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琴,明庆忠,刘安乐
(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1)
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文化和旅游、文旅和其他领域融合互促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当前学界多主张从旅游产业链以及科技、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协同的视角把握现代旅游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本文主要从产业链和生产要素两端出发,通过揭示当前构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探索其构建逻辑和路径,即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产业体系才能适应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具体实现路径是什么?以期为健全旅游业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旅游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作为外事接待事业的旅游。197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作出的“大力开展旅游事业的决定”是标志性事件,即旅游作为服务对外交流、外交,以及吸取外汇的事业存在,以接待入境考察团、境外旅游者为主要经营业务。在这一时期,我国旅游业较为零散,尚未形成较为清晰的产业结构。[1]
第二阶段(1984年—1998年),旅游从外事接待事业向经济产业转变。1984年,中央提出了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作为产业的旅游才真正开始起步;1986年,旅游业被纳入国民经济“七五”计划;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实现政企分开;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产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一时期,中国旅游业实现了“旅游是经济产业”的观念突破 ,旅游产业逐渐成为独立的国民经济分类核算产业。[2]
第三阶段(1998年—2009年),旅游从经济功能主导向经济、社会功能并重转变。在该阶段,我国假日制度日趋完善,旅游业产业经济的特征日渐明显,初步形成了国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三大市场,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大致形成。在国家将旅游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3]
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旅游从经济产业向综合产业和幸福产业转变。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为旅游业发挥综合功能、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自2018年3月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后,旅游业进入了既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又是提升人民福祉的幸福事业阶段。[4]
第一,产业性质实现了从创汇产业到经济产业再到综合产业和幸福产业的变化;产业功能实现了从事业属性的外事接待功能到事业与产业属性兼顾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外交等综合功能的转变;产业地位实现了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到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了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统筹兼顾,从强调旅游产业内部各部门(旅游出行、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综合服务)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比例关系到关注旅游产业链完善和产业生态的转变。
第二,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和方式逐步从要素投入驱动型向要素投入与生产率改善双重驱动型过渡;[1]产品供给趋于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从大众旅游到优质旅游,从满足同质化、规模化需求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的转变;产业业态正在从传统观光旅游业态向“旅游+”“+旅游”融合业态方向拓展。
第三,为适应上述变化,旅游资源配置方式逐渐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产业政策正在从以行业管理为主到以产业促进为主转变;其中,行业管理又趋于从多头管理向协同管理、从传统行政管理到现代旅游治理转变。
旅游产业的变化呼唤加快构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以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但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地区一方面面临着从资源、生产、产品到消费的旅游产业链提质升级问题,另一方面面临着如何释放资本、科技、人才等创新生产要素在支撑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动能问题。
1.资源保护与利用冲突,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旅游文化资源是构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的基础要素,目前我国旅游文化资源存在保护与利用冲突、“资源诅咒”等困境。
其一,由激励相容理论可知,当个人利益行为与集体目标相吻合时,相关的集体约束与制度安排呈现出激励相容。旅游文化产业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家将旅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置于首位,地方及企业将经济效益置于首位,两者的博弈与目标不吻合导致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冲突。旅游文化资源的准公共属性使得参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主体均能获得利益,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因此地方政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会选择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而非保护,且在企业的加持下极易导致旅游文化资源过度开发与利用。[5]
其二,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我国旅游文化产业构筑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早期多数旅游地选择资源依赖型发展路径并从中获得“资源红利”,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然而由于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扩张是由初级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所推动,旅游地经济结构存在单一化问题。同时,区域资源向旅游文化产业倾斜对科技创新形成挤出效应,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又制约旅游产业及其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使区域发展面临“资源诅咒”问题。[6]
2.产业核心技术支撑薄弱,生产效率低下
支撑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技术薄弱、生产效率低下成为制约我国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瓶颈。
其一,目前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运用还不够深入,生产端相关配套设施发展较为滞后,缺乏联通酒店、餐饮、交通、购物和娱乐等各行业的一体化生产平台,产业间信息联通、资源配置与信息共享能力较差,增加了产业内耗,不利于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提升;当下部分旅游地虽已创建了“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为旅游者提供便捷式旅游服务,但尚未与生产端形成有效联通机制,仍存在平台购买过程烦琐、支付断层等问题。[7]
其二,受核心技术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技术创新对旅游文化产业生产综合效率贡献度较低,高成本、低收入、高污染、高消耗等粗放型生产问题较东部、城市地区突出。[8]
3.产品供需错配,缺乏龙头品牌
其一,随着我国居民经济能力不断提升,对中高端旅游文化市场需求不断上涨。但是,当下的一些特色村落、古镇等人文景观多停留在观光游览层面,开展的旅游文化演艺活动大同小异,对景观文化内涵、地理优势、资源特色挖掘不够,产品开发层次较低,重复建设、相互模仿、相互抄袭等现象普遍,可供游客深度体验的高品质旅游文化产品较少。[9]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及其他产业间的跨界融合力度不足,产业融合效应尚未充分释放,导致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文化元素;且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不够,开发的“一机游”“云游”等旅游智能化产品,仅具备景区介绍、定位、找厕所、景区讲解等基本旅游服务功能,与旅游市场预期的线上线下深度游、沉浸式体验游等旅游需求存在较大差距。[10]
其二,通过内容整合与塑造故事等可打造优质的旅游文化品牌,但目前我国具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旅游文化品牌较少。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缺乏大旅游、大品牌战略思维,旅游地占据某种旅游文化品牌优势,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削弱和限制其他具备同种文化的旅游地品牌创造与发展,不利于打造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高端旅游文化品牌。[11]
4.市场消费动力不足,出游顾虑增多
旅游文化市场消费是充分释放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途径,也是推动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跃迁的“元动力”。当前我国旅游文化市场消费面临市场消费动力不足、出游顾虑增多等困境。
其一,Z时代旅游者逐渐成为旅游市场消费主体,该群体是伴随电子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数字化、品质化倾向。但当下依托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云上旅游、云上演艺等虚拟旅游文化产品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云上旅游文化产品多以图片、小视频等形式呈现,旅游文化产品场景单一、内容雷同,导致部分中高端旅游者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选择出境旅游。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55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次和境外旅游支出居世界第一位。
其二,受系列安全事件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者出游顾虑增多,出游频率大幅下降。旅游者顾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旅游者对旅游地安全与健康问题存在担忧,更多的旅游者选择短程旅游甚至不出游;[12]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居民过度消费导致部分居民在新冠疫情中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失业、经济下滑等致使居民心理压力增大,旅游出行意愿逐渐降低。[13]
1.技术错配
旅游文化产业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存在技术创新错配、区域技术错配与行业错配问题。
其一,技术创新与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创新能力不相匹配。目前我国人工智能、5G等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但旅游文化产业领域还未实现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承担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主体——旅游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且企业间开展合作与跨界协同发展的意愿较弱,部分智能化旅游文化产品多是其他科技产业直接打造,无法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精品产品较少。此外,旅游文化企业内部缺乏独立科研机构,对最新科技创新动向和旅游市场需求把握不足。[14]
其二,技术水平与旅游文化资源存在空间错配。区域经济能力是提升技术效率的重要保障,技术效率高的区域多位于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而文化资源丰富、民风民俗浓郁的区域多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与技术创新能力间的空间错配,影响技术资源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配置效率。
其三,旅游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应用存在行业错配问题。大量资金和技术均用于新型旅游文化产业打造,对于传统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投入力度不够,致使部分传统旅游文化产业错过最佳转型升级期。
2.金融资源错配
金融错配是阻碍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拦路虎,旅游业虽为多地方的支柱性产业,但依然存在较为突出的旅游金融体系不完善、资本融通效果差等金融资源错配问题。
其一,早期文化旅游与地产的联动发展致使金融资本更多流向文旅地产行业,但真正构建旅游文化产业核心吸引力的旅游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投资不足。[15]
其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政府主导、企业合作的产业,地方政府经常会为了实现特定的区域经济建设目标而对旅游文化产业金融配置进行干预,导致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发生。
其三,国有银行对大型旅游文化企业的偏爱导致资本市场无法按照市场正常运转机制给予小微旅游文化企业资本支持,而我国小微旅游文化企业占比较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致使小微企业无法及时引入先进技术创新旅游文化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对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形成制约。[16]
3.人力资源错配
人力资源错配主要表现在结构错配层面。
其一,旅游文化产业存在显著的专业结构错配问题。旅游文化产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做支撑,而当下从业人员大多只具备旅游、地理、计算机等单一学科背景,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旅游文化产业智能数据建模、数据库维护、网络化运营、系统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较少。[17]
其二,旅游文化产业存在显著的就业结构错配问题。由于旅游文化产业对外界扰动敏感性较强,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文化产业首当其冲陷入停摆。加之旅游文化产业本身具备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旅游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就业意愿较低。本科以上高层次旅游人才多流向金融、教育等行业,从事旅游文化行业人员较少,且现有从业人员多为专科学历,本应配置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岗位普遍由低素质人员担任。
当前,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新命题的背景下,构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已成为旅游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口。其中,资源开发的多重并举、生产方式的提质增效、产品形态的融合创新、市场消费的提质扩容构成了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的产业链逻辑;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创新要素的协同发展构成了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动力逻辑。
1.资源开发多举并重
将智能技术作为应对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时正视旅游文化资源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保障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高效化、科学化与绿色化。
首先,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旅游文化资源实时监测与数据共享。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实时监测各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防止旅游文化资源过度开发与污染;同时通过实时监测与共享旅游文化地游客数据,规范旅游者行为、引导旅游流的流向与流量,防止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游客容量超载等情况发生。
其次,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应做到“未雨绸缪”,避免“资源诅咒”问题发生。加大新经济增长要素的投入与培育力度,推动区域旅游文化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模式向创新驱动方式转变,同时推进旅游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健康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能力,避免“资源诅咒”造成负面影响。
2.生产方式提质增效
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是评判旅游文化产业生产质量的主要手段,常用旅游文化企业和决策单元在特定时段内投入的生产资源要素与所得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示。根据旅游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可以从经济学、旅游学和人文地理学3个视角入手。[18]
经济学视角下,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主要在于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旅游文化资源利用效率,杜绝旅游文化资源闲置与浪费。
旅游学视角下,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直接方法是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生产的纯技术效率。[19]因此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应避免单纯追求旅游文化产业规模的盲目扩张,需重点关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倡导精明增长,在发挥旅游文化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功能的同时,推动旅游文化产业智能化建设与绿色发展。
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空间分析、区域协同是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视角。由于我国旅游文化生产效率存在空间尺度,[20]因此应通过确立核心区旅游文化产业地位,形成区域增长极并发挥带动功能,在核心区带动下逐步推动其他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提升旅游文化产业整体生产效率。
3.产品形态融合创新
通过要素全面渗透,以“旅游+文化”“文旅+”和“+文旅”的形式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旅游+文化”即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融合、真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交叉与关联的产业,两者的融合一般需经历“磨合—融合—和合”的渐进、曲折过程。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各自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功能差异及资源禀赋等,也要依托智能技术深入挖掘旅游市场需求,针对旅游市场需求设计研发幸福感强、情感附加值高的高品质、沉浸式、个性化旅游文化产品。
“文旅+”与“+文旅”不只是“文旅+产业”或“产业+文旅”的简单叠加,而是产业化程度的多维提升,通过将各类传统上不相关的产业要素融通起来,延伸产业链、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多方面、多范围的重塑与再造。
此外,需积极采取“雁阵”旅游文化品牌发展战略,优先扶植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如华侨城集团、锦江集团、宋城集团等,打造一批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旅游文化品牌,发挥其在对外交流、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中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作用,助力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迈入国际旅游文化产业链上游。
4.市场消费提质扩容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可从驱动供需匹配和提振旅游消费信心两维度提升旅游文化产品质量、拓宽旅游市场消费规模。
驱动供需匹配主要表现在“量”与“质”两个层面。从“量”的层面,旅游市场消费升级的目标是充分释放市场需求潜力,发挥旅游市场消费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智能技术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缓解国内旅游文化产品供需错位等问题,实现旅游文化产品与市场间有效对接,扩大国内旅游市场消费规模。从“质”的层面,通过智能技术从供给端提升旅游文化产品质量,更好满足中高端旅游市场需求,响应国家“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号召,扩大国内旅游者规模,吸引众多中高端出境旅游者回流。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虽导致旅游消费需求大幅下滑,但也催生了旅游者对线上、郊区、康养等新型旅游文化业态的需求。对此,旅游企业应积极做好疫情常态化下的应对之策,进一步树立“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规范旅游地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消除旅游者的恐慌心理,提振旅游消费信心。[21]积极开发线上、短程和健康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地韧性。
1.科学技术赋能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
着力提升旅游文化企业的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勇于开发和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拥有自主旅游文化品牌与核心技术的大型旅游文化企业;积极引导中小创新型旅游文化企业发展,并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支持。有效发挥旅游市场需求侧在促进旅游文化科技创新中的倒逼功能,通过将旅游市场真实需求作为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核心关切点,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创新研发能与旅游市场需求完全对接的新型旅游文化服务与产品。创建科技创新旅游文化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整合旅游文化产业甚至是区域全产业的优质创新资源,合力解决旅游文化产业研发创新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2.现代金融助力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
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助推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发展,减少低端、同质旅游产品供给,节约资源、回笼资金;适当增加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掉队”现行旅游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助推其向更现代旅游文化产业跃升;重点扶持符合市场需求、技术领先、吸引力强的旅游文化产品研发与创新,给予信贷优惠和资金倾斜。引导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将服务符合市场需求、具备高精尖技术的旅游文化企业的成效作为金融体系内部的重要绩效考核指标,加大对中小微旅游文化企业的融资配额,提升金融资源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服务高效性与平等性。
3.人力资源推动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
健全旅游文化人才培育引导机制,推动相关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加强旅游、地理和计算机等学科、专业、课程融合建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创意理念与实践能力,为旅游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做好人才储备;遴选优秀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纳入旅游文化智库中,评选表彰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各门类大师,发挥决策、咨询功能;编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紧缺人才计划,统筹推进旅游文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面向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将旅游文化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纳入人才引进计划,构建好人才引进体系和配套支持政策。
创新与市场是影响产业体系演进与发展的两个较为重要的因素,[22]同时作为兼具经济与社会等多重功能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文化产业非常强调产业内涵,内容、创新、市场应作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路径选择的重要考量。
构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需重点扭转有效供给与真实需求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现状,供给高品质旅游文化产品。
其一,把握旅游文化市场需求。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深度挖掘和采集旅游文化市场的最新需求与意见,建立旅游文化市场需求表达渠道和意见反馈平台。有效把握各年龄段旅游文化市场的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同时精准判断和预测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趋势,通过挖掘需求侧的真实需求倒逼供给侧供给有效旅游文化产品。
其二,供给适销对路的旅游文化产品。通过对接旅游文化市场多元需求,扎根旅游文化本质,树立精品意识,积极改造和创新传统旅游文化产品。深度挖掘各区域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融入科学技术和创意思维,找到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融合的最佳交汇点,创新旅游文化产品内容与形式,打造立体化、多元化、特色化、智能化的高品质旅游文化产品体系,丰富旅游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市场满意度。
其三,打造旅游文化IP。提升旅游文化品牌意识,选择对包容性强、兼容性高的区域旅游文化进行持续创新和改编,打造热度持续、链条完整的旅游文化IP。
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需从技术创新、融合创新和体制创新等视角重塑旅游文化产业链,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一,持续推进旅游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数字技术虽已在图书馆、文博馆、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附加值不高、数字技术应用不彻底、体验不佳等问题;需进一步推进旅游文化技术创新,重塑现有旅游文化业态,通过科技创新让旅游文化文物、遗址“活起来”,催生云旅游、云展览、云演艺等多种旅游文化新业态。
其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发挥旅游文化企业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包含龙头、重点和小型旅游文化企业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的旅游文化生产体系。主要扶植龙头旅游文化企业发展,发挥其在建立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开展旅游文化对外交流、增强旅游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中的排头兵和带动作用,助力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迈入国际旅游文化产业链上游。支持重点旅游文化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企业,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其三,大力深化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运用科技创新以“旅游+文化”“文旅+”和“+文旅”的形式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旅游文化业态,拓宽旅游文化内容。充分运用旅游文化的无边界性,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特色文化及生活文化等,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产品吸引力;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其他服务业的多层次、全方位深度融合,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打造利益联结体,提升旅游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效率,打破产业、行业、区域界限,通过统一规划、科学部署的方式推动区域旅游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其四,营造良好的创意氛围。定期开展旅游者调研活动,调查旅游者关于最新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体验感与意见,将此类意见与建议作为打造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灵感的重要来源。积极举办旅游文创产品活动和比赛,激发全民的旅游文创意识,挖掘和储备高素质旅游文创人才。提升“政产学研”合作力度,政府应积极制定规范的旅游文化产权保护与交易制度,切实保障旅游文创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旅游文创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间开展创意项目、人才培育合作,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构筑良好的创新环境。
完善旅游文化市场体系是“十四五”构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旅游文化产品与业态供给,充分释放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坚持开放共赢原则,有效引导和规范入境旅游发展,拓宽国际旅游文化市场消费规模,助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赢得国际市场主动权。
其二,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与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领导者功能、企业和旅游组织的践行者功能、旅游者的监督者功能,形成多方参与、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旅游文化产业制度与管理体制创新格局。健全旅游法律制度,构建集旅游者、客源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媒介于一体的全方位旅游法律体系,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三,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地方在考虑国家及各省的相关政策标准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和出台与各自区域相适应的现代旅游文化产品审核机制;严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不正当竞争、垄断等行为,规范旅游文化市场秩序;地方建立相应的现代旅游文化市场联动管理机制,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有机衔接,形成国家与省级统筹、州市县主抓、部门联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