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全面科学健康教育治疗高血压对患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12-16 05:19熊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5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卫生院依从性

熊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二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高血压是临床上发病较高的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机体代谢发生异常,高血脂、血小板增加、血管壁弹性纤维减少都将导致患者血压持续性增到。高血压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如不及时控制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可能引发脑血管意外[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为20%,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高血压人群以超过2亿,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3]。目前该病主要通过药物干预,多种药物联合干预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手段,然而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服用依从性较差,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经常出现漏服和错服的现象。对于高血压病的长期建档管理往往是基层卫生院的主要工作之一,目前对于大多数卫生院均会为辖区内的慢病人群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同时会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和发放降压药物[4]。再者,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往往也是基层卫生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其目的是让患者和家属实时检测病人血压,避免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危及患者生命。鉴于此,本研究从我院实际工作出发,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建档管理高血压病患者65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基层卫生院全面科学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临床干预,从而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高血压的临床管理和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面科学健康教育进行高血压病的管理和治疗,最后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60-80岁,平均(71.36±5.44)岁;病程为2-10年,平均(6.73±1.52)年。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即患者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的收缩压值均≥140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②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正常,能够配合治疗;③患者入组前1个月未参加过类似的临床研究,并且未使用过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干预手段;④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出现一过性的高血压,或单次测量血压值偏高,或因为各种心理或环境因素导致的血压值偏高实际无高血压病者;②患者存在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恶性肿瘤和颅脑疾病导致血压异常升高;③患者存在严重的合并症,病情较重无法完成本研究;④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愿退出,或者依从性较差,经多次劝阻无果,需退出研究;⑤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无法完成统计分析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面科学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5-6]: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糖尿病和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采用小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告知患者老年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临床常用的干预手段,并讲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带病生存,因此需要教会患者长期家庭自我管理。多采用眼神交流、肢体语言和共情技巧等方式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从而提高其依从性。在接诊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服务,穿戴整洁,检查和操作时动作轻柔等,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扫和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告知患者可能引发高血压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吸烟、喝酒、熬夜和精神压力大等。同时监督患者戒烟戒酒,定期测量血压。为患者建立高血压管理档案,教会患者在家每天测量血压3次以上,记录其需要变化情况表。同时记录自己服药的时间和剂量,根据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规范性治疗,护理人员实时监督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可采用定期抽查服药日志和药物剩余量来判断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昏、头痛和精神不佳等临床表现,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病人害怕这些症状可能是疾病加重的信号。需要告知患者出现这些症状产生的原因,通过心理咨询、音乐疗法和群体分享等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对高血压病患者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重点告知患者高血压可能出现的临床并发症,指导患者合理应对出现的临床症状,避免过度惊慌和恐惧,定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饮食干预,如降低钠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嘱患者清淡饮食。制定专业的运动干预处方,规范患者的运动量和运动频率,多采用有氧运动的方式训练,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此外,还需教会患者和家属居家测量血压的方法,从便于患者随时关注自身血压变化情况,从而规范化用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长期家庭治疗的指导意见,告诉患者和家属长期服药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回访或家访,询问其血压控制情况,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阶段性指导意见,以便患者长期带病生活。

1.3 观察指标

①检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②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主要从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层面进行评价,每项评分为100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与评分呈正相关;③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评价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度。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患者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依从性和高血压知识知晓度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所有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96.38±8.65)mmHg、(153.28±13.22)mmHg,治疗后为(88.27±7.32)mmHg、(128.49±11.95)mmHg,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s)

2.2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远期生活质量

治疗后的远期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的远期生活质量(±s,分)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的远期生活质量(±s,分)

2.3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依从性

所有患者治疗前完全依从40例、部分依从15例、不依从10例,依从率为84.62%,治疗后完全依从45例、部分依从18、不依从2例,依从率为96.92%,治疗后的依从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前后的依从性(n,%)

2.4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度

所有患者治疗前的完全掌握38例、基本掌握14例、未掌握13例,健康知识知晓度为80%,治疗后的完全掌握43例、基本掌握19例、未掌握3例,健康知识知晓度为95.38%,治疗后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治疗前后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度(n,%)

3 讨论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我国高血压人群以超过2亿,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但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足,通常认为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治疗,往往在医院就医时检查出血压异常时可能已造成严重的器质性损伤,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意外等[7-8]。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控制该病最主要的手段,基层医院全面科学的健康教育是在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指导下长期高效的控制患者血压,同时也有利于长期监督患者血压的自我管控。与此同时,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和控制饮食及运动,并且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也逐渐增加[9-10]。基层医院在慢病管理和治疗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方便患者就近治疗,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较大帮助,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该问题,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通过本研究发现,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均低于治疗前(P<0.05),提示基层卫生院全面科学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通过长期的血压控制来降低患者一系列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患者治疗后的远期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提示采用基层卫生院全面科学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通过长期的疾病跟踪管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高血压长期有效的自我控制,通过高效的社区健康指导服务,能够根据患者实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患者的依从性和健康知识知晓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提示基层卫生院全面科学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从而有利于长期规范化治疗和药物控制,从而达到防治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目的。

目前基层卫生院干预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较少,大多数报道均是着眼于使用高血压药物后的治疗效果评价,而本研究从社区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出发,具有创新意识。同时我国高血压病人群较为庞大,通过社区建档管理能够降低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为我国三级转诊制度做出了不断尝试,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基层卫生院开展全面科学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干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增强其健康知识的知晓度和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卫生院依从性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