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菲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督导与评估办公室)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旨在培养懂技术、能操作和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后将获得特定岗位所需技能和知识,是一种典型化的职业应用教育模式。高职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职业养成特点极为鲜明。为了满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需要通过一些公共课和必修课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文化素养,以便适应岗位工作需要。而在高职教育所有的课程中,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它承担着培养具有现代观念、职业能力、应用知识的重要使命。“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大学语文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毋庸讳言,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加上一些错误的诱导,这就造成高职高专学生更不能主动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而语言文学——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又是一切知识的基础。”[1]
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善人格、拓展思维、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任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构成了这门课程的核心基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走了许多的弯路,一些观念和做法至今仍在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具体而言,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将科学、民主、平等等观念引入进来,促进了中国文化观念的进步,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过于激进的否定也对自身的文化体系与价值观念给予一定程度的打击,其余波一直到今天仍未得到彻底消除。在这种激进思潮的影响下,个人主义为基本特征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长幼有序、温情脉脉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逐渐势微,现代白话文取代了典雅、蕴藉的文言文,自由体诗取代了传统诗词,普通话与汉语拼音的普及极大地简化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国规模的院系大调整将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观念进行推崇,以迅速培养适合各个岗位需要的技术人才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这使得多学科性综合大学被割裂为一个个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间渗透大大削弱的单一性高校。到了20世纪90年代及新世纪后,国家重新倡导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教育,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融合,在使受教育者获得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的同时,也能够得到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文追求方面的提升。
有的高职院校侧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而淡化人文精神素养的锻造,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将语文课程安排在两个甚至一个学期完成,而将时间腾出用于专业课程或学生顶岗实习,从目标上就出现了偏差。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时间较短,实践类课程与外出实习占据了较大比例,因此一些负责人在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取舍方面,选择了强化专业而淡化基础课程。与此同时,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语文教研室存在感不强,学校在招聘、进修、晋升、奖励等方面都侧重于实用性强的学科,对于不能直接带来学生技能提升的语文课程重视不够。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既使老师们的责任感被削弱,打击了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动性,又使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更加轻视语文课程,将其作为边缘课程对待,不愿花费时间进行阅读、讨论及思考。
在金毅慧为主编、徐永源和张宏猷为副主编的《大学语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教材由阅读鉴赏、实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学习探究几个模块构成,其中阅读鉴赏模块选择了不少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作品,其他模块则都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该书的编者曾这样阐述自己的编选理念:“‘实用写作’和‘口语交际’是表达交流部分的两个分支。教材编选了与财经类高职高专学生联系密切的六种实用文体(导游词、购销合同、总结、调查报告、求职简历和毕业论文)和六种口语技能(交谈、谈判、讨论、采访、演讲和辩论)。实用写作由‘训练重点’‘写作指导’‘写作训练’‘借鉴实例’四部分组成;口语交际包括‘知识短文’‘活动设计’‘实例借鉴’等内容。无论是‘写作指导’还是‘知识短文’,均以最简练的文字表述,突出重点,强调实用,体现出‘轻理论、重实践’的编写特色。”[2]教材如此设计,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延续教材思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难以重视起来。
高职学生经过两三年的学校训练后即将进入社会,他们的人文素养常常停留在语文教材的层次,学生理应在这一阶段得到更多人文精神的熏陶。但一些高职应用型教材强调实用主义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可以短期内掌握的就业能力,无形中淡化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使得一些高职毕业生存在人文素养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思想认识狭隘等一系列问题。
高职语文教材侧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知识性与实践性也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教材的人文性,一旦这样操作将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匮乏,制约他们思想成人的到来,束缚他们的未来发展空间。
因为教育部只规定由各高职院校依据实际情况开设语文课程,而未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学时进行明确要求,使得一些高职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减少语文课时、忽视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的问题。“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一直处于边缘状态,用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话来说,甚至连‘边缘’也说不上,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在于对中国语文能力缺少硬性要求,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再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越来越被‘边缘化’。”[3]在高职院校中,不少领导与专业教师普遍存在重视职业技能培养而轻视人文精神课程的倾向,以短期效果作为判定课程价值的标准,功利性明显。一些高职院校领导认为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学习技术方法、掌握谋生技能、提高就业渠道是他们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而家长、社会、用人单位也习惯于将职业技能是否扎实、实用性是否强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下的准则。这其中固然有当下社会就业竞争加大,求职学生内卷严重的问题,使得高职院校根据就业率、用人单位技术需求来设置学校课程。但高职院校领导未能合理地处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技术培养与人文熏陶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原因,他们缺乏对于高职语文等人文类课程的重视,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将适用性强、培养时间短的科学技术教育摆到了最重要的地位,造成一些高职院校未将语文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必修基础课,使之日益边缘化,甚至一些院校未开设语文课程。
教材编撰者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教师按照教材内容教学,自然不会重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隔膜。吴汉德、钱旭初、徐四海主编的《新编高职大学语文》(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是一部应用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在这部教材的介绍中,就强调其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通用能力、企业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和编写。在这部教材中,高职教育的理念表现得非常鲜明,六个模板“走进大学,感悟校园”“我的大学,雅言之韵”“我的大学,文学之魅”“我的大学,文化之旅”“我的大学,文章之法”“告别大学,服务社会”,除了“我的大学,文学之魅”有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章外,其余五个部分均属于实用性很强的内容。教材的主编者依据学生职业需求,将语言表达、文字书写、文学理解、文化视野、文章写作、应用能力融汇在篇章内容中,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表达、书写、书法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教材设置了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块,实行模块式项目化教学,以便让学生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机会,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培养,但教材设计思想及内容选择均忽略了语文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思想的学习,强调了技术、技巧的提高,却忽略了精神、涵养等内在素质的培养。
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采用教师主讲教材文本的方式进行,教材规定的内容较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了一般介绍、教师分析的办法,无法在课堂上讲透、讲深,无暇对作者经历、时代背景、作品影响等进行全面介绍,更缺少时间与学生进行密切互动。在高职语文的教学中,不少老师仍然延续初高中语文教学使用的分析主题思想、介绍作品生词读音与意思、分析写作技巧等,从而将原本思想意蕴深厚的作品分解得支离破碎,充满丰富审美趣味的语文教学演变为枯燥的应试教育模式。尽管应试教育存在弊端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这类教学模式却屡见不鲜,知识的介绍代替了能力的提升,字词的掌握取代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写作技巧的分析消解了审美情趣的愉悦。其结果必然导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缺乏成就感,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不仅教学相长难以达到,连语文课程是否能够完成教学计划都成了困难,最后导致学校领导与学生轻视语文的价值。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加强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部门、高职院校和教师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高职语文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应用。
“五四”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存在很多观念上的误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知识分子倡导通过学习传统国学来寻找精神价值,以此抵抗市场实用主义的侵袭,“国学热”逐渐兴起。教育界人士也意识到科学教育和技术理性导致的学生人文观念淡薄、精神观念出现偏差等问题,也倡导将人文精神与科学教育加以结合,以此为原则培养具有较高技术能力与人文精神的青年人。在经历市场经济勃兴后的价值迷惘、精神缺失的曲折探索后,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重新审视教育定位和教育方针,希望将民族文化、传统根基与科学技术、职业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高职学生要以专业性知识为核心,以基础性、工具性知识和现代社会必备知识为两翼形成复合型、均衡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体系。基础性、工具性知识指学生适应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前提性知识,包括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性知识和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知识,是学生掌握求职谋生的文化基础。其中大学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学习理、工、农、医、文、管等各学科起支撑和保障作用。现代社会必备知识指学生适应岗位所需的商贸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大学语文是掌握这些知识的必备工具。”[3]只有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充分意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才能在培养方案、教学目标、课程时数及重要性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修改,确认其在高职教学课程中的地位。
有专家指出:“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的今天,注重工具性和实效性、追求利益成为人们评判成功失败的标准,人文素质的培养遭到冷遇、排挤,甚至抛弃。这是应该反思的。当然,我们不是说技术教育不重要,而是强调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同等重要,甚至从人类长远发展看,人文教育更该被重视。如果说,技术教育强调‘是什么’‘怎么做’的客观陈述,对人的发展是短期的、外化的和实效的,而人文教育强调的则是‘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对人的影响是永久的、内在的和精神的。技术和技能,是可以被学习、被模仿的;而人文素质,一旦占有,就只有占有者才可具备,不具有模仿性。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长久发展潜力的培养,二者不可偏废。”[4]姚才来主编的《大学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是一部融合了实用性与人文性的教材。这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教学需要,设置了“激扬青春”“磨砺品格”“孕育情感”“开启智慧”“塑造人生”“应对职场”六大模块,而在编选文章时努力编选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名家经典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类文体都有所编选,希望学生在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中得到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完善与视野的拓展。这部教材编选的很多篇目,如《诗经·鄘风·柏舟》《橘颂》《秋声赋》《赵氏孤儿(节选)》《归田赋》《蒿里行》《登金陵凤凰台》《秋兴八首(其一)》《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祭妹文》《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竹枝词二首》《锦瑟》《沈园二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西湖七月半》《黛玉葬花》《少年中国说(节选)》《边城》《金锁记》《屈原(节选)》《雅舍》《茶馆(节选)》《神女峰》《神雕侠侣(节选)》《听听那冷雨(节选)》《透明的红萝卜(节选)》等,都具有浓郁的人文意识。与此同时,这部教材同样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模块六中专门设置了应对职场所需的写作与表达内容,包括应用文特点、收条、欠条、借条、请假条、海报、招领启事、感谢信、求职信、倡议书、邀请函、通知、计划、总结、合同、参考文献等,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教学认识以后在工作与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应用文体。很显然,这样的高职语文教材较好地兼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就业能力、人文价值理想熏陶与现实生活工作训练之间的关系,为语文教材编撰提供了启示。
原有的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可以引入慕课、专题教学、学术讲座等形式,也可以邀请不同专业教师分别承担部分语文内容,可以将法律专业、社会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方面的老师邀请进来,承担与语文相关领域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也可以发挥老师们的专长;教师主讲的方式较为单一,应适当考虑与学生的互动,安排不同时间段、情境下的互动模式,以打破旧有的枯燥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如征文比赛、诗词背诵、散文朗诵、书法表演、古诗词流行演唱等,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坚持写作,开设班级微信公众号,经常性地推送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动手写作、投身阅读的热情,将教学成绩以视觉化、动态化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语文教材进行适当取舍,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内容上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内容并非教材的原版内容,而是需要参照学生的实际需求状况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的内容,以提高信息的有效度、结构的合理性、相关学科的渗透性等,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浓缩升华。”[5]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侧重,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讲解,围绕传统文本背后的故事深入发掘经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以雅俗共赏的方式阐释传统文化的价值,让学生在有限的内容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兴起后实用主义原则侵袭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人们以是否可以直接带来价值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对可以短时间掌握的技巧、技术、内容形成了偏好,而将见效慢的、难以直接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学习弃如敝屣。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人文素养的积淀,使高职院校的不少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精神资源引导,文化视野狭窄,遇到人生困境时时常陷入偏激状态。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对于思想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具有拓宽视野、强化信念、提高修养的价值,理应引起校方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