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融汇沙坪坝小学 郭先富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本正常的教学生活,因防疫需要,各地中小学不得不采用“空中课堂”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线上教学的学习质量,重庆市融汇沙坪坝小学开展了基于居家情境的教师协作研修实践,学校通过有效组建居家在线研修团队、聚焦教师在线研修内容、协调在线研修时间和有效策划在线研修活动,为教师高质量的居家研修和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提供保障。
“报告学校:语文学科教师、学生、家长、‘空中课堂’网约智慧课程公约已经拟好,请大家发表意见……”
“报告学科组:数学‘空中课堂’五分钟快速诊测方案已初步拟定,请讨论后尽快在数学教研组会上发布……”
“报告备课组:美术‘三人行’团队空中课堂‘预学—导学—展学—拓学’四学模式初步成型,请组长尽快在下一次实践中启动实验……”
这是来自学校语文组、数学三年级组以及综合学科美术“三人行”团队在在线研修例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线研修”是学校倡导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日常化、高频率、参与式的教师团队协作研修形式。它是基于教师日常工作情境,不断发现问题、聚焦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日常教学研修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研究行动化。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发布“停课不停学”通知开始,学校就启动了在线研修活动,并迅速将“空中课堂”应该选择怎样的学习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如何适时评价等问题纳入研究视野……通过近三年的在线研修探索实践,规范高效的在线研修学习不仅拓展了教师研修学习的时空,同时成为教师基于实践研修的有益补充,让“线下”与“线上”的协作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常态。
如何组建高能量互换的研修团队,如何精准聚焦“空中课堂”的难点问题,如何有效组织“在线研修”活动是“空中研修”保证教师在线学习质量的关键。
研修团队的组建是校本研修得以高效运转的关键。针对线下大多数学校校本研修主体动力不足的问题,学校针对“空中课堂”的特点重组研修团队,让教师研修内动力得以释放。学校“在线研修”团队按照三个基本原则组建,即“自组织”原则、“嵌入式”原则和“类集群”原则。“自组织”即按照自愿原则,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自愿组建同学科或非同学科的“三人行”研修团队,以便于解决“空中课堂”急迫的备课、上课等教学问题;“嵌入式”是指在自组织的“三人行”研修团队基础上,为了避免教师专业成长“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问题,学校在学科组及备课组之中嵌入了一名“专业带头人”或者“首席实践师”作为研修活动的引领,对学科组或教研组的“空中课堂”研修定向导航;“类集群”是指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梯度,学校组建的“金字塔”形研修集群,即“学校策划发展中心研修团队” “课程教学中心研修团队”和“学科组研修团队”。就这样,为了“空中课堂”的有效实施,学校组建了“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类集群”与“嵌入式”为重点的多种研修团队,为教师的协作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有研究表明,时间是教师研修得以有效开展的最重要的结构性资源。但是,近来的研究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教师线下每周实际工作时间都在 54 小时以上,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25%。而“空中课堂”因是居家线上教学,屏蔽了大量非教学任务的干扰,减少了大量的隐性工作量。虽然“空中课堂”是新事物,但毕竟属于专业研究范畴,相对于非教学任务,教师们更乐意研究新的教学工作并希望取得新的突破。另外,为了避免学生长时段地使用电子产品,教育部及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师生在线教学时间进行了严格控制,这一规定为教师研修学习提供了更直接的时间保证。
综上所述,由于居家情境与“空中课堂”的特殊原因,学校教师的“在线研修”时间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策划发展中心研修团队”每天下午4 :00对学校“空中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整体研究;“全学科组研修团队”根据计划,每天定时研究课程教学情况;各学科“‘三人行’研修团队”每天在课后立刻进行教学反思……由于“空中课堂”每个学科每天最多只有一堂“15+5+20”分钟的“嵌入式”指导课,教师在线研修时间充裕,研修学习激情高涨。
研修内容是教师研修的核心载体。如何选择适合于学生发展的“空中课堂”教学课程?如何确定最有效的“空中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保证“空中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习成绩?这些焦点问题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于是,根据学校“嵌入式”研修团队的特征,学校在开启“空中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便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在研修内容上进行了整体的设计,创造性地构建了包含“定向性+”“自助性+”“社会性+”三大类型的“空中课堂”在线课程:“策划发展中心研修团队”主要负责“空中课堂”课程的顶层设计、学科教学基本模式的研制以及“空中课堂”教学管理的系统设计,该团队每天下午4 :00开启研修活动以对第二天“空中课堂”的实施进行整体部署与反馈;“全学科组研修团队”主要针对学校的“空中课堂”决策进行聚焦式推进,每天的“空中课堂”实践情况通过“专业带头人”或“首席实践师”反馈给学校“策划发展中心研修团队”作为决策依据;“各学科‘三人行’研修团队”主要针对具体的“空中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快速反馈,这些自主的“三人行”团队经过共享备课资源、互通实践智慧、共享知识创造,快速地让“空中课堂”从忙乱走上正轨、从正轨走上创造。
研修活动的组织实施是校本研修的关键环节。基于“在线研修”全时段情境在线,研修内容的立体化设计,以及研修团队的多层次覆盖,学校打破线下“科层式”行政管理结构,迅速启动了以“业务管理”为核心的“嵌入式”扁平化管理体制,调整了以“空中课堂”研修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管理结构:“课程课堂管理中心团队”是学校研修管理机构,“全学科研修团队”和“全学科‘三人行’研修团队”是具体研修活动的实施载体。“在线研修”的实施形式都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展开,时间自主确定,内容分阶段聚焦“空中课堂”面临的难点、焦点、痛点问题。学校对“在线研修”的活动实施进行了整体的策划:一是规范“在线研修”研修流程,遵循不断发现问题、聚焦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形成了“问题—解释—方案—实践—点评”的日常教学研修模式,指导每个研修团队规范研修;二是授权每个研修团队的“专业带头人”或“首席实践师”对研修活动进行以周为时间单位的策划,做好每天研修“主发言人+主题+成果发布”的安排;三是做好团队知识管理工作,要求每个团队利用学校公众号平台及时将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将显性知识“组合化”,从而形成有效指导“空中课堂”实施的教学成果。
“空中课堂”校本研修作为防疫期间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支点,为学校线上教学有序开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在线研修实践为深化新时代校本研修提出了新的方向:
当下很多学校的校本研修存在时空保障不足、内容聚焦不准、主体动力不足的典型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支持校本研修的“生态式”环境恶劣,导致教师研修学习成本极高、研修绩效不显。为了有效保障“空中课堂”的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本研修成为解决教师教学问题的新型“实验场”。实践证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本研修能有效地解决教师研修“时空”保障不足、非教学任务干扰、工学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校本研修无法解决的问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本研修,只要有网络,教师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众多的学习资源进行链接,并和其他生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爆发出强劲的力量。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校本研修必将成为教师研修学习的新趋势。
理想状态的校本研修是个人反思、团队合作与专业引领彼此互相嵌入、融为一体的生态式学习。“团队合作”是“个人反思”最优的生态环境,“个人反思”是“团队合作”的最终归宿,“专业引领”是研修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为了更好地解放教育生产力,除了尊重教师主体意愿建立“自组织”团队,还需要通过行政引导,嵌入安排“专业带头人”“首席实践师”进入团队进行专业引领。这种“嵌入式”研修团队的创建,既为“草根”与“精英”同处开放、共享、参与、创造的协作学习提供最优的生态环境,便于唤醒蛰伏于教师群体中的群智力量,又不失“支持性”和“共享性”的领导,避免了一般校本研修因缺乏“知识落差”而导致“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尴尬局面。教师研修团队本来就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再次印证了专业引领嵌入教师专业学习团队的策略:教师专业学习团队能够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改革提供最好的环境。
校本研修成效不显的核心原因是教师在团队研修中遭遇分享障碍而缺乏知行实践的动能。因此,制定激励学习型团队的知识生产、分享、运用、创造的校本研修制度,从而形成基于知识创造的驱动机制是学校撬动校本研修变革的核心支点。我们深刻发现:要想有效促进教师基于团队协作的知识分享,学校应当建立有效的知识“储存”“分享”与“创造”的生态式制度。譬如,学校建立的“‘空中课堂’融耀团队评价方案”将学校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捆绑评价,由于倡导团队绩效评价与个人绩效评价同频共振,所以每个研修团队在“在线研修”活动中都较好地克服了知识分享障碍,加之学校出台了知识积淀定期发布制度、知识分享荣誉表彰制度、知识创造教师署名制度……这些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为教师的知行实践及集群成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更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空中课堂”在线研修让嵌入居家防疫情境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保障,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