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研究

2022-12-16 11:43王太芳
今天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一致性学科评价

王太芳

(富顺第一中学校 四川 自贡 643200)

文章旨在以学科融合为抓手,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以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为基础,进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相互交叉渗透学科知识,使教师的“教”更为合理,学生的“学”更为高效。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现状

1.1 重在评教而忽略评学

当前,主张“以教评教”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占主要地位,更加关注教师传授的知识量,教师教学行为是否规范,指向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更为明确,而学生的能动性、学习特点和动机等个体因素却被忽视。

1.2 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重在突出教学和评价之间的统一关系,是推动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策略,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而模块整体教学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方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同时让学习过程有规划、有目标、有结果地进行,这和“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对初中语文模块整体教学开展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语文教师对模块教学技巧的掌握也不是很熟练。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常脱离教学情境,一般只是将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沉默”或“应答”等情况以量表形式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教学情境的设定及融入,经常被忽略。

1.3 评价形式单一,不够丰富

随着教育时代的发展,如何实施高效且高质量的评价成为众多学科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新时代下,教学评价的过程应该和教学过程是统一的,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开阔眼界,探索适合课堂、适合学生且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要求教、学、评的统一,即课前的教学活动设计、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课后的总结评价要统一,三方目标要一致,共同推进学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中的评价都要围绕课程目标开展。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学生在学习中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能盲学、乱学;在评价时,教师也要根据课程目标的内容,设立一定的评价标准,然后展开对学生的评价。这个理念明确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规避了教师教学目标不清晰、不科学的问题。听课、评课的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方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由他人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已成为主流方式,有的学校还统一设计了课堂教学评课表。虽然这些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要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把评价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关注评价育人功能的实现,却是捉襟见肘。

2.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实行学科融合的意义

2.1 有利于优化教学策略

对语文课堂进行评价是一个从认识到理解再到体验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科知识融合程度的过程,还是鉴赏、质疑、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以学科融合为抓手,激发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优化教学策略。

2.2 有利于彰显评价的教学价值,提高评价效能

优化和改进教学机制是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目的。在学科融合中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效能,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深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3 促进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评”良性互动的智慧课堂生成

教师应探索学科融合中实现“教学评”互动等主要环节的实践,将教学流程、资源、评价体系、课堂生态进行重新整合,转换成教育发展的动能,形成人的全面、个性、自主发展的教育新形态,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3.学科融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

3.1 从依赖分数符号变为接收信号,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强调教、学、评的过程是有机统一的,因此,教师需要确立单元模块的整体思维。首先,关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地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目标而确立。因此,在单元整体模块教学中,教师不能针对单独的语文知识点进行备课,而是应考虑整个单元的结构,将局部融入整体,将每一个知识点和单元的特点联系起来,形成单元模块的教学脉络,从大局出发,制订相关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内容,展开整体教学的规划。不少教师的评价离不开分数,而课堂评价却无法用分数来衡量。比如,学科融合应怎样渗透呢?笔者经过讲解、背诵、默写,多次尝试并不奏效,但让学生通过画出示意图,再结合诗意讲解清楚画面,尽管学生画得千差万别,但是记忆深刻。除古诗教学以外,还有散文阅读链接中的报告文学“人字形”线路设计等教学,都可以应用学科融合的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价。显然,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尝试将其他学科融入语文学科,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分数符号转变为有效的接收信号,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评价,改变课堂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境,获悉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动态的持续发展了如指掌,客观地对各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3.2 从维持静态变为观察动态,在发展过程中感受体验

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多是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分数,最后通过一个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每名学生都有其个体的发展特点,尤其是在课堂中,学生从最初的懵懂到初步理解再到最后的深度理解,这种进步是和自己做比较得出的,有的学生进步较为缓慢,而有的学生进步得比较快。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注重的是发现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短处,而不是通过与其他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来判断该学生是否聪明,这往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例如,习作教学“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的要求是编一个科幻故事。有故事就要有情节,高年级的习作更是需要体现波折的故事情节。虽然同样是高年级学生,但是有的学生思维较为浅显,三言两语便将一件事情快速表达完毕。如何以学科融合改变这种状况呢?教师可先导入“天问一号”着陆的短视频,观察并说说发生了哪些情节,再让学生对比类似情节的课文。这种习作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判断学生深度学习的程度和学生学科德育、核心素养、模仿创造思维的提升程度。但对于学生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要求每名学生都能在同一时间内理解习作的精髓,并进行模仿,即使学生在课后写出来,也能作为激励学生进步的依据。这是一个融入视频欣赏、心理擘画、再创造能力的体现过程。

在模块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整体氛围中学习单元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整体思维,让学生能够利用整体思想理解语文的知识点,并且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脉络,理清学习思路,做好学习规划[4]。这个过程同样需要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从静态的评价转变为动态的评价,不能“一刀切”,应该重视个体的整个学习动态,既要评价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又要评价学生后期的发展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和后期的发展能力这两个层面,有效推进学生的发展。

3.3 从形式单一变为多元推进,让学生的发展得以持续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学生发展的全貌需要教师全面、客观、完整地反馈。

例如,教授的是“观点+事例”表达方式。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竞聘班干部”的演讲活动,尽管学生一开始只是一板一眼、喊口号式地表达,但是对班干部的价值和承担的责任认识清楚。其实学生对生活很热爱,他们更热衷于演讲,甚至以“作品呈现”的方式来表达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从单一到多元,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中不断得到提升。全面、客观、完整地将学习成果呈现在评价里,需要教师融合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促使学生的综合发展得以持续。

3.4 从集中统一变为丰富多样,彰显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课堂教学既要关注统一的教学环节,又要关注每名学生的课堂表现,还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消灭差别,使每名学生都达到一样的成绩或水平,这并不是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真正目的,课堂教学评一致性也不是一定要教师耗费很多时间制作量表。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目的,是以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基础,倡导个性化的发展,使有差异的学生得到人格尊重,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缓冲机会,实施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个性张扬及持续健康向上成长。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已经深入每个教育工作者心中。为了让这一理念得到有效落实,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敢创新、敢尝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要用整体思维反思教学过程,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引导下,做好课程与教学的统一规划、整体管理,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保障三个方面实施模块教学,让教学过程更具实效性和现代化,推进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将施教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切实顺应学生的成长需求,开设特色课堂,同时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一致性学科评价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学科新书导览】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超学科”来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