的“胎记”与“烙印”。媒介始终是由感觉和符号因素的混合,而所谓“视觉媒介”都是把声音和景象、文本和形象混合或杂交的构型,甚至视力本身也不完全是视觉的,其实践要求有触觉并入的协同作用。[8]从媒介意义上来讲,这些具有物质性的空间,也为外界对历史名人的“轮廓”辨识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文本。文本空间和符号世界转变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仿真成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秩序的现实主导,虚拟生活的现实化和现实生活的虚拟化使得人们注意力被那些人性光辉的“瞬间”所首先吸引,而当无数个人性光辉的“瞬间”集聚并拢时,就构建出了我们所观看与期望的场景。[10]在5G技术的加持下,短视频传播的实时性、表现样态的丰富性、创作和欣赏上的互动性将会持续改善,4K/8K高清视频传输、VR/AR以及交互技术的创新运用,使其沉浸式感官体验特色愈发凸显,为历史名人文化传播构建出全新的视觉空间。研究学者、当地居民、文化爱好者等均可化身历史讲述者,将口述历史与现代科技的智能地理场景回溯结合,以秒数为时间维度,以都江堰地域为空间维度,将历史景象进行画面拆解,在影像中记录与再现历史名人的光辉印记。“冰任蜀守,度势而建堰”,李冰科学解决了江水分流、排沙等系列问题,用先进的治水思想排除了天府水患。经由短视频APP视像化处理后所呈现出来的真实场景,使李冰人物形象在一个个“短平快”中完成了“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理念画面的知觉组装。“在时空意识的统摄下,传者优化的心理时间与心理空间成为作品的秩序之源和美学基点。”[11]这些多维感官图像不仅高效提升了用户的阅听体验感,加深其对李冰人物的特征及印象,了解李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科学治水思想,也能让用户更加生动的想象历史、记忆历史。
形象已经不再是用于认识世界的透明窗口了,不再单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而颇像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演员,被赋予传奇地位的一个在场或人物,参与我们所讲的进化故事并与之相并行的一种历史。[12]以李冰来说,他的“风华正茂”在1974年都江堰外江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上可以窥见:丰满的面部,颔下却没有胡须,只有上唇上边微微刻有秦汉流行的八字胡。[13]课题组在前期的调查中发现,有65.3%的受众认为治水时的李冰是年纪偏大且有着许多胡须的中老年人。可见,大多数人对远离影像记录时代的李冰仿佛持一种“固执且有成见”的印象。历史名人的有形物质资源作为一种载体,本身也具有媒介的特质,使“历史名人形象”得以储存、共享和再生。运用短视频平台,结合俏皮的语言、精巧的文案及立体的技术,在符号表达中强化历史名人有形物质资源的文化记忆。李冰早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运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之中,实现了科学与哲学的结合,体现了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AI模拟、8K摄影、数字拓片、定格动画、大数据算法模拟等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清晰展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缘由及治水布局,立体展现李冰的治水理念,还可以对岁修时使用的杩槎、卧铁、编竹笼装的鹅卵石等进行功能演示,勾画出李冰作为爱国官员、大国工匠、哲学家的人物形象。2021年1月,网友大谷就利用AI技术让古画中的苏东坡在短视频中复活,一举登上热搜并被人民日报等账号转载,视频中还别出心裁地搭配了古音诗歌朗诵,让大家感受了一把人工智能与古韵诗意的奇妙碰撞。目前,Snapchat还将短视频与AI技术进行叠加,为与历史名人的“隔空对话”创造了高效有趣的互动界面与技术对接的准入端口,并提供场景加载等更为智能、便捷、强大的辅助创作和精准分发的技术支持。用户可以通过个性化填充的方式制作视频,结合素材、特效、音效以及AR技术设定独创情境,体验身为蜀守的李冰一系列经历中不断成长,让用户直接成为历史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这些立足时空的感官展演,丰富了历史名人文化的不同切面,从而放大了视觉上的美感体验,多维呈现出历史名人的人物面貌与精神风貌,重塑着受众对历史名人认知的方式,也梳理着我们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记忆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人们从社会中得到记忆,也在社会中拾回、重组这些记忆。”[14]集体记忆的存在,凝聚和延续着群体。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指出“它是指一个群体在特定的时空里的共同经验。”[15]集体记忆作为被社会建构出来的概念,其中包含了被群体所共享的重要的精神意涵的东西,而这些是在意义被建构之后强加在原本的物质实体之上的。通过大众传播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彼此认可的共同的记忆,一般主要是通过语言、神话故事、象征符号以及其他可以唤起记忆的事物来建构的。在皮埃尔·诺拉的观点中,有关纪念的记忆的表达一开始就意味着两个层面的现实的交叉:一种是可触及、可感知的,有时是物质的,有时物质性不那么明显,他扎根于空间、时间、语言和传统里;另一种则承载着一段历史的纯粹象征化的现实。[6]“神话起源”和“传说故事”是构筑关于历史名人集体记忆的最初样本,并通过时间脉络产生出意义。在记忆旅行的过程中,媒介的作用得到凸显,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们,借助媒介分享共同的信息与情感,历史名人的形象与文化被想象和建构。短视频作为蓬勃发展中的影像叙事方式和话语叙事形态,既传承传统文化,也在持续促进中华文化的再创作,令传统文化以新形式植根于人类交往的精神世界。[16]
文化表演是“一种让我们可以从中反思自己及明确自己本质的活动,并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表现我们的集体神话,并为自己展示其他选择,最终在某些方面改变自己而同时保持自己一些方面的特色。”都江堰“放水节”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不仅是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及李冰的庆典仪式,也是大型民俗活动之一。作为一种节日事象,“放水节”既寄托了成都平原灌区民众期待河渠安流、耕作有成的心愿,又寓意着官方对水利工程、民间疾苦的重视。都江堰放水节的主要仪式便是“开水”,而当今“开水”在都江堰政府的精心策划下,已经糅合为大型文艺实景表演的“放水大典”,不仅承载了集体记忆的叙事功能,也承载了民间个体的亲身体验,其已经超出了历史名人普通表演展示的范畴,具有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与象征指向。“放水节”的内涵一是对都江堰的“岁修”和“放水”,二是“祭二王”,即对李冰父子的祭祀与歌颂,这一环节鲜活地表现出古时人们将李冰形象神化的现象。[17]“冰凿崖时,水神怒。冰乃操刀如水,与神斗。”[18]李冰作为治水英雄逐渐神化,成为超越水神的镇水神,在一定程度上应是官方凝聚人心治水的需要。[19]以节事为依托将李冰置于具有象征属性的影像“乌托邦”内,引发人们共同精神记忆的追求与遐想。5G技术将赋能“数字在场”,不仅可对现下的物理空间实现数字编码和传播,还可将相对于此的另一个空间的活动构建为周围世界,从而实现基于异空间中的共同在场。[20]2020年4月,都江堰景区启动“千年放水,一触即发”全球共观的“云放水”模式。短视频不仅可以对“放水大典”进行即时记录与复刻,5G环境下的视频用户还可以借此获得更丰富的“在场”体验,并且可以对现场实现自定义,即自己在现场中设定位置及关注对象,以个人角度进行观察与解读。[21]《灌阳竹枝词》曾描绘:“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两边;喜看杩槎频拆处,欢声雷动说耕田。”受众通过“在场”参与“打水头”“抢水头鸭”“舀头水”“赶水”等环节,通过影像化的信息“再生产”,让仪式盛典的精神象征的空间边界不断被拓展和延伸,在“无场所的记忆”中实现“远方不远,俯首即见”。利用5G与全景视频技术,在放水与祭祀仪式的虚实结合中激发人们的崇高之情,能引导我们更好地认知与了解李冰,传承和传播李冰文化的基因。
短视频的发展使任何个体都能参与高清短视频内容的生产制作,“受众”向用户的身份转变,并被极大赋权,基于UGC、PGC以及PUGC的短视频共创协作不断完善。“去精英化”的媒介和“无名者”的崛起或将意味着历史记忆的“平民化”倾向 。[22]5G技术将进一步强化场景传播的“以人为本”,借助画面创意语言、后期剪辑拼接、分割变速等技术创意展现,具象化的场景表达刺激受众在情感共鸣中实现文化认同。历史名人文化往往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就李冰来说,“爱国奉献”“珍水惜水”“勇于奉献”“开拓创新”都是其神话及传说故事中人物精神的集中提炼。短视频对文化的呈现是具体的人,蕴含集体记忆风貌的社会场景,包括真实的生活经历以及相通的精神内核。虽然李冰的历史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在现代短视频的创作中,这些精神内核的具体行为依然是共通的。不管是利用技术重塑还是真实表达,情感的共通都是推动短视频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其一,李冰的传说故事本身为短视频的生产带来创作素材和灵感源泉,如“智斗水神、蛟龙”“忍痛献女”“羽化登仙”“大败水怪”以及“李冰与子齐心修建都江堰”等,通过塑造“爱国为民”“甘于奉献”“开拓创新”以及有理想、有担当的人物角色及情节,唤发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共鸣与共情。其二,“为民”“奉献”“奋斗”这些李冰精神特征与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需求是高度吻合的。经由“像似”而生成的形象要造成一种“替代性出场”的感知效果,因而形象需要尽可能反映主体的特征。[23]结合时代及全民诉求,从“我可以是李冰”到“人人都可以是李冰”,对短视频文本及跨媒介叙事进行非线性表达,将李冰的精神内涵及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于短视频生产、创作及传播之中,并聚合传感器及定位系统构成场景原力,展现出不同个体参与李冰文化传播的深层意愿,促使更多身处不同地方的参与者得以经历一种共同情感体验来激发并强化共同体意识。通过将各种与李冰有关的象征符号元素移植到公共空间,这不仅让李冰的人物特点及精神价值有了更清晰的指向与描述,还让凝聚于个体身后的群体性力量实现了图景连缀,营造出视觉环境与日常生活相互交错的场景,以“低语境”的创意表达及“以情动人”的视觉效果让公众表达出对历史名人文化精神的崇拜和敬仰之情。让感知与情感相互交融、流通,指引观者走向新事实与新行为,实现公众对历史名人精神记忆的赓续。
遗产的传承不仅在于文化内涵的保存,更在于其文化价值的延续和创新。文化与传播本身就是同构一体的,其中传播本身可构成文明本身,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之中,而文化传递、交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以文“化”人的过程。因此,要不断深入挖掘名人文化的现实价值,利用新型媒介技术与故事语境,让历史名人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不断得到传播与发扬。短视频作为一种交叉于现实与虚拟的“中介”,不仅仅是一系列在个体之间进行“调节”的物质材料、装置设备或是符码,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机构,将个体包于其中;是由一系列实践、仪式、习惯、技能和技术以及一系列物质客体和空间构成的。拉斯韦尔曾在大众媒体时代提出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如今,传承的“接力棒”交到了短视频的手中,作为“短小精悍”且可集文字、声音、画面与特效等多要素于一体的屏幕空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一种更为直观、可视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不断蓄力。“去程式化”的视频内容,也如同一个个生命体,存在于“所有的国家”的“所有媒介形式”“所有种类”“所有的欣赏趣味层次”和“所有的语言形式”中,构成可跨地域、跨文化的借鉴与传播,为历史名人文化的传承与衍生带来更为广阔的想象余地。
表征即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英国文化学者斯图尔特·霍尔看来,表征是“一种意指的实践的动态过程。”5G技术下的“短视频+社交”将会更加真实地还原社会关系,以社交形态变革带动社交场景的延伸。[4]短视频将不断发挥集聚效应,构成“无影灯”式的传播合力,实现一触即发、多点并发的传播效果,最大程度推动受众群体的年轻扩大化。意义不是固定的,从一而终的,而是在变化中生成的,在这个过程里,人们可以自己选择、表现及阐释意义身后的自我逻辑。全民现身的奇观为短视频构建了主体性前提,而异质个体间的话语交流及圈层趣缘的形成,又为表征提供了更多的关系意义。短视频在其标签功能赋予的强连接交互中,为历史名人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普遍联系的话语空间。“媒介技术已经重构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以致于我们没有必要必须成为一个专家才能够去参与。”[24]据2021年10月发布的《2021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的泛知识内容增长迅猛,播放量年同比增长达74%,成最受用户欢迎的内容之一,已占平台总播放量的20%,抖音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25]短视频能为用户更好了解历史名人文化提供了近用性与便捷性,基于视听微叙事的表达范式,更好摆脱陈旧叙事窠臼与固化思维束缚,能迅速让历史名人文化知识传播变身网络空间的热议话题,成为社交传播中的“谈资”热点,并生成一幅幅具有动态美学的知识画卷。就李冰而言,他在一系列经历中由弱到强不断成长,其整个人生经历都围绕治水展开,从去蜀地治水时的失意踌躇,到最后攻坚克难铸成水利工程,这一过程也是李冰不断历练强大的心路历程。以“李冰是如何调整心态的?”“李冰拥有怎样的处世之道?”等话题为内容主轴,通过明(直言的口语)、暗(腹诽的腹语)、互动(与评论的对话)三层嵌入式的限时叙事,在评论、转发、点赞上进行不断延展,带来立足于李冰人物形象又超越本身形象的言说方式,制造历史名人传播与出圈的文化“迷因”。协同推荐机制也将有效防止信息茧房的生成,进一步拓展用户的知识边界。在历史名人文化参与中,人们不仅能感受能动性自我的塑造,还经历着库利“镜中我”意义之上的社会性自我。
媒介的社会意义不止于“传递”与“表征”,而是在“此处”和“远方”、自我与外界之间建立动态的联系,赋予人类生活无穷的可能性。基于短视频平台属性打造历史名人形象的IP化、品牌化,从故事内容到产品产业,从小众到大众的系统性流程,立足历史名人文化价值内核,在国漫、剧集、游戏、音频等类型上进行深耕开发。5G时代,“短视频+文化”将从目前主要聚焦内容传播环境,向短视频和文旅全产业链结合演进,将更下沉、更沉浸、更智能和更服务化。[4]围绕李冰IP为核心推出集短视频、H5、动画、音乐、游戏等于一体的应用程序,以美学风格及人文关怀为支撑,基于“科技+文化”形成李冰文化内容付费、李冰景点打卡经济、李冰文创产品电商等消费趋向。2019年初,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开始筹建,围绕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文化旅游消费圈、康养旅游消费圈、主题公园旅游消费圈三个旅游消费圈进行打造,并于2021年10月成功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因此,要借此契机不断促使李冰文化品牌向度的不断深化,促使李冰文化的跨平台及跨媒介流动扩散,对其内在要素与文化产业实现外在对接、转化及运作,强化其生产、传播等链条的管理,为李冰IP及文化“出圈”积淀出独特的品牌标识。此外,还应不断从杰出历史名人文化中寻找智慧,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文化精髓及哲学思想应用于传统文化与短视频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上。李冰文化彰显鲜明的中国立场与世界意义,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爱国为民的精神品质、匠心创新的人生追求以及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等。因此,要加力推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国际化,不断实现历史名人文化与当代多元价值需求相契合。在与世界网友的交流互动中,巧妙运用创意短视频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拓展中国杰出历史名人文化的传播边界,将中华历史名人形象及文化推向世界市场, 实现历史名人价值和商业的全球化联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26]历史文化人物资源是历史馈赠给今人的珍贵财富,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应以文化的态度对待这种文化资源。在5G技术变革的趋势下,技术不仅能够承载体现新时代价值观的内容,提升下一代的文化审美,也改变着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短视频在基于5G技术的运用上,将全面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在传播上的大流量、快捷性及影响力不断拓宽了历史名人形象展示及文化传播的边界。因此,历史名人文化在传播上要深入发掘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通过对历史名人文化内涵的现代语境转化。对内,需深度阐释,不做作、不偏狭、不刻板化、不进行消费式解构;对外,需遵循国际规律传播,凸显自己的价值导向、传承自己的文化精神、展现自己的审美风范。不断丰富传播样态,凸显资源优势,促生传播人群,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历史名人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相融,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历史名人故事、传播好中国历史名人声音,不断助推中华文明的复兴及国家软实力的增强,让这笔来自历史的巨大馈赠,泽被当代与后世、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