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德国哲学家、精神病理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优化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于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受“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的影响,一部分父母自孩子一出生起便倾尽所有,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不让孩子做半点家务,父母用尽了爱心,却培养了孩子的懒惰自私,缺乏毅力,遇到困难就退缩低头、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十五六岁的初中生发育良好、体格健壮,父母在自家果菜大棚里挥汗如雨,孩子在家抱着手机打游戏的例子屡见不鲜。从未自己洗过一双袜子、从未帮父母做过一次家务的学生大有人在。
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在给后主刘禅的遗诏里有“勿以恶小而为之”之言,启示后人要注意细节,反观我们当今的初中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说脏话、浪费食物等现象很是普遍。而好习惯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美德,公德心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准。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良好习惯和公德心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不抓,更待何时?
我国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学、练、记、考,在这种模式的训练下,我们的初中生习惯于被教师和家长催着学、压着学,习惯于满堂灌和死记硬背,习惯于盲目相信参考书和标准答案,普遍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而这种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使很多学生沦为知识的容器,习惯于依赖家长的“催”“压”和教师的“教”“补”, 从而导致创新思维和能力大大减退。
父母尽力为孩子创造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哪怕是土里刨食的农村家庭,父母再苦再累也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这种家庭教育模式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造成了许多孩子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许多孩子不懂感恩,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
学校教育重授业,轻传道,学校只重视学生智育发展,而社会只看中考生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导致学校常常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淹没在题山字海,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获得足够的精神成长。
21世纪是科技化的世纪,也是网络化的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受到各种流行思潮的冲击。网络游戏中的“攻击、战斗、竞争”的思想让心智不成熟的初中生模糊了道德认识,近年来,因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事例不断增加。另外,少数人对金钱的过度追求也给初中生的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在冲击我国传统价值观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受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家庭中,多见的情况是,家长把精力往往毫无保留地放在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而忽略孩子精神成长的需要。另外,许多父母在处理子女问题时要么一味地满足、给予,要么一味地批评、指责,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的人格偏离正常,最终导致精神成长的缺失。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精神生活贫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获得精神成长,让教育真正成为关注“人”的活动呢?
法国哲学家萨特认为一个仅是自在存在的人是没有独立人格的,是被周围人的思想所奴役的,是人格上的奴隶,只有发展到自为阶段的人,才算得上独立的人,才是大写的人。人的精神的核心恰恰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觉醒、个性品质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育要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就必须抓住初中阶段,努力让学生在生命的历程中体验生命尊严,挖掘自我的力量,提升自我的价值,引导他们从自在走向自我,我们可以尝试倡导三种做法:
1.倡导学生人格独立,不依赖父母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子孙如果像我一样优秀,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那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而反观我们当今的父母,大都希望把更多的财富留给孩子,一些学生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思想,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而不想自己去努力去奋斗,这样的人格是不独立的,学生没有独立的人格,缺乏主动、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会对自己的人生与未来做规划。因而,我们要倡导学生人格独立,树立对自己未来负责的思想,不过分依赖父母,应懂得父母的钱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农村初中生,更应看到父母劳作的艰辛。不乱花父母的每一分钱,不攀比,不浪费。
2.倡导父母建立台账,让孩子知情
培养一个孩子需要花费很多人力、财力,大多孩子心安理得花着父母的钱,并不理解父母的付出。倡导父母对孩子的花费建立台账,学生所有的吃、穿、用的花费家长都要详细记录,半年或一年把台账给孩子看,不少学生会对自己的消费数额非常吃惊。学生在一个个具体数字中,在一笔不菲的花费中明白了自己对父母的依赖、对家庭的消耗。
3.倡导自我教育,让学生自律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我们应该唤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初中生的思想还不成熟,需要教师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和引导,我们不提倡教师用冷漠、空洞、机械、刻板的语言进行说教,而要努力拨动学生的心弦,想法引起学生理智上的共鸣。还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恰当的教育情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潜移默化中引发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初中生的精神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肤浅到深刻,为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我们必须实施有目的有方向的精神教育。初中生中一定程度存在“理想危机”, 一部分学生心目中缺乏对理想目标终身追求的信念,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提升学生精神成长工作的灵魂。笔者在学习和观察中,发现一所中学实施的“三志教育”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所谓“三志”,即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和高雅的志趣。
1.培养学生高远志向
高远的志向不是指考上一所好学校,或拥有一份好工作,或得到一份高收入,亦或将来生活得舒服自在,而应包含更多的内容,如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等,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道法课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所有课程都应该渗透进志向教育的内容,各科任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自课程中所蕴含的高远志向的部分,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学习的热情。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言传身教,教师自身要有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此外学校的旗下讲话、班会课都可以成为志向教育的平台。
2.点燃学生高昂志气
志气是维持志向的决心和勇气,是朝着一定目标勇往直前,绝不停息的气概。初中生是易于点燃志气的一个群体。学校或班级都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点燃学生高昂的志气,如,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分学科组合进行班级对抗赛。各班级预先分组,每天固定时间,设置专门教室,每班抽调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测试,每天测试一个学科。由各班班主任监场,年级主任巡场。通过对抗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我,同时激发了学生斗志,让学生学会竞争、学会战胜困难,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3.陶冶学生高雅志趣
高雅的志趣是立身之本。志向可以拓展才华,趣味可以壮大志向,宋代的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有了高雅的志趣,学生心理才健全,才更有竞争力,才大有作为。学校不仅要利用音体美三个学科的课程陶冶学生志趣,还要通过读书会、班会、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心理、生活等进行回顾和梳理,让学生洞悉志趣有高尚低俗之分,引导学生加强自律,学会自觉抵制低俗,靠近高雅。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和高雅的志趣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走得出”还“走得远”。
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过程。学生的精神成长不仅在于接受知识和理论,更在于自身的实践与体验。单一的学习方式很难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学生的精神成长也会因缺少阅历而营养不良。我们研究欧美和日本的教育模式,都很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如,日本在全国推出的旨在让城市儿童体验农村生活的“儿童农山渔村交流计划”,就是出于助力学生精神成长的科学设计,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与社会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为了增强学生的人生体验,让学生深切了解农业生产发展,体会父母平时劳作的不易,我们在寒暑假和小长假都开展“走进农村大课堂”活动,在安全方便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到田间体验劳动,并要求学生写劳动体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了劳作的艰辛、父母的不易,获得了发奋学习的精神源泉,他们的意志强化了,社会责任意识被激发了,精神成长也水到渠成了。
随着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正逐渐走向融合,中华民族如何守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1.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宣传传统文化,如,打造以传统节日为内容的文化墙,校园景点摆放刻有儒家名言的文化石,楼道里宣传书法、京剧、茶、武术等十大传统文化。师生漫步校园,如同徜徉于先贤的精神家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2.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每周利用旗下讲话,阐释传统文化的意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启迪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成长的力量,增强文化积淀。开设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华传统美德等的传统文化大课堂,启迪学生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悟传统文化对提升自我素养的意义。
3.浓厚全校经典阅读的氛围
人的精神成长离不开经典的指引。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今许多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并不对学生全面开放。学校不仅要全面对学生开放图书馆,还要把图书馆开到班级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阅读经典”的好处,并对“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给予学生细致深入地指导,定期开展阅读活动,结合读后感、征文等形式,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人的精神成长是由本能向理性演化的过程,人通过教化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家庭是实施教化的最重要的环境,《人民日报》发文强调:孩子的全面成长,健全的家庭教育观不可缺席。教育家朱永新也曾说过父母永远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紧密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开好家长会,统一教育思想
家长会是与家长统一教育思想的一扇窗户,学校要抓住并利用好这个活动,将学校的办学思路、教育方法、评价手段等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家长明确如何对学校工作进行配合,从而达到统一思想,共同教育好学生目的。另外学校也可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本校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以提升家长素质,从而使他们能给予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
2.开展家史教育,促进精神成长
为了让学生理解父母、理解家庭,可以开展家史教育,即要求学生通过与家人沟通了解自己的家谱,以及从曾祖父到自己父亲的详细情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祖籍、了解家庭、了解父母。了解家人的奋斗与付出,从而强化自己的意志,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
3.组织家校互动,实现共同提高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家校活动,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例如:学校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征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召开“教师家长联系会”,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对策,有效教育学生;还可以开展“写给父母的悄悄话”活动,让家长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孩子们的思想,进行更好的家庭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家长、教师相互感染,相互启发,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